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从“走近”到“走进”,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瑞孚迪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探索转化医学边界!

进入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阅读更多话题内容

导读:生物药市场对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亟需技术创新来填补现有的技术空白。双方合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不仅在科技层面高度互补,也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落地应用。

2024年9月19日,第六届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瑞孚迪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年会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隆重举行。作为推动国内生物药制备和递送创新的重要平台,本次会议聚焦于前沿技术的探讨与未来发展的规划。

从“走近”到“走进”,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瑞孚迪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探索转化医学边界!

共建实验室新品牌揭牌仪式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马光辉院士、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魏炜研究员、瑞孚迪大中华区业务副总裁及总经理刘疆、瑞孚迪大中华区市场总监郑胤、瑞孚迪生命科学技术总监冯起共同为共建实验室新品牌启动揭牌。

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主任魏炜研究员、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宋翠、瑞孚迪大中华区业务副总裁及总经理刘疆、瑞孚迪大中华区市场总监郑胤,深入探讨了实验室合作背景、技术成就及未来规划。

从“走近”到“走进”,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瑞孚迪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探索转化医学边界!

采访现场

(从左至右: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编辑刘立东、瑞孚迪大中华区市场总监郑胤、瑞孚迪大中华区业务副总裁及总经理刘疆、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主任魏炜、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宋翠)

 合作初衷篇

技术积淀+工程化思维,优势互补共推转化医学技术研发

仪器信息网:“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瑞孚迪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成立的初衷?当时的合作背景是怎样的?

魏炜:这个共建实验室成立的初衷是结合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科研优势与瑞孚迪的技术平台,共同推动生物药制备与递送的创新,尤其是转化医学领域的技术研发。我们看到,生物药市场对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亟需技术创新来填补现有的技术空白。双方合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不仅在科技层面高度互补,也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落地应用。

仪器信息网:瑞孚迪选择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的原因以及双方合作中的互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疆:众所周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在全球科研领域享有盛誉,尤其在生物药技术方面有深厚的基础研究积淀。马光辉院士和魏炜教授团队在生物药制备及递送领域硕果累累,擅长用极具前瞻性的工程化思维和手段解决生命科学研究问题。而瑞孚迪通过本土化战略,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我们之所以选择合作,是因为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科研实力与瑞孚迪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在市场应用中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瑞孚迪提供的设备和技术平台,如多功能酶标仪、细胞影像系统、小动物活体成像设备等,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科研需求相辅相成,加快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重要成果篇

 仿生剂型药物递送成果用“大数据” 说话

仪器信息网:自2017年实验室成立以来,在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

魏炜:实验室成立后,我们在药物递送系统的开发上取得了不少突破,特别是在仿生制剂和视网膜疾病的外囊泡递送系统的研究上,已经进入临床前阶段,这为精准医疗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此外,我们还通过基于高内涵成像的药物筛选技术,结合小动物活体影像技术,开发了一系列高效的药物递送解决方案。至今为止,我们发表了上百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包括CNS正刊以及子刊,并为数百家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成绩也为中国生物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宋翠:正如马院士在会上所说,具体而言,共建实验室已成立七年来硕果累累,累积机时达两万多小时,开展各种学术研讨和技术宣讲200余场,客户培训160余场,使用和参观用户单位多达数百家,服务区域几乎覆盖北京绝大多数科研单位和医药公司,甚至包括华北乃至东北、西北等诸多用户单位,极大的地助力和支撑了科研的发展。


仪器信息网:瑞孚迪在这一合作中提供了哪些关键技术支持?这些支持如何推动了实验室的发展?

刘疆:2017年成立之初,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就配备了从高端多功能酶标仪、到细胞影像高内涵分析系统、到小动物活体成像与MicroCT成像等一系列设备,并配备一名全职技术服务和实验室管理人员,面向全市场提供平台共享。确保了实验室能够在高效、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科研瑞孚迪提供了高端的生物医学设备。

正如魏炜教授所言,共建实验室这个模式很成功,出色地完成了大型共享平台的辐射效果,让更多的科学家们有条件更早时间接触和了解市场的新技术,更早使用上这些新技术,助力科研工作。这些技术支持显著提升了实验室的科研效率,加速了生物药和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开发与验证,推动了前沿技术的转化。

此外,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每年开展大量专业技术培训和资源共享,确保实验室研究工作始终处于行业前沿。

