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 > 方案详情

化学品中15种重金属检测方案(半导体检测仪)

检测样品 其他

检测项目 15种重金属

关联设备 共0种 下载方案

方案详情

提示:为了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和SEO,您可将解决方案中部分优质内容以文字、表格或图片的形式呈现于此,PC端页面将同步显示此处内容。提示:为了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和SEO,您可将解决方案中部分优质内容以文字、表格或图片的形式呈现于此,PC端页面将同步显示此处内容。

智能文字提取功能测试中

浅谈多功能酶标仪选择的要素     近年来,随着多功能酶标仪在国内各高校实验室逐渐推广开来,多功能酶标仪品牌和型号也逐渐多了起来,乱花渐欲迷人眼。除了三大传统优势品牌PE、MD和TECAN,还出现了众多后来者插足此市场,如收购了芬兰雷勃的Thermo、从发光起家的Berthold、针对药筛领域的BMG以及新兴的BioTek等品牌。各品牌都有各自的一个甚至多个系列产品线,特性各不相同,选购时各种技术参数、技术指标令人眼花缭乱。 本文尝试从用户实际使用的角度,探讨应该如何看待花样繁多的参数特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真正合适自己的多功能酶标仪。      1.滤片Vs光栅 多功能酶标仪的分类方法众多,但最简单的莫过于用他们的滤光方式来作分界线。 一般来说,酶标仪可以分为滤光片型和光栅型两大类。当然也有一些型号,例如Synergy4和EnVision等在一台机器里面同时装上了滤光片和光栅。但是滤片和光栅并不能同时完成同一个检测,还是想用光栅的时候用光栅,该用滤片的时候用滤片;还有一些实验非用其中一个不可,另一模块实现不了的。所以这类仪器本质上还只是把滤片和光栅放在了一起,并没有使两者糅合而产生新的技术突破。 总体来说,滤片技术由于发展已久,配合二向色镜(其实也就是另一模式的滤光反光滤镜)等光路系统,可以实现大部分实验的需要。目前常规多功能酶标仪中最高的检测灵敏度就是用滤光片型做出来的,例如TECAN Infinite F500的荧光检测的灵敏度可以达到0.04 fmol/孔(荧光素,384孔/80ul)。 但是滤光片型仪器由于受限于滤片的波长和数量限制,不可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实验类型的检测需要,而且有时需要对物质的吸收、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研究,所以后来就诞生了光栅型的仪器。 最先推出光栅的是MD公司,其光栅习惯上称为单光栅。由于光纯度的不足,在光栅的后面又加入了一组带阻滤片,对杂光进行二次过滤,达到了5×10-4的杂光率,基本与纯粹的滤光片系统一致。后来TECAN又发展出了双光栅技术,通过两次光栅滤光,杂光率降到了10-6。后来,Thermo、BioTek和PE的部分新款仪器等都使用了类似双光栅技术。由于激发和发射各用了一组双光栅,此类机器又被称为四光栅型多功能酶标仪。 光栅型酶标仪的推陈出新,使得用户在波长选择上不再受限,而且在杂光率、带宽控制等性能上还超越了滤光片系统。例如,TECAN公司在2008年底推出使用了第三代四光栅系统的M1000酶标仪,杂光率降到了2×10-7的新低,还实现了带宽2.5~20nm连续可调。这些都是目前滤光片型酶标仪所不能或者较难实现的。       2.杂光率&波长准确性 光栅型滤光系统俨然已经成为了目前通用性多功能酶标仪的主流,多家厂家共同努力,已经把光栅技术推到了历史新高。在光栅的众多技术参数之中,最关键的无疑就是光栅的杂光率和波长选择的准确性了。 杂光率指得就是光源通过光栅后,得到的光线中,“不需要”的波长的光占所标称波长的光的比例,表征了滤光的纯度。由于光线干涉、衍射等的复杂性,无论使用滤光片还是光栅,杂光都是不可避免的。各种滤光技术的本质就是要想办法把杂光尽可能地去掉。一般来说,滤光片型的杂光率在10-4~10-5之间,光栅型的可以做到10-6~10-7。由于此类杂光是非特异的,而且会直接进入最后的检测器,所以有多少的杂光就会引入多少的随机误差。在荧光等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器存在放大效应,杂光率的干扰也会被指数级放大。因此,杂光率就是一个滤光系统的首要性能指标。 光栅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波长选择的准确性。