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电镜、电子衍射专家在列|“科学探索奖”48人名单揭晓:每人奖300万元

导读:9月23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深圳隆重举行,共有48人获得“科学探索奖”,每人获得300万元奖金。在此次获奖的48位科学家中,有几位科学家致力于仪器的研究和发展。

9月23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深圳隆重举行,来自十大领域的获奖青年科学家首次集体亮相,并接受奖杯的荣誉。今年,共有48人获得“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见文末),每位获奖人将获得由腾讯基金会资助的300万元奖金。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仪器的发展。在此次获奖的48位科学家中,有几位科学家致力于仪器的研究和发展,以下列举了部分科学家的研究方向:

高  鹏(北京大学)在电子显成像与谱学新方法、原子尺度界面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

向  导(上海交通大学):在提高自由电子激光相关性和超快电子衍射分辨率方面做出了贡献。

石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单分子磁共振的发展与生医交叉领域的应用方面做出了贡献。

吴凯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量子点超快自旋光物理与光化学方面最初了贡献。

宋清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微纳激光角动量操控及超快开关方面做出了贡献。

彭新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自旋量子调控及其量子信息科学应用方面做出了贡献。

姚宏(清华大学):在强关联量子物态和新奇量子相变的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

电镜、电子衍射专家在列|“科学探索奖”48人名单揭晓:每人奖300万元

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合影留念

关于“科学探索奖”

“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由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林毅夫、沈南鹏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目前由杨振宁担任评委会主席。该奖项覆盖基础科学与前沿科技十个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鼓励他们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每位获奖者将获得奖金300万元人民币以及证书和奖杯。

迄今为止已累计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他们来自26个城市,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截至今年6月,获奖人在获奖当年及其后,共有7位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2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多人在国际核心科学期刊上发布重大成果。

正是有了这些科学家在各自领域的辛勤耕耘和不断探索,才有了理论的创新、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学探索奖的设立无疑对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使科学家们能够专注于科学研究,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保持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纯粹热情。这种投入和关注对提升科学创新活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数学物理学

丁  剑 北京大学

何  颂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彭新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国祯 复旦大学

向  导 上海交通大学

姚  宏 清华大学

化学新材料

邓贤明 厦门大学

刘心元 南方科技大学

吴凯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许华平 清华大学

曾  杰 安徽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天文和地学

成里京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范一中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Joseph Ryan MICHALSKI 香港大学

倪彬彬 武汉大学

田  晖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

白  洋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曹  鹏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葛  亮 清华大学

巫永睿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张国捷 浙江大学

医学科学

白  凡 北京大学

姜长涛 北京大学

刘  强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王  磊 复旦大学

许琛琦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信息电子

程  翔 北京大学

耿  新 东南大学

卢策吾 上海交通大学

宋清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

唐  杰 清华大学

能源环境

丁  一 浙江大学

刘  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殳凹 苏州大学

张  强 清华大学

张新波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钟文琪 东南大学

先进制造

谷国迎 上海交通大学

陶  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  博 大连理工大学

交通建筑

戴  峰 四川大学

周  颖 同济大学

邹  丽 大连理工大学

前沿交叉

高  鹏 北京大学

石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吴艺林 香港中文大学

曾坚阳 西湖大学

张  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9月23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深圳隆重举行,来自十大领域的获奖青年科学家首次集体亮相,并接受奖杯的荣誉。今年,共有48人获得“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见文末),每位获奖人将获得由腾讯基金会资助的300万元奖金。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仪器的发展。在此次获奖的48位科学家中,有几位科学家致力于仪器的研究和发展,以下列举了部分科学家的研究方向:

高  鹏(北京大学)在电子显成像与谱学新方法、原子尺度界面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

向  导(上海交通大学):在提高自由电子激光相关性和超快电子衍射分辨率方面做出了贡献。

石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单分子磁共振的发展与生医交叉领域的应用方面做出了贡献。

吴凯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量子点超快自旋光物理与光化学方面最初了贡献。

宋清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微纳激光角动量操控及超快开关方面做出了贡献。

彭新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自旋量子调控及其量子信息科学应用方面做出了贡献。

姚宏(清华大学):在强关联量子物态和新奇量子相变的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

电镜、电子衍射专家在列|“科学探索奖”48人名单揭晓:每人奖300万元

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合影留念

关于“科学探索奖”

“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由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林毅夫、沈南鹏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目前由杨振宁担任评委会主席。该奖项覆盖基础科学与前沿科技十个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鼓励他们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每位获奖者将获得奖金300万元人民币以及证书和奖杯。

迄今为止已累计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他们来自26个城市,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截至今年6月,获奖人在获奖当年及其后,共有7位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2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多人在国际核心科学期刊上发布重大成果。

正是有了这些科学家在各自领域的辛勤耕耘和不断探索,才有了理论的创新、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学探索奖的设立无疑对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使科学家们能够专注于科学研究,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保持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纯粹热情。这种投入和关注对提升科学创新活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数学物理学

丁  剑 北京大学

何  颂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彭新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国祯 复旦大学

向  导 上海交通大学

姚  宏 清华大学

化学新材料

邓贤明 厦门大学

刘心元 南方科技大学

吴凯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许华平 清华大学

曾  杰 安徽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天文和地学

成里京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范一中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Joseph Ryan MICHALSKI 香港大学

倪彬彬 武汉大学

田  晖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

白  洋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曹  鹏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葛  亮 清华大学

巫永睿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张国捷 浙江大学

医学科学

白  凡 北京大学

姜长涛 北京大学

刘  强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王  磊 复旦大学

许琛琦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信息电子

程  翔 北京大学

耿  新 东南大学

卢策吾 上海交通大学

宋清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

唐  杰 清华大学

能源环境

丁  一 浙江大学

刘  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殳凹 苏州大学

张  强 清华大学

张新波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钟文琪 东南大学

先进制造

谷国迎 上海交通大学

陶  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  博 大连理工大学

交通建筑

戴  峰 四川大学

周  颖 同济大学

邹  丽 大连理工大学

前沿交叉

高  鹏 北京大学

石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吴艺林 香港中文大学

曾坚阳 西湖大学

张  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