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导读:仪器信息网与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合作举办的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iConference on Mass Spectrometry,iCMS2017) 于2017年11月21日正式开幕。本届质谱网络会食品分析、环境分析、药物分析专场在11月23-24日举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张峰、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宋越等专家在线上给大家分享了精彩的报告。

  仪器信息网讯  仪器信息网与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合作举办的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iConference on Mass Spectrometry,iCMS2017) 于2017年11月21日正式开幕。本届质谱网络会议为期四天(11月21日-24日),共设质谱新技术、生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食品分析、环境分析、药物分析共五个专场。

  食品分析、环境分析、药物分析专场在11月23-24日举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张峰、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宋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文芳、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倩、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杜振霞、军科正源(北京)药物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李黎、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郑昕等专家在线上给大家分享了精彩的报告。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报告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 张峰

报告题目:基于质谱裂解规律的食品有害物筛查技术

  在报告中,张峰讲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化学性风险物质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非法添加物等。目前已经有大量上述风险物质检测方法的报道。然而,为了逃避常规检测,使用风险物质的结构类似物来替代成为一种趋势,而且由于类似物种类繁多,检测成为一大难题。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硬电离裂解规律已经非常清楚,通过标准谱库NIST库可以检索未知物质的结构信息,但是有害物质的软电离质谱裂解规律目前研究较少,带来有害物结构类似物的结构鉴定困难。张峰团队采用液相色谱-软电离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对β-受体激动剂类、栀子黄类、头孢菌素类、杂环胺类等物质的软电离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其裂解规律。通过裂解规律的应用,对同类结构的风险物质进行筛查及结构推断,从而为未知风险物质的筛查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报告人: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耿岳

报告题目:基于高分辨质谱的植物代谢组学研质谱在评价产地土壤残余农药对下茬作物食用安全风险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随着种植方式的变化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对农田基础环境的安全性风险引起政府和公众的持续关注。农田土壤中农药屡有检出,不仅威胁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土壤残留农药可通过根吸收进入作物,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土壤中残留农药的种类多样,尤以长残效、土壤处理类农药为主,包括土壤消毒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线虫剂等。耿岳的研究围绕我国典型农产品产区,开展产地土壤农药残留对下茬作物质量安全的影响评价。通过模拟实验和田间监测取样,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土壤和作物中农药残留进行精准定性定量分析,评价产地土壤残留农药对下茬作物的食用安全性,锁定敏感作物和高风险农药,为农药管控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建议。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报告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芳

报告题目:质谱在霉菌毒素从饲料到牛奶的转移转化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由于天气潮湿等原因,部分牧场的饲料可能会因为储存不当发生霉变,奶牛食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经牛体转移、转化到奶中。国内外均发生过霉菌毒素超标事件,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文芳的报告将从饲料和牛奶中霉菌毒素的残留限量、转移转化规律、检测方法与质量控制、风险排序与防控规程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报告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倩

报告题目:痕量环境污染物的碳纳米质谱探针

  现有的环境污染物分析主要依赖于色谱质谱串联技术,一般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步骤,分析通量低,且耗时耗力,在复杂环境样品中痕量污染物的快速筛查鉴定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刘倩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碳纳米材料的质谱探针,能够实现多种复杂环境与生物样品中的痕量有毒有害物质的高通量快速质谱筛查。这些方法主要基于表面增强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 或MALDI-TOF MS),通过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的碳纳米基质材料,有效地抑制传统基质在低质量区域的干扰。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材料具有的优异的污染物富集能力,提高检测灵敏度,可在单次分析中完成样品富集、干扰排除、分析物解吸电离等多个步骤,从而同时达到提高分析通量、增强灵敏度和排除基底干扰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对探针进行功能化修饰可以进一步增强其检测特异性。这些方法被成功地应用到在不同的真实环境体系中,用于阐明新型污染物的环境浓度和人体暴露水平。这些方法为环境健康研究提供实用的分析工具,有望在环境健康研究及公共安全保障中得到广泛应用。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报告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杜振霞

报告题目:离子迁移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离子迁移谱(IMS)是通过测量气相离子在电场中的迁移率来对待测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可达到分子水平的高灵敏性探测技术。IMS 在大气压力下工作,具有分析时间快、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便携等特点, 因此可用于现场或过程检测,是一种高效的分析仪器。杜振霞的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离子迁移谱的原理及我们利用固相微萃取与离子迁移谱联用测定水中的多环芳烃的的工作。此工作为水中在线监测有机污染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第二部分介绍气相色谱和离子迁移谱联用的原理,并介绍了们利用气相色谱与离子迁移谱联用测定涂料中VOCs的工作,她们把结果与国标方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由于色谱的引入,改善了离子迁移谱的分离性能,因此GC-IMS联用仪可用于VOCs源解析。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报告人:军科正源(北京)公司液质部门总监 李黎