因为很多检测是依赖于物质在某个波长的特征图谱。就像DNA/RNA的OD260浓度测定,实际检测波长偏离260nm几个nm以上的话,OD值与最终浓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就会发生改变。因此,一组性能优良的光栅系统,他的波长选择准确性应该是在±0.5~1nm之间。波长偏离过大有时就会影响到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这两个可谓是光栅甚至滤光片滤光系统最关键的技术参数,直接影响到的是得到数据是否是真正所要测量的结果,是实验结果可靠性的最基本要求。      3.认证>参数 在保证检测可靠的基础上,不同仪器的下一个差异就体现在检测的灵敏度上面,这时人们关心的就是仪器能够检测到多弱的信号。 灵敏度涉及了整个光路系统的设计和选料,很难说某一个部件会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有一点,在各种单功能检测项目中,光吸收检测用非放大型的光电二极管、荧光检测用光电倍增管、发光检测用专门设计的单光子计数光电倍增管,这三种不同的检测器是各自检测领域的优先选择。 各单项检测的最优结果都是用相应检测器完成的。当然也有的仪器出于成本等考虑,用一个检测器兼容多种检测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完成实验需求,但是在性能上也会有所牺牲折中,无法实现各项检测都达到最优化。 关于灵敏度的定义和检测标准,每个厂家都有各自的描述,都会说自己是怎样怎样好,很难有一个直观的客观比较。因此,某些试剂厂家就站了出来,对某些仪器的检测性能提供一个第三方的认证。 比较常见的是发光检测领域里面的Promega公司DLReady认证,荧光检测领域的Invitrogen公司的LanthaScreen系列认证、Cisbio公司的HTRF认证、BellBrook实验室的Transcreener认证等等。这些认证主要是针对公司提供的某一类型的要求较高的试剂盒,涵盖了对检测仪器的各种性能要求,包括:检测方法是否能用,灵敏度、线性范围、孔间干扰等是否满足要求等等。 如果需要做相关的实验,例如做Luciferase发光检测的就看看仪器是否有DLReady认证、做TR-FRET的就看看HTRF认证、做FP就看看Transcreener认证,如果机器拥有相关的认证,就可以说明该机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满足类似检测的各种需求,远比单单比较一个灵敏度参数更能说明问题。因为一个实验能否做好并不是单单一个灵敏度就能表征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LanthaScreen是一个系列的认证,涵盖了FI、FRET、TRF、FP等多个子项目,不同仪器所通过的子项目是不一样的,需要上Invitrogen网站仔细查询核对。 光栅型的仪器由于新技术近几年才逐渐兴起,受限于技术研发和仪器成本,同一个价格范围内的灵敏度等指标会略差于发展成熟的滤光片机器。所以,在中档多功能酶标仪领域,拿到了各种认证的光栅型仪器并不多见。而作为新一代光栅型酶标仪的代表作,TECAN M1000已经拿到了全部上述四种认证,而且在灵敏度等单项性能上也已经超越了不少的中高端滤片型酶标仪。 这说明了光栅型酶标仪的研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除了在灵活性上取得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外,还在检测灵敏度等方面也逐渐替代传统的滤光片型酶标仪。光栅型是科研领域多功能酶标仪的未来主要发展趋势;而滤光片型仪器也正在往单项性能更优的方面改进。      4.比色杯+微量检测 除了常规的6~384/1536孔酶标板检测之外,有些仪器还附带了比色杯、微量检测板等的兼容功能。无论是使用立式比色杯、卧式比色杯还是各种微量检测板,其目的都是给光程不固定的酶标板检测引入一个标准光程的概念。虽然酶标板检测也能通过光程校正等方式实现10mm光程OD值的换算,但这只是一个数学转换过程,检测误差累积较多,实际使用效果不佳。引入比色杯和微量检测板后,光吸收的检测光程就被固定在10mm或者0.5mm等的标准长度,OD值换算更加简单和准确。附带了此类检测功能的酶标仪,相当于除了本身的多功能酶标检测之外,还能替代部分分光光度计的功能,使其功能更加全面,仪器的性价比更高。      5.品牌与售后 不同品牌的仪器往往性能侧重点有所不用。