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

仪器信息网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相关的厂商

  • 罗辑技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专注于高精尖生物光电成像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主要研发和销售的产品有激光片层多维扫描显微镜、激光血流成像系统、全景数字切片扫描仪、荧光多模态成像系统、动物饮水分析系统等,部分产品填补世界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公司本着“诚信、专业、创新”的经营理念,依托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和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疗诊断领域持续研发和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
    留言咨询
  • 洛阳市博莱曼特试验电炉厂家多年来专注于高温炉的研发,生产,销售, 且在领导下积累了多年的设计、制造经验,不断总结、创新,凭借先进的生产设备,一流的生产技术人员,成为了行业新秀,一直秉承与客户携手共赢,在现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前茅。同时,近几年在生产传统工业炉窑的基础上与各设计院密切合作,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生命”的企业理念推动下,大力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质的掌握和运用,生产制造了节能、高效、无污染的新产品,严格按照ISO9002标准进行产品质量管理,生产出多种高效节能、安全可靠、外表美观的系列标准产品和非标准产品。
    留言咨询
  • 洛阳雷特森电炉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注电炉生产厂家。公司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至圣科技园,主营耐火材料测试设备(如高温抗折试验机、荷软蠕变测试仪、热线导热测试仪、平板导热测试仪、水冷热震试验机、高温膨胀测试仪、熔样机等)和生产用电阻炉(如高中温箱式炉 、真空气氛炉、升降炉、管式炉、台车炉、熔块炉、辊道窑、网带炉等)。公司自成立以来,凭借可靠的技术力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国内各省市成功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格和稳定的客户群体,通过优良的产品与消费者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获得了合作用户的高度赞誉和好评。现公司产品已经涵盖科研、高校、化工、食品、电子陶瓷碳化硅、新型材料、热处理等各行业。“客户的信赖与认可”,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追求;“团队的合作与分享”,是我们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证;“朝气蓬勃、积极进取、不断挑战自我”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期待与您的合作,希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能给您带来满意。洛阳雷特森电炉工业有限公司欢迎国内外各界同仁志士垂询洽谈,竭诚合作,共创未来!
    留言咨询

