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讨论】地球会冷暖交替?

  •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
    2010/01/12
  • 私聊

快乐老家

  • 最近一段时间,包括08年始的冰冻异常天气,似乎给我们一个唯一的感觉:冷。
    冷,暖的极端。在铺天盖地的”温室效应“,减碳...........等等的讯息中,我们感到了冷。这是为什么呢?
    看了相关的几篇文章,大概提到说是
    ”每经过20到30年,就有一次“冷化”与“暖化”模式的逆转,因此像2010年这种全球大规模尤其是欧洲、北美和亚洲所经历的寒冷冬季实际上在预料当中。就连夏季的气温都有可能变得更低,而这种冷化趋势将持续20到30年。


    但是,我们担心的温室效应还会来吗?
    ”拉蒂夫还说,现在大家所担心的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的状况即将暂停。现在,全球已停止暖化,“也许还会变得更冷一点”。也许20至30年之后,全球将再次回到“暖化”模式之下。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全球夏季海冰增加了49.7万平方英里,升幅为26%,这意味着海洋在向“冷化”模式迈进。即便连最坚定的全球暖化理论支持者对此亦无异议。

    拉蒂夫的预测动摇了标准的气候计算机模型。此前计算机模型的预测显示,地球1900年以来之所以越来越暖,完全要归咎于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只要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持续上升,暖化趋势将持续下去。“
    大家可以畅谈自己的感觉。
    +关注 私聊
  •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

    第1楼2010/01/12

    附:两则相关文章
    北半球遭遇严寒非全球变冷 科学家称"气象颠倒"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2日报道,北半球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遭遇寒冬,并非全球变冷,而是因为北半球出现气象颠倒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北极震荡造成的。北极上空的大气压力会出现两种极端变化,直接影响北半球出现暖冬或寒冬。

    科学家以北极震荡指数来衡量气压的变化。在过去几十年里,北极震荡指数多为正值。北极上空的气压比平均气压低,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压则比平均气压高。中纬度地区指的是从日本札幌、到意大利米兰、到美东缅因州、到美西俄勒冈州等地。

    在这种情况下,围绕北极的寒带喷射气流(jet stream)从西方吹向东方,而不会吹到南方,大部分时候都维持在美国以北的加拿大。这么一来,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气温相对比较暖和。

    今年冬季,北极震荡指数出现负值情况,北极上空出现高气压,喷射气流的冷空气都被挤压到比以往更远的南部地区,造成美国、欧洲和中国出现寒冬。

    值得一提的是,北极上空在这个冬季的高气压是1950年以来最显著的。

    至今没有人知道为何北极气压会出现这种极端变化。

    第一个观察及描述这种现象的美国华盛顿大学大气科学教授华莱士说:“我倾向于把它看作一种随机现象。我不认为我们掌握了它为什么会一年这个样子,下一年却完全另一个样子的原因。”

    北极震荡同全球暖化或全球变冷都没有关系。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第一次出现。

    这种寒冬现象也没有在整个北半球出现。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迈尔说:“几乎整个北极地区的气温都比正常情况来得高。”一些地区的气温甚至比正常情况高出8摄氏度。


    英国广播公司环境新闻记者布莱克说,西伯利亚雅库茨克的日常最低温只有摄氏零下35度,比其1月份平均气温还高出10个摄氏度。


0
    +关注 私聊
  • 名字长了容易引起注意

    第2楼2010/01/12

    应助达人

    现在冬天越来越冷,我感觉真会像《后天》那样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chen-gyc) 发表:最近一段时间,包括08年始的冰冻异常天气,似乎给我们一个唯一的感觉:冷。
    冷,暖的极端。在铺天盖地的”温室效应“,减碳...........等等的讯息中,我们感到了冷。这是为什么呢?
    看了相关的几篇文章,大概提到说是
    ”每经过20到30年,就有一次“冷化”与“暖化”模式的逆转,因此像2010年这种全球大规模尤其是欧洲、北美和亚洲所经历的寒冷冬季实际上在预料当中。就连夏季的气温都有可能变得更低,而这种冷化趋势将持续20到30年。


    但是,我们担心的温室效应还会来吗?
    ”拉蒂夫还说,现在大家所担心的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的状况即将暂停。现在,全球已停止暖化,“也许还会变得更冷一点”。也许20至30年之后,全球将再次回到“暖化”模式之下。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全球夏季海冰增加了49.7万平方英里,升幅为26%,这意味着海洋在向“冷化”模式迈进。即便连最坚定的全球暖化理论支持者对此亦无异议。

