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转帖】气功: 迎面而来的科学阶段

生命科学仪器综合讨论

  • 气功: 迎面而来的科学阶段
    气功: 迎面而来的科学阶段(原创作品,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节自《导引(气功):从朦胧走向科学——关于气功的反思》 小博 、木牛师父   (由于我们研究气功的一些成果,与钱学森先生的观点十分接近,而且遵循钱学森先生推荐的科学方法,来认识气功更可以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试图解读钱学森先生的观点。本节中未经同意大量引用了钱学森先生的一系列论说,并进行阐述,不当之处由我们承担)  新的任务,恰当的时机。  选择1986年2月23日作为“导引术”发展第四阶段的里程碑。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不知此为何等黄道吉日。其实这只是为了纪念二十多年前钱学森先生在“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召开的座谈会上作《建立唯象气功学》的报告的日子。期望能以此表彰伟大的钱学森先生为探索气功奥秘所作的不懈努力。  一个迎面而来的时代,这将是一个理性的时代,由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领军,吹响了中国科技界利用现代科技探索人体奥秘的进军号,挥戈直指“经络”理论和“气功”原理。  这将是最终解开“导引”(气功)之谜的契机,也将是古老的“中医学”焕发青春、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后一博。  我们将迎来中华民族对于人类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伟大贡献的时代。    钱学森,一个注定将永垂青史的名字,一个能抛弃荣华富贵和祖国共命运的中国人,一个五十年前就被美国人断言能抵五个美军师的中国科学家,虽然兰搏一只手就能置他于死地,但是当他的脑袋和中国人民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世界将为之震颤。  “大智若愚,大实若虚”,伟大的预言家注定会受到非议。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一个模式:“能跟上形势的是庸才,慢一拍的是蠢才,快一拍的是天才,快二拍的是白痴”。可是这个定理对个人而言这可能是真理,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没有超前两步的决策将是灾难。当年赫鲁晓夫曾对美国献媚,扬言只要两个超级大国联手,伸出个指头就能象捻死苍蝇那样置我们于死地。但我们一个“将在某区域进行核武器试验”的公告,就拒百万雄兵于境外,作俑者反遭毛泽东主席奚落“蚂蚁缘槐树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没有实力一切都是空话。没有超前的决策就没有明天的实力。美国人也太小觑此人项上之物了。  如今我们“能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我国把国防科工委托付斯人,真乃国之大幸,民之大幸。只有我们的敌人不高兴。  在《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颁奖大会上,我国第一次把“民族脊梁”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誉授予个人,他就是当之无愧的钱学森先生,《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说:“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颁奖辞”为我们勾勒了一位精忠报国、具有开创能力和统帅能力的优秀的高级科技知识分子的形象。    “中华医学”的现状是我们民族心里的一个痛,数千年来.一向傲视世界医学之林,恩泽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中医学”。在短短的一百多年中已经被“现代西医学”逼迫到了生死存亡的绝路上。尽管在这块大地上,“传统中医”会继续受到我们和《宪法》的保护。但是当今的实现是,对于中医的非议颇多,这部分主要来自接受现代医学教学的人。另一部分的人则认为这个宝贝动不得,这部分人主要来自从事中医工作的。我们曾经寄希望于中西医结合,改变中医的环境,但是现代科学有它自己的规律,和它结合,就必须在人家的框框里,听人家的调,说人家的词,按人家的旨意办事。以至很多搞了三、四十年“中西医结合”的人也感到有些走不下去了。  “中医”究竟何去何从?是振兴发展,还是自然消亡。华夏子孙牵肠挂肚,同样牵扯着这位老人的心。人生难得几事成。功成名就,告老还乡,这是吾等小民传统的观念,钱老完全没有必要趟此“浑水”。但是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人始终会把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可惜我国历来有个偏心,把“伟大”这个词太多的奉献给了政治家,而对其他人等呵全责备。原想查实“伟大”一词的标准答案,岂料“伟大”一字居然吓得89年的《辞海》都张口结舌,噤若呆鸡。其实不必要那样紧张,《华严经音义》称“伟者,大也”。“伟”字只是个形容字,用于修饰“大”字。不就是“高大,壮美”一些吗?加十倍也不会超过“巨”字。现在的政治家十分明智,注重实绩,不需要这个词来装修门面。这个词空着凉着怪可惜的,依愚所见,凡是能够为我们民族作出贡献的人都应该尊称“伟大”,马俊成教练能在田径场上奏响国歌,就应该受到尊敬,当属伟大之例。要不你也可以试试。我就认为马教练是民族英雄,尽管他有不少缺点。 “中华医学”历经数千年的考验,至今还在治疗中发挥作用。别看“现代西医”趾高气昂,其实,只有它自己心知肚明它在中国不顺利的原因。“现代西医”驾驭着现代科技的战车在全世界攻城挒地,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只有在中国,“中医”敢于凭着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与它分庭抗礼。一个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传统医学”的强悍对手,居然能够容忍“中医”的存在,决不是它的慈仁,而是它不知道为什么一根银针可用治疗百病?它不知道为什么并不能杀灭细菌的中草药可以治疗疾病?它不知道为什么中医能够头痛治脚,脚痛治头?它更不知道为什么“气功”可以养生健体、却病延年?……正因为它深明“弱肉强食”之道,所以面对“中医”博大精深的内涵它感到心虚。中医毕竟有几千年的底蕴,无论是草药还是针灸至今还在治疗中发挥作用。“现代西医”自忖,不知道自己在三千年后还能留下些什么?是化学药品?还是核磁共振?就是现代西医在今天引以为傲的神经、细胞和基因,三千年后还不就像我们今天看《皇帝内经》中介绍的五脏六腑一样而已。 “中医”并非浪得虚名,但是为什么又偏偏落得如此处境呢?原因很简单,勇于进取的祖先创造了“中医”昨天的辉煌,因循守旧的子孙造就了“中医”今天的落后。
    +关注 私聊
  • zjshht

