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农残检测

  • 1、 概述
    1.1 目的
    评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含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1.2 依据的技术标准
    NY/T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
    1.3测量仪器设备
    (1)分辨力为0.01g,最大允许误差为±0.05g电子天平。
    (2)A级10mL容量瓶,允许误差为±0.02;A级5mL容量瓶,允许误差为±0.02。
    (3)毒死蜱标准溶液;在室温20℃,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8μg/mL。
    (4)50mL量筒,允许误差±0.5mL。
    (5)10000μL移液器,最大允许误差±0.6%。
    (6)1000μL移液器,最大允许误差±1.0%。
    (7)气相色谱仪,经检定合格。
    1.4测量过程
    步骤1:采用配恒体方法称取质量m=25g试样于烧杯中,称准至0.1g。
    步骤2:加入50mL乙腈,高速匀浆2min。
    步骤3:将滤液收集到装有5-7g氯化钠的具塞量筒中,剧烈震荡,静置30min。
    步骤4:从具塞量筒中取10mL乙腈,放入50mL烧杯中,将烧杯放在80℃水浴锅上,缓缓通入氮气流,蒸发近干,加入2mL丙酮备用。
    步骤5:将上述备用液转移至5mL容量瓶中,在用约3mL丙酮分三次冲洗烧杯,并转移至容量瓶,最后定容至5mL,供气相色谱仪测定。
    步骤6:毒死蜱标准溶液逐级稀释到0.1mg/L,经色谱仪测定求出色谱峰面积。
    步骤7:利用公式,计算样品中毒死蜱含量ω
    毒死蜱含量结果由2次测量的平均值给出。
    1.5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应用。
    符合上述条件或十分接近上述条件的测量结果,一般可以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 数学模型和不确定度传播率
    根据NY/T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试验方法,蔬菜和水果中毒死蜱含量ω的表示式为

    式中:
    ρ:标准溶液中毒死蜱的质量浓度,mg/L
    V1提取溶液总体积,mL
    V2吸取出用于检测的提取液体积,mL
    V3样品溶液定容体积,mL
    A:试样溶液中毒死蜱的峰面积
    As标准溶液中毒死蜱的峰面积
    m:试样的质量,g
    组合类似影响因素,将V1,V2,V3,A,As,mρ重复性因素组合在一起,归入为输出量ω的重复性因素,因此不需分别评定各输入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而直接评定测量结果(毒死蜱含量ω)的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为此将式(2.1)改写如下

    式中,frep是测量重复性影响因素的修正因子,其数值为1。
    峰面积AAs的不确定度并入到frep。故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可改写为

    式(2.3)的输入量V1,V2,V3,m,ρfrep互不相关,采用方和根法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而毒死蜱含量式只含有输入量V1,V2,V3,m,ρfrep的积和商,因而用以下简化的方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3、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
    表1给出了各个不确定度来源及相关信息。
    输出量ω的不确定度来源有6个方面:(1)毒死蜱标准溶液浓度ρ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ρ),包括3个来源,一是标定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ρ);二是温度变动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ρ);三是标准溶液逐级稀释过程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ρ)。(2)提取溶液总体积V1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V1),包括4个来源:称量、重复性、估读体积和温度影响,重复性归入到毒死蜱含量的重复性frep,只评定量筒量取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V1)、量筒估读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u2V1)和温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V1)。(3)吸出用于检测的溶液体积V2量取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V2),包括3个来源:称量、重复性和温度影响,重复性归入到毒死蜱含量的重复性frep,只评定移液器量取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V2)和温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V2)。(4)样液定容体积V3定容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V3),包括3个来源:称量、重复性和温度影响,重复性归入到毒死蜱含量的重复性frep,只评定容量瓶定容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V3)和温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V3)。(5)试样质量m称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m)。因质量m不可能直接测量给出,实际上是采用配衡体法通过两次称量给出含量的,即由一次回零称量所得。每次测量都包含3个来源:校准、重复性和分辨力,重复性归入到毒死蜱含量的重复性frep中,只评定电子天平校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m)和电子天平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m);因为使用同一架天平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进行称量,天平质量差值灵敏度可忽略不计。(6)毒死蜱含量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frep)。峰面积A和As测定引入毒死蜱含量ω的不确定度合并到u(frep)取考虑。

