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 大会介绍
  • 会议日程
  • 演讲嘉宾
  • 会议赞助

第二届“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与应用”网络会议(2021)

直播时间 10月19日 09:30 - 10月21日 17:00

大会介绍

为加速国内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发展,促进国内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领域的人员互动交流,推动我国半导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仪器信息网将于2021年10月19-21日举办第二届“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及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i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Devices, iCSMD 2021)”,围绕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低维材料与器件、钙钛矿半导体与器件、半导体传感器及其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国内广大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应用及检测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免费学习平台,让大家足不出户便能聆听到相关专家的精彩报告。

欢迎国内外仪器厂商参与会议,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介绍新产品新技术,开展品牌宣传和数字营销,进一步与用户互动交流。

赞助咨询

刘老师

电话:010-51654077-8266

手机:15718850776(微信同号)

邮箱:liuyw@instrument.com.cn

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


收起

会议日程

10月19日 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上)
09:30
10:00
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
于洪宇(南方科技大学 深港微电子学院 院长/教授)
10:00
10:30
看回放 InGaN/GaN多量子阱基LED的光学特性及内在物理机制
冀子武(山东大学 微电子学院 教授)
10:30
11:00
看回放 沃特世光刻胶成分分析和杂质鉴定方案
蔡麒(沃特世 大中华区材料科学市场部高级经理)
11:00
11:30
看回放 辉光放电质谱在半导体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王亮(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
10月19日 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中)
13:30
14:00
看回放 半导体深紫外发光与红外探测器件研究
吴峰(华中科技大学 副研究员)
14:00
14:30
看回放 Advanced techniques based on TEM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Dr. Naohiko Kawasaki(Toray Research Center, Inc. 主任研究员)
14:30
15:00
看回放 氮化镓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相关进展分享与讨论
赵胜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副教授)
10月20日 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下)
09:30
10:00
硅基氮化镓材料外延生长及杂质缺陷研究进展
杨学林(北京大学 高级工程师)
10:00
10:30
看回放 分子束外延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及器件
王科(南京大学电子学院 教授/博导)
10:30
11:00
看回放 电子级水在半导体行业中的应用& Milli-Q解决方案
李子超(默克化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区域市场专家)
11:00
11:30
看回放 半导体仿真技术在宽禁带半导体器件领域中的应用
张紫辉(河北工业大学 教授)
11:30
12:00
看回放 XPS技术及其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
王文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
10月20日 低维材料与器件
13:30
14:00
碳化硅纳米结构及其应用
吴兴龙(南京大学 教授)
14:00
14:30
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可控制备
刘碧录(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副院长/研究员)
14:30
15:00
面向实际制造的二维半导体单晶晶圆
叶堉(北京大学 研究员)
15:00
15:30
看回放 二维半导体材料的集成电路应用探索
包文中(复旦大学 研究员)
15:30
16:00
硅纳米材料的同步辐射技术表征
唐元洪(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
16:00
16:30
可编程晶硅纳米线三维生长集成及柔性仿生器件应用
余林蔚(南京大学 教授)
10月21日 钙钛矿半导体与器件
09:30
10:00
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器件和模块
韩礼元(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10:00
10:30
看回放 非铅钙钛矿材料的能隙调控
肖立新(北京大学 教授)
10:30
11:00
看回放 日本电子多功能场发射透射电镜功能介绍
胡伟伟(日本电子 应用工程师)
11:00
11:30
看回放 高效率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电池
唐群委(暨南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10月21日 半导体传感器研究与应用
14:00
14:30
看回放 半导体离子传感器及新型可大规模集成无参比电极半导体离子传感器
吴东平(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 教授)
14:30
15:00
看回放 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刘凤敏(吉林大学 教授)
15:00
15:30
看回放 先进气体传感技术及其应用
曾文(重庆大学 研究员/博导)

演讲嘉宾(按报告时间排序)

