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浙江东阳葡萄基地连续3年送检结果达标

导读:浙江东阳市葡萄基地种植面积近9000亩,与临近县市相比规模并不算大,但葡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却连续三年实现了100%达标的喜人成绩,成功实现舌尖保卫战的全垒打。

  浙江东阳市葡萄基地种植面积近9000亩,与临近县市相比规模并不算大,但葡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却连续三年实现了100%达标的喜人成绩,成功实现舌尖保卫战的全垒打。

  连续三年送检零超标

  近日,记者走进市农业局质监科办公室,科长葛丰平的办公桌上放着厚厚一叠葡萄的检测报告。记者随手拿起其中一份,是东阳江镇英子葡萄园的。翻开检验项目,密密麻麻的四页指标,除了有四项被检测出含有微量的残留外,其余54项农药含量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

  在业内,葡萄产品用药比较频繁,风险比较大,容易出现不合格,但东阳的葡萄却不怕抽检。

  “农业局每年都会在全市范围内随机抽取10多个批次的葡萄,这三年的抽检结果都是合格。”葛丰平提醒记者,“别小看这份报告,这是由农业执法人员负责抽样,委托杭州具有法定资格的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的,报告具有法律效力。送检样品中只要有一项指标超过规定的最大残留值,就能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进行行政处罚,没有半点水分。”

  面对如此严厉、并要承担风险与责任的抽检,无论是农业局还是葡萄种植户,都显得很从容。这份自信,来自于这几年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努力,还有葡萄产业基础条件的改善与种植户质量安全意识的提升。今年,执法人员还在歌山镇尚侃村蒋荣光的葡萄园随机抽检到了基本上无农药残留的好葡萄。

  食品安全是看不见的良心

  自2013年起,东阳市就开展了高毒、禁限用农药专项治理行动,从源头上控制规范农药的销售和使用。但葛丰平认为,就像学霸不怕测验一样,好葡萄无惧抽检,关键是种植户自身食品安全意识提升了。

  位于歌山镇310省道边的“绿水葡萄专业合作社”,园里的葡萄“住”在塑料棚里,羞答答地躲在纸袋里不见客。负责人项毕华说,“这些塑料膜都是一次性的,每年都要换一次,虽然麻烦些,但比较经济。有的葡萄园用的是钢架棚,稳定性更高。”东阳的葡萄基地中,有九成以上实现了这样的避雨式栽培,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农药使用次数。

  往园区走,路边每隔20米,就有一盏虫灯。种了近30年葡萄的项毕华笑称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只要是被夜吸蛾沾染过的葡萄就会腐烂,有了虫灯就不怕了。每盏要450元,园区里共有10多盏。7年前农业局曾推广过,买灯有补贴,当时理念跟不上,没有买,现在要自掏腰包了。”记者看到,由于五天没有清理,虫灯的袋子里已攒了不少夜吸蛾。

  走进仓库,记者在堆放着的包装盒上看见一个圆形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项毕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骄傲,“这是经过农业部认证许可的,我家的葡萄是实打实的无公害农产品,一批葡萄基本只用三次药,而且药品都是从供销社正规渠道拿的。做农产品要有良心,多花点精力,搭避雨棚;多花点钱,点虫灯。农药少一点,我们就会安心多一点。”

 

原文标题:我市葡萄农药残留检测连续三年全达标

来源于:东阳日报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浙江东阳市葡萄基地种植面积近9000亩,与临近县市相比规模并不算大,但葡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却连续三年实现了100%达标的喜人成绩,成功实现舌尖保卫战的全垒打。

  连续三年送检零超标

  近日,记者走进市农业局质监科办公室,科长葛丰平的办公桌上放着厚厚一叠葡萄的检测报告。记者随手拿起其中一份,是东阳江镇英子葡萄园的。翻开检验项目,密密麻麻的四页指标,除了有四项被检测出含有微量的残留外,其余54项农药含量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

  在业内,葡萄产品用药比较频繁,风险比较大,容易出现不合格,但东阳的葡萄却不怕抽检。

  “农业局每年都会在全市范围内随机抽取10多个批次的葡萄,这三年的抽检结果都是合格。”葛丰平提醒记者,“别小看这份报告,这是由农业执法人员负责抽样,委托杭州具有法定资格的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的,报告具有法律效力。送检样品中只要有一项指标超过规定的最大残留值,就能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进行行政处罚,没有半点水分。”

  面对如此严厉、并要承担风险与责任的抽检,无论是农业局还是葡萄种植户,都显得很从容。这份自信,来自于这几年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努力,还有葡萄产业基础条件的改善与种植户质量安全意识的提升。今年,执法人员还在歌山镇尚侃村蒋荣光的葡萄园随机抽检到了基本上无农药残留的好葡萄。

  食品安全是看不见的良心

  自2013年起,东阳市就开展了高毒、禁限用农药专项治理行动,从源头上控制规范农药的销售和使用。但葛丰平认为,就像学霸不怕测验一样,好葡萄无惧抽检,关键是种植户自身食品安全意识提升了。

  位于歌山镇310省道边的“绿水葡萄专业合作社”,园里的葡萄“住”在塑料棚里,羞答答地躲在纸袋里不见客。负责人项毕华说,“这些塑料膜都是一次性的,每年都要换一次,虽然麻烦些,但比较经济。有的葡萄园用的是钢架棚,稳定性更高。”东阳的葡萄基地中,有九成以上实现了这样的避雨式栽培,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农药使用次数。

  往园区走,路边每隔20米,就有一盏虫灯。种了近30年葡萄的项毕华笑称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只要是被夜吸蛾沾染过的葡萄就会腐烂,有了虫灯就不怕了。每盏要450元,园区里共有10多盏。7年前农业局曾推广过,买灯有补贴,当时理念跟不上,没有买,现在要自掏腰包了。”记者看到,由于五天没有清理,虫灯的袋子里已攒了不少夜吸蛾。

  走进仓库,记者在堆放着的包装盒上看见一个圆形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项毕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骄傲,“这是经过农业部认证许可的,我家的葡萄是实打实的无公害农产品,一批葡萄基本只用三次药,而且药品都是从供销社正规渠道拿的。做农产品要有良心,多花点精力,搭避雨棚;多花点钱,点虫灯。农药少一点,我们就会安心多一点。”

 

原文标题:我市葡萄农药残留检测连续三年全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