    表1 毒死蜱含量ω测量结果不确定度预估

    序号

    不确定度来源

    类型

    概率

    分布

    包含

    因子

    标准不确定度

    符号

    数值

    1

    毒死蜱标准溶液浓度ρ测定的标准不确定度

    定值不准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B

    均匀

    √3

    u1relρ

    0.08%

    温度变动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B

    均匀

    √3

    u2relρ

    0.04%

    逐级稀释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B

    三角

    √6

    u3relρ

    0.18%

    标准溶液浓度ρ测定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合成

    urelρ

    0.2%

    2

    提取溶液总体积V1量取的标准不确定度

    量筒校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B

    三角

    √6

    u1V1

    0.2mL

    使用量筒估读体积导致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B

    三角

    √6

    u2V1

    0.2mL

    温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B

    均匀

    √3

    u3V1

    0.02mL

    提取溶液总体积V1量取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合成

    urelV1

    0.56%

    3

    吸出用于检测的溶液体积V2称量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移液器校准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B

    三角

    √6

    u1V2

    0.24%

    温度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B

    均匀

    √3

    u2V2

    0.039%

    吸出用于检测的溶液体积V2量取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合成

    urelV2

    0.24%

    4

    样液定容体积V3定容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容量瓶校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B

    三角

    √6

    u1V3

    0.008mL

    温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B

    均匀

    √3

    u2V3

    0.002mL

    样液定容体积V3定容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V3

    合成

    urelV3

    0.016%

    5

    试样质量m称量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m

    天平校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B

    均匀

    √3

    u1m

    0.029g

    天平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B

    均匀

    √3

    u2m

    0.006g

    质量m称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合成

    urelm

    0.21%

    6

    毒死蜱含量测量重复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frep

    测量重复性引起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A

    正态

    1

    u6relfrep

    6.5%

    7

    毒死蜱含量ω测量结果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rel(ω)=6.53%

    8

    毒死蜱含量ω测量结果由2份试样的平均值给出为ω=0.12mg/kg



    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elω)=13.1%(或扩展不确定度U=0.017 mg/kg),包含因子k=2,对应置信水准p≈95%

    4、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1毒死蜱标准溶液浓度ρ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毒死蜱标准溶液浓度ρ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ρ),包括3个来源,一是标定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ρ);二是温度变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ρ);三是逐级稀释引入的不确定度u3ρ)。
    4.1.1毒死蜱标准溶液浓度ρ定值不准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relρ
    试验使用外购毒死蜱标准溶液,制造商的赋值证书给出其标准不确定度为±0.08μg/mL。

    4.1.2毒死蜱标准溶液浓度ρ温度变动性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relρ
    毒死蜱标准溶液浓度ρ是在室温20℃时标定的,而实验室的温度为(20±5)℃,丙酮的体积膨胀系数为0.000149 ℃-1,服从均匀分布,区间半宽度为a2(ρ)=5℃×0.000149 ℃-1=0.000745 mL,包含因子k2=√3,由此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4.1.3毒死蜱标准溶液浓度ρ逐级稀释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relρ


    4.1.3.1逐级稀释体积Va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3relVa
    逐级稀释过程中体积Va引入的不确定度u3relVa)包括3个不确定度来源:(1)移液器的容量允差。(2)移液器吸头和溶液温度与校准移液器时的温度不同。(3)移液器重复性。移液器重复性归入到毒死蜱含量的重复性frep中,只评定移液器容量允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3-1relVa)和温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3-2relVa)。
    (1)确定容量瓶内部体积的不确定度u3-1Va
    采用B类评定方法。制造商提供的1000μL移液器在20℃时的最大容量允差±0.1%,假设为三角形分布,区间半宽度a3-1Va)=0.1%,包含因子k3-1Va)=√6。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3-1relVa)为:

    (2)温度影响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3-2Va
    移液器已在20℃校准,而本实验室的温度在(20±5)℃之间变化。通过估算该温度范围和体积膨胀系数的估计值,可以计算温度影响引起的不确定度。液体的膨胀体积明显大于移液器吸头的体积膨胀,因此只考虑液体体积膨胀。吸取体积为1mL,所以由温度效应产生的体积变化为±(1×5×0.000149)=±0.000 745mL。假设服从均匀分布,区间半宽度为a3-2Va)=0.000745mL,包含因子为k3-2Va)=√3.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3-2Va)为

    (3)逐级稀释的不确定度u3Va
    稀释过程的两个不确定度分量互不相关,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采用方和根法合成得到

    4.1.3.2逐级稀释体积Vb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3relVb
    逐级稀释体积Vb引入的不确定度u3relVb)包括3个不确定度来源:(1)确定容量瓶内部体积的不确定度。(2)容量瓶和溶液温度与校准容量瓶体积时的温度不同。(3)定容至刻度的变动性。变动性已包含在含量ω测量重复性中,不再重复计算。
    (1)确定容量瓶内部体积的不确定度u3-1Vb
    制造商提供的10mL A 级容量瓶在20℃时的最大容量允差±0.02mL,假设为三角形分布,区间半宽度a3-1Vb)=0.02mL,包含因子k3-1Vb)=√6。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3-1Vb)为

    (2)温度影响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3-2Vb
    该容量瓶已在20℃校准,而本实验室的温度在(20±5)℃之间变化。通过估算该温度范围和体积膨胀系数的估计值,可以计算温度影响引起的不确定度。液体的膨胀体积明显大于容量瓶的体积膨胀,因此只考虑液体体积膨胀。定容体积为10mL,所以由温度效应产生的体积变化为±(10×5×0.000149)=±0.00745mL。假设服从均匀分布,区间半宽度为a3-2Vb)=0.00745mL,包含因子为k3-2Vb)=√3.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3-2Vb)为

    (3)逐级稀释的不确定度u3Vb
    稀释过程的两个不确定度分量互不相关,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采用方和根法合成得到

    (4)逐级稀释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3relVb

    4.1.3.3逐级稀释过程体积Vc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3relVc
    吸液体积Vc及其它条件与Va均相等,所以Vc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3relVc)与u3relVa)相同,即u3relVc)=u3relVa)=0.056%
    4.1.3.4逐级稀释过程体积Vd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3relVd
    定容体积Vd定容体积及其它条件与Vb相等,所以Vd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3relVd)与u3relVb)相同,即u3relVd)=u3relVb)=0.09%
    4.1.3.5逐级稀释过程体积Ve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3relVe
    吸液体积Ve及其它条件与Va均相等,所以Ve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3relVe)与u3relVa)相同,即u3relVe)=u3relVa)=0.056%
    4.1.3.6逐级稀释过程体积Vf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3relVf
    定容体积Vf定容体积及其它条件与Vb相等,所以Vf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3relVf)与u3relVb)相同,即u3relVf)=u3relVb)=0.09%
    4.1.3.7 逐级稀释浓度ρ100mg/L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3relρ100mg/L
    逐级稀释浓度ρ100mg/L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包含在标准溶液定值不准的不确定度分量重,不再重复计算。
    4.1.3.8逐级稀释过程浓度ρ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3relρ
    u3relVa)、u3relVb)、u3relVc)、u3relVd)、u3relVe)、u3relVf)和u3relρ100mg/L)互不相关,采用方和根方法合成

    4.1.4毒死蜱标准溶液ρ测定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ρ
    u1relρ)、u2relρ)和u3relρ)互不相关,采用方和根方法合成