例如,PE公司由于在试剂领域有较深底蕴,他们的酶标仪在配合使用他们的TRF系列检测试剂盒上作了多项优化,因此PE的酶标仪普遍来说在TRF领域会有较多的特色功能和相对较高的性能指标。而像TECAN,就把研发的重点放在了四光栅的研究方面,近年来相继推出了第二和第三代光栅型多功能酶标仪(M200、M1000),成为四光栅酶标仪领域的领头羊。而像多功能酶标仪上加入比色杯、微量检测板等功能也是TECAN从用户角度考虑作出的技术创新,后来此类技术都成为了Thermo、BioTek等品牌纷纷仿效的对象。 最后,无论是一台多好的酶标仪,脱离了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也是难以正常运作的。今年,各家厂商都在中国国内设立了办事处甚至亚太区总部,有些产品还专门研发了中文版的软件和说明书。这都说明了厂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而正因为这种重视,无论是厂家直销还是选择代理分销,都会对国内的售后服务提出各自的要求和期望,最基本的就是普及仪器的应用工程师和维修工程师网络体系。 可以说,国内的各大城市里面,基本已经做到了部分品牌总有一个工程师在你身边。选购之前多与工程师交流,充分了解各家的性能特长和售后情况,反复对比,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一款多功能酶标仪。 多功能酶标仪中荧光检测技术介绍 浏览次数:1365 荧光分析技术是一种强大的分析手段,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学研究、农业科学、食品和环境科学以及临床检验工作中,目前市场市场上有多种支持荧光检测功能的多功能酶标仪,如TECAN(M1000,M200等)、Thmeral(Varioskan Flash)、Bio-tek(Synergy 2,Synergy 4等、MD(M2, M5)等多个厂商出品的多功能酶标仪都可以应用于荧光检测。        1.概述 常温下,荧光生色团分子处于基态最低振动能级,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能量(光能、化学能、电能或热能)后跃迁至激发态,激发态不稳定,将很快重新衰变回到基态,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发光现象。分子发光包括荧光,磷光,化学发光,生物发光等。 由于发光物质不同,荧光有分子荧光和原子荧光之分,分子荧光为带光谱,原子荧光为线光谱,通常所说的荧光为分子荧光。通过测定所发射荧光的特性和强度,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2.荧光检测技术    2.1荧光强度(FI)     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这是荧光分析法是量分析的依据。在生物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进行生物大分子定量,酶活性分析,荧光免疫分析,细胞学分析(细胞增殖,细胞毒理,细胞吸附等)和分子间相互作用。     FI检测在细胞凋亡检测中的应用     Caspase家族在介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caspase-3为关键的执行分子,它在凋亡信号传导的许多途径中发挥功能。Caspase-3正常以酶原(32KD)的形式存在于胞浆中,在凋亡的早期阶段,它被激活,活化的Caspase-3由两个大亚基(17KD)和两个小 亚基(12KD)组成,裂解相应的胞浆胞核底物,最终导致细胞凋亡。但在细胞凋亡的晚期和死亡细胞,caspase-3的活性明显下降。     活化的Caspase-3能够特异切割D1E2V3D4-X底物,水解D4-X肽键。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出荧光物质偶联的短肽Ac-DEVD- AMC,在共价偶联时,AMC不能被激发荧光,短肽被水解后释放出AMC,自由的AMC才能被激发发射荧光。根据释放的AMC荧光强度的大小可以测定 caspase-3的活性,从而反映Caspase-3被活化的程度。    在细胞毒性检测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对于检测新的生物来源或人工合成的细胞毒素以及例行的临床相关的检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细胞膜非渗透性的核染料 Propidium iodide能穿透损伤的细胞膜,荧光密度越高反映出其受损细胞越多。     