 技术前瞻篇

药物递送效率与准确性仍具挑战,活体影像/类器官等技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仪器信息网:本次年会中讨论了多个前沿技术,包括活体影像、高内涵成像和类器官技术等。您如何看待这些技术在转化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魏炜:活体影像技术可以实时追踪药物的体内行为,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高内涵成像则可以揭示细胞的复杂过程,帮助科学家们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而类器官技术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接近真实生物系统的模型,这在疾病研究和药物筛选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未来几年,这些技术无疑将推动转化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实验室也会继续深耕这些技术领域,未来将进一步探索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和仿生制剂技术,加大在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上的研究投入,力争在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上取得更多突破。


仪器信息网:您认为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领域目前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是什么?瑞孚迪在解决这些挑战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刘疆:当前面临最大的技术挑战是如何提高药物递送的精准性和效率,尤其是在复杂的生物系统中验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瑞孚迪通过不断优化自己的设备和技术,推出了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到活体水平一系列的针对性解决方案。例如,通过高内涵成像技术,我们可以在细胞水平上直观研究药物的递送情况。而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则可以直观地研究生物药和药剂等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观察其体内的分布、靶向、代谢情况。同时,利用自身配套试剂、自动化整合技术等,可以开展自动化的、高通量药物研究。我们还与实验室紧密合作,确保我们的技术能够满足一线的科研需求和应用场景。

 品牌市场篇

瑞孚迪一周年:坚持从走近用户到走进用户,持续巩固市场地位

仪器信息网:今年实验室使用了瑞孚迪的新品牌名,您认为这对共建实验室的合作有怎样的意义?

郑胤:今年是瑞孚迪新品牌成立一周年,使用新品牌名标志着我们与实验室的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通过品牌升级,瑞孚迪不仅巩固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更是对于中国本土客户在技术、服务和市场定位的全面提升。通过品牌更新,瑞孚迪能够更清晰地传达其创新和科研支持方面的承诺,共同携手“以科技之能突破人类潜能的边界”。

与实验室的合作也让我们在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领域展示了更多创新成果,这对双方的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仪器信息网:能否具体谈谈瑞孚迪如何通过与顶尖科研单位的合作,展示自己的技术创新与市场优势?这些合作对品牌的市场策略有何影响?

郑胤:通过与顶尖科研单位合作,不仅展示了瑞孚迪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先技术,如类器官技术、高内涵成像和药物筛选平台,并通过一线科学家用户反馈更快的事项市场需求的精准定位,为后续产品的迭代和升级提供了宝贵的依据。例如,我们推出了国产化的高内涵成像系统和活体影像设备,适应本地市场的需求,仅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也增强了瑞孚迪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品牌地位。

 展望篇

实现合作模式升级版本2.0,持续聚焦生物药制备与递送研发的突破与创新

仪器信息网:实验室更名为“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之后,有哪些新的使命和愿景?也请谈谈未来的规划和目标。

魏炜:实验室更名之后,我们的使命更加明确。未来,我们将加大在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上的研究投入,继续在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和仿生制剂技术上取得突破。我们的目标是面向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和材料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发展生物药制备与递送的共性理论和变革性技术,成为生物药基础科学研究向健康产业迈进的重要基石和创新引擎,支撑并推动我国生物药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


仪器信息网:瑞孚迪布局转化医学服务平台背后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刘疆:在国家号召加强大型设备平台共享的背景下,瑞孚迪今年春成立了专业的转化医学技术服务平台,不仅投入了大量的先进设备平台,还配套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这也造就了与中科院过程所生物药制备和递送重点实验室的合作模式2.0升级版。

将原有的以机时共享为主的共享平台升级为提供有瑞孚迪特色的技术服务平台。让用户不仅仅是使用高内涵、小动物活体成像这样的大型设备进行成像研究,更可以使用瑞孚迪一站式的技术服务,包括相应的课题设计、样本制备、设备获取数据,大量数据分析等全套的技术服务。借此充分展示瑞孚迪的技术优势,更好地为广大用户服务。

从“走近”到“走进”,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瑞孚迪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探索转化医学边界!

合影留念

(从左至右: 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编辑刘立东、瑞孚迪大中华区市场总监郑胤、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主任魏炜、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院士马光辉、瑞孚迪大中华区业务副总裁及总经理刘疆、韩国KAIST教授Pilhan Kim、瑞孚迪生命科学技术总监冯起)

 后记:

本次采访中,我们深入了解了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与瑞孚迪的合作历程与技术成果,并对双方未来进一步的深度合作及潜在成果抱以厚望。

通过与各位嘉宾的交谈,笔者深刻感受到目前科学仪器设备的单一供应已无法充分应对科研需求的复杂化。一线科研用户需求的不仅是尖端仪器,更包括技术运用和课题设计的全方位支持,以进一步提升科研效率。理想的仪器平台应构筑一个综合性的科研服务生态系统,全面促进科学探索与仪器技术的创新应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科研工作者与仪器厂商的双向反馈以及紧密合作。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写评论…
0

2024年9月19日,第六届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瑞孚迪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年会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隆重举行。作为推动国内生物药制备和递送创新的重要平台,本次会议聚焦于前沿技术的探讨与未来发展的规划。

从“走近”到“走进”,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瑞孚迪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探索转化医学边界!