  • 于洪宇(南方科技大学 深港微电子学院 院长/教授)
    于洪宇,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2004年至2008年,在比利时鲁汶IMEC(全球著名微纳电子研发中心)任资深研究员及项目负责人。2008年至2011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与电工工程学院担任“南洋”助理教授。2011年至今,任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目前担任深港微电子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院长。于洪宇教授成功筹建南科大深港微电子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以及未来通信集成电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牵头组建深圳市第三代半导体重点实验室、广东省GaN器件工程技术中心,并成立团队。入选首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Fellow of IET)。于洪宇教授在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方面,包括CMOS、新型超高密度存储器、GaN器件与系统集成(GaN HEMT)以及电子陶瓷方面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其中近190篇被SCI收录,总他引次数近5000次,H影响因子为41。编辑2本书籍并撰写了4本专业书籍的章节。发表/被授予近23项美国/欧洲专利以及76项以上国内专利。数十次做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担任若干国际会议TPC member以及session chair。任中国最高综合类学术期刊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副主编以及《Journal of Semiconductor》编辑。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超过7000万人民币国家/省/市/以及横向科研项目55(包括新加坡主持项目)。
    展开
  • 冀子武(山东大学 微电子学院 教授)
    日本(国立)千葉大学博士,東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日本物理学会、在日中国学者材料学会会员等,在日期间主要从事ZnSe/BeTe II型量子阱,CdTe量子点,ZnTe薄膜及碳纳米管等的制备、微纳加工、结构表征及光电特性研究。2007年从东京大学受聘回国,先后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InGaN/GaN 及AlxGa1-xN/AlyGa1-yN多量子阱基LED 的光学特性研究,深入探讨缺陷、杂质、局域中心及极化电场等因素影响光谱结构和发光效率的内在物理机制。已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展开
  • 蔡麒(沃特世 大中华区材料科学市场部高级经理)
    沃特世大中华区材料科学市场部高级经理,专注于了解材料科学领域用户的分析需求并通过与Waters全球的技术人员和各个部门的合作为客户提供分析解决方案。拥有18年色谱质谱分析领域工作经验,包括10年材料科学市场分析解决方案开发经验。
    展开
  • 王亮(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IOMS部门应用工程师,目前负责辉光放电质谱的技术应用工作。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多年从事于辉光放电质谱相关的检测工作。
  • 吴峰(华中科技大学 副研究员)
    吴峰,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017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获得光学工程博士学位,之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9月入职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宽禁带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外延生长、深紫外发光器件的制备以及新型二维层状材料和光电器件的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展开
  • Dr. Naohiko Kawasaki(Toray Research Center, Inc. 主任研究员)
    2003年 在东京大学完成硕士课程的学习并加入 Toray Research Center, Inc.2014-2015年 在法国巴黎南方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理学院固体物理实验室STEM组工作,利用电子显微镜参与纳米级光谱研究。2020年 因 "通过电子能量损失光谱和理论计算分析纳米范围内材料的电子结构和介电性能" 被京都大学授予理学博士学位。他在《应用物理学杂志》、《超显微学》、《显微学》和《微分析》等杂志上发表了许多论文。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利用透射分析电子显微镜对半导体材料进行定性分析。
    展开
  • 赵胜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副教授)
    赵胜雷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副教授,华山学者菁英人才,曾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科集团任职。长期致力于氮化镓功率器件与应用方向研究,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省部级重点项目等10多项科研项目,在IEEE TPEL、IEEE EDL、APL等SCI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与授权专利30余项,科研成果被Compound Semiconductor等专业媒体报道。多次在IEEE INEC、IWN、LSP等国际会议做邀请与口头报告,担任2019 IEEE EITCE委员会成员、《现代应用物理》青年编委,获2020年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全国一等奖及最佳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展开
  • 杨学林(北京大学 高级工程师)
    杨学林,1981年生,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4年和2009年分别在吉林大学和北京大学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2012年在日本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近年来在Si衬底上GaN基材料的MOCVD外延生长、C杂质的掺杂调控、缺陷影响电子器件可靠性的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进展。以第一/通讯作者在PRL,AFM,APL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在本领域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近20次,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件。
    展开
  • 王科(南京大学电子学院 教授/博导)
    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香港大学硕士、英国Strathclyde大学博士。2008至2013年日本立命馆大学JSPS博士后、高级研究员,2013-2016年日本千叶大学特任副教授,2016年日本国立理化学研究所(RIKEN)研究员,2018年起南京大学电子学院教授、RIKEN客座研究员。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光电器件前沿研究,氮化物半导体的材料外延生长,物性分析,新型光电器件,尤其是氮化物分子束外延生长(MBE)技术。对一些前沿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高铟组分InGaN和高铝组分AlGaN 的MBE外延生长机制、p-型掺杂控制、量子阱/超晶格、太阳电池等。近年重点研究高Al组分AlGaN深紫外材料与器件,及新型量子结构器件,如隧穿二极管、GaN系量子级联结构和传统GaAs系量子级联激光器等。
    展开
  • 李子超(默克化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区域市场专家)
    201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硕士学历。毕业后主要从事实验室仪器设备相关工作,2016年加入默克化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实验室纯水产品的应用及市场推广、应用方案等相关共工作,熟悉实验室纯水、电子级水的相关法规标准,拥有丰富水质检测、应用问题解决经验。
    展开
  • 张紫辉(河北工业大学 教授)
    张紫辉,男,生于1983年,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并获博士学位,后留校担任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目前担任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特聘专家。主要研究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物理、芯片仿真技术。目前已经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IEEE Electron Devices、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等领域内权威SCI 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3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文章80余篇; 参与出版学术著作5部;获授权美国专利、中国国家专利共计21项,申请18项,已经完成成果转化4项;先后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5项。
