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求助】试验机的技术发展史

  • dengyajing
    2012/07/16
  • 私聊

试验机/硬度计

  • 悬赏金额:20积分状态:已解决
  • 各位高手,试验机技术是从机械到液压发展的,那具体是怎么样的历程呢?谢谢指导!

donnering 2012/07/16

1884年Bauschinger J.(包辛格)在验证Whler疲劳实验时,发现了在循环载荷下弹性极限降低的“循环硬化”景象,引入了应力—应变迟滞回线的概念。但他的任务事先人们并不注重,直到1952年Keuyon(柯杨)在做铜棒实验时才把它重新提出来,并命名为“包辛格效应”。 20世纪初叶,开端运用金相显微镜来研讨疲劳机制。1903年Ewing J.A.(尤因)和Humfery J.C.W.(汉弗莱)在单晶格铝和多晶格铁上发现了循环应力发生的滑移痕迹,指出了疲劳变形是由于与单调变形相相似的滑移所发生。1910年Bairstow(拜尔斯托)研讨了循环载荷下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测定了迟滞回线,树立了循环硬化与循环硬化的概念;并且还停止了顺序疲劳实验。在此时期,英国人Gough H.J.(高尔)在疲劳机制的研讨上做出了很大奉献;他还停止了弯—扭复合疲劳实验,研讨了弯—扭复合应力下的疲劳强度;并在伦敦出版了一本巨著《金属疲劳》。 1929年美国人Peterson R.E.(彼特逊)对尺寸效应停止了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应力集中系数的实际值。1929年—1930年英国人Haigh B.P.(海夫)对高强钢和软钢的不同缺口效应做了合了解释。 1945年美国人Miner M.A.(迈因纳)在对疲劳损伤积聚成绩停止了少量实验研讨的根底上,将Palmgren J.V.(帕姆格伦)1924年提出的线性累积损伤实际公式化,构成了著名的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规律(简称Miner规律)。 在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的CepeHceH C.A.(谢联先)还提出了惯例疲劳的设计计算公式,奠定了惯例疲劳设计的根底。 1952年美国国度航空管理局刘易斯研讨所的Manson S.S.(曼森)和Coffin L.F.(科芬),在少量实验的根底上,提出了表达塑性应变与疲劳寿命关系的Manson—Coffin方程,奠定了低周疲劳的根底。20世纪50年代运用电子显微镜,给疲劳机制的研讨开辟了新纪元。 用概率统计办法处置疲劳实验数据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端的。1949年Weibull W.(威布尔)宣布了对疲劳实验数据停止统计处置的著名办法。

杨帆破浪 2014/05/04

长春试验机现在都不入流了,市场上都没有长春试验机的声音,只剩下一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做市场。长春试验机1949年就开始做试验机,但是到现在国内试验机的制造水平还如此之低,长春试验机是不是很悲哀。看看欧美的试验机和国内试验机的对比,别人比国内也早不了多少,甚至有些还比我们成立的晚。国内工业发展只重其表、抄袭,什么时候把创新、质量放第一位?

qinyanchao 2014/05/04

1946 年,英斯特朗 (Instron)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成立。当时,其创始人 Harold Hindman 和 George Burr 一起在知名的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 (MIT) 工作。Hindman 先生正在研究一个项目,确定降落伞中使用的新材料的特性。由于当时可以使用的试验机不具有测定这些新材料所必需的性能标准,Hindman 先生与 Burr 先生合作,根据应变片载荷传感器和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出一台材料试验机。他 们 所 设 计 的 样 机 如 此 成 功 , 以 至 于 Hindman 先生和 Burr 先生决定成立了英斯特朗工程公司 (Instr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公司英文名称“Instron”派生于英文单词“Instrument”(仪器)中的“ins”和单词“electronics”(电子)中的“tron”。1957 年,公司将其总部以及美国的主要制造工厂迁移到马萨诸塞州坎顿 (Canton) 一新英格兰高科技走廊 128 公路 (Route 128),公司更名为英斯特朗公司 (Instron Corporation),2005年7月英斯特朗公司启用Norwood的新工厂。 英斯特朗有限公司 (Instron Limited) 成立于 1960 年,作为英斯特朗公司的欧洲总部。该 公司设在英国海威考姆勃 (High Wycombe),成立的目的是适应欧洲对于制造、营销和销售以及服务要求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随后,在日本成立了英斯特朗亚洲公司(Instron Asia),支持亚太地区的市场营销和服务要求。1983 年,在中国设立一个销售办事处。