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相关的仪器

  • 一、产品概述:68通道便携式逻辑分析仪是一款高性能的测试设备,专为数字信号的捕获和分析而设计。该仪器能够同时监测和分析多达68个通道的数字信号,提供高精度的波形显示和数据分析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师和开发人员在调试和测试数字电路时的需求。二、设备用途/原理:设备用途68通道便携式逻辑分析仪主要用于数字电路的调试、故障排查和性能分析。它适用于嵌入式系统、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硬件等领域,帮助工程师捕获和分析复杂信号,以优化设计和提高系统可靠性。工作原理该逻辑分析仪通过将数字信号连接到其多个输入通道,实时捕获信号的变化。它使用高采样率的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并通过内置处理器分析这些数据,生成波形图和时序图。用户可以通过软件界面对捕获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如脉冲宽度、频率和信号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识别和解决电路中的问题。三、主要技术指标:1. 逻辑分析仪配置: 标配 68 通道、350 MHz 状态、12.5 GHz 计时缩放、2.5 GHz 计时、2 Mb 深存储器 15 英寸(38.1 厘米)彩色触摸屏使您可以查看大量信号和总线,并在其中快速导航 内置可拆卸固态硬盘、USB 3.0 端口和局域网端口,可以快速传输数据和存储大量数据 1.4 GHz 触发序列发生器确保捕获高速事件2. 计时分析(异步采样): 高达 2.5 GHz/5.0 GHz/10 GHz(全通道/半通道/四分之一通道)计时,能够以高分辨率捕获信号活动 高达 128 Mb/256 Mb/512 Mb(全通道/半通道/四分之一通道)深存储器,支持识别间隔很长时间的问题和症状的根本原因 12.5 GHz(80 ps)计时缩放和 256 K 存储器深度支持在高分辨率下分析触发事件3. 状态分析(同步采样): 状态数据速率高达 1.4 Gb/s,状态时钟速率高达 700 MHz,支持高速数据捕获 自动设置阈值/采样位置,实现对高速总线的准确测量 同时显示所有通道的眼图,使您可以快速发现问题信号
    留言咨询
  • 一、JC-W系列盐雾试验箱(盐雾腐蚀测试机)仪器应用盐雾腐蚀测试机主要对各种材质之表面处理,包含涂料,电镀,无机及有面皮膜,阳极处理,防锈油等防腐外理后,测试其制品之耐蚀性。二、JC-W系列盐雾试验箱(盐雾腐蚀测试机)仪器特点1.采用进口数显控制器,全数字电路设计,温度控制准确,使用寿命长,测试功能齐全;2.工作时显示界面为动态显示,并有蜂鸣报警提示工作状况;仪器采用人体工学技术,操作方便简单,更人性化;3.具有自动/手动加水系统,水位不足时能自动补充水位功能,试验不中断;4.温度控制器使用数字显示,PID控制误差±0.1℃;5.双重超温保护,水位不足警示解保使用安全。6.试验室采用蒸汽直接加温方式,升温速度快且均匀,减少待机时间;7.精密玻璃喷嘴经可调雾气,雾量之喷雾塔之锥形分散器均匀落舞扩散,并自然落于试卡片,无结晶盐阻塞。8.使用标准:CNS 3627 3885 4159 7669 8886; JISD-0201 ;H-8502 ;H-8610 K-5400 ;Z-2371三、JC-W系列盐雾试验箱(盐雾腐蚀测试机)仪器尺寸型号参数JC-W40JC-W60JC-W90工作室尺寸400×350×300(L×W×H)mm600*400*450mm(L×W×H)mm900×600×500mm ( W * D * H)外箱尺寸950×670×1000(L×W×H)mm1150×680×900mm(L×W×H)mm1350×800×1160mm (W * D*H)使用电源单相220V 3.5KW 50HZ单相220V 3.5KW 50HZ单相220V 3.5KW 50HZ使用环境性能保证环境温度范围:+5℃~+30℃(但最低可达温度,最高热负载能力及降温时间除外)使用水质(1).试验液调配——蒸馏水(纯水)(其HP值应为6.5~7.2之间)(2).其余用水——自来水空气压力设定(1).喷雾压力——1.0±0.1kgf/cm2(2).空压机调压过滤器 ——2.0~2.5kgf/ cm2放置建议安装在窗口边:有利于排水、排气 四、JC-W系列盐雾试验箱(盐雾腐蚀测试机)温度设定控制规格:CNS.JIS.ASTM1.盐水喷雾试验: NSS,ACSS(1)试验室: 35℃±1℃ (2)饱和空气桶: 47℃±1℃2.耐腐蚀试验:NSS,ACSS(1)试验室:50℃±1℃ (2)饱和空气桶:63℃±1℃五、JC-W系列盐雾试验箱(盐雾腐蚀测试机)机器精度1.解析精度:± 0.1℃ 2.控制精度:± 1.0℃ 3.分布精度:± 2.0℃ 六、JC-W系列盐雾试验箱(盐雾腐蚀测试机)机械结构及材质: 1.试验室采用P.V.C聚氯乙稀板,厚度5㎜,耐温达80℃。2.试验室密封盖采用压克力耐冲击板,厚6㎜。3.试药补充瓶采用隐藏式附水位透视窗,清洗容易,不易破裂。4.饱和空气桶采用SUS#304不锈钢耐高压桶保温效果最佳。5.试验室篮架采平面分度架,可任意调整角度,四面落雾及受雾方面完全一致,试验片放置数量多。七、JC-W系列盐雾试验箱(盐雾腐蚀测试机)控制系统:1. 试验室温度控制器0-99.9℃,液晶型数位显示具有PID自动演算,控制误差±0.3℃2. 饱和空气桶温度控制器0-99.9℃,液晶型数位显示具有PID自动演算,控制误差±0.3℃3. 加热槽液体膨胀安全温度控制器0-120℃4. 饱和空气桶液体膨胀安全温度控制器0-120℃5. 数位显示时间控制器0.1s-9990hr (YANGMING)6. 积时器0-9990hr (NATINL TH248 )7. 翘板照光式押扣开关,可连续押扣20000次八、JC-W系列盐雾试验箱(盐雾腐蚀测试机)仪器装置1.低水位时,自动切断电源装置2.超温时,自动切断电源装置3.附安全警示灯装置4.加热系统:采用进口不锈钢鳍片式散热管U-TYPE电热器加热空气方式5.空气供应系统:空气压力为1㎏/㎝ 分两段式调整,第一段为大略调整,第二段为精密调整。6.加水系统:采用加水补充系统,水位过低时自动补充。7.喷雾方式采用伯努特原理吸取盐水而后雾化,雾化程度均匀,绝无阻塞结晶之现象,可确保连续测试之标准。8.喷嘴采用特殊玻璃喷嘴制成,使用时间可达4200H,可调整喷雾量之大小及喷出角度。9.喷雾量:喷塔设制在试验室中间,使落雾均均,可调试1~2 ml;80㎝2/hr(16小时平均量)九、JC-W系列盐雾试验箱(盐雾腐蚀测试机)配置说明JC-W40标准安装配备:1.L型置物架 4支2.标准量筒 1支3.温度指示针 2支4.V型置物架 6支5.收集器 80㎝ 1支6.玻璃喷嘴 1支(请定期更换)7.试药氯化钠(NACL)500克 2瓶8.电源线低阻橡胶电缆线2.5m长 1条9.测试体:DNA规格A级SUS#304不锈钢制PT100Ω*2支JC-W60标准安装配备:1、V型/O型置物架 1 套2、量筒 1 支3、温度指示针 2 支4、收集器 1 支5、玻璃喷嘴 1 支6、湿度杯 1 个7、玻璃过滤器 1个8、喷雾塔 1套9、除雾系统 1套10、试药氯化钠 2瓶(500克/瓶)11、塑料防锈桶 1个(5ml量杯)12、喷 嘴 1个JC-W90标准安装配备:1. 置物架……………………1套(上排 0型棒8支,下排V型架4支)2.标准量筒…………………1 支3.温度指示针………………2 支4.收集杯……………………1 支5.玻璃喷嘴…………………1 支 (定期清洗)6.湿度杯……………………1 支7.盐水过滤器………………1支 (定期清洗)8.喷雾塔……………………1 套9.除雾系统…………………1 组10.自动加水系统……………1 组11.试药氯化钠(Nacl)……500克 2瓶12.塑料量杯5L…………… 1支
    留言咨询
  • 高性能逻辑分析仪 400-860-5168转5919
    是德科技高性能逻辑分析仪提供可靠、精确的测量,以及对系统特性全面的洞察力,帮助您尽可能降低项目风险。这个逻辑分析仪产品系列提供了丰富的测量功能,以及各种探测、应用支持和分析工具,可以满足用户苛刻的数字调试需求。U41XX 系列模块化逻辑分析仪(安装在 AXIe 机箱中) 凭借高达 4 Gb/s 的状态捕获速率、136 个通道/模块和高达 200M 的存储器深度,提供了目前同类产品中更高的性能和更长期的价值。16860 系列便携式逻辑分析仪配备深存储器,可提供业界较快的计时捕获,支持快速调试数字系统。充分利用 2.5 GHz 计时捕获和高达 128 M 的采样存储器;高达 1.4 GHz 的触发序列发生器(可进行状态和计时捕获);单端和差分探测选件。16900 系列模块化逻辑分析仪使您能够灵活地配置系统。购买您现在需要的产品,然后根据今后的需求进行升级。16800系列便携式逻辑分析仪兼具高性能逻辑分析、码型发生、固定逻辑分析仪配置和经济型价格等特性。状态速度和存储器深度可在购买时进行升级,也可在以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升级。
    留言咨询