钙流检测    Fura-2,indo-1,Quin-2是Ca2+荧光指示剂,可以灵敏地反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当结合钙离子时,最大激发波长会发生改变,发射荧光的强度和结合的Ca2+浓度有着定量的关系。      2.2荧光偏振(FP)    1926年Perrin首先描述了荧光偏振理论,溶液中的荧光分子在受到偏振光照射时,可吸收并释放出相应的偏振荧光,如果在激发时荧光物质处于静止状态,发射光将保持原有激发光的偏振性,如果其处于运动状态,发射光电偏振偏振平面将不同于原有激发光的偏振特性,这就是荧光偏振现象,荧光分子与其它因子的相互作用,例如相互结合或排斥;其所处环境的性质,例如溶液的粘度、温度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这个荧光因子受激发后发出的发射光的发射平面产生影响。因此以荧光偏振为基础发展的技术可用来研究生命科学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受体配体结合分析,DNA-蛋白质结合分析,SNP分析,酶活性分析。     荧光偏振分析所需的样品量少,灵敏度高,可达亚纳摩尔级范围,重复性好,操作简便,也更为安全可靠,不会在实验过程中生成有害的放射性废物,此外荧光偏振是真正均相的,允许实时检测(动力学检测),对于浓度变化不敏感,是均相检测形式(中间不含洗涤步骤)的最佳解决方案。    目前市场上多款酶标仪都可以用来做荧光偏振检测,Invitrogene公司专门利用Predictor™ hERG对多款酶标仪进行荧光偏振测试分析(表1)。           2.3时间分辨荧光(TRF) 在做荧光测定的时候,由于背景荧光信号干扰,使用传统的生色团进进行荧光检测方式进行检测时,灵敏度会严重下降。大部分背景荧光信号是短时存在的,因此使用长衰减寿命的标记物就可以使瞬时荧光对检测信号产生的干扰减到最小化。 时间分辨荧光是用稀土元素作为标记物,稀土三价离子的电子云的结构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的迁移,这类元素发生的荧光的衰减周期通常很长,从而可以基本消除背景荧光的干扰大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表2)。应用稀土元素作标记物的另一个好处是激发光与发射光峰值Stoke 位移大。这就可消除激发光和散射光的干扰,同时, 被激发的荧光光带极窄, 荧光的发射峰非常尖锐, 可使仪器调整在极窄的波长范围内测定, 极大地降低了来自背景的各种干扰。   荧光团 荧光寿命(ns) 非特异荧光背景 1~10 人血清白蛋白 4.1 球蛋白 3.0 细胞色素C 3.5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4.5 丹磺酰氯 14 稀土螯合物 103~106 表2.常见荧光生色团队荧光寿命 时间分辨荧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标记物制备简便、检测重复性好、操作流程短,适用于生物学、医学上的超微量分析、像激素检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靶向细胞的标记检测以及药物筛选等方面。   2.4荧光共振能量传递(FRET) 荧光共振能量传递现象是Perrin在20世纪初首先发现的,1948年,Foster创立了理论原理,指荧光能量供体与受体间通过偶极-偶极耦合作用转移能量的过程,这种能量的转移是非放射性的,产生FRET的条件主要有三个:(1)供体与受体间足够靠近(1~10 nm);(2)供体的发射光谱与受体的激发光谱有一定的重叠;(3)给体与受体的偶极具一定的空间取向,这是偶极-偶极耦合作用的条件。 荧光共振能量传递因为要考虑到供体和受体之间的距离,所以经常用来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像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抗原抗体结合,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另外在膜反应、离子通道等方面的研究也有相应应用。将FRET荧光探针标记的肽链,加入到固体表面的双层膜中,通过荧光漂白恢复(FRAP)成像技术检测,为研究跨膜螺旋二聚作用提供一个新的方法。