2012/07/25

[quote]原文由 [b]祖国的小草(gtm)[/b] 发表: 不禁要问 楼主是干什么的?[/quote] 会不会是作论文调查[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yc1010.gif[/img]

沧海青城 2014/05/04

[quote]原文由 [b]杨帆破浪(v2875043)[/b] 发表: 长春试验机现在都不入流了,市场上都没有长春试验机的声音,只剩下一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做市场。长春试验机1949年就开始做试验机,但是到现在国内试验机的制造水平还如此之低,长春试验机是不是很悲哀。看看欧美的试验机和国内试验机的对比,别人比国内也早不了多少,甚至有些还比我们成立的晚。国内工业发展只重其表、抄袭,什么时候把创新、质量放第一位?[/quote]最后一句很赞同,都在做试验机,貌似都没有推陈出新的举动,比如试验机加硬度试验

    +关注 私聊
  • donnering

    第1楼2012/07/16

    1884年Bauschinger J.(包辛格)在验证Whler疲劳实验时,发现了在循环载荷下弹性极限降低的“循环硬化”景象,引入了应力—应变迟滞回线的概念。但他的任务事先人们并不注重,直到1952年Keuyon(柯杨)在做铜棒实验时才把它重新提出来,并命名为“包辛格效应”。


    20世纪初叶,开端运用金相显微镜来研讨疲劳机制。1903年Ewing J.A.(尤因)和Humfery J.C.W.(汉弗莱)在单晶格铝和多晶格铁上发现了循环应力发生的滑移痕迹,指出了疲劳变形是由于与单调变形相相似的滑移所发生。1910年Bairstow(拜尔斯托)研讨了循环载荷下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测定了迟滞回线,树立了循环硬化与循环硬化的概念;并且还停止了顺序疲劳实验。在此时期,英国人Gough H.J.(高尔)在疲劳机制的研讨上做出了很大奉献;他还停止了弯—扭复合疲劳实验,研讨了弯—扭复合应力下的疲劳强度;并在伦敦出版了一本巨著《金属疲劳》。

    1929年美国人Peterson R.E.(彼特逊)对尺寸效应停止了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应力集中系数的实际值。1929年—1930年英国人Haigh B.P.(海夫)对高强钢和软钢的不同缺口效应做了合了解释。 1945年美国人Miner M.A.(迈因纳)在对疲劳损伤积聚成绩停止了少量实验研讨的根底上,将Palmgren J.V.(帕姆格伦)1924年提出的线性累积损伤实际公式化,构成了著名的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规律(简称Miner规律)。

    在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的CepeHceH C.A.(谢联先)还提出了惯例疲劳的设计计算公式,奠定了惯例疲劳设计的根底。 1952年美国国度航空管理局刘易斯研讨所的Manson S.S.(曼森)和Coffin L.F.(科芬),在少量实验的根底上,提出了表达塑性应变与疲劳寿命关系的Manson—Coffin方程,奠定了低周疲劳的根底。20世纪50年代运用电子显微镜,给疲劳机制的研讨开辟了新纪元。 用概率统计办法处置疲劳实验数据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端的。1949年Weibull W.(威布尔)宣布了对疲劳实验数据停止统计处置的著名办法。

0
    +关注 私聊
  • menghuidaqing

    第2楼2012/07/16

    1949年10月20日,我国第一个试验机专业生产厂家——长春仪器厂(长春材料试验机厂)诞生,标志着中国试验机制造业的开始。

      1959年3月,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第一机械工业部材料试验机研究所在长春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独立自主地开展试验机制造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到1979年建国30周年,长春、天水、济南、上海、莱州、汕头、丹东、苏州等地成为试验机的重点生产区域,主要生产企业约30家左右,初步形成了一个试验机制造行业。产品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主要有机械式、液压式的万能试验机及其附具、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振动台、动平衡机、超声探伤仪、X射线探伤仪等。多数属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规模也不大,估计在5000万元~1亿元之间(无准确的统计数据)。国内试验机行业的兴起和发展减轻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经济技术封锁所产生的影响,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0
    +关注 私聊
  • menghuidaqing