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相关的资讯

  • 超灵敏生物医学检验! 苏州医工所在DNA逻辑电路构建方面取得进展
    基于DNA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原则,可以设计组装多种复杂的二级结构,进而开发出具有特定功能的DNA分子器件,包括分子开关、纳米机器、分子框架、逻辑电路等。这些分子器件不仅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能源、信息、生物计算等研究领域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DNA逻辑门是将DNA等生物分子或其他外界信息作为输入(input),通过DNA结构变化引发的各种表征结果作为输出(output),布尔运算后可以使得各种输入之间的相互识别关联关系得以明确。此外,通过将前一个逻辑门的输出作为后一个逻辑门的输入,可以构建多个级联的逻辑门,即逻辑电路。逻辑电路的组合、信号输出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期苏州医工所缪鹏研究员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基于DNA双足步行的电化学纳米机器,并通过级联链置换构建出一系列的DNA逻辑电路,用于研究复杂生物样本中多种生物分子的关联关系。首先在电极界面修饰茎环结构的轨道探针分子;在上游均相体系中引入目标触发的链置换聚合反应用于特定序列单链的大量合成;利用DNA三通结结构完成双足步行链的组装;在茎环结构驱动链的存在条件下使其在电极界面交替行走,完成电化学信号分子的富集探测(图1)。进一步地,利用不完整三通结及双链结构的设计,进行级联链置换反应构建出AND, OR门,并与NOT门联合发展出NAND, NOR, XOR, XNOR门。所构建的双输入逻辑电路表现出良好的逻辑运算、操作性能(图2)。随后,通过四通结及双链结构的设计完成了三输入AND, OR门的搭建。发展的一系列逻辑电路不仅可应用于超灵敏生物医学检验,也为生物分子信息控制、通信、生物计算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E0132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1929)等项目的资助。结果已发表ACS Cent. Sci. 2021, 7, 1036-1044 (IF=14.553)。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centsci.1c00277 图1 DNA双足步行器的示意图及结果 图2 双输入的逻辑电路示意图及结果 图3 三输入的逻辑电路示意图及结果
  •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史大事记【详】
    p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半导体点接触式晶体管,从而开创了人类的硅文明时代。 /p p   1956 年,我国提出“向科学进军”,根据国外发展电子器件的进程,提出了中国也要研究半导体科学,把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首先举办了半导体器件短期培训班。请回国的半导体专家黄昆、吴锡九、黄敞、林兰英、王守武、成众志等讲授半导体理论、晶体管制造技术和半导体线路。在五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在北京大学开办了半导体物理专业,共同培养第一批半导体人才。培养出了第一批著名的教授:北京大学的黄昆、复旦大学的谢希德、吉林大学的高鼎三。1957年毕业的第一批研究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阳元(北京大学微电子所所长)、工程院院士许居衍(华晶集团中央研究院院长)和电子工业部总工程师俞忠钰(北方华虹设计公司董事长)。 /p p   1957年,北京电子管厂通过还原氧化锗,拉出了锗单晶。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二机部十局第十一所开发锗晶体管。当年,中国相继研制出锗点接触二极管和三极管(即晶体管)。 /p p   1958 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和仙童公司各自研制发明了半导体集成电路(IC)之后,发展极为迅猛,从SSI(小规模集成电路)起步,经过MSI(中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到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然后发展到现在的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最近的ULSI(特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发展到将来的 GSI(甚大规模集成电路),届时单片集成电路集成度将超过10亿个元件。 /p p   1959年,天津拉制出硅(Si)单晶。 /p p   1960年,中科院在北京建立半导体研究所,同年在河北建立工业性专业化研究所――第十三所(河北半导体研究所)。 /p p   1962年,天津拉制出砷化镓单晶(GaAs),为研究制备其他化合物半导体打下了基础。 /p p   1962年,我国研究制成硅外延工艺,并开始研究采用照相制版,光刻工艺。 /p p   1963年,河北省半导体研究所制成硅平面型晶体管。 /p p   1964年,河北省半导体研究所研制出硅外延平面型晶体管。 /p p   1965 年12月,河北半导体研究所召开鉴定会,鉴定了第一批半导体管,并在国内首先鉴定了DTL型(二极管――晶体管逻辑)数字逻辑电路。1966年底,在工厂范围内上海元件五厂鉴定了TTL电路产品。这些小规模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主要以与非门为主,还有与非驱动器、与门、或非门、或门、以及与或非电路等。标志着中国已经制成了自己的小规模集成电路。 /p p   1968年,组建国营东光电工厂(878厂)、上海无线电十九厂,至1970年建成投产,形成中国IC产业中的“两霸”。 /p p   1968年,上海无线电十四厂首家制成P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路(MOSIC)。拉开了我国发展MOS电路的序幕,并在七十年代初,永川半导体研究所(现电子第24所)、上无十四厂和北京878厂相继研制成功NMOS电路。之后,又研制成CMOS电路。 /p p   七十年代初,IC价高利厚,需求巨大,引起了全国建设IC生产企业的热潮,共有四十多家集成电路工厂建成,四机部所属厂有749厂(永红器材厂)、 871(天光集成电路厂)、878(东光电工厂)、4433厂(风光电工厂)和4435厂(韶光电工厂)等。各省市所建厂主要有:上海元件五厂、上无七厂、上无十四厂、上无十九厂、苏州半导体厂、常州半导体厂、北京半导体器件二厂、三厂、五厂、六厂、天津半导体(一)厂、航天部西安691厂等等。 /p p   1972年,中国第一块PMOS型LSI电路在四川永川半导体研究所研制成功。 /p p   1973年,我国7个单位分别从国外引进单台设备,期望建成七条3英寸工艺线,最后只有北京878厂,航天部陕西骊山771所和贵州都匀4433厂。 /p p   1976年1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成功1000万次大型电子计算机,所使用的电路为中国科学院109厂(现中科院微电子中心)研制的ECL型(发射极耦合逻辑)电路。 /p p   1982 年,江苏无锡的江南无线电器材厂(742厂)IC生产线建成验收投产,这是一条从日本东芝公司全面引进彩色和黑白电视机集成电路生产线,不仅拥有部封装,而且有3英寸全新工艺设备的芯片制造线,不但引进了设备和净化厂房及动力设备等“硬件”,而且还引进了制造工艺技术“软件”。这是中国第一次从国外引进集成电路技术。第一期742厂共投资2.7亿元(6600万美元),建设目标是月投10000片3英寸硅片的生产能力,年产2648万块IC成品,产品为双极型消费类线性电路,包括电视机电路和音响电路。到1984年达产,产量达到3000万块,成为中国技术先进、规模最大,具有工业化大生产的专业化工厂。 /p p   1982年10月,国务院为了加强全国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领导,成立了以万里副总理为组长的“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制定了中国IC发展规划,提出“六五”期间要对半导体工业进行技术改造。 /p p   1983年,针对当时多头引进,重复布点的情况,国务院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提出“治散治乱”,集成电路要“建立南北两个基地和一个点”的发展战略,南方基地主要指上海、江苏和浙江,北方基地主要指北京、天津和沈阳,一个点指西安,主要为航天配套。 /p p   1986年,电子部厦门集成电路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七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技术“531”发展战略,即普及推广5微米技术,开发3微米技术,进行1微米技术科技攻关。 /p p   1988年,871厂绍兴分厂,改名为华越微电子有限公司。 /p p   1988年9月,上无十四厂在技术引进项目,建了新厂房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外合资公司――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p p   1988年,在上海元件五厂、上无七厂和上无十九厂联合搞技术引进项目的基础上,组建成中外合资公司――上海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现在的上海先进)。 /p p   1989年2月,机电部在无锡召开“八五”集成电路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了“加快基地建设,形成规模生产,注重发展专用电路,加强科研和支持条件,振兴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战略。 /p p   1989年8月8日,742厂和永川半导体研究所无锡分所合并成立了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 /p p   1990年10月,国家计委和机电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的座谈会,并向党中央进行了汇报,决定实施九O八工程。 /p p   1991年,首都钢铁公司和日本NEC公司成立中外合资公司――首钢NEC电子有限公司。 /p p   1995年,电子部提出“九五”集成电路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CAD为突破口,产学研用相结合,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合作,强化投资,加强重点工程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促进集成电路产业进入良性循环。 /p p   1995年10月,电子部和国家外专局在北京联合召开国内外专家座谈会,献计献策,加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11月,电子部向国务院做了专题汇报,确定实施九0九工程。 /p p   1997年7月17日,由上海华虹集团与日本NEC公司合资组建的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组建,总投资为12亿美元,注册资金7亿美元,华虹NEC主要承担“九0九”工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项目建设。 /p p   1998年1月,华晶与上华合作生产MOS圆片合约签定,有效期四年,华晶芯片生产线开始承接上华公司来料加工业务。 /p p   1998年1月18日,“九0八” 主体工程华晶项目通过对外合同验收,这条从朗讯科技公司引进的0.9微米的生产线已经具备了月投6000片6英寸圆片的生产能力。 /p p   1998年1月,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向国内外用户推出了熊猫2000系统,这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套EDA系统,可以满足亚微米和深亚微米工艺需要,可处理规模达百万门级,支持高层次设计。 /p p   1998年2月,韶光与群立在长沙签订LSI合资项目,投资额达2.4亿元,合资建设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微封装,将形成封装、测试集成电路5200万块的生产能力。 /p p   1998年2月28日,我国第一条8英寸硅单晶抛光片生产线建成投产,这个项目是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半导体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行的。 /p p   1998年3月16日,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与日本NEC株式会社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北京华虹NEC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合资合同签字仪式,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其设计能力为每年约200个集成电路品种,并为华虹NEC生产线每年提供8英寸硅片两万片的加工订单。 /p p   1998 年4月,集成电路“九0八”工程九个产品设计开发中心项目验收授牌,这九个设计中心为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五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下四研究所、上海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深圳先科设计中心、杭州东方设计中心、广东专用电路设计中心、兵器第二一四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和航天工业771研究所。这些设计中心是与华晶六英寸生产线项目配套建设的。 /p p   1998年6月,上海华虹NEC九0九二期工程启动。 /p p   1998年6月12日,深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一期工程――后工序生产线及设计中心在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年生产能力由原设计的3.18亿块提高到目前的7.3亿块,并将扩展的10亿块的水平。 /p p   1998年10月 /p p   ,华越集成电路引进的日本富士通设备和技术的生产线开始验收试制投 片,-该生产线以双极工艺为主、兼顾Bi-CMOS工艺、2微米技术水平、年投5英寸硅片15万片、年产各类集成电路芯片1亿只能力的前道工序生产线及动力配套系统。 /p p   1998年3月,由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自行设计开发的我国第一个-CMOS微型彩色摄像芯片开发成功,我国视觉芯片设计开发工作取得的一项可喜的成绩。 /p p   1999年2月23日,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建成试投片,工艺技术档次从计划中的0.5微米提升到了0.35微米,主导产品64M同步动态存储器(S-DRAM)。这条生产线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从此有了自己的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 /p p   strong  ◎分立器件发展阶段(1956--1965) /strong /p p   1956年中国提出“向科学进军”,国家制订了发展各门尖端科学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明确了目标。根据国外发展电子器件的进程,提出了中国也要研究发展半导体科学,把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从半导体材料开始,自力更生研究半导体器件。为了落实发展半导体规划,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首先举行了半导体器件短期训练班。请回国的半导体专家内昆、吴锡九、黄敞、林兰英、王守武、成众志等讲授半导体理论、晶体管制技术和半导体线路。参加短训班的约100多人。 /p p   当时国家决定由五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在北京大学半导体物理专来,共同培养第一批半导体人才。五校中最出名的教授有北京大学的黄昆、复旦大学的谢希德和吉林大学的高鼎三。1957年就有一批毕业生,其中有现在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王阳元(北京大学)、工程院院士的许居衍(华晶集团公司)和电子工业部总工程师俞忠钰等人。之后,清华大学等一批工科大学也先后设置了半导体专业。 /p p   中国半导体材料从锗(Ge)开始。通过提炼煤灰制备了锗材料。1957年北京电子管厂通过还原氧化锗,拉出了锗单晶。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二机部十局第十一研究所开发锗晶体管。前者由王守武任半导体实验室主任,后者由武尔桢负责。1957可国依靠自己的技术开发,相继研制出锗点接触二极管和三极管(即晶体管)。   为了加强半导体的研究,中国科学院于1960年在北京建立了半导体研究所,同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建立了工业性专业研究所-第十三研究所,即现在的河北半导体研究所。到六十年代初,中国半导体器件开始在工厂生产。此时,国内搞半导体器件的已有十几个厂点。当时北方以北京电子管厂为代表,生产了II-6低频合金管和II401高频合金扩散管 南方以上海元件五厂为代表。 /p p   在锗之后,很快也研究出其他半导体材料。1959年天津拉制了硅(Si)单晶。 1962年又接制了砷化镓(GaAs)单晶,后来也研究开发了其他种化合物半导体。 /p p   硅器件开始搞的是合金管。1962年研究成外延工艺,并开始研究采用照相制版、光刻工艺,河北半导体研究所在1963年搞出了硅平面型晶体管,1964年搞出了硅外延平面型晶体管。在平面管之前不久,也搞过错和硅的台面扩散管,但一旦平面管研制出来后,绝大部分器件采用平面结构,因为它更适合于批量生产。 /p p   当时接制的单晶棒的直径很小,也不规则。一般将硅片切成方片的形状,如7*7、 10*10、15*15mm2。后来单晶直径拉大些后,就开始采用不规则的圆片,但直径一般在35-40mm之间。 /p p   在半导体器件批量生产之后,六十年代主要用来生产晶体管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在体积上大为缩小,重量大为减轻。一般老百姓把晶体管收音机俗称为“半导体”。它在六十年代成为普通居民所要购买的“四大件”之一。(其他三大件为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另一方面,新品开发主要研究方向是硅高频大功率管,目的是要把部队所用的采用电子管的“八一”电台换装为采用晶体管的“小八一”电台,它曾是河北半导体所和北京电子管厂当年的主攻任务。 /p p   除了收讯放大管之外,之后也开发了开关管。中国科学院在半导体所之外建立了一所实验工厂,取名109厂。(后改建为微电子中心)它所生产的开关管,供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研制成第二代计算机。随后在北京有线电厂等工厂批量生产了DJS-121型锗晶体管计算机,速度达到1万次以上。后来还研制出速度更快的108机,以及速度达28万次、容量更大的DJS-320型中型计算机,该机采用硅开关管。 /p p   总之,向科学进军的号如下,中国的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在外界封锁的环境下,在海外回国的一批半导体学者带领下,凭藉知识和实验室发展到实验性工厂和生产性工厂,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半导体行业。这期间苏联曾派过半导体专家来指导,但很快因中苏关系恶化而撤走了。这一发展分立器件的阶段历时十年,与国外差距为十年。 /p p    strong ◎IC初始发展阶段(1965-1980年) /strong /p p   在有了硅平面工艺之后,中国半导体界也跟随世界半导体开始研究半导体集成电路,当时称为固体电路。国际上是在1958年由美国的得克萨斯仪器公司(TI)和仙兰公司各自分别发明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当初研制的是采用RTL(电阻一晶体管逻辑)型式的最基本的门电路,将单个的分立器件:电阻和晶体管,在同一个硅片上集合而成一个电路,故称之为“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rrit,简称IC)。中国第一块半导体集成电路究竟是由哪一个单位首先研制成功的?这一问题有过争议。