    4.2提取溶液总体积V1量取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提取溶液总体积V1量取的标准不确定度u(V1)包括3个来源:校准、读数和温度影响。
    4.2.1量筒校准引入的提取液总体积V1量取的标准不确定度u1V1
    量筒在20℃时的最大容量允差±0.5mL,假设为三角形分布,区间半宽度a1V1)=0.5mL,包含因子k1V1)=√6。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1V1)为

    4.2.2使用量筒估读体积引入的提取液体积V1量取的标准不确定度u2V1
    量筒最小分度值为1mL,读数估计至0.2mL。熟练的分析操作人员,估读准确度在±0.2mL以内的概率一般不小于2/3。因此,按正态分布考虑,则估计读数引入的不确定度
    4.2.3温度引入的提取液体积V1量取的标准不确定度u3V1
    该量筒已在20℃校准,而本实验室的温度在(20±5)℃之间变化。通过估算该温度范围和体积膨胀系数的估计值,可以计算温度影响引起的不确定度。液体的膨胀体积明显大于量筒的体积膨胀,因此只考虑液体体积膨胀。量取体积为50mL,所以由温度效应产生的体积变化为±(50×5×0.000137)=±0.034mL。假设服从均匀分布,区间半宽度为a3V1)=0.034mL,包含因子为k3V1)=√3.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3V1)为

    4.2.4提取溶液总体积V1量取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评定u(V1
    体积V1量取的3个不确定度分量互不相关,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V1)采用方和根法合成得到

    V1=50mL提取液量取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relV1)为


    4.3吸出用于检测的溶液体积V2移取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吸出用于检测的溶液体积V2移取的标准不确定度u(V2)包括2个来源:校准和温度影响。
    4.3.1移液器校准引入的吸出用于检测的溶液体积V2移取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1V2
    量筒在20℃时的最大容量允差±0.6%,假设为三角形分布,区间半宽度a1V1)=0.6%,包含因子k1V2)=√6。由此引起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1relV2)为

    4.3.2温度引入的提取液体积V2量取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2relV2
    移液器已在20℃校准,而本实验室的温度在(20±5)℃之间变化。通过估算该温度范围和体积膨胀系数的估计值,可以计算温度影响引起的不确定度。液体的膨胀体积明显大于量筒的体积膨胀,因此只考虑液体体积膨胀。移取体积为10mL,所以由温度效应产生的体积变化为±(10×5×0.000137)=±0.0068mL。假设服从均匀分布,区间半宽度为a2V2)=0.034mL,包含因子为k2V2)=√3.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3V2)为

    V2=10mL提取液量取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2relV2)为

    4.3.3吸出用于检测的溶液体积V2移取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V2)评定
    体积V2量取的2个不确定度分量互不相关,其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relV2)采用方和根法合成得到

    4.4 样液定容体积V3定容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样液定容体积V3定容的标准不确定度u(V3)包括2个来源:校准和温度影响。
    4.4.1容量瓶校准移入的样液定容体积V3定容的标准不确定度u1V3
    制造商提供的A级容量瓶在20℃时体积为5mL±0.02mL,假设为三角形分布,区间半宽度a1V3)=0.02mL,包含因子k1V3)=√6。由此引起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1relV3)为

    4.4.2温度引入的提取液体积V2量取的标准不确定度u2V3
    容量瓶已在20℃校准,而本实验室的温度在(20±5)℃之间变化。通过估算该温度范围和体积膨胀系数的估计值,可以计算温度影响引起的不确定度。液体的膨胀体积明显大于量筒的体积膨胀,因此只考虑液体体积膨胀。移取体积为10mL,所以由温度效应产生的体积变化为±(5×5×0.000149)=±0.0037mL。假设服从均匀分布,区间半宽度为a2V3)=0.0037mL,包含因子为k2V3)=√3.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3V3)为