    展开
  • 王文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
    岛津分析中心应用工程师,负责XPS的应用开发及支持工作,具有多年XPS分析经验,熟悉XPS数据处理及解析。
  • 吴兴龙(南京大学 教授)
    吴兴龙教授,1995年2月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现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半导体微纳结构的设计、发光和拉曼散射特性的研究,近期开展微纳结构在光电催化效应方面的探索。在包括Nat Nanotechnol、Nat Commun、Joule、Phys Rev Lett、J Am Chem Soc、Nano Lett、Adv Mater、Angew Chem、ACS Nano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论文被同行在国际杂志上他引万余次,单篇他人引用超1000余次。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部 “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重点和面上项目多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17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展开
  • 刘碧录(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副院长/研究员)
    刘碧录,博士、博导、国家杰青。目前担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深圳市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深圳盖姆石墨烯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石墨烯等低维材料的规模化控制制备及其电子、光电、催化应用。刘碧录博士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年)、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7年)、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2016年)等项目的支持,担任两份国际杂志的编辑。被科学出版社聘为《低维材料与器件》丛书编委(2016年),并获得深圳市优秀教师(2021年)、纳米研究青年科学家奖(Nano Research Young Innovator Award,2021年)、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2018年)、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 B类(2017年)、 “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12年)等荣誉与奖励。
    展开
  • 叶堉(北京大学 研究员)
    叶堉,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12-201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至今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目前课题组(http://faculty.pku.edu.cn/yeyu/)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质量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可控制备,利用低温强磁场下的光谱和电磁输运技术研究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的新奇物理特性,并构建相关器件。近年来,发表包括Science (2)、Nature Nanotechnology (2)、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RX、JACS、Advanced Materials (2) 在内的科学论文90余篇,引用超过5000次,h因子为35。
    展开
  • 包文中(复旦大学 研究员)
    包文中,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晶圆级二维半导体的集成电路应用,包括晶圆级薄膜生长、分立器件工艺调控、器件建模和电路仿真;具体器件应用则聚焦于二维IC(包括数模、存储、射频和感存算融合电路)和二维红外探测器的研究。在基础科学和工程应用领域已发表英文论文150多篇,总引用三万余次,入选科睿唯安2018年全球高被引研究者。曾获2015年国际物理纯粹与应用学会(IUPAP)青年科学家奖,以及2017年的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目前为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国家基金委面上等多个项目的负责人。
    展开
  • 唐元洪(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
    唐元洪,物理学三级教授,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学科方向带头人,知名纳米材料专家,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和1988年,在湖南大学应用物理系分别获得本科及硕士学位;2000年8月,在香港城市大学获得材料物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2年9月,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2002年10月至2003年8月,任加拿大科学院(NRC)客座研究员,获得2002年度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委员会客座研究员奖;2003年9月回国加盟湖南大学,任首位校聘“岳麓学者”特聘教授,并于2005年入选国家“985工程”湖南大学985首席科学家,作为主研人获得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7年入选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至2018年,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访问教授。曾任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湖南大学“优秀教师”、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湖南大学纳米技术与信息材料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物理与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中心委员会委员、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网理事会理事、中国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用户专家委员会委员,是美国最著名的阿贡国家实验室同步辐射光源的持证使用人。多年来从事硅纳米线/管、碳纳米线/管及纳米金刚石薄膜等纳米信息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完成数项国际科研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973计划子项目、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国家“211”重点项目、国家“985”重点项目、国家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等,经费累计达560多万。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国内外重点核心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82篇,论文总引共3667次。在纳米科学与技术领域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展开
  • 余林蔚(南京大学 教授)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国家青年千人计划、江苏省双创个人及团队计划、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终身职位研究员(CNRS-CR2),《Nanotechnology》编委会委员。在硅基纳米线生长调控和器件应用领域的一系列原创性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RL,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no Letters, ACS Nano, AM/AFM等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和获得国际PCT发明授权专利3项和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8项。承担主持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重大“产学研”转化专项。
    展开