    第1楼2008/10/19

    “中医”博大精深的内涵自有立足于世界一流医学的实力,它所需要的是发掘和发展。中医必须现代化,这是历史赋予咱们的责任。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我们的任务就是承上启下,发展创新。 “中医现代化”并不是搞“中西医结合”,让中医仰承西医的“细胞”、“基因”之鼻息,而是要标新立异走出“中医”自己的道路。当今的世界是崇尚实力的世界,中医必须凭自己的实力打开局面才会有“粉丝”。当然,现代化后的中医也将不再是传统的中医,它是明天的“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是人类共同的成果,中医和西医的对抗不是互相毁灭的战争,而是竞争,我们不过只是摇旗呐喊的“球迷”而已。但是对于人类的贡献却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荣誉和尊严,所以各色人种大家都茆着劲。我们已经过多的炫耀了我们祖先如何伟大诸如此类不肖子孙的梦呓,真想知道何时才能听到我们的成就能为世界贡献什么和能为子孙后代带来些什么此类牛气十足的豪言壮语。  钱学森先生指出:“现代科学所指的,已经不再是能够独立存在的个别知识,而是整个形成为一门现代科学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个部门能够互相沟通。而它的最高概括,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医理论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而概括上升到理论的,这样总结出来的理论对于中医的实践是能起指导作用的”。所以中医是一门科学,但是它是一门独立的、封闭的科学,它的理论和方法无法和现代科学沟通,和一切古今中外的文化一样。不能融入当代生活的结果就意味着消亡。这并不只是中医和西医之间的竞争,旁边还有冷酷的“进化论”法则在虎视眈眈。    钱学森先生依他特有的敏锐感觉和丰富的统帅全局的经验指出:“我们要搞的中医现代化,是中医的未来化,也就是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实现的一次科学GM,是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学。”锵锵有力,石破天惊。这是一个对自己的民族充满信心,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深切了解的科学家高瞻远瞩的预言。 一些医学界人士对于由钱学森先生创立、统帅人体科学研究,耿耿于怀,理由是钱老不是医界中人。其实大可不必,在新一轮医学科学GM中,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指明方向的统帅。不客气点说,“未来化的中医”是一门全新的医学,或者说就是“后现代医学”,是完全不同于“现代医学”的医学,在观察和发现人体信息传递上,现代医学界医学知识的积累并不比物理学家对电磁波的认识更多,所以,不要指望今天获得的现代“医学博士”的头衔,一定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帮助。因为按照钱学森先生的蓝图:现代医学博士和现代物理学博士,到底谁更能推动和适应“中医现代化”进程,或者说明天的“现代化医学”,还很难说。中国有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深厚的“现代医学”底蕴的人,可能反而跳不出“现代医学”的思维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能够从另一个角度通观全局者,才能够独辟蹊径,出奇制胜。面对这个形势,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是一个与时俱进,有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能够掌握全局的统帅。“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由钱学森先生来掌舵,将是我们民族的再幸,“中医”之大幸。 大量事实证明:大凡创新项目,在没有现成模式的情况下,决策的经验十分重要。但是经验是具体的是分层次的,即使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层次的经验会有不同的理解,不过,“万法归一”,高层次的经验,又具有共性。在自然领域中,科技知识分子往往比其他的知识分子,更具有判别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因为他们常年在实践的第一线磨练,他们的世界观反反复复的经受着实践的校正和检验,所以长期在第一线实践的人根据经验往往能够作出直观的正确判断。 “举个例子:我们在初中时都学过气体定律,气体加热压力升高或维持一定压力体积就增加或者压力加大气体体积就缩小。总结起来,就可以上升到唯象的理论。就是气体定律:压力×容积=常数×绝对温度。为什么说它是唯象的呢?因为它没有说明为什么有个常数。再问老师,老师也答不出。一直到后来,当我攻读研究生时,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气体定律就是这样,从统计物理学的角度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原来温度是代表分子运动的,从理论上推导出来气体定律必然是如此。而且不但如此,还可以说明这个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才适用。这就叫现代科学了。” 举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两个问题:其一,不同层次的认识对问题的理解会有不同的深度。这也是我们选帅的标准之一。其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科学只能是“唯象科学”。钱学森先生把“中医”和“气功”列入“唯象科学”阶段是很有道理的。现代科学的要求是格物致知,穷究物理,这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思维标准。一切科学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难以被现代人接受,得不到主流社会的传播,就只能进入历史的故纸堆。这就是“适者生存”。 现在有一个怪圈,有些外国人在仔仔细细的研究“中医”,他们知道这是个宝库,期望从中得到启迪,只是有些人达到目的之后就翻脸不认“中”。而中国人世世代代蒙承“中医”的恩惠,但是他们的子孙竭泽而渔,只知索取不知反哺,无义?无知?无能?世界是不断进步的,在科学界没有走马圈地的神话,后来者总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攀登,是真理总会被认识,而且社会只承认最高成就的成功者。科学界也没有一劳永益的特权,不盛则衰,不进则退,落后就会被淘汰。这就是“物竞天演”的公平法则。 “固本治标”这本是传统中医的基本医理,但是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西医外科在近30多年来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外科营养治疗,大概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成果中得到了启发,(因为它所发表的时间远远晚于我国有关成果发表的时间,上世纪文革后期曾读到过一篇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文章,介绍在治疗癌症过程中运用中医固本思想,采用中医手段,其中也重点谈到了营养扶持,结论就是可以提高存活率。),当前营养支持已成为重危病人重要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其出现的原因正是为了弥补现代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漏洞。但是现代西医毕竟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依赖所有现代的文化和科技,所以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肿瘤治疗中营养支持可以提高病人对放疗和化疗的耐受治疗效果。这本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已有成果,是中医“固本”理论的成功。但是当西医发现手术前后应用营养支持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时候,它就有能力把它整理的头头是道,并按照这个理论,依靠现代科学很快开发出相关药品。理直气壮地把它纳入自己的麾下,为了绕过你中医找麻烦,又从埃及的故纸堆中翻出个肉汤灌肠的例子。当我们在这里争论不休的时候,人家在踏踏实实地干事!是的,我们没有卖国,但是祖宗留下的东西还有多少可以容我们这些败家子挥霍?潮流还会给我们留下多少发扬中医理论的空间?历史还会给我们的中医几次机会?

