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环保部:未发现朝鲜地下核试验人工放射性核素

  针对2月12日朝鲜进行的第三次地下核试验,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天表示,环保部门继续在我国东北边境及周边地区加密监测点位,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截至今天上午11时,东北边境及周边地区大气气溶胶样品监测中未发现人工放射性核素。

  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数据显示,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在内的31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处正常水平。

  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总工程师陈晓秋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进行封闭式地下核试验,由于核裂变而泄漏的环境辐射污染较小,即使设备等发生故障有少量放射性物质逸出,大致估算,也仅为大气核试验的十万分之一。

  1963年8月,美国、苏联和英国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即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但允许在地下进行核试验。陈晓秋说,此后很多国家都转到地下做核试验。一方面,地下核试验的爆炸当量比大气核试验小很多,可进行主要性能测试,如验证理论计算和工程设计是否正确,为改进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等;另一方面,其泄漏到环境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比大气核试验少很多,仅为十万分之一。此外,伴随核裂变产生的放射性氙-133,半衰期为两天多。“如果设备等发生故障,有少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出,对环境的辐射影响也仅出现在前几天。”

  陈晓秋说,从《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到1996年9月联合国大会第50届会议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世界各国进行了大约上千次地下核试验。以往的经验证明,地下核试验的环境辐射影响较小,“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也比较小,所排放的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中每年仅迁移几厘米”。

来源于:中国科技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针对2月12日朝鲜进行的第三次地下核试验,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天表示,环保部门继续在我国东北边境及周边地区加密监测点位,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截至今天上午11时,东北边境及周边地区大气气溶胶样品监测中未发现人工放射性核素。

  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数据显示,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在内的31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处正常水平。

  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总工程师陈晓秋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进行封闭式地下核试验,由于核裂变而泄漏的环境辐射污染较小,即使设备等发生故障有少量放射性物质逸出,大致估算,也仅为大气核试验的十万分之一。

  1963年8月,美国、苏联和英国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即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但允许在地下进行核试验。陈晓秋说,此后很多国家都转到地下做核试验。一方面,地下核试验的爆炸当量比大气核试验小很多,可进行主要性能测试,如验证理论计算和工程设计是否正确,为改进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等;另一方面,其泄漏到环境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比大气核试验少很多,仅为十万分之一。此外,伴随核裂变产生的放射性氙-133,半衰期为两天多。“如果设备等发生故障,有少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出,对环境的辐射影响也仅出现在前几天。”

  陈晓秋说,从《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到1996年9月联合国大会第50届会议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世界各国进行了大约上千次地下核试验。以往的经验证明,地下核试验的环境辐射影响较小,“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也比较小,所排放的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中每年仅迁移几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