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导读:月17日,“第四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FAS 201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作为大会重要的一部分,“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在18日同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6月17日,“第四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FAS 201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作为大会重要的一部分,“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在18日同期召开。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会场照片

  来自中国军事医学研究院高志贤研究员在论坛中做了题为“饮水和食品安全典型有害因子快速生物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报告: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高志贤研究员

  高志贤在报告中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分子印迹的基本原理及分子印迹材料的基本特性。并着重介绍了分子印迹材料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并列举了应用实例。报告中介绍了将分子印迹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和压力传感器(QCM)技术联用后的检测实例,及这两项技术的优缺点和改进措施。高志贤介绍说,将分子印迹技术与光子晶体材料联用,可将目标分子的识别过程直接转变为可读的光学信号,实现裸眼比色检测。应用此项技术可研发一种高灵敏、高选择、便携的现场快速检测新技术。

  来自河南农科院的王红旗副研究员做了题为“核酸适配体检测生物毒素”的报告。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王红旗副研究员

  王红旗在报告中介绍说,核酸适配体和靶标具有高效、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其基础是核酸适配体稳定的三维空间结构。这种机制使得核酸适配体辨别分子结构的能力可以达到原子水平。王红旗在报告中概括了核酸适配体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发展趋势,他说,随着核酸适配体数量逐渐增多,各种高灵敏度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得真菌毒素检测水平不断提高检出限不断降低,甚至是fg水平。另外生物传感技术、智能芯片技术、纳米技术等多学科技术的联合应用 ,使得检测速度不断加快,选择性不断提高。但是该技术在真菌毒素快速分析领域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仍需深入研究和开发,拓展应用范围。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佘永新研究员做了题为“SPR传感器检测小分子化合物”的报告。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佘永新研究员

  佘永新在报告中提到SPR传感器一直是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很“给力”技术,特别是抗体和药物筛选研究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今年来,SPR技术发展很快,其涉及领域越来越深。报告中首先对SPR技术、分析体系、分析方法等做了简单的介绍,并详细介绍了SPR免疫分析方法。佘永新总结道,开发耐保存、质量统一的芯片批量生产技术是推动SPR检测方法应用的重要工作。在报告最后,佘永新介绍了近两年来,针对农兽药小分子物质速测技术不足的问题,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小分子物质的MIP-SPR检测方法的研究成果。

  来自浙江大学周建光教授做了题为“全组分一体化快速溯源及移动终端快速检测技术”的报告。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周建光教授

  周建光介绍说,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民生问题,食品安全溯源问题一直是本领域研究热点和难点。周建光详细介绍了,基于集无机元素比和有机特征组份于一体原创性快速质谱检测的全组分一体化快速溯源新技术,其核心在与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波等离子体炬(MPT)多模式质谱离子化源技术、元素比溯源新方法和全组分一体化快速技术和仪器。报告中同时分享了CPS时代基于智能终端(特别是智能手机)的食品安全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

  来自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的管笛博士做了题为“超顺磁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的报告。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管笛博士

  管笛在报告中介绍说,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中,传统的免疫层析系统中主要以胶体金作为标记物,检测灵敏度不高,只能定性或半定量,且受复杂基质影响,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应用纳米材料技术的快速检测技术在分析化学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超顺磁性纳米颗粒已用于生物分离领域,目前正在尝试取代免疫层析技术中胶体金标记物。超顺磁性颗粒取代现有标记物的优点有:可定性,通过裸眼观察就可实现定性或半定量检测;可定量,通过对超顺磁颗粒磁信号进行检测可实现定量检测;灵敏度高,相比于胶体金,其灵敏度可得到10倍以上提高;抗干扰能力强,本底干扰和其他干扰非常小。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潘灿平教授做了题为“农药残留快速前处理与检测技术研究初探”的报告。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潘灿平教授

  潘灿平在报告中介绍说,碳纳米管是目前一种新兴的碳质材料,具有典型的层状中空结构特征,碳纳米管的管状结构中的内外表面使其具有了较大的表面积。通过改性对碳纳米管表面进行氨基化等修饰,使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吸附性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可用于食品复杂基质的样品前处理。潘灿平在研究中采用多壁碳纳米管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果蔬中16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和茶叶中草甘膦、草胺膦及氨甲基膦酸残留的检测方法。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仪器信息网讯 6月17日,“第四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FAS 201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作为大会重要的一部分,“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在18日同期召开。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会场照片