在相差不远的时间里,有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河北半导体研究所,它在1965年12月份召开的产品鉴定会上鉴定了一批半导体管,并在国内首先鉴定了DTL型(二极管-晶体管逻辑)数字逻辑电路。这是十室提交鉴定的,当时采用的还不是国外普遍使用的P-N结隔离,而是仅在国外文献中有所报导的Sio2介质隔离,通过反外延方法制备基片。 /p p   在研究单位之后,工厂在生产平面管的基础上也开始研制集成电路。北方为北京电子管厂,也采用介质隔离研制成DTL数字电路,南方为上海元件五厂,在华东计算机所的合作下,研制出采用P-N结隔离的TTL型(晶体管-晶体管逻辑)数字电路,并在1966年底,在工厂范围内首家召开了产品鉴定会鉴定了TTL电路。 /p p   DTL和TTL都是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主要是逻辑计算电路,以基本的与非门为基础,当时都是小规模集成电路,还有与非驱动器、与门、或非门、或门、以及与或非电路等。主要用途是用于电子计算机。中国第一台第三代计算机是由位于北京的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的,采用DTL型数字电路,与非门是由北京电子管厂生产,与非驱动器是由河北半导体研究所生产,展出年代是1968年。 /p p   为了加速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四机部(后来改名为电子工业部)决定筹建第一个专门从事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专业化工厂,由北京电子管厂抽一部分技术力量,在1968年建立了国营东光电工厂(代号:878厂),当时正处于动乱的十年“文革”初期,国家领导号召建设大三线,四机部新建工厂,采用“8”字头的都是在内地大三线,唯独878厂,为了加快建成专业化集成电路生产厂,破例地建在首都北京。与此同时,上海仪表局也将上海元件五厂生产TTL数字电路的五车间搬迁到近郊,建设了上海无线电十九厂(简称上无十九厂)。到1970年两厂均已建成投产。从此,七十年代形成了中国IC行业的“两霸”,南霸上无十九厂,北霸878厂。在国外实行对华封锁的年代里,集成电路属于高新技术产品,是禁止向中国出口的。因此,在封闭的自力更生、计划经济年代里,这两厂的IC一度成为每年召开两次电子元器件订货会上最走俏的产品。当时一块J-K触发器要想马上拿到手,得要部长的亲笔批条。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前,IC在中国完全是卖方市场。七十年代上半期,一个工厂的IC年产量,只有几十万块,到七十年代末期,上无十九厂年产量才实破500万块,位居全国第一。 /p p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陈伯达向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电子中心论”。一时间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全民”大搞半导体.为了打破尖端迷信,报上宣传说城市里了道老太太在弄堂里拉一台扩散炉,也能做出半导体.批判878厂建厂时铺了水磨石地板为“大,洋,全”。这股风使工厂里不重视产品质量,这曾导致878厂为北京大学电子仪器厂生产TTL和S-TTL(肖特基二极管钳位的TTL)电路研制百万次大型电子计算机“推倒重来”。最后质量改进后的电路才使北大在 /p p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陈伯达向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电子中心论”。一时间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全民”大搞半导体.为了打破尖端迷信,报上宣传说城市里了道老太太在弄堂里拉一台扩散炉,也能做出半导体.批判878厂建厂时铺了水磨石地板为“大,洋,全”。这股风使工厂里不重视产品质量,这曾导致878厂为北京大学电子仪器厂生产TTL和S-TTL(肖特基二极管钳位的TTL)电路研制百万次大型电子计算机“推倒重来”。最后质量改进后的电路才使北大在1975年研制成中国第一台真正达到100万次运算速度的大型电子计算机-150机。(在此之前,由上无十九厂生产的TTL电路,供华东计算所研制出达到80多万次速度的大型计算机,号称“百万次”。) /p p   随后,中国科学院109厂研制了ECL型(发射极藕合逻辑)电路,提供给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在1976年11月研制成功1000万次大型电子计算机。 /p p   总之,在中国IC初始发展阶段的十五年间,在开发集成电路方面,尽管国外实行对华封锁,中国还是能够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相继研制并生产了DTL、TTL、 ECL各种类型的双极型数字逻辑电路,支持了国内计算机行业,研制成百万次、千万次级的大型电子计算机。但这都是小规模集成电路。 /p p   在发展双极型电路(Bipolar IC)之后,不久也开始研究MOS(金属--氧化物一一半导体)电路(MOS IC)。 1968年研究出PMOS电路,这是上海无线电十四厂首家搞成的。到七十年代初期,永川半导体研究所,即24所,(它由石家庄13所十一室搬到四川水川扩大而建的)上无十四厂和北京878厂相继研制成NMOS电路。之后,又研制成CMOS电路。   在七十年代初期,由于受国外IC迅速发展和国内“电子中心论”的影响,加上当时IC的价格偏高(一块与非门电路不变价曾哀达500元,利润较大f销售利润率有的厂高达40%以上),而货源又很紧张,因而造成各地IC厂点大量涌现,曾经形成过一股“IC热”。不少省市自治区,以及其他一些工业部门都兴建了自己的IC工厂,造成--哄而起的局面。 在这期间,全国建设了四十多家集成电路工厂。四机部直属厂有749厂(永红器材厂)、 871厂(天光集成电路厂)、 878厂(东光电工厂)、 4433厂(风光电工厂)和4435厂(韶光电工厂)等。各省市所建厂中有名的有:上海元件五厂、上无七厂、上无十四厂、上无十九厂、苏州半导体厂、常州半导体厂、北京市半导体器件二厂、三厂、五厂、六厂、天津半导体(一)厂、航天部西安691厂等等。 /p p   集成电路一经出现,随着设备和工艺的不断发展,集成度迅速提高。从小规模集成  (SSI),经过中规模集成(MSL),很快发展到大规模集成(LSI),这在美国用8年时间。而中国在初始发展阶段中出仅用7年时间走完这段路,与国外差距还不是很大。 /p p   1972年中国第一块PMOS型LST电路在四川永川半导体研究所研制成功,为了加速发展LSI,中国接连召开了三次全国性会议,第一次1974年在北京召开,第二次 /p p   1975年在上海召开 第三次1977年在大三线贵州省召开。 /p p   为了提高工艺设备的技术水平,并了解国外IC发展的状况,在1973年中日邦交恢复一周年之际,中国组织了由14人参加的电子工业考察团赴日本考察IC产业,参观了日本当时八大IC公司:日立、NEC、东芝、三菱、富士通、三洋、冲电气和夏普,以及不少设备制造厂。原先想与NEC谈成全线引进,因政治和资金原因没有成匀丢失了一次机迂。后来改为由七个单位从国外购买单位台设备,期望建成七条工艺线。最后成线的只有北京878厂,航天部陕西骊山771所和贵州都匀4433厂。 /p p   这一阶段15年,从研制小规模到大规模电路,在技术上中国都依靠自己的力量,只是从国外进口了一些水平较低的工艺设备,与国外差距逐渐加大。在这期间美国和日本已先后进入IC规模生产的阶段。 /p
  • 合工大在数字控制开关电源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p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提出并实现一种具有高分辨率、高位宽的数字脉宽调制器混合结构,相关成果以“A High Resolution DPWM Based on Synchronous Phase-Shifted Circuit and Delay Line”为题发表在电子工程类国际著名期刊IEEE Trans. Circuits Syst. I, Reg. Papers(2020, 67(8):2685-2692)。 /p p 数字控制开关电源是目前开关电源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具有集成度高、稳定性好、控制算法易于实现、可重构等优点。然而,数字电路固有的采样误差、延时等问题,成为影响数字电源性能的关键因素。作为数字电源控制系统的重要模块,数字脉宽调制器(DPWM)的作用是将多位数字控制信号转换成一位占空比信号,类似于数模转换器,其性能直接决定数字电源的整体性能。 br/ /p p 该团队针对高性能数字脉宽调制器展开一系列研究,前期工作包括首次提出DPWM关键路径中的逻辑和互连延时所引起的占空比增量现象,并对该占空比增量进行补偿,最终实现11位、时间分辨率53ps的数字脉宽调制器,该成果发表在电子工程类国际著名期刊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2018, 33(12):10794-10802)。在此基础上,该团队进一步对DPWM关键路径的时序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新型相移同步电路和快速进位链构成数字脉宽调制器,最终实现14位、时间分辨率41.3ps的数字脉宽调制器。上述工作为高性能数字开关电源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br/ /p p 该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资助。合肥工业大学为该论文唯一署名单位,作者包括程心副教授(第一作者)、解光军教授、张章教授(通讯作者)。 br/ /p p 论文链接: a href=" https://doi.org/10.1109/TCSI.2020.2977146" _src=" https://doi.org/10.1109/TCSI.2020.2977146" https://doi.org/10.1109/TCSI.2020.2977146 /a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f30e1c1f-6965-44f7-89e6-5fe8b1fb7581.jpg" title=" 基于同步相移电路和延时链的高分辨率数字脉宽调制器结构.png"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一& nbsp 基于同步相移电路和延时链的高分辨率数字脉宽调制器结构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17858686-4ed3-4374-92db-92b6d67087f2.jpg" title=" 数字脉宽调制器的线性度、时间分辨率测试曲线.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二& nbsp 数字脉宽调制器的线性度、时间分辨率测试曲线 /p

