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 > 生态 > 方案详情

生态环境状况监测 — 城市生态系统监测

检测样品 其他

检测项目 生态

关联设备 共3种 下载方案

方案详情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城市生态监测体系建设需求,分别确立生态系统格局监测能力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能力建设、生态系统功能观测能力建设、人居环境适宜性监测能力建设等4方面监测内容,建立监测指标体系。

智能文字提取功能测试中

城市生态系统监测1、监测必要性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在划定工作完成后,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将成为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得以落地的关键支撑。城市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产活动最为密切的载体,是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开展最应广泛关注的部分。各区域城市及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积极开展城市生态系统及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能力建设,不仅仅是拓宽了城市生态监测领域,填补和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自动化监测空白点,还将有助于实现对全市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精细保护,提高自身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能力。2、监测依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环办生态〔2017〕48号)》《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厅字〔2017〕2号)》《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保护成效评估(试行)(HJ 1143—2020)》《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基础调查(试行)(HJ 1140—2020)》《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状况监测(试行)(HJ 1141—2020)》《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平台建设(试行)(HJ 1146—2020)》《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数据质量控制(试行)(HJ 1145—2020)》《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功能评价(试行)(HJ 1142—2020)》《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台账数据库建设(试行)(HJ 1144—2020)》3、监测内容和指标体系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城市生态监测体系建设需求,分别确立生态系统格局监测能力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能力建设、生态系统功能观测能力建设、人居环境适宜性监测能力建设等4方面监测内容,建立监测指标体系。监测内容监测指标生态系统格局监测生态系统面积监测人类活动面积监测生物多样性观测动物多样性观测植物多样性观测昆虫多样性观测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生态系统功能观测碳排放吸收观测酸沉降观测生态气象观测地表径流观测土壤物理性质观测人居适宜性监测花粉监测康养因子监测4、系统建设基于先进的生态观测仪器设备,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实现对城市生态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时动态监控,为城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体系、建成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通过近地生态遥感影像、无人机、边界视频、红外相机、花粉和负离子自动监测系统等对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红线类型及其面积变化、景观格局、生态红线类型及其面积变化、用地性质)和生态资源状况(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典型生态景观、示范样地的物候、生物多样性等)开展实时监控和动态展示。

关闭
  • 1/4
  • 2/4

还剩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产品配置单

沃德精准(北京)科贸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生态环境状况监测 — 城市生态系统监测》,该方案主要用于其他中生态检测,参考标准《暂无》,《生态环境状况监测 — 城市生态系统监测》用到的仪器有TDR350土壤水分、温度和电导率测量仪、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AP4植物动态气孔计。

我要纠错

推荐专场

植物根系生长监测系统/植物根系生态监测系统

更多

相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