  来自中国军事医学研究院高志贤研究员在论坛中做了题为“饮水和食品安全典型有害因子快速生物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报告: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高志贤研究员

  高志贤在报告中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分子印迹的基本原理及分子印迹材料的基本特性。并着重介绍了分子印迹材料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并列举了应用实例。报告中介绍了将分子印迹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和压力传感器(QCM)技术联用后的检测实例,及这两项技术的优缺点和改进措施。高志贤介绍说,将分子印迹技术与光子晶体材料联用,可将目标分子的识别过程直接转变为可读的光学信号,实现裸眼比色检测。应用此项技术可研发一种高灵敏、高选择、便携的现场快速检测新技术。

  来自河南农科院的王红旗副研究员做了题为“核酸适配体检测生物毒素”的报告。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王红旗副研究员

  王红旗在报告中介绍说,核酸适配体和靶标具有高效、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其基础是核酸适配体稳定的三维空间结构。这种机制使得核酸适配体辨别分子结构的能力可以达到原子水平。王红旗在报告中概括了核酸适配体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发展趋势,他说,随着核酸适配体数量逐渐增多,各种高灵敏度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得真菌毒素检测水平不断提高检出限不断降低,甚至是fg水平。另外生物传感技术、智能芯片技术、纳米技术等多学科技术的联合应用 ,使得检测速度不断加快,选择性不断提高。但是该技术在真菌毒素快速分析领域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仍需深入研究和开发,拓展应用范围。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佘永新研究员做了题为“SPR传感器检测小分子化合物”的报告。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佘永新研究员

  佘永新在报告中提到SPR传感器一直是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很“给力”技术,特别是抗体和药物筛选研究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今年来,SPR技术发展很快,其涉及领域越来越深。报告中首先对SPR技术、分析体系、分析方法等做了简单的介绍,并详细介绍了SPR免疫分析方法。佘永新总结道,开发耐保存、质量统一的芯片批量生产技术是推动SPR检测方法应用的重要工作。在报告最后,佘永新介绍了近两年来,针对农兽药小分子物质速测技术不足的问题,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小分子物质的MIP-SPR检测方法的研究成果。

  来自浙江大学周建光教授做了题为“全组分一体化快速溯源及移动终端快速检测技术”的报告。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周建光教授

  周建光介绍说,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民生问题,食品安全溯源问题一直是本领域研究热点和难点。周建光详细介绍了,基于集无机元素比和有机特征组份于一体原创性快速质谱检测的全组分一体化快速溯源新技术,其核心在与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波等离子体炬(MPT)多模式质谱离子化源技术、元素比溯源新方法和全组分一体化快速技术和仪器。报告中同时分享了CPS时代基于智能终端(特别是智能手机)的食品安全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

  来自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的管笛博士做了题为“超顺磁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的报告。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管笛博士

  管笛在报告中介绍说,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中,传统的免疫层析系统中主要以胶体金作为标记物,检测灵敏度不高,只能定性或半定量,且受复杂基质影响,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应用纳米材料技术的快速检测技术在分析化学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超顺磁性纳米颗粒已用于生物分离领域,目前正在尝试取代免疫层析技术中胶体金标记物。超顺磁性颗粒取代现有标记物的优点有:可定性,通过裸眼观察就可实现定性或半定量检测;可定量,通过对超顺磁颗粒磁信号进行检测可实现定量检测;灵敏度高,相比于胶体金,其灵敏度可得到10倍以上提高;抗干扰能力强,本底干扰和其他干扰非常小。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潘灿平教授做了题为“农药残留快速前处理与检测技术研究初探”的报告。

CFAS 2015: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召开

潘灿平教授

  潘灿平在报告中介绍说,碳纳米管是目前一种新兴的碳质材料,具有典型的层状中空结构特征,碳纳米管的管状结构中的内外表面使其具有了较大的表面积。通过改性对碳纳米管表面进行氨基化等修饰,使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吸附性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可用于食品复杂基质的样品前处理。潘灿平在研究中采用多壁碳纳米管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果蔬中16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和茶叶中草甘膦、草胺膦及氨甲基膦酸残留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