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相关的方案

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相关的资料

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相关的试剂

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相关的论坛

  • 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全晶片数字电路首次研制成功

    中国科技网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15日(北京时间)报道,最近,美国斯坦福和南加州大学工程师开发出一种设计碳纳米管线路的新方法,首次能生产出一种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全晶片数字电路,即使在许多纳米管发生扭曲偏向的情况下,整个线路仍能工作。 碳纳米管(CNTs)超越了传统的硅技术,在能效方面有望比硅基线路提高10倍。第一个初级纳米管晶体管诞生于1998年,人们期望这将开启一个高能效、先进计算设备新时代,但受制于碳纳米管本身固有的缺点,这一愿景一直未能实现。 “作为未来的密集型高能效集成电路,碳纳米晶体管极具吸引力。然而当人们想把它们用在微电子领域时,却遭遇到巨大的障碍。最主要的就是它们的位置和电属性的变化。”IBM托马斯·瓦特森研究中心物理科学部主管苏布拉迪克·高华说。 在碳纳米管能变成一种有现实影响力的技术之前,至少还要克服两大障碍:第一,研究已证明,要造出具有“完美”直线型的纳米管是不可能的,而扭曲错位的纳米管会导致线路出错,以致功能紊乱;第二,迄今还没有一种技术能生产出完全一致的半导体纳米管,如果线路中出现了金属碳纳米管,会导致短路、漏电、脆弱易受干扰。 针对这两大难题,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独特的“缺陷-免疫”模式,生产出第一个全晶片级的数字逻辑装置,能不受碳纳米管线向错误和位置错误的影响。此外,他们还发明了一种能从线路中清除那些不必要元素的方法,从而解决了金属碳纳米管的问题。他们的设计方法有两个突出特点,首先是没有牺牲碳纳米管能效,其次还能与现有的制造方法和设施兼容,很容易实现商业化应用。 他们的研究最近还被作为国际电子设备大会(IEDM)的邀请论文,以及美国电器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报集成线路与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主题论文”。 下一步,研究人员将尝试造出数字集成系统的基本组件:计算线路与序列存储,以及首个高度一体化的整体三维集成电路。(记者 常丽君) 总编辑圈点 在表兄弟石墨烯“出生”之前,碳纳米管一直是纳米材料界最炙手可热的宠儿。它在力学、导电、传热等方面独特而优异的性能,让科学家们对它充满各种奇思妙想,甚至认为它是制备科幻小说里“太空电梯”的理想材料。相比较那些仅停留在理论上的用途,碳纳米管在集成电路上的使用无疑要现实可行得多。如今,科学家们突破了碳纳米管在微电子领域应用的瓶颈,恐怕摩尔大叔是最欣慰的人之一——摩尔定律神奇的魔力还将会持续下去。 《科技日报》(2012-06-16 一版)