0
    +关注 私聊
  • zjshht

    第2楼2008/10/19

    现代西医是一门治疗的医学,它的所有一切都是围绕着“治疗”进行的,它注重追查病灶,讲究病起何“症”。对症治病,对症下药,对症下刀,对症发展自己所需要的医疗手段,如注射器、放大镜、X□仪,激光刀…… 这些工具都是现代西医依据自己的理论和需要开发的。现代医学是治疗的医学,它把治疗的技术发挥到了极致,西方医学实验室的免疫学家们对某一个基因的表达、某一种蛋白质结构的探寻常常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精细的程度。现代西医依仗强大的现代科技,确立了自己在医疗领域的霸主地位。现代西医依靠对人类的贡献,依靠自己的疗效赢得人们的尊重,这是它应得的荣誉。  但是现代西医又是一门年轻的医学,缺乏时间的教养。所以西医的理论是不完善的理论,是带有偏见的理论。它机械地从唯物质的角度来看待人体,看待病症。这些偏见使它局限于治疗领域的成就,同时也造就了现代人非常错误地认为有病治病是天经地义的医学观念。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钱学森先生就以一个优秀科技人员敏锐的感觉和正确的判别能力,针对现代西方医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他的真知灼见。“去年(指1985年)十月号的《科学美国人》杂志整整一期在讲现代生物学的成就时,就是专讲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把一切生命现象最终都归结为化学作用,其中有三类分子是主角:一个是蛋白质,包括酶;一个是核糖核酸(RNA)一个是脱氧核糖核酸(DNA)。认为这些生物大分子体现了生命的奥秘,这未免太简单化了,难道没有电磁场。电磁波的作用?而且事实上,生命现象要比这复杂的多,分子加电磁场都还是不够的。分子生物学者们的主要缺点是没有从整个系统来观察问题。人这个系统不但是个大系统,而且是个巨系统,极其复杂。这个巨系统可以有简单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光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不能认识它的全貌。当然,在研究人体时,还原论还需要不需要?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就说过了不追根到底不行,所以分解还原的方法还是需要的。但光有还原论是不行的,还必须加进去把人当作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观察。只有如此,才能解决西方医学和生物学所碰到的一些困难。”在一个有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主持的最高规格的科学研究如日中天的时候给于原则性的批评,会被认为有点轻率和不负责任。想当年,西方医学界肯定也不会重视来自这一局外人士的金玉良言,甚至会被认为是“狂妄”、“愚蠢”、和“无知”。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了钱学森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特别是经历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后,“还原法”并没有达到认识生命现象的预期结果,愈来愈多的西方医学界和生物界人士已经认识到他们存在的问题,接受钱学森先生提出的“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科学”的理论。 当今我们的网上正在喋喋不休地争论中医、西医、糟粕、疗效时,伟大的钱学森先生又一次超前为我们搭起了人体科学研究的平台。“人体科学是基础科学,主要研究人体巨系统、人体的功能状态及其调节变化。在基础科学下面的一个层次就是科学技术,就是实际应用的理论,也就是未来中医的理论”。