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放松心情,云淡风轻--九年药学工作感悟

上海分会

  • 转眼又是一年,我的工作和生活又有了很大转变:跟随老公移居海外,找了一份亚太区的注册工作,在此期间还享受了长达半年的悠闲惬意的生活。虽然当初觉得放弃国内的工作和亲戚朋友圈子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很冒险,但回过头来审视当初的决定时还是很庆幸:目前看来一切顺利,我不仅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面对的困难也没有预想中大。这份经历再次证明心中无畏天地宽。工作半年,休息半年,用工作中学到的思维方式处理生活中的难事,用生活中的经历反思工作中该如何与人相处,又有一些新的感悟,欣然提笔记录。



    放松心情,take it easy当出国工作的机会突然降临在老公面前时,要不要随他去国外生活就成了摆在我面前的难题,尤其是他说他去不去都无所谓,一切看我的决定,不希望我将来后悔而归咎于他。他也知道我很喜欢当时的工作:上司很强大,能够并且愿意教我很多战略性思维和沟通技巧,而这是我以前最欠缺的;与部门同事的关系很好,相互扶持,甚至有点战友的感觉;其它部门的同事大部分容易相处,少数非常tough的人在长时间的沟通后也慢慢变得配合起来;项目管理工作扯皮的事情很多,经常要承受打击然后自我调节,时间一长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提高;不用做具体的技术工作,工作量相对不大,除了跟老外开电话会基本不需要加班,等等。我所不满意的只有生活(这也是周围的人都在抱怨的):城市空气污浊、地铁拥挤不堪、食品安全堪忧……不仅没有生活质量,而且缺乏安全感。如果出国,生活质量当然会提高,但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不确定自己能否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最坏的预期是像老公同事的家属一样,有着九年工作经验和500强公司的背景,却在来了半年之后才找到工作,工资只相当于有一两年工作经验的本地人。工作和生活的矛盾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摆在我面前。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像叶公好龙一样憧憬着理想,却在理想终于现身的那一刻望而却步,只因为看到了理想狰狞的一面?我当时就很能体会叶公目睹真龙时的感觉。虽然已经臆想了很久,但真要迎上去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好在经过一番利弊权衡,我还是决定冒这个险,因为我一直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多经历一些,多看些风景。机会和风险总是并存的,我不能奢求太多。本来我的事业正在往上走,期待四十岁以后能有机会被公司派遣出国工作几年,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上天却在这个时间点砸下一个机会,令人完全没有准备,那就权当是在考验我的诚意吧,我决定坦然接受。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固然好,找不到也不要紧,可以先享受生活。于是我辞了职,独自旅行两次,然后回娘家陪父母待了一个月(期间又同父母旅行两次),再回到自己家里收拾房子并且出租,出国后又和老公去别的国家旅行两次,然后才开始不紧不慢地找工作。在吉隆坡时接到朋友电话说猎头想要我的简历,换成以前我肯定赶紧就写了,现在却一点也不急。我告诉他我还在旅行中,过两天回家了再写。即便在一年前我还觉得不能一天没有工作,一定要找到新东家了再辞职,否则心里会很慌,现在却觉得不差这一时半会儿,如果猎头真的有兴趣也不会在乎等这一两天。如果就在这一两天里机会被别的人拿走,那就是我和这份工作没缘分,不必强求。好在我和这份工作是有缘分的,很快就面试和签合同了。