  • 瑞士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构建出生物数字电路

    可植入人体作为生物计算机来诊断疾病、管理药物 中国科技网讯 忘掉智能手机吧,智能手臂不是更酷么?有朝一日,能够进行简单运算的人体细胞会被植入你的体内,作为生物计算机来为你诊断疾病、管理药物或是搭建生物电子界面等。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马丁·富塞内格尔及其同事就朝这个梦想迈进了一大步。据《新科学家》网站6月6日报道,瑞士科研人员在两套胚胎肾细胞内,制成了两种关键的生物数字电路:半加器和半减器,它们能分别加上或减去两个二进制数。这是迄今为止制成的最复杂的生物电路,有望成为构建更先进电路的基石。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富塞内格尔表示,虽然此前就曾开发过能进行简单计算的生物电路,但其多数由DNA分子或是细菌制成,很难被植入人类体内。为了使生物电路与基因疗法或细胞疗法等治疗途径挂钩,就需要在哺乳动物的细胞内建立这种电路。 普通电子计算机利用电子的存在或不存在代表1和0对信息进行编码,富塞内格尔等人则使用了细胞内自然生成的红霉素、抗生素和根皮素分子。它们能发挥输入的作用,在细胞内关闭或是开启相关反应。这一反应将导致红色或绿色荧光蛋白的生成,也标志着计算结果的产生。例如,在半加器所处的细胞内,两种分子同时存在将使其发出红光。这些反应的发生不会干扰细胞的一般功能,却允许它们在继续充当正常细胞的同时,也能“说”计算机的二进制语言。 细胞计算机却比电子计算机更加灵活,因为负责输入的分子和负责输出的蛋白都可被其他生物信号所取代,而传统的计算机只能局限于电子一种信号。这意味着生物计算机能够将由感染中获取的信号设置为输入功能,在输出时则能提供一种适当的治疗方法。此外,红色和绿色荧光蛋白等视觉信号也能发挥类似的作用,在致病因子出现时,皮肤就会发出红光。 植入人体内的细胞计算机甚至可与电子计算机直接进行交流,由于二者具有同样的逻辑,科学家希望电子计算机能和细胞更好地开展对话。事实上,研究团队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其能够将决策性的逻辑编码进细胞,而不仅仅是生成一种反应。 然而,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的马廷·阿莫斯表示,由于一个细胞的输出功能并不能作为另一个细胞的输入功能,这一新途径是否能扩展至更大的计算电路仍待考证。科研人员面临的下一步挑战是如何更好地设计这些设备,以便其内部能够进行良好沟通。(张巍巍) 《科技日报》(2012-06-08 二版)