这个平台将是中医抢占下一个战役的战略制高点,未来的中医将从这里开始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世界。虽然它现在还处于萌芽状态,却已经开始向我们展示自己的灿烂前景。中医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如果说在三千多年前这个理论刚确立之时,它还局限于治疗手段和药物效率而无能为力的尴尬,那么在今天现代科技较大发展的条件下,应该是它大显身手的时代了。“有病治病”是无奈之下的医疗思想,用它作为医学观念更是错误的,人为什么一定要生了病之后才去治疗呢?就不能换个观念看问题。中华医学3400年前就提出“欠弗(cai)羴(shan)”的主张。这一段刻在甲骨上的乩(ji)文,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它的意思就是:“用‘欠’治疗初期症状的疾病”。“欠”就是“打呵欠”,就是现代气功最原始的名称和原理。可见早期的中医就注重治未病、治初期的病。 按照中医学的整体理论和钱学森先生人体系统论的观点,人体的疾病在初始阶段都应该会有所表现,这个观点近来也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人体电场变化先于器质形态变化,这一规律可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例如,肿瘤生长之前,潜在部位的电场会先有变化,癌症是快速生长的异化的人体组织,在初期还未发生器质变化之前,仅表现为信息混乱,相对呈负电性,此时若能中和负电势,就能阻止癌症的出现,实验证明即使在早期癌症这个观点也是有成效的,留美学者商成先生指出“用正电极施于肿瘤组织,以中和负电势,则肿瘤生长受明显抑制乃至萎缩”。但是问题在于如何能够在早期发现癌症,对中医来说这还需要时间,但是“能提出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一半”,所需手段应该不成问题,对于现代科学来说只要能够提出问题,解决只是时间问题,关键是需要提出确切的问题。未来的中医学将依靠现代科学发展出适合自己理论的医疗手段。通过观察形态的方法诊断疾病是现代医学目前主要的方法,常用的手段如X光、NMR、细胞切片等,现代医学的宗旨是“有病治病”所以它发明的手段也是以达到确诊为目的。按照钱学森先生的人体科学理论:未来的中医将依据自己的理论开辟能够检测与疾病有关的人体电磁场变化的仪器和装备,来提高诊断的精确性、灵敏性和早期性。这一点我国一些有超前意识的中医科学研究者已经着手进行,只是尚在萌芽时期效果还不尽如人意罢了。 能跳过现代医学的束搏,客观的评价中西医,没有框框可能就是历史选择钱学森先生的理由。 钱学森先生指出“人体科学研究”的“立足点就在于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人体功能状态的动态变化和各种功能情况”。“人体是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标志它的状态的,是多种功能状态。这种多功能状态都是整体的,整体处在一种什么状态。这个整体的功能状态是可以调整的”。 钱学森先生非常重视关于“气功”的科学研究,他认为:“人体科学的概念,很多突破点是由气功引起的。气功是人体科学的一块‘敲门砖’,敲开了这座科学殿堂的大门,才可以登堂入室。何以见得?练气功既非药疗也非理疗,而是用意识来调节人体功能状态,这是直接涉及意识反馈这一人体科学核心思想的”。“气功所涉及的问题,完全是一个新的领域。气功的研究,会使我们找到一把打开人体科学大门的钥匙,我们要把人和生物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于是在外界给它一个信号它就可以去完成一套行为,把这个信号叫做信息或密码都行,它们的能量很小很小。关于生命信息,今天我们有这样的想法是有条件的,因为我们有了气功和中医研究的发展,”。这就是钱学森先生为我们勾勒的“未来中医”的蓝图,以及看重气功的理由。