用FRET标记细胞质,应用时间分辨技术,检测其对P2X离子通道的门控作用。 利用Eu等长效荧光物质作为供体,来进行荧光共振能量传递,在激发光熄灭后受体仍能较长的能量衰减时间,能量传递效率更高,可检测的相互作用距离更长,可达到100-200nm,时间延迟检测,降低了背景噪音,提高了灵敏度。   3. 小结 荧光法灵敏、准确、兼容性强、可以利用荧光分子对目标物质进行特异性标记大大减少杂质的信号干扰,荧光特性参数多,动态线性范围宽、可以活细胞活活体检测,灵敏度比分光光度法高2~4个数量级,对微量和痕量药物进行灵敏准确的检测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总之,荧光法作 1、酶标仪原理 狭义的酶标仪是专门用于对酶联免疫吸附剂进行测定的特定分光光度计。较之普通分光光度计,其特点在于:1、专用聚乙烯微孔板作为抗原或抗体的固相载体;2、高通量测定,使用垂直光路而非水平光路;3、具备激发光源和检测器,可针对荧光基团或是化学发光基团做高通量检测。 2、分光光度计与酶标仪的区别比较 分光光度计 (​http:​/​​/​www.touching.cn​/​index.php?act=product&CategoryID=1720​)和酶标仪 (​http:​/​​/​www.touching.cn​/​index.php?act=product&CategoryID=1704​)都是实验室常用的两种仪器,它们的测定原理是相同的,都是使用朗伯-比耳定律,测定的都是样本的吸光度。 酶标仪 (​http:​/​​/​www.touching.cn​/​index.php?act=product&CategoryID=1704​)按照功能的不同划分,可以分为(1)光吸收酶标仪(可见酶标仪,紫外/可见酶标仪)(2)荧光酶标仪(3)化学发光酶标仪。 分光光度计 (​http:​/​​/​www.touching.cn​/​index.php?act=product&CategoryID=1720​)按照波长及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1)可见光分光光度计(2)紫外分光光度计(3)红外分光光度计(4)荧光分光光度计(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 (​http:​/​​/​www.touching.cn​/​index.php?act=product&CategoryID=1720​)和酶标板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具体差别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盛装待测溶液的容器: 分光光度计 (​http:​/​​/​www.touching.cn​/​index.php?act=product&CategoryID=1720​)用的是比色皿,酶标仪 (​http:​/​​/​www.touching.cn​/​index.php?act=product&CategoryID=1704​)使用的是塑料微孔板(酶标板)。比色皿只能起到盛装溶液的作用,每个比色皿一次只能盛装一种溶液。酶标板常用透明的聚乙烯材料制成,对抗原抗体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因此用它作为固相载体,酶标板通常为48孔或96孔,每个微孔可以盛装不同的溶液。 (2)光路的方向: 分光光度计 (​http:​/​​/​www.touching.cn​/​index.php?act=product&CategoryID=1720​)是水平光路,而酶标仪 (​http:​/​​/​www.touching.cn​/​index.php?act=product&CategoryID=1704​)则是垂直光路。由于酶标板盛样本的塑料微孔板是多排多孔的,光线只能垂直穿过,因此酶标仪 (​http:​/​​/​www.touching.cn​/​index.php?act=product&CategoryID=1704​)的光束都是垂直通过待测溶液和微孔板的,光束既可是从上到下,也可以是从下到上穿过比色液。垂直光的特点是标本吸光度受液体浓缩或稀释的影响小,不足之处是受被测样本液面是否水平、酶标板透光性、孔底是否平整等的影响较大。 (3)光路的长度: 由于光密度(OD值)与吸光系数, 待测组分的浓度以及光路长度成正比关系。 