报告题目:LC-MS/MS技术在ADC 药物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李黎介绍了ADC药物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情况。ADC药物是靶向性抗体与细胞毒药物(payload)用特殊的连接子偶联而成一种新型药物,充分利用了前者靶向、选择性强, 后者活性高, 同时又消除了前者疗效偏低和后者副作用偏大等缺陷。现阶段国内外在研的已经到临床研究阶段的ADC有30个以上,国内先阶段也有一个ADC已经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还有好多处于临床前研究或者更早期的开发中。由于ADC本身性质的复杂性,体内外需要测定和考察的指标也会远多于常规的新药。ADC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一般有:总抗,结合抗体,结合药物,游离药物这四大部分。其中游离药物及相关代谢物可直接采用LC-MS/MS 方法进行检测,结合药物部分一般采用hybrid LC-MS 方法。从可酶切和不可酶切的linker 两方面,探讨下hybrid LC-MS 技术在ADC药物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和策略。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报告人: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 郑昕

报告题目:HPLC-MS/MS药物定量方法中脑脊液替代基质的选择

  郑昕给大家带来了HPLC-MS/MS药物定量方法中脑脊液替代基质选择的研究报告。中枢神经系统中小分子化合物及内源性多肽的定量对于研究活性药物的分布、PK/PD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许多药物而言,通过测定其在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 CSF)中的浓度能够替代药物在脑组织中的浓度。但由于脑脊液难以大量获得,通常使用替代基质配制标准曲线和质控样品。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al spinal fluid, a CSF)是实验室常用的CSF替代基质,但存在多种不同配方。此外,有文献利用稀释血浆作为替代基质。探讨基于HPLC-MS/MS分析不同性质的小分子化合物在a CSF、稀释血浆及CSF中相对基质效应,为寻找更接近CSF替代基质提供参考。

  至此,本届网络质谱会议五个主题会场的31个报告全部顺利进行完毕,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圆满落下帷幕。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开幕 质谱新技术专场强势首发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21/233975.shtml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生物医学及生命科学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22/234087.shtml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仪器信息网讯  仪器信息网与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合作举办的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iConference on Mass Spectrometry,iCMS2017) 于2017年11月21日正式开幕。本届质谱网络会议为期四天(11月21日-24日),共设质谱新技术、生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食品分析、环境分析、药物分析共五个专场。

  食品分析、环境分析、药物分析专场在11月23-24日举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张峰、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宋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文芳、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倩、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杜振霞、军科正源(北京)药物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李黎、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郑昕等专家在线上给大家分享了精彩的报告。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报告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 张峰

报告题目:基于质谱裂解规律的食品有害物筛查技术

  在报告中,张峰讲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化学性风险物质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非法添加物等。目前已经有大量上述风险物质检测方法的报道。然而,为了逃避常规检测,使用风险物质的结构类似物来替代成为一种趋势,而且由于类似物种类繁多,检测成为一大难题。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硬电离裂解规律已经非常清楚,通过标准谱库NIST库可以检索未知物质的结构信息,但是有害物质的软电离质谱裂解规律目前研究较少,带来有害物结构类似物的结构鉴定困难。张峰团队采用液相色谱-软电离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对β-受体激动剂类、栀子黄类、头孢菌素类、杂环胺类等物质的软电离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其裂解规律。通过裂解规律的应用,对同类结构的风险物质进行筛查及结构推断,从而为未知风险物质的筛查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报告人: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耿岳

报告题目:基于高分辨质谱的植物代谢组学研质谱在评价产地土壤残余农药对下茬作物食用安全风险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随着种植方式的变化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对农田基础环境的安全性风险引起政府和公众的持续关注。农田土壤中农药屡有检出,不仅威胁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土壤残留农药可通过根吸收进入作物,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土壤中残留农药的种类多样,尤以长残效、土壤处理类农药为主,包括土壤消毒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线虫剂等。耿岳的研究围绕我国典型农产品产区,开展产地土壤农药残留对下茬作物质量安全的影响评价。通过模拟实验和田间监测取样,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土壤和作物中农药残留进行精准定性定量分析,评价产地土壤残留农药对下茬作物的食用安全性,锁定敏感作物和高风险农药,为农药管控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建议。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报告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芳

