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叶 > 理化分析 > 方案详情

普洱茶、茶褐素中分离研究检测方案(旋转蒸发仪)

检测样品 茶叶

检测项目 理化分析

关联设备 共1种 下载方案

方案详情

普洱茶是我国特有的,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制成,渥堆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在微生物作用及湿热作用下被氧化成茶黄素、茶红素,茶黄素和茶红素进一步氧化聚合[1],并结合多糖、蛋白质、脂质[2]等化合物形成茶褐素。茶褐素能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是一类十分复杂的化合物,具有抗癌[3]、减肥降脂[4]、抗疲劳[5]等活性功能,化学组成及结构有待探明。

智能文字提取功能测试中

令東南科儀Sinoinstrument Co.,Ltd.020-66618088、400-113-3003 东京理化 EYELA在普洱茶茶褐素分离研究 为了了解解普洱茶茶褐素的组成,对从普洱茶中提取的茶褐素进行了分离。通过比较不同树脂对茶褐素的吸附与解吸能力,选择AB-8大孔树脂对普洱茶茶褐素进行分离,得到TBsP1 和 TBsP2 两个组分;进一步利用 DEAE-52纤维素柱对TBsP1 组分进行分离,得到6个组分;对茶褐素组分 TBsP1、TBsP2 以及 TBsP1 分得到的6个组分的总糖、总酚和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各组分的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 普洱茶是我国特有的,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制成,渥堆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在微生物作用及湿热作用下被氧化成茶黄素、茶红素,茶黄素和茶红素进一步氧化聚合[1],并结合多糖、蛋白质、脂质[2]等化合物形成茶褐素。茶褐素能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是一类十分复杂的化合物,具有抗癌[3]、减肥降脂[4]、抗疲劳[5]等活性功能,化学组成及结构有待探明。 目前关于茶黄素的研究最为深入,已制备得到多种茶黄素单体[6],茶红素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7],茶褐素则由于其组成、结构复杂,极性很大,分离纯化的难度高,其研究进展缓慢。谭超[8]等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分子量的茶褐素进行观察,发现不同分子量的茶褐素粒子形貌并不均一。杨大鹏[9]利用硅胶层析对茶褐素进行分离,发现茶褐素为多羟基物质,含有烷基、羧基及苯环,主要的糖单位为葡萄糖。杨新河[10]等利用 sephadex-LH20对茶褐素进行分级,得到六个级分,这些级分由儿茶素以外的多酚、蛋白质及多糖组成,但是各组分中总酚、总糖和蛋白质含量不同。 仪器:N-1100 旋转蒸发仪日本东京理化; UV5200 本文通过利用AB-8树脂将茶褐素分离成两种不同的极性的组分,两个组分总糖、总酚、蛋白质含量不同, TBsP1 中多糖含量较高, TBsP2 中总酚含量最高。两组分的单糖组成上也有区别尤其是 GalA 和 Glc 的摩尔百分比差异较大。TBs-P1 组分经 DEAE -52分离后得到六种不同性质的组分,各个组分总糖、总酚和蛋白质含量均有区别,说明经过AB8树脂和 DEAE -52 树脂分步层析分离,可以将不同性质的茶褐素组分进行分离。不同组分中多糖、多酚和蛋白质的结合程度也有所不同。茶褐素的主要分离组分单糖组成相似,各种单糖的摩尔百分比有差别,但与晒青毛茶相比差异较大,说明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原料的糖类物质经微生物作用发生变化,并与多酚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了茶褐素。有关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茶褐素形成方式、单糖组成的变化,各组分的结构特定、生理活性等还有待研究。 www.sinoinstrument.com 通过比较不同树脂对茶褐素的吸附与解吸能力,选择 AB-8 大孔树脂对普洱茶茶褐素进行分离,得到TBsP1 和 TBsP2 两个组分; 进一步利用 DEAE-52 纤维素柱对 TBsP1 组分进行分离,得到 6 个组分; 对茶褐素组分 TBsP1、TBsP2 以及 TBsP1 分得到的 6 个组分的总糖、总酚和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各组分的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

关闭
  • 1/2
  • 2/2

产品配置单

东南科仪为您提供《普洱茶、茶褐素中分离研究检测方案(旋转蒸发仪)》,该方案主要用于茶叶中理化分析检测,参考标准《暂无》,《普洱茶、茶褐素中分离研究检测方案(旋转蒸发仪)》用到的仪器有日本EYELA旋转蒸发仪N-1100V-W/WD。

我要纠错

推荐专场

相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