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刘倩团队:人眼表面黑碳颗粒物检测及暴露风险研究取得进展

导读:研究首先采用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LDI-MSI)方法检测了结膜囊灌洗液中的黑碳颗粒物,发现43%的结膜囊灌洗液样品中可以检测到黑碳颗粒物。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倩等在人眼表面黑碳颗粒物的检测及暴露风险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近日以“Detection of ambient black carbon in conjunctival sac washed fluid reveals ocular exposure risks of particulate pollu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DOI: 10.1021/acs.estlett.3c00388)。

  大气细颗粒物影响人体健康的研究多集中于呼吸暴露途径。而眼睛作为长时间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器官,其在环境暴露下的健康风险往往被忽视。研究人员选择黑碳颗粒物作为大气细颗粒物的代表性毒性组分,首次报道了非职业暴露人群眼表环境中黑碳颗粒物的直接检测和定量结果。(浓度范围为0.31 - 5.1 μg/mL,平均值0.95 μg/mL)。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刘倩团队:人眼表面黑碳颗粒物检测及暴露风险研究取得进展

  图1 眼表环境中黑碳颗粒物的识别与检测流程

  研究还揭示了一些日常暴露途径(如吸烟、通勤方式、生活区域等)对黑碳颗粒物在眼表沉积的影响。此外,结合临床检查结果,揭示了眼表环境中黑碳颗粒物的赋存与眼科指标及眼科疾病的关系,发现黑碳的赋存与干眼症发病显著相关。这表明黑碳颗粒物可以作为眼表的潜在暴露标志物,并用于提示和评价眼健康风险。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刘倩团队:人眼表面黑碳颗粒物检测及暴露风险研究取得进展

  图2 黑碳未检出组与黑碳检出组的眼科指标比较

  该工作由生态环境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合作完成,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中心博士生刘琳,通讯作者为刘倩研究员和北京协和医院龙琴主任医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基金委“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重大研究计划、“大气霾化学”基础科学中心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lett.3c00388


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倩等在人眼表面黑碳颗粒物的检测及暴露风险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近日以“Detection of ambient black carbon in conjunctival sac washed fluid reveals ocular exposure risks of particulate pollu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DOI: 10.1021/acs.estlett.3c00388)。

  大气细颗粒物影响人体健康的研究多集中于呼吸暴露途径。而眼睛作为长时间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器官,其在环境暴露下的健康风险往往被忽视。研究人员选择黑碳颗粒物作为大气细颗粒物的代表性毒性组分,首次报道了非职业暴露人群眼表环境中黑碳颗粒物的直接检测和定量结果。(浓度范围为0.31 - 5.1 μg/mL,平均值0.95 μg/mL)。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刘倩团队:人眼表面黑碳颗粒物检测及暴露风险研究取得进展

  图1 眼表环境中黑碳颗粒物的识别与检测流程

  研究还揭示了一些日常暴露途径(如吸烟、通勤方式、生活区域等)对黑碳颗粒物在眼表沉积的影响。此外,结合临床检查结果,揭示了眼表环境中黑碳颗粒物的赋存与眼科指标及眼科疾病的关系,发现黑碳的赋存与干眼症发病显著相关。这表明黑碳颗粒物可以作为眼表的潜在暴露标志物,并用于提示和评价眼健康风险。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刘倩团队:人眼表面黑碳颗粒物检测及暴露风险研究取得进展

  图2 黑碳未检出组与黑碳检出组的眼科指标比较

  该工作由生态环境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合作完成,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中心博士生刘琳,通讯作者为刘倩研究员和北京协和医院龙琴主任医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基金委“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重大研究计划、“大气霾化学”基础科学中心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lett.3c0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