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如何去除实验中的系统误差?

仪器检定/校准/计量

  • 系统误差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关注 私聊
  • 轶辰

    第1楼2018/11/03

    应助达人

    系统误差不能去除,只能减小吧

0
    +关注 私聊
  • yayicuo

    第2楼2018/11/03

    应助达人

    系统误差看来源了,如果来源于设备,可以考虑对设备进行校准确认,同时还可以更换设备;如果来源于方法,那要考虑新的方法。如果来源于环境,那就要改变环境条件了。所以系统误差不是不可避免,而是要找出来,规避或减少。

0
    +关注 私聊
  • 刘彦刚

    第3楼2018/11/03

    应助达人

    一、原因

    一、原因系统误差是由固定不变或因素或按确定规律变化的因素所造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仪器和装置方面的因素

    因使用的仪器本身不够精密所造成的测定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偏差,如使用未经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等都会造成仪器误差。或因检测仪器和装置结构设计原理上的缺点,如齿轮杠杆测微仪直线位移和转角不成比例而产生的误差;由仪器零件制造和安装不正确,如标尺的刻度偏差、刻度盘和指针的安装偏心、天平的臂长不等所产生的误差。

    2.环境因素

    待测量值在实际环境温度和标准环境温度下测量所产生的偏差、在测量过程中待测量随温度、湿度和大气压按一定规律变化的产生的偏差。

    3.测定方法方面的因素

    是由测定方法本身造成的误差,或由于测试方法本身不完善、使用近似的测定方法或经验公式引起的误差。例如,在重量分析中,由于沉淀的溶解,共沉淀现象,灼烧时沉淀分解或挥发等原因都会引起测定的系统误差。

    4.人员因素


    由于操作人员的生理缺陷、主观偏见、不良习惯等到个人特点或不规范操作,如在刻度上估计读数时,习惯上偏于某一方向、读滴定管数值时偏高或偏低,滴定终点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而产生的误差。由于人员因素而产生的误差一般称为操作误差。

    5.使用试剂方面的因素

    由于检验中所用蒸馏水含有杂质或所使用的试剂不纯所引起的测定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偏差。
    二、系统误差的减小方法


    1.从产生误差的根源上消除系统误差


    在测定之前,要求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统误差进行认真的分析,必须尽可能预见一切可能产生系统误差的来源,并设法消除或尽量减弱其影响。例如,测量前对仪器本身性能进行检查,使仪器的环境条件和安装位置符合检验技术要求的规定;对仪器在使用前进行正确的调整;严格检查和分析测量方法是否正确等来消除仪器、检测方法、环境等因素而产生的系统误差;为防止因仪器长期使用而使其精度降低,及时送计量部门进行周期检定。

    2.用校正方法来消除系统误差

    这种方法是对取测量用的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计量器具,在测量前进行修正,做出校正曲线或误差表,测量后对实际测量值进行修正,从而避免或消除因此而产生的系统误差。

    3.用空白实验来消除系统误差


    空白试验是指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分析检验方法标准或规程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进行的测定。空白试验所得结果的数值为空白值。然后再对加入被测试样按分析检验方法标准或规程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进行测定得出试样的测定值,最后从试样的测定值中扣除空白值,就得到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这样可以消除因蒸馏水含有杂质或所使用的试剂不纯所产生的系统误差。

    4.采用对照试验消除系统误差

    对照试验就是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标样代替试样进行的平行测定。通过对照试验可以校正测试结果,消除系统误差。
    5.不变系统误差消除方法

    对测量过程中存在固定不变的系统误差,可以采用以下消除方法:

    ①交换法 :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将引起系统误差的某些条件相互交换,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对测量结果起相反的作用,从而消除系统误差。如用等臂天平称量时,由于天平左右两个臂长有微小差别,称量时会产生恒值系统误差。如果将被称量物品与砝码在天平左右称盘上交换,称量两次,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被测物品的最终测量结果,就可以消除天平两臂不等而带来的系统误差。

    ②抵消法: 即要求进行两次测量,改变测量中的某些条件,如测量方向、电压极性等,使前后两次测量的系统误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即可消除系统误差。

    ③代替法:这种方法是在不改变测量条件的前提下,用已知的标准量代替被测量,再次进行测量,得出被测量与标准值的差值,即被测量等于标准值加差值,从而达到消除系统误差的目的。