    4.4.3样液定容体积V3定容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V3)评定
    体积V3定容的2个不确定度分量互不相关,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V3)采用方和跟法合成得到

    V3=5mL提取液量取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relV3)为

    4.5试样质量m称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因质量m不可能直接测量给出,实际上是采用配衡体法通过两次称量给出的,即由一次回零称量所得。每次测量都包括3个不确定度来源:校准、重复性和分辨力,重复性归入到毒死蜱含量的重复性frep中,只评定天平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进行称量,天平质量差值灵敏度可忽略不计。
    4.5.1电子天平校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m)
    电子天平经检定合格,由检定证书可知其最大允许误差为±0.05g,服从均匀分布,区间半宽度为a1(m)=0.05g,包含因子k1(m)=√3。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1(m)为

    4.5.2电子天平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m)
    由检定证书可知其分辨力0.01g,服从均匀分布,区间半宽度为a2(m)=0.01g,包含因子k2(m)=√3。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2(m)为

    4.5.3 m称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rel(m)
    不确定度分量u1(m)和u2(m)互不相关,m称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采用方和根法合成得到

    试样质量m实际上是采用配衡体方法通过两次测量相减给出的,所以试样m称量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rel(m)为

    4.6毒死蜱含量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称取相同样品6份,同事进行处理后再相同的气相条件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见表2。
    应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单词测量的试验标准差

    在标准ISO/TS14253-2中,为了补偿不计算自由度而直接选k=2时无法确定扩展不确定度所对应的包含概率,因此即由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试验标准差并不直接作为标准不确定度,而必须先乘以一安全因子h(当n=6时,h=1.3)后再作为标准不确定度,即

    技术标准规定,毒死蜱含量由2份样品的测量结果平均值给出为ω=0.12mg/kg ,所以毒死蜱含量测量重复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frep)为

    5、 输出量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将所有不确定度分量的结果带入式(2.4)计算毒死蜱含量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6、 毒死蜱含量结果的扩展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取包含因子kω)=2,包含概率p≈95%,则毒死蜱含量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

    7、 毒死蜱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报告
    毒死蜱含量结果由2份试样的平均值给出为ω=0.12mg/kg。
    毒死蜱含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el=13.1%(或扩展不确定度U=0.017mg/kg),由合成标准不定度乘以包含因子kω)=2给出,提供p≈95%的包含概率。
  • 该帖子已被管理者-zyl3367898设置为精华,下面是奖励记录:加20积分,加5声望
  • 该帖子已被版主-zyl3367898加10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原创有奖
    +关注 私聊
  • mas050518

    第1楼2018/09/04

    版主能不能发个方案给我,我想打印出来认真研究如何做不确定度。

0
    +关注 私聊
  • zyl3367898

    第2楼2018/09/04

    应助达人

    我也想打印出来,仔细研究研究,如何一步步计算的。发个附件吧。

0
0
0
    +关注 私聊
  • zyl3367898

    第5楼2018/09/05

    应助达人

    如果有几十种农药,一个个都要计算出来吗?还是以毒死蜱为标准,计算出来就行了?

0
    +关注 私聊
  • zjn1123

    第6楼2018/09/06

    应助达人

    一般情况下一个方法计算一次就行了

    zyl3367898(zyl3367898) 发表:如果有几十种农药,一个个都要计算出来吗?还是以毒死蜱为标准,计算出来就行了?

0
    +关注 私聊
  • zyl3367898

    第7楼2018/09/25

    应助达人

    好的,有附件最好,打印出来好好学习。

0
0
    +关注 私聊
  • zyl3367898

    第9楼2018/11/22

    应助达人

    能上传个附件吗?在电脑上看太费眼了,公式太多。

0
    +关注 私聊
  • yaligao

    第10楼2018/11/29

    有word 版么?方便发上来么

    zjn1123(zjn1123) 发表: 一般情况下一个方法计算一次就行了

0
查看更多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