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专家企业座谈:共话国产制备液相色谱发展

导读:"液相色谱技术研讨会"在大连举行,聚焦分离纯化应用与国产装备发展,探讨自动化、智能化与绿色色谱技术。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8月9日,“液相色谱技术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与发展研讨会”在大连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邀请了权威学术专家及在工业界深耕多年的产业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等业内专家,以及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企业研究院院长尹红锋、苏州依利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彤、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大兵等相关企业代表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专家企业座谈:共话国产制备液相色谱发展

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围绕国内外液相色谱纯化装备产业的发展历程、色谱纯化装备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以及制备色谱技术的现状、难点和发展方向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与会嘉宾们热烈讨论,为国产制备液相色谱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想法。大家一致认为,国内制备液相色谱厂家目前已经成功攻克了大尺寸色谱柱加工、色谱柱流体分配、系统耐压和密封、色谱过程精确控制等技术方面的难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色谱技术发展方向,嘉宾们表示,未来应重点关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与色谱技术的结合,并在连续化生产等方面实现智能控制,最终实现“黑灯工厂”的目标。此外,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重点发展节省化学试剂、降低环境负担等绿色色谱技术,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目前,诺华赛、思拓凡、汉邦科技、创新通恒、苏州利穗等主流厂商在国内制备液相色谱市场较为活跃。其中,小分子制备液相色谱领域,汉邦科技、创新通恒等国产企业布局较早,随着国内化药、多肽、胰岛素等市场的不断扩大,这些企业的发展规模也随之壮大。根据相关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市场从事生产级小分子液相色谱系统厂商数量约10家,汉邦科技的市场份额最大,达到了25%左右,在多肽、胰岛素以及GLP-1等产品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大分子层析设备市场竞争激烈,进口品牌市场占有率较高,国内苏州利穗、汉邦科技、东富龙等厂商紧随其后;不过,虽然国产品牌在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方面与进口品牌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来国产品牌的技术进步明显,产品性能和质量不断提升,市场份额也在逐渐扩大。

最后,张玉奎院士特别强调了自主创新研发对于国产企业的重要性,并鼓励像汉邦科技、依利特这样的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承担起解决核心零部件问题的责任,以此加速国产化替代的进程。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8月9日,“液相色谱技术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与发展研讨会”在大连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邀请了权威学术专家及在工业界深耕多年的产业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等业内专家,以及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企业研究院院长尹红锋、苏州依利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彤、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大兵等相关企业代表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专家企业座谈:共话国产制备液相色谱发展

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围绕国内外液相色谱纯化装备产业的发展历程、色谱纯化装备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以及制备色谱技术的现状、难点和发展方向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与会嘉宾们热烈讨论,为国产制备液相色谱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想法。大家一致认为,国内制备液相色谱厂家目前已经成功攻克了大尺寸色谱柱加工、色谱柱流体分配、系统耐压和密封、色谱过程精确控制等技术方面的难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色谱技术发展方向,嘉宾们表示,未来应重点关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与色谱技术的结合,并在连续化生产等方面实现智能控制,最终实现“黑灯工厂”的目标。此外,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重点发展节省化学试剂、降低环境负担等绿色色谱技术,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目前,诺华赛、思拓凡、汉邦科技、创新通恒、苏州利穗等主流厂商在国内制备液相色谱市场较为活跃。其中,小分子制备液相色谱领域,汉邦科技、创新通恒等国产企业布局较早,随着国内化药、多肽、胰岛素等市场的不断扩大,这些企业的发展规模也随之壮大。根据相关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市场从事生产级小分子液相色谱系统厂商数量约10家,汉邦科技的市场份额最大,达到了25%左右,在多肽、胰岛素以及GLP-1等产品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大分子层析设备市场竞争激烈,进口品牌市场占有率较高,国内苏州利穗、汉邦科技、东富龙等厂商紧随其后;不过,虽然国产品牌在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方面与进口品牌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来国产品牌的技术进步明显,产品性能和质量不断提升,市场份额也在逐渐扩大。

最后,张玉奎院士特别强调了自主创新研发对于国产企业的重要性,并鼓励像汉邦科技、依利特这样的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承担起解决核心零部件问题的责任,以此加速国产化替代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