分光光度计 (​http:​/​​/​www.touching.cn​/​index.php?act=product&CategoryID=1720​)采用的比色杯的宽度通常是1cm,所以光路长度固定为1cm。因此不同仪器,不同批次测量的数据具有同样的可比性。 而酶标仪 (​http:​/​​/​www.touching.cn​/​index.php?act=product&CategoryID=1704​)采用的是垂直光路, 所以光路的长度应该是液体液面的高度。所以测得的值受到样品的体积的影响。 【资料】正确地认识和使用酶标仪 作为微孔板比色计的酶标仪,其基本功能不外乎一个比色测定,所不同的是在测定波长范围、吸光度范围、光学系统、检测速度、震板功能、温度控制、定性和定量测定软件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当然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还具有自动洗板、温育、加样等功能。在临床实验室实际工作中,实验人员在使用酶标仪进行测定操作时,有时难免会对酶标仪的一些性能指标产生迷惑,甚至对酶标仪的应用产生错误的理解。如诸如使用酶标仪较用肉眼观察测定的阳性率明显增加这样的问题。 一、测定波长 一般酶标仪的测定波长在400~750nm或800nm之间,完全可以满足ELISA的显色测定。目前国内常见的ELISA试剂盒所使用的标记用酶均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底物通常为四甲基联苯胺(TMB)和邻苯二胺(OPD),其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存在下,经HRP作用,分别氧化为2,2,—二氨基偶氮苯(DAB)和联苯醌。当pH值为5.0左右时,DAB在45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当pH值降为L 0时,最大吸收波长移至492 nm,同时摩尔消光系数变大,显色加深,因而常用强酸如硫酸或盐酸终止反应。TMB的氧化产物联苯醌在波长450nm处有最大消光系数,如果HRP量少,H:O:和TMB过量时,则形成蓝色的阳离子根。降低pH,即可使蓝色的阳离子根转变为黄色的联苯醌,使用硫酸作为终止剂可使产物稳定90min。因此,450nm和492 nm两个波长是目前ELISA测定最常用的。各种酶标仪都配有放置滤光片的可自动转换的部件,可以同时安装6~8片滤光片,所配备的滤光片均应包括上述两个波长,有的酶标仪以490nm滤光片替代492nm滤光片,影响不大。除了这两个基本滤光片外,考虑到双波长比色的需要,还应有620nm或630nm或650nm和405nm波长的滤光片,其他滤光片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有时,有的实验室希望用酶标仪作微量生化测定,故酶标仪生产厂家对其生产的酶标仪扩展了紫外检测功能,此时需要一个340 nm波长滤光片。此时,酶标仪的测定波长范围就成为340—750nm或800nm。 酶标仪有单波长和双波长检测功能有时使用者不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单或双波长检测。所谓的“单波长”就是使用一种对显色具最大吸收的波长即450 nm或492 nm进行比色测定;而“双波长”则除了用对显色具最大吸收的波长即450 nm或492 nm进行比色测定外,同时用对特异显色不敏感的波长如630 nm进行测定,酶标仪最后打印出来的吸光度则为二者之差。630 nm波长下得到的吸光度是非特异的,来自于板孑L上诸如指纹、灰尘、脏物等所致的吸收。因此,在ELISA比色测定中,最好使用双波长,且不必设空白孔。 二、测定的吸光度范围 通常,酶标仪的吸光度测定范围在0~2.5之间即可以满足ELISA的测定要求。早期的酶标仪可测定的吸光度一般在0~2.5之间,但现在基本上都做了拓宽,可达到3.5以上,并且能保持很好的精密度与线性。如Labsystems公司Dragon Wellscan MK—2的吸光度测定范围为0—3.5,而Multiskan Ascent的吸光度测定范围(Abs)达0~4.0,在0~4.0范围,线性误差不超过±2.0%,在0.3—3.0吸光度范围内,测定精密度CV小于±0.2%;3.0~4.0Abs范围内,测定精密度CV小于士0.2%。因此,对于酶标仪的吸光度范围不必去刻意追求大的吸光度范围,主要要看在一定的吸光度范围内的线性和精密度如何。 三、光学系统 酶标仪的光学系统采用的是垂直光路多通道(通常为8或12通道,亦有单通道)检测,一般为硅光管或光导纤维,除测定通道外,有的酶标仪还有一个参比通道,每次测定可进行自我校准。