  • 韩礼元(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韩礼元: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博士毕业于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之后长期在夏普公司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担任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工作。2008年受邀担任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NIMS)先进太阳能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工作为钙钛矿太阳电池,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有机太阳电池和量子点太阳电池的研发。2011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2019,2020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目前发明专利超过150项。在Nature,Science,Nat. Energy,Nat. Commun.,Energy Environ. Sci.,Joule,Adv. Mater.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达3000余篇,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00余次,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重点项目。当前的研究重点是高效率、高稳定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制备及应用于商业化的大面积钙钛矿模块的开发。
    展开
  • 肖立新(北京大学 教授)
    肖立新,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中国材料学会太阳能分会秘书长、 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 中国北区执委会学术副主席。研究方向:有机光电子学,长期从事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方面的研究,如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器件,光伏材料及其器件物理等。研究成果:主持过多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承担973项目子课题。已发表论文150余篇及申请专利共30余件,SCI他引4500余次,入选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编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第一、二版),译著《有机电致发光-从材料到器件》,参与编著《锂离子电池》。2015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高效有机蓝光材料及其介观结构发光器件研究)。
    展开
  • 胡伟伟(日本电子 应用工程师)
    胡伟伟,男,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阶段就读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硕博连读期间,一直从事透射电子显微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材料的结构和缺陷,从而揭示材料力学行为对应材料微观结构变化的机理。长期的实验操作中培养了丰富的操作经验,具有优秀的电镜使用技术。博士毕业后,在日本电子担任应用工程师,一直从事应用培训,技术指导工作,对多种型号的电镜均有丰富的使用经验。
    展开
  • 唐群委(暨南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群委、博士、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闽江学者、山东省杰青、广东省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主要从事新型能源材料与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应用,以第一完成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件;获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云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8项科技奖励;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等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JCR一区论文200余篇,SCI引用9500余次,H指数为50;以第一著作人出版《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专著》1部并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在Wiley出版社出版英文著作1章;被评为英国皇家化学会高被引作者(Top 1%);率先研发成功了风光建筑一体化、混合能量采集太阳能电池,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科技日报、科技部等权威媒体和机构报道;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50余次并承办2016、2017、2018年度全国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学术会议。 获第十一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全球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国大陆材料领域科学家50强;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薄膜与涂层分会理事、国家精细化工中间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顾问;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会评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被教育部聘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被广东省科技厅、教育厅分别聘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会评专家、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专项评审专家。
    展开
  • 吴东平(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 教授)
    吴东平,男,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分别于1996年6月和1999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发表论文近百篇,申请国际及中国专利80余项。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纳米尺度MOSFET器件及工艺集成技术, 2)石墨烯及纳米器件气体检测技术3)半导体传感器生物检测和生物芯片技术,4)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等。
    展开
  • 刘凤敏(吉林大学 教授)
    刘凤敏,女,吉林大学教授/博导,唐敖庆学者。现任学院传感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玉技术委员会委员。2000年和2005年获得吉林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 2007年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到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访问留学。研究方向是围绕氧化物半导体开展环境和能源器件研究,主要包括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材料、器件和应用,并研究氧化物半导体作为太阳能电池的界面层时的制备和改性。
    展开
  • 曾文(重庆大学 研究员/博导)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员,重庆渝微电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科技局应急特种装备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第四届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副主席。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编委,Scientific Reports编委,Applied surface science advanced编委,SCI期刊Journal of Nano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Scie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Frontiers in Chemistry副主编。发表ESI高被引论文17篇次,热点论文5篇, Web of Science统计在气体传感领域,高被引论文排名第1。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军工以及国家电网、中石油等项目。获得了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入选由斯坦福大学与 Elsevier 颁布的 2019 年材料科学类年度影响力科学家榜单。
    展开

参会指南

一、报名贴士(敷衍填写将不予审核)

  • 1、请认真填写各项,您的手机号为您的参会凭证。

  • 2、报名后,参与直播可获取会后资料、加交流群。

二、参会方式(手机电脑均可参会)

  • 1、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

  • 2、如无法正常参会,请拨打页面下方电话,帮您解决

三、会议资料(交流群,会后视频)

  • 1、报名并参与直播可与专家问答交流。会议群会在直播当天展示,会议ppt无法提供。

  • 2、关注【仪器信息网微服务】,微信提醒会议进度,便捷查阅近期会议及视频回放。

  • 3、下载【仪器信息网app】,获得会后回放视频、免费下载10万篇标准、获得实验室操作实战宝典等精品资料。

联系我们

  • Name:17862992005
  • Tel:17862992005
  • Cell:17862992005
  • Email:guancg@instrument.com.cn
  • 会议赞助:15718850776(微信同号) 刘老师
  • 联系我们
  • 参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