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校企双星陨落,高校产学研用该何去何从

导读:​近日,紫光集团(原清华紫光)发布公告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重组。

近日,紫光集团(原清华紫光)发布公告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重组。据了解,紫光集团最早起步于1988年。当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这是清华大学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成立的全校第一家综合性校办企业,也是紫光集团前身。此前7月5日,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告,北大方正等公司的破产重整计划获批。北大方正和清华紫光被誉为“校企双星”,如今双双陨落。

校企双星陨落,高校产学研用该何去何从

紫光集团申请破产重组公告

校办企业是高校产学研探索的一个重要尝试。根据教育部在2014年公布的《高等学校校办企业统计概要公告》,2013年度,全国552所普通高等学校涉及企业5279家,其中一级企业有1797家,二级企业1566家,三级及以下企业1916家。如今,校企双星的陨落显露出了高校产学研模式的坎坷之路。

校办企业为何相继倒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高校所属企业问题日益凸显。2017年6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公布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反馈情况,在针对29所中管高校党委专项的巡视中,有23所高校被指出存在校办企业管理混乱的问题和廉洁风险——监管空缺的校企逐渐成为“高校反腐重灾区”。

早在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提出高校要逐步实现与下属企业的剥离,并且为高校企业改革设置了明确的实施步骤。2018年5月1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逐步实现高校与下属公司剥离,深化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

清华紫光和北大方正作为依靠清华和北大的科研转化发展起来的校企,虽然都是上市公司,但是根本算不上现代企业,管理混乱,虽然有先进的实验室和优秀的研究成果,但即便外聘职业经理人,也容易被腐化,单一的科研成果无法依靠资本实力在产业链上产生有效增值,不懂市场,所以只能被市场抛弃,最终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资产。

紫光和方正的处境,恰恰说明我们的科研转化和校办企业运作模式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有必要探索产研新路径,如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合作而非让国立高校乱搞。在自由市场上,一家企业的破产和失败并不会影响市场走向,只有在公平竞争中,才会产生真正伟大的企业。

高校产学研探索的困境

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那么为何高校产学研之路频频遇阻?

实验室项目没有传承、积累,缺少维护,管理水平低,甚至处于小作坊模式。高校教师大都是博士毕业直接进入学校工作,没有真正长时间的进入企业和理解企业的一套办事流程,也没有长时间接触工程上的技术。高校的项目,办事儿主力军都是学生,更没有经验,很多老师虽然之前接触过一些项目,但还没有总结出成熟的项目流程,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教也没法儿教,只能当甩手掌柜,遇到事情催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经验方面也是如此,都得从头学,而且毕业后很少有交接工作,保证项目可以持续进行。很多导师压迫着手里的博士,明明人家都已经达到毕业标准了,还迟迟不肯放人,不让其毕业,原因也在于此。而对于产业界来说,往往需要潜心一个方向数十年,吃透摸透工艺才能实现量产。

目前我国高校仍以论文评价为导向,但对于很多工艺研发往往不能出高影响因子论文,研究动力不足。而企业看重产品前景想赚钱,但高校院所想出论文但并不关心产品化,缺乏对产品的深耕细作。由此导致很多教授的研究成果对于企业来说毫无意义。要不就是纯粹水论文,要不就是过于高瞻远瞩。至于论文不够评不上的教授,又由于没有帽子,得不到支持。部分教授的确实有很强的技术,但由于不懂财务,企业经营而屡屡犯难,甚至财务不合规,而被送进监狱。

高校、研究机构的人低估了工业化的难度;而产业界的人又低估了理论分析的重要性。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近日,紫光集团(原清华紫光)发布公告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重组。据了解,紫光集团最早起步于1988年。当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这是清华大学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成立的全校第一家综合性校办企业,也是紫光集团前身。此前7月5日,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告,北大方正等公司的破产重整计划获批。北大方正和清华紫光被誉为“校企双星”,如今双双陨落。

校企双星陨落,高校产学研用该何去何从

紫光集团申请破产重组公告

校办企业是高校产学研探索的一个重要尝试。根据教育部在2014年公布的《高等学校校办企业统计概要公告》,2013年度,全国552所普通高等学校涉及企业5279家,其中一级企业有1797家,二级企业1566家,三级及以下企业1916家。如今,校企双星的陨落显露出了高校产学研模式的坎坷之路。

校办企业为何相继倒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高校所属企业问题日益凸显。2017年6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公布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反馈情况,在针对29所中管高校党委专项的巡视中,有23所高校被指出存在校办企业管理混乱的问题和廉洁风险——监管空缺的校企逐渐成为“高校反腐重灾区”。

早在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提出高校要逐步实现与下属企业的剥离,并且为高校企业改革设置了明确的实施步骤。2018年5月1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逐步实现高校与下属公司剥离,深化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

清华紫光和北大方正作为依靠清华和北大的科研转化发展起来的校企,虽然都是上市公司,但是根本算不上现代企业,管理混乱,虽然有先进的实验室和优秀的研究成果,但即便外聘职业经理人,也容易被腐化,单一的科研成果无法依靠资本实力在产业链上产生有效增值,不懂市场,所以只能被市场抛弃,最终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资产。

紫光和方正的处境,恰恰说明我们的科研转化和校办企业运作模式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有必要探索产研新路径,如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合作而非让国立高校乱搞。在自由市场上,一家企业的破产和失败并不会影响市场走向,只有在公平竞争中,才会产生真正伟大的企业。

高校产学研探索的困境

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那么为何高校产学研之路频频遇阻?

实验室项目没有传承、积累,缺少维护,管理水平低,甚至处于小作坊模式。高校教师大都是博士毕业直接进入学校工作,没有真正长时间的进入企业和理解企业的一套办事流程,也没有长时间接触工程上的技术。高校的项目,办事儿主力军都是学生,更没有经验,很多老师虽然之前接触过一些项目,但还没有总结出成熟的项目流程,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教也没法儿教,只能当甩手掌柜,遇到事情催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经验方面也是如此,都得从头学,而且毕业后很少有交接工作,保证项目可以持续进行。很多导师压迫着手里的博士,明明人家都已经达到毕业标准了,还迟迟不肯放人,不让其毕业,原因也在于此。而对于产业界来说,往往需要潜心一个方向数十年,吃透摸透工艺才能实现量产。

目前我国高校仍以论文评价为导向,但对于很多工艺研发往往不能出高影响因子论文,研究动力不足。而企业看重产品前景想赚钱,但高校院所想出论文但并不关心产品化,缺乏对产品的深耕细作。由此导致很多教授的研究成果对于企业来说毫无意义。要不就是纯粹水论文,要不就是过于高瞻远瞩。至于论文不够评不上的教授,又由于没有帽子,得不到支持。部分教授的确实有很强的技术,但由于不懂财务,企业经营而屡屡犯难,甚至财务不合规,而被送进监狱。

高校、研究机构的人低估了工业化的难度;而产业界的人又低估了理论分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