酶标仪的光学系统功能如何,均可通过酶标仪测定的吸光度范围、线性度、精密度和准确度等体现出来。光学系统好的话,则上述指标也应较佳。测定的精密度与测定通道之间的均一性有直接关系。单通道可避免因通道不同所致的差异。 四、检测速度 酶标仪的检测速度是指其完成比色测定所需要的时间。检测速度快,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精密度,即避免由于测定过程中,因测定时间不同所致的各微孔间吸光度间的差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酶标仪检测速度都非常快,通常在数秒钟内,如Labsystems公司Dragon Wellscan MK-2和MK—3检测96孔只需2s(连续模式)或5s(步进模式)。Multiskan Ascent为单通道检测,亦只需9s(连续模式)或14s(步进模式)。又如BioRad公司的Benchmark的检测速度单波长为7s,双波长为15s。 五、震板功能 酶标仪的震板功能是指酶标仪在对ELISA板孔进行比色测定前对其进行振荡混匀,使板孔内颜色均一。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酶标仪均有震板功能,所不同的是震板方式,有的可按上下、左右或旋转等方式及振荡幅度等任意调节,如Labsystems的MK-2;有的则较为固定,如BioRad 550。使用有震板功能的酶标仪,在进行ELISA测定显色反应完成加入终止剂后,可不必振荡混匀,直接放人酶标仪上测定即可。 六、温育功能 温育功能是指酶标仪本身能按要求自动精确地控制仪器内部的温度,使得ELISA测定中微孔板条的温育过程可在仪器内部完成,而无需再外配温箱。目前,只有少部分酶标仪具有此种功能,如Labsystems公司的Multiskan Ascent,BioRad公司的Benchmark和Biotek公司的ElxS08等。温育功能只是酶标仪的一个附加功能,是否具有并不能说明酶标仪档次的高低及仪器的优劣。作为实验室是否选择,则可根据自己实验室的条件及需要来决定。 七、软件功能 软件功能是指酶标仪所具有的对ELISA定性和定量测定及其他测定方式如酶标动力学、紫外和凝集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并报告结果的功能。软件功能是中高档酶标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如果硬件方面区别不大,则软件就成为判定酶标仪优劣的惟一指标。对于用户来说,好的软件功能,对实际工作会有较大的帮助。ELISA定性测定,酶标仪如具有阳性判断值(cut-off)及其测定“灰区”(即指测定吸光度处于cut—off周围的一定区域,此区域内结果应为“可疑”)的统计计算功能,不但方便了实验室工作人员,而且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血站实验室为筛检献血员血进行HBsAg、抗HCV和抗HIV等的ELISA测定时,常会遇到测定吸光度处于cut-off附近但又低于cut—off的血,按照试剂盒的标准,可判为阴性,血为合格血,可用于患者输血,但直觉告诉我们,这样的血如输给患者,导致输血后相应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这是由ELISA现有的测定技术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也就是ELISA测定的“灰区”的存在使得ELISA测定试剂盒cut-off的设定只是相对的准确,此时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在血站筛检献血员血时,如以测定“灰区”的下限作为判断献血员血筛检不合格标准,就可以避免因“灰区”所致结果判断错误而引起输血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合适的软件功能对于ELISA定量测定同样很重要。有研究表明,四参数方程能较好地反映免疫测定的剂量反应曲线,最为适合于定量酶免疫测定的曲线拟合。因此,如目的是定量测定,则在酶标仪的软件功能中,最好要有这种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分析功能。其他诸如连点、直线等回归计算,则可根据酶标仪的应用目的而定,如兼用于微量生化测定,则此类回归计算就很有必要。 此外,酶标仪兼做酶标动力学、凝集反应测定所需的软件是否应具备,当然也应根据使用目的而定。