  • 【资料】正确选择和使用逻辑分析仪

    正确选择和使用逻辑分析仪一、逻辑分析仪的发展  自20世纪70 年代初研制成微处理器,出现4位和8位总线,传统示波器的双通道输入无法满足8位字节的观察。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测试需要不同于时域和频域仪器。数域测试仪器应运而生。HP公司推出状态分析仪和Biomation公司推出定时分析仪(两者最初很不相同)之后不久,用户开始接受这种数域测试仪器作为最终解决数字电路测试的手段,不久状态分析仪与定时分析仪合并成逻辑分析仪。  20世纪80 年代后期,逻辑分析仪变得更加复杂,当然使用起来也就更加困难。例如,引入多电平树形触发,以应付条件语句如IF、THEN、ELSE等复杂事件。这类组合触发必然更加灵活,同时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就不是那样容易掌握了。  逻辑分析仪的探头日益显得重要。需用夹子夹住穿孔式元件上的16根引脚和双列直插式元件上的只有0.1″间隙的引脚时,就出现探头问题。今天的逻辑分析仪提供几百个工作在200MHz频率上的通道信号连接就是个现实问题。适配器、夹子和辅助爪钩等多种多样,但是最好的办法的是设计一种廉价的测试夹具,逻辑分析仪直接连接到夹具上,形成可靠和紧凑的接触。  今天的发展趋势  逻辑分析仪的基本取向近年来在计算机与仪器的不断融合中找到了解决的办法。Tektronix公司TLA600系列逻辑分析仪着重解决导向和发展能力,亦即仪器如何动作和如何构建有特色的结构。导向采用微软的Windows接口,它非常容易驱动。改进信号发现能力必然涉及到仪器结构的变动。在所有要处理的数据中着重处理与时间有关联的数据,不同类型的信息采用多窗口显示。例如,对于微处理器来说,最好能同时观察定时和状态以及反汇编源码,而且各窗口上的光标彼此跟踪相连。  关于触发,总是传统逻辑分析仪中的难题。TLA600系列逻辑分析仪为用户提供触发库,使复杂触发事件的设置简单化,保证你精力集中解决测试问题上,而不必花时间去调整逻辑分析仪的触发设置。该库中包含有许多易于掌握的触发设置,可以作为通常需要修改的触发起始点。需要特殊的触发能力只是问题的一部分。除了由错误事件直接触发外,用户还希望从过去的时段去观察信号,找出造成错误的根源和它前后的关系。精细的触发和深存储器可提高超前触发能力。  在PC机平台上使用Windows,除了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许多熟知的好处之外,只要给定正确的软件和相关工具,即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控制,从目标文件格式中提取源码和符号,支持微软公司的CMO/DCOM标准,而且处理器可运行各种控制操作。  二、逻辑分析仪的选择  如果数字电路出现故障,我们一般优先就考虑使用逻辑分析仪来检查数字电路的完整性,不难发现存在的故障;但是在其他情况下你是否考虑到使用逻辑分析仪呢?譬如说:第一点如何观察测试系统在执行我们事先编制好的程序时,是不是真正地在按照我们设计好的程序来执行呢?如果我们向系统写入的是(MOV A,B)而系统则是执行的(ADD A,B),那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第二点:怎么样真正地监测软件系统的实际工作状态,而不是用DEBUG等方式进行设置断点后,查看预先设定的某些变量或内存中的数据是我们预先想得到的值。在这里我们有第三、第四等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通常我们将数字系统分成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在研发设计这些系统时,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譬如硬件电路的初步设计、软件的方案制定和初步编制、硬件电路的调试、 软件的调试、以及最终的系统的定型等等工作,在这些工作中几乎每一步工作都要逻辑分析仪的帮助,但是鉴于每个单位的经济实力和人员状况不同,并且在很多系统的使用中都不是要把以上的每个部分都进行一 遍,这样我们就把逻辑分析仪的使用分成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只要查看硬件系统的一些常见的故障,例如时钟信号和其他信号的波形、信号中是否存在严重影响系统的毛刺信号等故障;  第二个层次:要对硬件系统的各个信号的时序进行很好的分析,以便最好地利用系统资源,消除由定时分析能够分析出的一些故障;  第三个层次:要对硬件对软件的执行情况的分析,以确保写入的程序被硬件系统完整地执行;  第四个层次:需要实时地监测软件的执行情况,对软件进行实时地调试。  第五个层次:需要进行现有客户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系统性的解剖分析,达到我们对现有客户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全面透彻地了解和掌握的功能。  对以上的几个层次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并不都需要很高档的逻辑分析仪,对于第一层次的使用者,他们甚至用一台功能比较好的示波器就可以解决问题,针对以上的几个使用层次,在选择仪器时可以选用相应的仪器。实际上逻辑分析仪也有几个层次,他们有:  1、 普通2~4通道的数字存储器,例如TDS3000系列(加上TDS3TRG高级触发模块),利用它的一些高级触发功能(例如脉冲宽度触发、欠幅脉冲触发、各个通道之间的一定的与、或、与或、异或关系的触发)就可以找到我们希望看到的信号,发现并排除一些故障,况且示波器的功能还可以作为其他使用,在这里我们只不过用了一台示波器的附加功能,可以说这种方式是最节省的方式。  2、当示波器的通道数不够时,也可以选用一些带有简单的定时分析功能的多通道定时分析仪器,如早期的逻辑分析仪和现在市面上还有的混合信号示波器,如Agilent的546××D示波器。  3、一些功能比较简单,速度不是特别快的的计算机插卡 式,基于Windows、绝大部分功能都由软件来完成的虚拟仪器,这类产品在国内的很多厂家都有生产。  4、采样速率、触发功能、分析功能都很强大的不可扩展的固定式整机。例TLA600系列。  5、功能更强扩展性更好的模块化插卡式整机;对不同的用户,可以针对需要,选择不同档次的仪器。  逻辑分析仪的一些技术指标:  1、逻辑分析仪的通道数 :在需要逻辑分析仪的地方,要对一个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就应当把所有应当观测的信号全部引入逻辑分析仪当中,这样逻辑分析仪的通道数至少应当是:被测系统的字长(数字总线数)+被测系统的控制总线数+时钟线数。这样对于一个16位机系统,就至少需要68个通道。现在几个厂家的主流产品的通道数多达340通道以上。例Tektronix等。  2、定时采样速率 :在定时采样分析时,要有足够的 定时分辨率,就应当足够高的定时分析采样速率,我们应当知道,并不是只有高速系统才需要高的采样速率(见下表)现在的主流产品的采样速率高达2Gs/S,在这个速率下,我们可以看到0.5ps时间上的细节。  以下是一些很常见的芯片的工作频率和建立/保持时间的列表,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它们的工作频率很低,但在时间分析(Timing)中要求的分辨率也很高。表一:典型的数字设备  3、状态分析速率:在状态分析时,逻辑分析仪采样基准时钟就用被测试对象的工作时钟(逻辑分析仪的外部时钟)这个时钟的最高速率就是逻辑分析仪的高状态分析速率。也就是说,该逻辑分析仪可以分析的系统最快的工作频率。现在的主流产品的定时分析速率在100MHz,最高可高达300MHz甚至更高。  4、逻辑分析仪的每通道的内存长度:逻辑分析仪的内存是用于存储它所采样的数据,以用于对比、分析、转换(譬如将其所捕捉到的信号转换成非二进制信号【汇编语言、C语言 、C++ 等】,等在选择内存长度时的基准是“大于我们即将观测的系统可以进行最大分割后的最大块的长度。  5、逻辑分析仪的探头:逻辑分析仪通过探头与被测器件连接,探头起着信号接口的作用,在保持信号完整性中占有重要位置。逻辑分析仪与数字示波器不同,虽然相对上下限值的幅度变化并不重要,但幅度失真一定会转换成定时误差。逻辑分析仪具有几十至几百通道的 探头其频率响应从几十至几百MHz,保证各路探头的相对延时最小和保持幅度的失真较低。这是表征逻辑分析仪探头性能的关键参数。Agilent公司的无源探头和Tektronix公司的有源探头最具代表性,属于逻辑分析仪的高档探头。  逻辑分析仪的强项在于能洞察许多信道中信号的定时关系。可惜的是,如果各个通道之间略有差别便会产生通道的定时偏差,在某些型号的 逻辑分析仪里,这种偏差能减小到最小,但是仍有残留值存在。通用逻辑分析仪,如Tektronix公司的TLA600型或Agilent公司的HP16600型,在所有通道中的时间偏差约为1ns。因而探头非常重要,详见本站“测试附件及连接探头”。  a)探头的阻性负载,也就是探头的接入系统中以后对系统电流的分流作用的大小,在数字系统中,系统的电流负载能力一般在几个KΩ以上,分流效应对系统的影响一般可以忽略,现在流行的几种长逻辑分析仪探头的阻抗一般在20~200KΩ之间。  b)探头的容性负载:容性负载就是探头接入系统时,探头的等效电容,这个值一般在1~30PF之间,在现在的高速系统中,容性负载对电路的影响远远大于阻性负载,如果这个值太大,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系统中的信号“沿”的形状改变整个电路的性质,改变逻辑分析仪对系统观测的实时性,导致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系统原有的特性。 c)探头的易用性:是指探头接入系统时的难易程度,随着芯片封装的密度越来越高,出现了BGA、QFP、TQFP、PLCC、SOP等各种各样的封装形式,IC的脚间距最小的已达到0.3mm以下,要很好的将信号引

数字电路逻辑实验箱相关的耗材

  • 安捷伦 7820A G3431-61820 FID逻辑印刷电路组件
    维修部件部件号 :G3431-61820FID logic printed circuit assemblyFID逻辑印刷电路组件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FID)Top level subassemblies for new version FID accessory:• G4331A FID with EPC (New version detector). Description Part numberFID detector body, adaptable, no signal board, noEPC module, no ship kit (New version detector)G4331-67518(non-RoHS)G4331-67818(RoHS)FID EPC module (For new version detector) G4331-67531FID Signal Board G3431-61820
  • 安捷伦 7820A G3431-61820 FID逻辑印刷电路组件
    维修部件部件号 :G3431-61820FID logic printed circuit assemblyFID逻辑印刷电路组件 Top level subassemblies for old version FID accessory:• G4346A Universal detector EPC module accessory (For old versiondetector)Description Part numberFID detector body, adaptable, with signal board, noUEPC module, no ship kit (Old version detector)G4331-60506(non-RoHS)G4331-60806(RoHS)Universal detector EPC module, (For old versiondetector)G4346-60531(non-RoHS)G4346-60831(RoHS)FID Signal Board G3431-61820
  • G3430-60101安捷伦气相色谱仪7890逻辑板
    描述安捷伦货号安捷伦描述7890主板G3430-60151(G3430-61850)FP Analog And Power PCA7890逻辑板G3430-60101Logic board for OEMs that require old firmware, used with series 7890 gas chromatography systems, model 7890A7890电路板G3430-60050(G3430-61851)AC power circuit board, used with series 7890 gas chromatography systemsFID逻辑板G3431-60020 (G3431-61820)FID signal electronics board, used with series 7820 and 7890 gas chromatography systems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