共建实验室新品牌揭牌仪式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马光辉院士、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魏炜研究员、瑞孚迪大中华区业务副总裁及总经理刘疆、瑞孚迪大中华区市场总监郑胤、瑞孚迪生命科学技术总监冯起共同为共建实验室新品牌启动揭牌。

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主任魏炜研究员、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宋翠、瑞孚迪大中华区业务副总裁及总经理刘疆、瑞孚迪大中华区市场总监郑胤,深入探讨了实验室合作背景、技术成就及未来规划。

从“走近”到“走进”,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瑞孚迪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探索转化医学边界!

采访现场

(从左至右: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编辑刘立东、瑞孚迪大中华区市场总监郑胤、瑞孚迪大中华区业务副总裁及总经理刘疆、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主任魏炜、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宋翠)

 合作初衷篇

技术积淀+工程化思维,优势互补共推转化医学技术研发

仪器信息网:“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瑞孚迪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成立的初衷?当时的合作背景是怎样的?

魏炜:这个共建实验室成立的初衷是结合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科研优势与瑞孚迪的技术平台,共同推动生物药制备与递送的创新,尤其是转化医学领域的技术研发。我们看到,生物药市场对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亟需技术创新来填补现有的技术空白。双方合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不仅在科技层面高度互补,也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落地应用。

仪器信息网:瑞孚迪选择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的原因以及双方合作中的互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疆:众所周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在全球科研领域享有盛誉,尤其在生物药技术方面有深厚的基础研究积淀。马光辉院士和魏炜教授团队在生物药制备及递送领域硕果累累,擅长用极具前瞻性的工程化思维和手段解决生命科学研究问题。而瑞孚迪通过本土化战略,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我们之所以选择合作,是因为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科研实力与瑞孚迪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在市场应用中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瑞孚迪提供的设备和技术平台,如多功能酶标仪、细胞影像系统、小动物活体成像设备等,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科研需求相辅相成,加快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重要成果篇

 仿生剂型药物递送成果用“大数据” 说话

仪器信息网:自2017年实验室成立以来,在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

魏炜:实验室成立后,我们在药物递送系统的开发上取得了不少突破,特别是在仿生制剂和视网膜疾病的外囊泡递送系统的研究上,已经进入临床前阶段,这为精准医疗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此外,我们还通过基于高内涵成像的药物筛选技术,结合小动物活体影像技术,开发了一系列高效的药物递送解决方案。至今为止,我们发表了上百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包括CNS正刊以及子刊,并为数百家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成绩也为中国生物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宋翠:正如马院士在会上所说,具体而言,共建实验室已成立七年来硕果累累,累积机时达两万多小时,开展各种学术研讨和技术宣讲200余场,客户培训160余场,使用和参观用户单位多达数百家,服务区域几乎覆盖北京绝大多数科研单位和医药公司,甚至包括华北乃至东北、西北等诸多用户单位,极大的地助力和支撑了科研的发展。


仪器信息网:瑞孚迪在这一合作中提供了哪些关键技术支持?这些支持如何推动了实验室的发展?

刘疆:2017年成立之初,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就配备了从高端多功能酶标仪、到细胞影像高内涵分析系统、到小动物活体成像与MicroCT成像等一系列设备,并配备一名全职技术服务和实验室管理人员,面向全市场提供平台共享。确保了实验室能够在高效、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科研瑞孚迪提供了高端的生物医学设备。

正如魏炜教授所言,共建实验室这个模式很成功,出色地完成了大型共享平台的辐射效果,让更多的科学家们有条件更早时间接触和了解市场的新技术,更早使用上这些新技术,助力科研工作。这些技术支持显著提升了实验室的科研效率,加速了生物药和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开发与验证,推动了前沿技术的转化。

此外,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每年开展大量专业技术培训和资源共享,确保实验室研究工作始终处于行业前沿。

 技术前瞻篇

药物递送效率与准确性仍具挑战,活体影像/类器官等技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仪器信息网:本次年会中讨论了多个前沿技术,包括活体影像、高内涵成像和类器官技术等。您如何看待这些技术在转化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魏炜:活体影像技术可以实时追踪药物的体内行为,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高内涵成像则可以揭示细胞的复杂过程,帮助科学家们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而类器官技术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接近真实生物系统的模型,这在疾病研究和药物筛选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未来几年,这些技术无疑将推动转化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实验室也会继续深耕这些技术领域,未来将进一步探索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和仿生制剂技术,加大在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上的研究投入,力争在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上取得更多突破。