由于此类软件一般都较为昂贵,酶标仪常另外单独按需配备,如果不是实验室特殊需要,就不必强求这种软件功能。 八、语言界面 通常进口的中高档酶标仪人机对话多采用英文。这对于某些基层实验室可能会存在语言方面的困难,从而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酶标仪的作用。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已有一些酶标仪采用了中文界面,如Labsystems的MK-3。这样就大大方便了广大基层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使用。 综上所述,尽管酶标仪的发展极为快速,种类繁多,功能也不断加强,但其最根本的功用是不变的,即比色测定。大凡比色测定,其基本要求就是在一定吸光度范围内要有好的测定准确性、线性和精密性。同样的吸光度范围,测定的准确性、线性和精密性越好则酶标仪亦越佳。 而且,由于用于酶标仪比色测定的为多孔(通常为96孔)微孑L板条,为保证测定的孔间重复性,则测定速度也是一个较重要的性能指标。至于其他如震板、温育及有关的软件功能,则可根据各自实验室的需要去比较选择。 【资料】酶标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1、工作环境 酶标仪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因此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能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还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根据DIN VDE 0871条例,仪器应放置在无磁场和干扰电压的位置。依据DIN 45 635 -19条例: 仪器应放置在低于40分贝的环境下。 为延缓光学部件的老化,应避免阳光直射。 操作时环境温度应在15℃-40℃之间,环境湿度在15%-85%之间。 操作电压应保持稳定。 操作环境空气清洁,避免水汽,烟尘。 保持干燥、干净、水平的工作台面,以及足够的操作空间。 2、操作注意事项 酶标仪的功能是用来读取酶联免疫试剂盒的反应结果,因此要得到准确结果,试剂盒的使用必须规范。许多医院在使用酶标仪之前是通过目测判断结果,操作过程随意性较大,在使用酶标仪后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操作习惯,会造成较大误差。在酶标仪的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使用加液器加液,加液头不能混用。 洗板要洗干净。如果条件允许,使用洗板机洗板,避免交叉污染。 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操作,反应时间准确。 在测量过程中,请勿碰酶标板,以防酶标板传送时挤伤操作人员的手。 请勿将样品或试剂洒到仪器表面或内部,操作完成后请洗手。 如果使用的样品或试剂具有污染性、毒性和生物学危害,请严格按照试 剂盒的操作说明,以防对操作人员造成损害。 如果仪器接触过污染性或传染性物品,请进行清洗和消毒。 不要在测量过程中关闭电源。 对于因试剂盒问题造成的测量结果的偏差,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 使用后盖好防尘罩。 出现技术故障时应及时与厂家联系,切勿擅自拆卸酶标仪。 提示:为了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和SEO,您可将解决方案中部分优质内容以文字、表格或图片的形式呈现于此,PC端页面将同步显示此处内容。提示:为了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和SEO,您可将解决方案中部分优质内容以文字、表格或图片的形式呈现于此,PC端页面将同步显示此处内容。

关闭
  • 1/14
  • 2/14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产品配置单

仪信通官方助手为您提供《化学品中15种重金属检测方案(半导体检测仪)》,该方案主要用于其他中15种重金属检测,参考标准《暂无》,《化学品中15种重金属检测方案(半导体检测仪)》用到的仪器有null。

我要纠错

相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