    放开心态,接纳包容。出国前就有朋友提醒我:“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前任上司也告诉我,有朋友在这个国家待过一段时间,对这里印象不好,觉得当地人歧视中国人。来之前没什么概念,来了以后我觉得所谓的“歧视”其实还分四种情况,只有第四种才算得上真正的歧视。第一种:对本国公民、永久居民和外国人区别对待。无论是买房、上学还是享用公共资源,本国公民总能享受最大程度的优惠。永久居民次之,外国人基本享受不到优惠。这一点我是认同的。政府爱护本国公民甚于爱护别国公民就像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甚于爱护别人的孩子一样,是很正常的,反过来才是不正常。第二种:在工作机会和待遇方面,欧美人普遍最高,本地华人、香港人和台湾人次之,中国大陆来的人和印度人等又次之。这种现象在国内也存在。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不公平,但现象背后必定有它的道理。我在内地省市的重点学校读小学和初中,高中时回到上海念书,就读于非重点学校,深切觉得上海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和视野的开放程度普遍比内地学生高一截(这里说的是平均水平,不排除内地学生也有很出众的),这些方面不是仅凭高考分数就可以衡量的,所以进入大学后外地同学抱怨北京和上海的高考分数线低、对外地学生不公平时我从来不予置评。同样,这里的人从小就在多种族文化交融的环境里长大,不少华人会同时说英语、华语、粤语、闽南语等,光是语言方面就很有优势。面对这种情况不要抱怨不公平,要努力学习人家的长处。第三种:本国公民面对中国人时有种优越感。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就像城里人面对乡下人、上海人面对外地人、高富帅面对矮穷丑一样,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优越感,这就是人性。层次低的人会明显表现出来,层次高的人会有意识地隐藏,但有时也难免流露。刚上班时有个同事问我是permanentemployee还是contract employee,然后又问我的合同为期多久。我自自然然地告诉她我是contractemployee,合同为期六个月,她就流露出有些不屑的神色,开始讲现在的公司是big pharma,在这栋大楼里占据了好几层之类。她反复讲了几次,我意识到她可能是觉得像我们这样随老公过来的家属都没什么本事(去年有陪读妈妈不堪重负抱着孩子跳楼,引起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能进大公司就算是烧高香了,于是我不动声色地问她主要做些什么工作,然后把话题引到我之前做过的工作上,她的态度就和缓了。后来我们又聊了些生活方面的话题,当我听说她的孩子二十多岁时立刻问她怎么保养的,说她看上去一点也不像四十来岁的人,她就很高兴,说她们家的人遗传基因就是这样的,她妈妈八十多岁时看上去只有六十来岁,我就顺便恭维一下她妈妈高寿(反正她开心,我也没有任何损失)。我又说再过两年等孩子毕业找好工作了她就可以尽情享受生活了,她顿时神采飞扬。就这样我们聊得挺high,以后每次见面都会笑着打招呼。她是否轻视别的中国人我不知道,但至少她不会轻视我了。尊重是自己挣来的,不是人家恩赐的,有那个时间抱怨不受尊重还不如找机会buildrelationship。第四种:因为少数中国人的不良行径而对所有中国人有偏见。其实不光是中国人,其它一些种族也面临这种偏见。这里的华人管自己叫Chinese,管中国大陆来的人叫PRC,不少人会在租房广告上写“friendlyChinese landlord, sorry to Indian/PRC”(意思是不租给印度人和中国大陆来的人)。一开始我当笑话讲给老公听,他说这是普遍现象,因为有些印度人味道太重,有些中国人则不守规矩(比如违反合同搞群租,导致房东的房子被政府收回等等),把中国人的名声败坏了。虽然大家同根同源,有着一样的体貌特征,但我们一开口就能听出是PRC,个别本地华人的态度就不太友好。有一次我去买咖啡,只不过没有按当地人的习惯在点单后立即告知堂吃还是打包,而是在店员问了以后才说,店员就很不高兴,反复抱怨我为什么不主动说。我觉得这不是我的问题,用不着往心里去。这里本来就是多元文化社会,不但外国人要适应本国文化,本国人也要适应外国文化。她不能适应外国顾客的点单习惯,不能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能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所以只能做做收银员之类的低端工作。我不跟她计较,因为生活已经惩罚她了。不过我也建立了点单后立即说明堂吃还是打包的习惯,并且说“吃”时还学着本地人把原本的翘舌音发成平舌音。公司里只有我一个PRC,每天中午跟不同的同事去不同的地方吃饭,饭桌上聊得挺多也挺开心。既不刻意显示自己是与她们不同的PRC,碰巧聊到同中国有关的话题时也不避讳。很多方言听不懂,感兴趣就问问,不感兴趣就埋头吃吃喝喝,积极融入的同时也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累,一切顺其自然。我知道要适应一个环境很容易,要真正融入则很难,但表面上融入就好啦,为什么一定要追求真正融入呢?我就是来开拓视野、享受生活的(换句话说就是来打酱油的),没指望人家把我当同胞对待,现在这样就挺好。有些人在国内时听说国外有歧视,潜意识里先埋下会被歧视的预期,出国后遇到点小事就很敏感,觉得自己被歧视了,一直处在与大环境对立的情绪中,这样永远也无法适应,最终痛苦的还是自己,为什么不放开心胸让自己好过些呢?