    ④零示法:为了消除指示仪表不准而造成的系统误差,在测量过程中使被测量对指示仪表的作用与已知的标准量对它的作用相互平衡,使指示仪表示零,这时被测量的量值就等于标准量值,这就是零示法。例如,电桥电路、电位差计等等都是用这种方法来消除指示仪表不准引起的系统误差。
    6.变化系统误差的消除法
    ①半周期消除法:
    对于周期性误差,可以相隔半个周期进行一次测量,然后以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即可以有效地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例如,指针式仪表,若刻度盘偏心所引出的误差,可采用相隔180°的一对或几对的指针标出的读数取平均值加以消除。

    ②对称测量消除法: 对称测量法可以有效消除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线性系统误差。如用电压表进行电压测量时,在测量前先将电压表校准调零后,再对电压源的电压进行测量,随着测量时间的推移,电压表的零点逐渐漂移而产生线性系统误差,为了求得待测电压源与标准电源的电压之差,可以进行等时间间隔测量,则电压表所示的待测电压与标准电压之差不受系统误差的影响。
    yayicuo(v3253952) 发表:系统误差看来源了,如果来源于设备,可以考虑对设备进行校准确认,同时还可以更换设备;如果来源于方法,那要考虑新的方法。如果来源于环境,那就要改变环境条件了。所以系统误差不是不可避免,而是要找出来,规避或减少。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西瓜猫猫西瓜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非常好!
    +关注 私聊
  • 检测老菜鸟

    第4楼2018/11/03

    应助达人

    去除也太难了,没办法去除

    轶辰(null) 发表:null

0
    +关注 私聊
  • yayicuo

    第5楼2018/11/04

    应助达人

    ~~~~~~~~~~~~~~~~~~~~~~~~~~~~~~~
    刘老师总结的很好,很全面.

    刘彦刚(pxsjlslyg) 发表: 一、原因

    一、原因系统误差是由固定不变或因素或按确定规律变化的因素所造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仪器和装置方面的因素

    因使用的仪器本身不够精密所造成的测定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偏差,如使用未经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等都会造成仪器误差。或因检测仪器和装置结构设计原理上的缺点,如齿轮杠杆测微仪直线位移和转角不成比例而产生的误差;由仪器零件制造和安装不正确,如标尺的刻度偏差、刻度盘和指针的安装偏心、天平的臂长不等所产生的误差。

    2.环境因素

    待测量值在实际环境温度和标准环境温度下测量所产生的偏差、在测量过程中待测量随温度、湿度和大气压按一定规律变化的产生的偏差。

    3.测定方法方面的因素

    是由测定方法本身造成的误差,或由于测试方法本身不完善、使用近似的测定方法或经验公式引起的误差。例如,在重量分析中,由于沉淀的溶解,共沉淀现象,灼烧时沉淀分解或挥发等原因都会引起测定的系统误差。

    4.人员因素


    由于操作人员的生理缺陷、主观偏见、不良习惯等到个人特点或不规范操作,如在刻度上估计读数时,习惯上偏于某一方向、读滴定管数值时偏高或偏低,滴定终点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而产生的误差。由于人员因素而产生的误差一般称为操作误差。

    5.使用试剂方面的因素

    由于检验中所用蒸馏水含有杂质或所使用的试剂不纯所引起的测定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偏差。
    二、系统误差的减小方法


    1.从产生误差的根源上消除系统误差


    在测定之前,要求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统误差进行认真的分析,必须尽可能预见一切可能产生系统误差的来源,并设法消除或尽量减弱其影响。例如,测量前对仪器本身性能进行检查,使仪器的环境条件和安装位置符合检验技术要求的规定;对仪器在使用前进行正确的调整;严格检查和分析测量方法是否正确等来消除仪器、检测方法、环境等因素而产生的系统误差;为防止因仪器长期使用而使其精度降低,及时送计量部门进行周期检定。

    2.用校正方法来消除系统误差

    这种方法是对取测量用的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计量器具,在测量前进行修正,做出校正曲线或误差表,测量后对实际测量值进行修正,从而避免或消除因此而产生的系统误差。

    3.用空白实验来消除系统误差


    空白试验是指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分析检验方法标准或规程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进行的测定。空白试验所得结果的数值为空白值。然后再对加入被测试样按分析检验方法标准或规程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进行测定得出试样的测定值,最后从试样的测定值中扣除空白值,就得到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这样可以消除因蒸馏水含有杂质或所使用的试剂不纯所产生的系统误差。