    第3楼2012/07/16

    作为我国试验机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科研事业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对推动试验机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长春试验机研究所曾将科研成果(如硬度计等)无偿转让给生产企业,极大地促进了试验机制造业的发展。1976年,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在全国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装备展览会上展出的电子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1300℃高温真空冲击试验机、1600℃高温真空蠕变试验机、声发射检测仪等产品代表了我国试验机行业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

0
    +关注 私聊
  • dengyajing

    第4楼2012/07/17

    那现在国内试验机发展状况怎么样啊?

    menghuidaqing(menghuidaqing) 发表:作为我国试验机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科研事业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对推动试验机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长春试验机研究所曾将科研成果(如硬度计等)无偿转让给生产企业,极大地促进了试验机制造业的发展。1976年,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在全国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装备展览会上展出的电子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1300℃高温真空冲击试验机、1600℃高温真空蠕变试验机、声发射检测仪等产品代表了我国试验机行业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

0
    +关注 私聊
  • dengyajing

    第5楼2012/07/17

    那现在,国产试验机发展得怎么样啊?

    menghuidaqing(menghuidaqing) 发表:作为我国试验机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科研事业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对推动试验机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长春试验机研究所曾将科研成果(如硬度计等)无偿转让给生产企业,极大地促进了试验机制造业的发展。1976年,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在全国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装备展览会上展出的电子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1300℃高温真空冲击试验机、1600℃高温真空蠕变试验机、声发射检测仪等产品代表了我国试验机行业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

0
    +关注 私聊
  • 祖国的小草

    第6楼2012/07/18

    不禁要问 楼主是干什么的?

0
    +关注 私聊
  • 第7楼2012/07/25

    会不会是作论文调查

    祖国的小草(gtm) 发表:不禁要问 楼主是干什么的?

0
    +关注 私聊
  • 杨帆破浪

    第8楼2014/05/04

    dengyajing(dengyajing) 发表:那现在国内试验机发展状况怎么样啊?

0
    +关注 私聊
  • 杨帆破浪

    第9楼2014/05/04

    长春试验机现在都不入流了,市场上都没有长春试验机的声音,只剩下一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做市场。长春试验机1949年就开始做试验机,但是到现在国内试验机的制造水平还如此之低,长春试验机是不是很悲哀。看看欧美的试验机和国内试验机的对比,别人比国内也早不了多少,甚至有些还比我们成立的晚。国内工业发展只重其表、抄袭,什么时候把创新、质量放第一位?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沧海青城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讨论
    +关注 私聊
  • qinyanchao

    第10楼2014/05/04

    1946 年,英斯特朗 (Instron)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成立。当时,其创始人 Harold Hindman 和 George Burr 一起在知名的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 (MIT) 工作。Hindman 先生正在研究一个项目,确定降落伞中使用的新材料的特性。由于当时可以使用的试验机不具有测定这些新材料所必需的性能标准,Hindman 先生与 Burr 先生合作,根据应变片载荷传感器和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出一台材料试验机。他 们 所 设 计 的 样 机 如 此 成 功 , 以 至 于 Hindman 先生和 Burr 先生决定成立了英斯特朗工程公司 (Instr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公司英文名称“Instron”派生于英文单词“Instrument”(仪器)中的“ins”和单词“electronics”(电子)中的“tron”。1957 年,公司将其总部以及美国的主要制造工厂迁移到马萨诸塞州坎顿 (Canton) 一新英格兰高科技走廊 128 公路 (Route 128),公司更名为英斯特朗公司 (Instron Corporation),2005年7月英斯特朗公司启用Norwood的新工厂。

    英斯特朗有限公司 (Instron Limited) 成立于 1960 年,作为英斯特朗公司的欧洲总部。该 公司设在英国海威考姆勃 (High Wycombe),成立的目的是适应欧洲对于制造、营销和销售以及服务要求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随后,在日本成立了英斯特朗亚洲公司(Instron Asia),支持亚太地区的市场营销和服务要求。1983 年,在中国设立一个销售办事处。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