    拉蒂夫的预测动摇了标准的气候计算机模型。此前计算机模型的预测显示,地球1900年以来之所以越来越暖,完全要归咎于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只要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持续上升,暖化趋势将持续下去。“
    大家可以畅谈自己的感觉。

0
    +关注 私聊
  •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

    第3楼2010/01/12

    权威气候专家:中国北方严寒或是全球变冷开端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日报道,一批世界范围内的权威气候专家表示,近期横扫大半个北半球,让多个国家深陷严寒困扰的“异常”气候可能只是全球气候变冷趋势的开端而已。而且,这一趋势可能持续20至30年之久,使全球经历一个“迷你”型的“冰河世纪”。

    科学家们以太平洋、大西洋两大洋海水温度的自然循环周期为基础进行研究,对全球气候暖化当中一些最核心、最传统的理论发起了挑战,例如到2013年,北极在夏季将完全没有冰。

    这批科学家的研究显示,海水循环造成融冰现象是由于它们处在“暖化模式”(warm mode)当中。与此相对的是,当海洋处于“冷化模式”(cold mode)当中,全球气候就会变冷。他们认为,海洋循环有自己冷暖交替的周期。

    上周,在英国全境冰封雪冻的状态下,英国气候变化大臣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表示,关于全球暖化的理论是“不会改变的”。英国媒体也告知民众,这种连古巴都创下低温最新记录的现象只是漫长的气候暖化过程中一个临时性的现象,并不足以说明任何趋势或有意义的变更。

    然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要成员之一、德国著名气候学家莫季布.拉蒂夫带领德国基尔大学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的一支研究队伍,对海洋表面以下3000英尺左右、海水开始冷热周期性循环的地方进行了测量和研究,得出新结论:全球并未处在之前气候暖化理论所描述的“无可逆转的崩溃边缘”。

    拉蒂夫及其同事在一篇2008年发表的论文中,预测了全球气候新的“冷化”趋势,并在2009年9月日内瓦一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会议中就此趋势提出警告。

    1月9日晚,他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所带领的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在1980至2000年这20年间,甚至20世纪早期,所经历的暖化大部分──也许多达50%都是由于海洋冷暖交替的周期引起的。

    拉蒂夫表示,每经过20到30年,就有一次“冷化”与“暖化”模式的逆转,因此像2010年这种全球大规模尤其是欧洲、北美和亚洲所经历的寒冷冬季实际上在预料当中。就连夏季的气温都有可能变得更低,而这种冷化趋势将持续20到30年。


    拉蒂夫还说,现在大家所担心的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的状况即将暂停。现在,全球已停止暖化,“也许还会变得更冷一点”。也许20至30年之后,全球将再次回到“暖化”模式之下。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全球夏季海冰增加了49.7万平方英里,升幅为26%,这意味着海洋在向“冷化”模式迈进。即便连最坚定的全球暖化理论支持者对此亦无异议。

    拉蒂夫的预测动摇了标准的气候计算机模型。此前计算机模型的预测显示,地球1900年以来之所以越来越暖,完全要归咎于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只要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持续上升,暖化趋势将持续下去。

    此外,有理论认为全球当前的异常“严冬”现象可能是北极震荡的结果。

0
    +关注 私聊
  • 环保得忍着等春天

    第4楼2010/01/12

    恩。那个电影里给大家展示的跟目前却有相似。

    名字长了容易引起注意(gzlk650) 发表:现在冬天越来越冷,我感觉真会像《后天》那样

0
    +关注 私聊
  • cute2fj

    第5楼2010/01/12

    前一段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时候,看到有专家说“全球变暖是因为二氧化碳排放,这样的说法纯粹胡说八道,只是政客为了增加税收找的明目”。

    其后本人对全球气候的认识一直晕菜。

    现在你对我说,“后天”很快会到来。我也会相信。。。

    Sigh~

0
    +关注 私聊
  • 老多_小多

    第6楼2010/01/12

    今天电视上看到了该新闻报道
    回想起来,冰河世纪,好象是有可能

0
    +关注 私聊
  • 雾非雾

    第7楼2010/01/12

    应助达人

    个人理解,今年的情况比起以前来说应该算是正常,只不过在多年冬天不冷的情况下,冷得有些早,显得比较冷而已。也算是大的气候变暖情况下的小反复。气候应该不是假的,因为有地质气候学家采集的冰芯样品研究所得的数据,大量埋于地下的化石燃料被开采进而燃烧,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逐渐升高也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变暖长远来说是个大趋势。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