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楼2012/06/06
3 供试菌种的选择
首先,在抗菌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中,菌种的选择必须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表1列出的菌种在自然界(包括人体皮肤及粘摸上)的分布较为广泛。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无芽胞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致病菌,可作为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巨大芽胞杆菌是芽胞类细菌中常见的致病菌枯草杆菌易形成芽胞,抵抗力强(实验证明,这类菌种经100℃、5min的加热后,再培养仍可生长,可作为芽胞菌的代表);大肠杆菌的分布相当广泛,已作为革兰氏阴性菌的代表性菌种用于各种试验;黄曲霉、球毛壳霉作为规定的防霉实验用菌种,已列入国家标准(GB2423 16-81)。
其它一些所选择的霉菌则是侵蚀纺织品或高分子材料的常见霉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是人体皮肤粘膜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对药物有敏感性,具有真菌的特性,菌落酷似细菌而不是细菌,且又不同于霉菌,因具有酷似细菌的菌落,易于计数观察,常作为真菌的代表。因此,为考核所开发的抗菌纺织品产品是否具有广谱抗菌效果,较合理的选择方法是按一定的比例将具有代表性的菌种配成混合菌种用于检测。从已有的资料看,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抗菌产品的抗菌性能,往往仅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分别作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代表。但实际上,如果仅选用这三种菌,其代表性是远远不够的。
4 测试方法
4 1 晕圈法
此方法是利用有无产生晕圈来评估经过抗菌整理和抑菌整理的纤维制品的抗菌性的定性实验方法,加工药剂适用于扩散在平板琼脂培养基的制品上。因此,利用不会形成晕圈的非溶出型的加工药剂所处理的制品无法使用。
测试方法:温度控制在37℃,大气湿度25%,经24h培养后测量晕圈的半径。
4 2 菌液吸收法
本方法是利用静菌活性值来评估经过抗菌整理和制菌整理的纤维制品在高湿下对细菌的抗菌性及细菌繁殖系的定量试验方法。适用于评估在消费过程中会产生汗液和水分的制品,包括有紧身衣、罩衫、睡衣、围裙等制品。本方法概要如下:
试验菌→试验菌液的培养→试验菌液的调制→在试验布上的菌液接种→培养温度、时间→细菌冲洗→生菌数测定→活性值的计算
4 3 细菌转印法
这是利用菌减少值来评估经过抑菌加工的纤维制品在低湿下对细菌的抗菌性细菌的非繁殖系的定量试验方法,适用于评估消费过程中较不会发生汗液和水分的制品,包括有手术衣、护士衣、看护衣、食品包装材料、窗帘、台布等制品。
本方法的概要如下:
试验菌→试验菌液的培养→试验菌液的调制→在膜滤材上采集细菌→试验布的调湿→将细菌转印在试验布上→培养温度、时间→细菌冲洗→生菌数测定→活性值的计算
试验成立的条件:
(1)转印在标准布上的试验菌数达到1 0×10E6个以上;
(2)增殖值F=Me-Md=±0 5以内。
式中:Md—刚转印标准布上之后的生菌数对数值;
Me—在试验布上培养1~4h后的生菌数对数值。
4 4 ATP法
ATP(腺苷三磷酸)是所有微生物普遍存在的贮藏物质,细菌也含有固有的ATP量。而且虽是相同的细菌,但是对于繁殖期和正常期的细菌的ATP量也不相同。当细菌死亡,ATP会被细胞内的分解酵素分解而消失。因此,利用这项原理,在调试试验菌液以及培养后的细菌数的测定阶段就可以运用ATP法。
利用ATP测定器,由必须测定的试样的发光量求算ATP浓度(mol/L),然后由此除以各菌种在各种状态下每一细胞的ATP量,就能够计算出试样的菌浓度(个/mol)。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2楼2012/06/06
5 结语
抗菌整理制品、试验方法与抗菌效果的关系见表2所示。
以上介绍了抗菌剂的评价和检测的一些手段,在选择抗菌剂时还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熔融纺丝的有机抗菌剂的耐热性能;
(2)所选择的抗菌剂应具有广谱抗菌效果,也不溶于水,保持抗菌效果的耐久性;
(3)抗菌剂本身应与成纤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经添加适当的分散剂后,在常规的共混纺丝工艺中能很好地分散于纤维中;
(4)抗菌剂本身应无色无臭;
(5)所选用的抗菌剂还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保证在后续的整理手段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抗菌效果没有损失。
经过以上诸多因素都共同考虑和调研后,再生产和开发抗菌类产品的时候,就可以针对具体的产品选择和确定最适合的抗菌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