    建立人脉,悉心维护。出国后找工作的经历让我深感人脉之重要。给我介绍工作的朋友是个总监,在此之前我们只见过一次面,是我去应聘他手下的职位。但他面试过的人太多了,对我没有印象。后来因为前任上司的介绍,我进入了一个外企注册的e-mail loop,大家有时会在邮件里讨论一些工作上的问题。我喜欢深入分析问题,也爱分享资料,渐渐地他对我有了一点印象。碰巧他也出国工作了,猎头拿着一个职位问他有没有合适人选推荐时他在e-mail loop里问,前同事就提醒他我们在同一个国家,他就推荐了我。在他推荐我之后我自己也去注册了三个类似51job的当地网站,但是感觉网上合适的职位很少(毕竟好的职位都在猎头手里),而且实在不想在网上填写那么多个人信息,就没有上传简历,就这样还天天收到垃圾邮件,推荐的都是不合适的职位,于是我给以前的同事、外企注册圈子和另一个药政圈子的人群发了邮件,用几句话概括了自己的经验和优势,请他们如果有合适的职位信息就告诉我。虽然那个药政圈子的聚会我只参加了两次,跟大部分人只有一面之缘,有的人还不认识,但我没觉得不好意思,更没觉得是有求于人,只觉得是交流信息、互通有无而已,毕竟推荐人的作用只是牵线搭桥,最终签不签合同还要看招聘方觉得你是否适合这个职位。后来以前公司的总监和其他朋友也给我牵线搭桥,但我已经拿到了offer,觉得还不错,就没尝试其它的机会。“朋友多了路好走”,这句话真是太对了。虽然我的合同明年四月才到期,但现在已经有公司在约我谈合同到期后的工作机会了。我在微博上也认识了一些制药行业的朋友,在现在的工作中也会向他们请教,受益匪浅。以前有精神洁癖,总觉得建立人脉之类都是很功利的事情,现在则觉得没有什么,就是学习交流,互相帮助。即便是对那位总监朋友,我在工作上帮不到他什么,但也能和他分享一些生活上的信息。抛开工作不谈,平时吃饭聊聊在这边的见闻和感受,尽情用中文聊上个把小时也是很开心的。上次和另外两个从国内来的同行吃饭聊天,海阔天空地聊了两个多小时,下午又一起在海边骑车拍照,很放松。四年以前我还很不喜欢跟人打交道,给CDE打个咨询电话都要在心里挣扎半天才能鼓起勇气,在办公室里遇到HR都绕道走(因为面试时问了一个很傻的问题,惹得HR当场翻白眼,从此落下了心里阴影),现在竟然有这样的转变,我自己也没料到。看来职业训练真的能使人改变。



    持续积累,轻松收获。从去年四月开始每天看一篇CDE电子刊物并写摘要,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多篇了。一开始我并没指望学得很精深,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一看,希望对临床试验和非临床试验有一些common sense,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培养一下毅力。年纪大了,很多东西看过就忘了,只是遇到问题时会在记录里搜索一下,复习一遍。这样坚持了一年半,收获出人意料。最明显的是谈工作时喜欢列举一二三,把逻辑层次理得很清楚,包括面试时也是这样,所以现任上司面试我后跟猎头说我的逻辑思维很强;每天都在做摘要,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了,写东西时可以做到简明扼要,前任上司很喜欢我写的meetingminutes;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有些以前觉得晦涩难懂的东西现在回过头再去看,忽然觉得容易理解了。某天坐在地铁上披着淡淡的阳光看英文版的欧盟抗肿瘤药评价指导原则,竟然有种齿颊生香的感觉。一年多前初看时感觉自己像曾国藩背书,看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能领会,现在重读起来容易多了,而且看完一部分内容就会自动回忆起几个要点。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是让人惊喜。