仪器信息网:您认为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领域目前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是什么?瑞孚迪在解决这些挑战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刘疆:当前面临最大的技术挑战是如何提高药物递送的精准性和效率,尤其是在复杂的生物系统中验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瑞孚迪通过不断优化自己的设备和技术,推出了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到活体水平一系列的针对性解决方案。例如,通过高内涵成像技术,我们可以在细胞水平上直观研究药物的递送情况。而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则可以直观地研究生物药和药剂等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观察其体内的分布、靶向、代谢情况。同时,利用自身配套试剂、自动化整合技术等,可以开展自动化的、高通量药物研究。我们还与实验室紧密合作,确保我们的技术能够满足一线的科研需求和应用场景。

 品牌市场篇

瑞孚迪一周年:坚持从走近用户到走进用户,持续巩固市场地位

仪器信息网:今年实验室使用了瑞孚迪的新品牌名,您认为这对共建实验室的合作有怎样的意义?

郑胤:今年是瑞孚迪新品牌成立一周年,使用新品牌名标志着我们与实验室的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通过品牌升级,瑞孚迪不仅巩固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更是对于中国本土客户在技术、服务和市场定位的全面提升。通过品牌更新,瑞孚迪能够更清晰地传达其创新和科研支持方面的承诺,共同携手“以科技之能突破人类潜能的边界”。

与实验室的合作也让我们在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领域展示了更多创新成果,这对双方的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仪器信息网:能否具体谈谈瑞孚迪如何通过与顶尖科研单位的合作,展示自己的技术创新与市场优势?这些合作对品牌的市场策略有何影响?

郑胤:通过与顶尖科研单位合作,不仅展示了瑞孚迪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先技术,如类器官技术、高内涵成像和药物筛选平台,并通过一线科学家用户反馈更快的事项市场需求的精准定位,为后续产品的迭代和升级提供了宝贵的依据。例如,我们推出了国产化的高内涵成像系统和活体影像设备,适应本地市场的需求,仅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也增强了瑞孚迪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品牌地位。

 展望篇

实现合作模式升级版本2.0,持续聚焦生物药制备与递送研发的突破与创新

仪器信息网:实验室更名为“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之后,有哪些新的使命和愿景?也请谈谈未来的规划和目标。

魏炜:实验室更名之后,我们的使命更加明确。未来,我们将加大在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上的研究投入,继续在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和仿生制剂技术上取得突破。我们的目标是面向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和材料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发展生物药制备与递送的共性理论和变革性技术,成为生物药基础科学研究向健康产业迈进的重要基石和创新引擎,支撑并推动我国生物药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


仪器信息网:瑞孚迪布局转化医学服务平台背后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刘疆:在国家号召加强大型设备平台共享的背景下,瑞孚迪今年春成立了专业的转化医学技术服务平台,不仅投入了大量的先进设备平台,还配套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这也造就了与中科院过程所生物药制备和递送重点实验室的合作模式2.0升级版。

将原有的以机时共享为主的共享平台升级为提供有瑞孚迪特色的技术服务平台。让用户不仅仅是使用高内涵、小动物活体成像这样的大型设备进行成像研究,更可以使用瑞孚迪一站式的技术服务,包括相应的课题设计、样本制备、设备获取数据,大量数据分析等全套的技术服务。借此充分展示瑞孚迪的技术优势,更好地为广大用户服务。

从“走近”到“走进”,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瑞孚迪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探索转化医学边界!

合影留念

(从左至右: 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编辑刘立东、瑞孚迪大中华区市场总监郑胤、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主任魏炜、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院士马光辉、瑞孚迪大中华区业务副总裁及总经理刘疆、韩国KAIST教授Pilhan Kim、瑞孚迪生命科学技术总监冯起)

 后记:

本次采访中,我们深入了解了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与瑞孚迪的合作历程与技术成果,并对双方未来进一步的深度合作及潜在成果抱以厚望。

通过与各位嘉宾的交谈,笔者深刻感受到目前科学仪器设备的单一供应已无法充分应对科研需求的复杂化。一线科研用户需求的不仅是尖端仪器,更包括技术运用和课题设计的全方位支持,以进一步提升科研效率。理想的仪器平台应构筑一个综合性的科研服务生态系统,全面促进科学探索与仪器技术的创新应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科研工作者与仪器厂商的双向反馈以及紧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