报告题目:质谱在霉菌毒素从饲料到牛奶的转移转化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由于天气潮湿等原因,部分牧场的饲料可能会因为储存不当发生霉变,奶牛食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经牛体转移、转化到奶中。国内外均发生过霉菌毒素超标事件,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文芳的报告将从饲料和牛奶中霉菌毒素的残留限量、转移转化规律、检测方法与质量控制、风险排序与防控规程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报告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倩

报告题目:痕量环境污染物的碳纳米质谱探针

  现有的环境污染物分析主要依赖于色谱质谱串联技术,一般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步骤,分析通量低,且耗时耗力,在复杂环境样品中痕量污染物的快速筛查鉴定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刘倩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碳纳米材料的质谱探针,能够实现多种复杂环境与生物样品中的痕量有毒有害物质的高通量快速质谱筛查。这些方法主要基于表面增强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 或MALDI-TOF MS),通过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的碳纳米基质材料,有效地抑制传统基质在低质量区域的干扰。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材料具有的优异的污染物富集能力,提高检测灵敏度,可在单次分析中完成样品富集、干扰排除、分析物解吸电离等多个步骤,从而同时达到提高分析通量、增强灵敏度和排除基底干扰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对探针进行功能化修饰可以进一步增强其检测特异性。这些方法被成功地应用到在不同的真实环境体系中,用于阐明新型污染物的环境浓度和人体暴露水平。这些方法为环境健康研究提供实用的分析工具,有望在环境健康研究及公共安全保障中得到广泛应用。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报告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杜振霞

报告题目:离子迁移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离子迁移谱(IMS)是通过测量气相离子在电场中的迁移率来对待测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可达到分子水平的高灵敏性探测技术。IMS 在大气压力下工作,具有分析时间快、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便携等特点, 因此可用于现场或过程检测,是一种高效的分析仪器。杜振霞的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离子迁移谱的原理及我们利用固相微萃取与离子迁移谱联用测定水中的多环芳烃的的工作。此工作为水中在线监测有机污染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第二部分介绍气相色谱和离子迁移谱联用的原理,并介绍了们利用气相色谱与离子迁移谱联用测定涂料中VOCs的工作,她们把结果与国标方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由于色谱的引入,改善了离子迁移谱的分离性能,因此GC-IMS联用仪可用于VOCs源解析。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报告人:军科正源(北京)公司液质部门总监 李黎

报告题目:LC-MS/MS技术在ADC 药物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李黎介绍了ADC药物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情况。ADC药物是靶向性抗体与细胞毒药物(payload)用特殊的连接子偶联而成一种新型药物,充分利用了前者靶向、选择性强, 后者活性高, 同时又消除了前者疗效偏低和后者副作用偏大等缺陷。现阶段国内外在研的已经到临床研究阶段的ADC有30个以上,国内先阶段也有一个ADC已经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还有好多处于临床前研究或者更早期的开发中。由于ADC本身性质的复杂性,体内外需要测定和考察的指标也会远多于常规的新药。ADC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一般有:总抗,结合抗体,结合药物,游离药物这四大部分。其中游离药物及相关代谢物可直接采用LC-MS/MS 方法进行检测,结合药物部分一般采用hybrid LC-MS 方法。从可酶切和不可酶切的linker 两方面,探讨下hybrid LC-MS 技术在ADC药物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和策略。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食品、环境、药物分析

报告人: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 郑昕

报告题目:HPLC-MS/MS药物定量方法中脑脊液替代基质的选择

  郑昕给大家带来了HPLC-MS/MS药物定量方法中脑脊液替代基质选择的研究报告。中枢神经系统中小分子化合物及内源性多肽的定量对于研究活性药物的分布、PK/PD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许多药物而言,通过测定其在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 CSF)中的浓度能够替代药物在脑组织中的浓度。但由于脑脊液难以大量获得,通常使用替代基质配制标准曲线和质控样品。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al spinal fluid, a CSF)是实验室常用的CSF替代基质,但存在多种不同配方。此外,有文献利用稀释血浆作为替代基质。探讨基于HPLC-MS/MS分析不同性质的小分子化合物在a CSF、稀释血浆及CSF中相对基质效应,为寻找更接近CSF替代基质提供参考。

  至此,本届网络质谱会议五个主题会场的31个报告全部顺利进行完毕,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圆满落下帷幕。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开幕 质谱新技术专场强势首发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21/233975.shtml

iCMS2017第八届质谱网络会议——生物医学及生命科学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22/2340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