    总结一下,感谢上天在这两年里给了我这么多变化,让我的工作和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也感谢自己有勇气在机会来临时迈出脚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最后回顾一下这几年制定的目标和执行情况:

    2008117日:在前三年里我努力的重心是专业英语,现在这方面我已收获颇丰,要把重心转移到对法规的理解和运用上来了。”――做得不错,学会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2009117日:外圆内方、从容不迫、有容乃大、静水深流。”――原来比较小心眼,喜欢顶嘴,喜欢抬杠,现在听得进批评了;知道周围高人很多,比以前低调了;进入新公司四个月来从容了很多;为人处事稍微圆滑了一些,但上司还是觉得我有时候比较tough

    2010117日:克服压力和惰性奋力一搏,在第六年时微笑着提笔”――没说的,做到了。

    2011117日:“学习从立项到产品上市各个环节中每个部门的input、通常的timeline、容易产生的issue等等;学习与人交往的软技巧。”――第一点:大致清楚了;第二点:在各部门timeline的衔接上还需要加强;第三点:从事项目管理的时间不到一年,有些在项目中容易产生的issue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只能说了解了一些;最后一点:这一年来进步最明显的地方。(感谢有个强大的、肯教我的上司!)



    新一年的目标:1.广交朋友,扩大人脉。2.学会把各个项目串起来看,能够审视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前任上司说我做项目管理最欠缺的就是这一点,我的思维方式更像QA。好吧,一年后再来看我的思维方式像不像项目经理或RA经理。)

  • 该帖子已被管理者-happy美丽设置为精华,下面是奖励记录:加11积分,加5声望
  • 该帖子已被版主-tangtang加10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好长,先加分再慢慢看。
    +关注 私聊
  • 社区=冬季=

    第1楼2012/11/08

    希望happy工作之余,常回"家"看看

0
  • 该帖子已被管理者-设置为精华,下面是奖励记录:加3积分,加5声望
    +关注 私聊
  • tangtang

    第2楼2012/11/08

    成长总在不经意间。

0
  • 该帖子已被管理者-设置为精华,下面是奖励记录:加3积分,加5声望
    +关注 私聊
  • chengjingbao

    第3楼2012/11/08

    正在迅速成长期!!!
    楼主的可贵之处是用旁观的角度审视主观的“我”,并引导主观的“我”而不断改进。

    愿楼主永远“年轻”!

    常回来看看,踏个脚印也行。

0
  • 该帖子已被管理者-设置为精华,下面是奖励记录:加3积分,加5声望
    +关注 私聊
  • happy美丽

    第4楼2012/11/08

    服气,敬佩!

0
    +关注 私聊
  • 影子

    第5楼2012/11/08

    happy真厉害,我就是有再深的感悟貌似也写不出来,看来工作都白做了啊

0
    +关注 私聊
  • 秋醉虞阳

    第6楼2012/11/08

    心态,人脉,求知欲望。
    好的心态,遇事不惊,处事不变,面对成败不骄不馁。
    事业成败,人脉一半。不管是谁,朋友圈子的扩张,人脉也跟着延伸。
    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充实,才能学会与人沟通技巧,才能脚踏实地的维护自己的事业。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影子加8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小小年纪,感悟还不少啊
0
    +关注 私聊
  • wsy18

    第8楼2012/11/08

    很成功啊!祝贺一下!

0
    +关注 私聊
  • marielu

    第9楼2012/11/08

    大概都看完了,呵呵。

    羡慕~

0
    +关注 私聊
  • 秋醉虞阳

    第10楼2012/11/08

    是啊 我也该把心静静了。要不和姐一样白了

    影子(hyheying) 发表:happy真厉害,我就是有再深的感悟貌似也写不出来,看来工作都白做了啊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