    4.采用对照试验消除系统误差

    对照试验就是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标样代替试样进行的平行测定。通过对照试验可以校正测试结果,消除系统误差。
    5.不变系统误差消除方法

    对测量过程中存在固定不变的系统误差,可以采用以下消除方法:

    ①交换法 :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将引起系统误差的某些条件相互交换,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对测量结果起相反的作用,从而消除系统误差。如用等臂天平称量时,由于天平左右两个臂长有微小差别,称量时会产生恒值系统误差。如果将被称量物品与砝码在天平左右称盘上交换,称量两次,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被测物品的最终测量结果,就可以消除天平两臂不等而带来的系统误差。

    ②抵消法: 即要求进行两次测量,改变测量中的某些条件,如测量方向、电压极性等,使前后两次测量的系统误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即可消除系统误差。

    ③代替法:这种方法是在不改变测量条件的前提下,用已知的标准量代替被测量,再次进行测量,得出被测量与标准值的差值,即被测量等于标准值加差值,从而达到消除系统误差的目的。

    ④零示法:为了消除指示仪表不准而造成的系统误差,在测量过程中使被测量对指示仪表的作用与已知的标准量对它的作用相互平衡,使指示仪表示零,这时被测量的量值就等于标准量值,这就是零示法。例如,电桥电路、电位差计等等都是用这种方法来消除指示仪表不准引起的系统误差。
    6.变化系统误差的消除法
    ①半周期消除法:
    对于周期性误差,可以相隔半个周期进行一次测量,然后以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即可以有效地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例如,指针式仪表,若刻度盘偏心所引出的误差,可采用相隔180°的一对或几对的指针标出的读数取平均值加以消除。

    ②对称测量消除法: 对称测量法可以有效消除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线性系统误差。如用电压表进行电压测量时,在测量前先将电压表校准调零后,再对电压源的电压进行测量,随着测量时间的推移,电压表的零点逐渐漂移而产生线性系统误差,为了求得待测电压源与标准电源的电压之差,可以进行等时间间隔测量,则电压表所示的待测电压与标准电压之差不受系统误差的影响。

1
    +关注 私聊
  • 戋戋

    第6楼2018/12/24

    第四个人员因素,不是随机误差吗

0
    +关注 私聊
  • 刘彦刚

    第7楼2018/12/25

    应助达人

    通常意义上的人员因素当然是随机误差。可能因为标记红色字体所述,就成系统误差了哦。

    4.人员因素

    由于操作人员的生理缺陷、主观偏见、不良习惯等到个人特点或不规范操作,如在刻度上估计读数时,习惯上偏于某一方向、读滴定管数值时偏高或偏低,滴定终点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而产生的误差。由于人员因素而产生的误差一般称为操作误差。
    戋戋(Insm_585e65f4) 发表:第四个人员因素,不是随机误差吗

0
    +关注 私聊
  • 路云

    第8楼2019/01/02

    应助达人

    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被测物品的最终测量结果,并不能消除天平两臂不等而带来的系统误差。消除不等臂带来的系统误差应该是将两测量结果相乘的积开根号,即M=√(m1×m2)。

    刘彦刚(pxsjlslyg) 发表:二、系统误差的减小方法

    5.不变系统误差消除方法

    对测量过程中存在固定不变的系统误差,可以采用以下消除方法:
    ①交换法 :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将引起系统误差的某些条件相互交换,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对测量结果起相反的作用,从而消除系统误差。如用等臂天平称量时,由于天平左右两个臂长有微小差别,称量时会产生恒值系统误差。如果将被称量物品与砝码在天平左右称盘上交换,称量两次,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被测物品的最终测量结果,就可以消除天平两臂不等而带来的系统误差。

0
    +关注 私聊
  • 刘彦刚

    第9楼2019/01/02

    应助达人

    谢谢路专家指正,看来分享得慎重哦!

    路云(luyunnc) 发表: 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被测物品的最终测量结果,并不能消除天平两臂不等而带来的系统误差。消除不等臂带来的系统误差应该是将两测量结果相乘的积开根号,即M=√(m1×m2)。

0
    +关注 私聊
  • 路云

    第10楼2019/01/03

    应助达人

    文章作者恐怕也只是凭想象这么说的吧。

    刘彦刚(pxsjlslyg) 发表: 谢谢路专家指正,看来分享得慎重哦!

0
查看更多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