0
    +关注 私聊
  • zjshht

    第3楼2008/10/19

    为了研究导引(气功),我们浏览了大量的资料,社会真是一个万花筒,五光十色,光怪陆离。打开“导引”和“气功”网站,明显的两种气氛,“导引”网一般比较平和纯朴,一些“气功”网却招摇自信,牛气十足。我们需要纯朴也要自信,但这里不评价性格,只是想指出共同的问题是:急功近利,推介修炼方法的多,探索理论的少。就是大名鼎鼎的气功师严新的网站同样如此,分不清气功和瑜珈的本质区别,拼命去傍瑜珈,至今还未醒悟让自己丢人现眼、吃尽苦头的正是“瑜珈”早在两千两百年前《薄伽梵歌》中宣扬的唯心主义的基本内容。“导引”和“气功”的修炼都讲究修身养性,把精力用在招摇过市上,迟早会吃苦头的。 但是在我们收集的资料中,却发现尽管钱学森先生始终声称自己不会气功,令人震惊的是他却能精到地说出许多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的观点,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我们推测除了钱老自身具备出类拔萃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之外,还应该与他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看问题有关。 钱学森先生指出:“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人体功能状态的动态变化和各种功能情况”。“这个整体的功能状态是可以调整的”。 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的导引术(气功)起源于“欠”,“欠”就是“打呵欠”,这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的“调神”的方法,在中医:“神”是人体功能状态的标志,“调神”是人体恢复生理“有常”状态的方法。“打呵欠”能够调整人体的生理状态,这一点我们都有过切身的实践经验。在导引术的原始阶段,主要模仿“打呵欠”的过程,来实现“调神”的效果。打个呵欠就能身心一爽。由于神经系统能通过激素系统直接调节人体生理状态,其作用迅速而又精确,根据这一点我们认为是在“打呵欠”的吐纳过程中,某一个环节能使人的丘脑受到刺激,结果引起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产生应激反应。(很可惜原始导引术的这一个契机,没有在后来的导引术里得到发挥),由于丘脑是次级系统,所以原始导引术在修炼等级上也不是最高级的,但是原始导引术以它最质朴的一面,告诉我们人体的生理状态是可以有意识调整的。由此证实导引(气功)的本质就是“调神”,完全是是一种“自主调整人体系统功能状态的”医学行为。 现代的一些气功理论把气功(导引)解释成自我暗示和自我催眠,这是后人望文生义、本末倒置的结果。导引(气功)的本质并不是“使意识进入自我催眠”恰恰相反导引和气功的“守意”过程应该是“中枢神经”高度紧张的过程,其高度集中的程度以达到“得意忘形”为标准。以至古人将导引术命名为“守一”、“坐忘”、“存想”。 “内镜反观”也应当是大脑高度集中的结果。 《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也是这个意思。“致虚极”可以理解为放松身心,排除杂念,就相当于现代气功的“入静”。而“守静笃”现代人一般望文生义,理解为“使意识进入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入静状态,其实质是自我催眠状态……”,其实在早期汉字里 “守静笃”的意思应该理解为“保持思索的深度”。 钱学森先生提倡研究气功要“把古老的语言翻译成现代的语言,现代科学的语言”。这一观点对于导引(气功)理论正本清源十分重要。 在导引(气功)发展历程的第二阶段,引体、吐纳、守意、行气四大内容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但是,由于第二阶段正处于我国文字变革的重要时期,文字的外形乃至内容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当时有些记载史料的文字,不能直接按照现代文字的含义来理解。例如:“导引”一说,在现代概念里就相当于一种气功。