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杂志影响因子与我何干?文章水平评价另类探讨

  • 省部重点实验室
    2012/07/01
  • 私聊

论文写作和投稿


  • 图片来自网络

    每年的6月底,科学研究工作者都对新的SCI影响因子(IF)充满期待,期待自己所发表论文的杂志影响因子有大幅度上升。最近,科学网,作为中国科研工作者的乐园,对于类似话题的探讨也正在增温之中,所以也来凑凑这个热闹,不过,我想谈论的内容比较另类,所以在文章标题中用了“另类探讨”来标注。

    评奖、评职称和每年年底总结的时候,各位都要在统计SCI论文上花费不少的功夫,看得人眼花缭乱。有的人将一个年度发表的SCI论文的影响因子加起来进行评价,更有甚者将论文被引用的杂志的影响因子加起来,不知道这后一种方式是想说明什么问题?难道是说自己的文章引起了高水平论文和杂志的关注,以此来显示自己很有水平?

    杂志影响因子现在真是越来越给力了!由于目前索取论文的途径越来越方便,平均每篇论文引用文献的数量也在增加,尽管杂志数量也在增加,但最终所有杂志的平均影响因子也有增加的趋势,大家皆大欢喜。不过水涨船高,对影响因子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而且后来逐渐发现 不同专业在用SCI的影响因子进行比较的时候存在很大的困难,于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按年度和学科根据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对SCI期刊进行4个等级的划分,这就是《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表》。大家一方面在严厉批评采用影响因子和分区的评价方法不可取,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都在有意无意之间承认和采用这种方式来评价论文作者的个人成就。显然,分区表本质上还是杂志影响因子的简单归类,由于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区分,因此显得更加“合理”一些。但是,不管是影响因子还是分区,都是对整个杂志的水平进行评价,与作者个人发表论文的水平有何相干?

    也许有人争论说,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发表论文,难度要大一些。也许是这样,但有时候我们也见到许多反例(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有时候投稿一个低影响因子的杂志没有中,而转投高影响因子的杂志却被录用了。在后面的探讨中,为了便以说明问题,将排除对Science,Nature,PNAS等这类与具体专业无关的高级科普杂志的比较。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这种排除的合理性,比如发在Science的文章是否一定能在其对应专业的普通SCI杂志上发表?答案是不一定,这说明杂志对论文的内容本身就有不同的要求,而这并不是对水平的要求。

    其实,不管什么杂志,只要是正规的peer review的杂志,都需要>2个的同行审稿人,而审稿人对文章水平的要求并不会随杂志的影响因子有太大的变化。特别是国外的一些审稿人,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是特别清楚影响因子孰高孰低的这回事儿,他们只是从专业角度评判论文是否值得发表。因此,尽管文章水平与杂志的影响因子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那么强烈。一个杂志的影响因子是一定时期内其所有发表论文受到关注程度的整体体现,这在统计学上用于说明杂志的水平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如果在评价单篇论文水平中,简单地用杂志的水平来代替显然是错误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所以,现在有许多人建议,用单篇论文的引用率(引用次数)来进行评价。不得不说,这在评价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杂志影响因子高只是论文发表前的门槛,在这样的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只代表该论文具有潜在的学术水平和价值,但最后是否真的有价值,需要用实际影响力也就是论文引用率来评价。为了排除一些作者为了人为增加这个数值而疯狂自引的情况,许多评价体系中规定只统计他引的次数。在今年的杰青和优青申请书中,就明文要求填写这个数据,而且他引的规定是史上要求最严格的:论文作者中只要有一名重复就算自引。

    如果割裂开来其他的因素,仅仅谈引用次数,看似也并不合理,因为有许多因素会影响这个数据。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楼2012/07/01

    如果割裂开来其他的因素,仅仅谈引用次数,看似也并不合理,因为有许多因素会影响这个数据。

    (1)与杂志本身被其他同行和作者获取的程度有关。容易获取的杂志,相对被引用的可能性增加;高影响因子的杂志,得到关注的可能性增加,被引用的机会也增加。影响因子高,有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现在,杂志在后台的一些非法或者合法的商业运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时候甚至与主编的办刊思想有很大的关联。无论如何,发表在这些高影响因子杂志上,作者的研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也有了与更多同行进行交流的机会,因此应该鼓励大家尽量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发表论文。

    (2)与论文发表的时间有关。对于一些热门的研究,文章早一期出来与晚一期出来是有很大差别的。论文发表被引用一般存在一定的时滞和变化规律,一般刚开始的引用率增加很慢,随之是一个高速增长过程,然后维持这个速度一段时间(可长可短),或者之后进入下降阶段。所以在不同时间阶段统计,这个差别是很大的。因此,仅仅统计年度引用次数进行比较是不太精确的。

    (3)与杂志是否采用电子版并优先发表有关。有些杂志,只要接受了,就采用电子版的方式将稿件发表出来;有些要生成最终出版样式的PDF文件,以“Advance Access”的方式发表出来;还有些杂志要实物杂志出版印刷后才发布电子版,或者完全没有电子版。

    要消除这些问题的麻烦,就是我这里所说的“另类”评价法:先对作者发表的每篇文章在其具体发表的杂志中的同期论文进行分析、比较和评分,然后将这些评分根据具体情况计算总分或者平均值。

    一份真正的专业杂志,其scope大致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这个scope大致被同行关注的程度也应该是类似的,在一个杂志内进行比较消除了不同杂志间差异的因素;如果还在同期杂志内的文章进行比较,就进一步消除了论文发表时间不同所带来的影响。

    具体如何操作呢?首先检索出目标杂志同期发表所有文章的被引用次数(采用web of science很容易获取)并计算平均值,然后将目标论文的引用次数除于这个平均值,就是该篇论文的得分。这个得分显示出在某一个非常具体的专业领域论文受到实际关注的程度,就应该代表了该论文的“水平”。

    采用这种办法,杂志的影响因子与我何干?文章发表在低影响因子杂志上的文章被引用次数多,本身也就说明了“好酒不怕巷子深”的道理;而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的文章被引用次数低,是否有“滥芋充数”的嫌疑呢?

    有人担心,采用这种方法,是否会有人刻意将好的论文往低影响因子的杂志上面投以增加这个评分呢?但是,前面已经说过,高影响因子的杂志得到关注的可能性是增加的,谁能保证一篇论文投到低影响因子的杂志上会受到同样的关注呢?如果自认为是篇好文章,为什么不敢放到高水平杂志上去比较呢?

    更有人担心,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投高影响因子杂志的论文数量会降低。这样不就对了嘛,我们为什么要追求那个高影响因子杂志呢?投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专业杂志,投最能引起小同行关注的杂志,是科学研究工作者最原始、最合理的追求,不是吗?文章不管发在哪儿,只要是公开发表的,好的东西最终会得到其应有的承认。而且,在去掉那个马甲(杂志影响因子)之后获得的承认,应该是更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学术价值。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