汉字起源于形象,每一个字都有可以表达自己的内容,所以早期的词以单音节为主,行文中所表现的字实际上具有词的义项,字本义就是词本义。所以“导引”在古代是“导术”和“引术”的合称。 “导”字的含义在今天为“指引”的意思,但是甲骨文中的“导”字,用“一只手指着脑袋”来表示。可以确切表达的意思,就是:这个地方在干活,或理解成“正在这个地方集中注意力”,所以“导”字的初意应当为“思索”的意思。后来在古文中“导”被规范为(首寸)(dao)。“导”是古人为“导术”特制的名词,它所表达的内容就是导引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守意”。可见“守意”最初的含义是“思索”。当导引术发展到行气阶段后,(首寸)字相应地由“从首从手”转变为“从首从辵(shou)”的“道”字,“导”则转义为“导向”和“指引”的意思。 “导”的本意是“思索”,而“思”的本意却没有“思索”的意思。“思”在《甲骨文字典》中没有记载,可能是一个后来出现的字。直至东汉的《说文》仍被释意为“思者:容也”。容者,盛也、容纳也。“思”由囟和心组成,“囟(xin)”,象形字,中间的“叉”表示婴儿头顶未合骨缝。本意是“头会脑盖也”,故早期的“思”字似乎偏重于接受知识,有学的味道,而不是思考。虽然后来经段玉裁依《韵会》改容为睿,但《说文》曰“睿:深明也,通也。”,所以东汉之前的人认为“睿”的本意是明智,“思”在兜了个圈之后才刚刚与思维搭上边。后来大概是由于古代中医的观点,“思”最终却鸠占鹊巢,反客为主,成为“思考”的代名词,因为中医历来认为“心主思”。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字“静”,甲骨文中只有“寂”字,没有“静”这个字,在古代“静”字的初义的并不是没有声音,而是“思辨”。《说文》谓“静者:审也”,“审为译悉”,“悉”为野兽的脚印,“译悉”就是辩认野兽的脚印,故为“审辨”也,亦是一种深沉的思考,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所以如果当时有“入静”也应当是“思索”的意思,到后来“静”字转义为“没有声音”后,“入静”才具有恬淡虚无,调息定心的内涵。 由此可见,早期的“导引术”十分重视大脑的作用,用现代科技的话来说,早期的导引术十分注重大脑对中枢神经的作用。钱学森先生指出:“对人来讲,对人体科学来讲,尤其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中央控制调节功能;因为这是高度发达的人脑所赋予人不同于其它生物的功能。国外医学界近来也感到以前不重视这方面的人体功能是不对的”。一个自称不会气功的人却能作出如此精当的判断,神话?神异?神灵乎!相比之下,那些号称气功“大师”却不钻研气功理论的人是否应该自惭形秽,多些谦逊,少一点牛气。

0
    +关注 私聊
  • zjshht

    第4楼2008/10/19

    钱学森先生还提出应该将“系统科学”引入“气功”研究,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一个伟大的贡献。它打破了几千年来“气功”研究局限在同一个层次内理解人体的缺陷。照此理论推理,我们可以站在较高的立场上,对“气功”原理进行以下推导:  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所以它应该有多个层次,人体的基层指脏腑器官和筋骨皮肉等物质构成,基层受外界影响大,十分容易变异老化。中医认为:人体除了是“自在”体之外,更重要的是人体还具有“自为”(自律)的能力,具有自己调整自己,实现“有常”运行的能力。中医认为人体具有一个能够调控人体状态的系统,叫“元神”。“元神”是人与生俱有的东西,它相当于电脑的软件,其中的程序就是调控人体状态的生命密码,或称为生命信息,这些信息将决定人体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所以“元神”是主宰人体生命状态的最高层次。人的生理状态受“元神”调控,这个过程称为“调神”。原始导引术“欠”和“若”可能是通过吐纳过程中的“吞”这个“紧喉”动作,刺激丘脑达到“调神”的效果。“导引术”则通过“守意”由大脑意识调控中枢神经达到“调神”的效果。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