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液位变送器

仪器信息网雷达液位变送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雷达液位变送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雷达液位变送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雷达液位变送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雷达液位变送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雷达液位变送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雷达液位变送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雷达液位变送器相关的厂商

  • 中国兵器工业第206研究所,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总公司所属重点专业雷达技术研究所,具备强大的雷达整机研发能力、中小批量生产能力,以及相关电子、通信工程技术开发研制及生产能力。 206所拥有雄厚的技术背景,拥有技术人员800多人,研究员级高工20余人,高级工程师300余人。我所具备研究开发大型综合电子工程和多种专业电子应用技术的各种保证设施,专业配套齐全,加工设备精良,并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先进的计量手段。尤其是在相控阵天线,低相噪频率合成,信号处理,微波毫米波技术等专业领域的应用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同时开发了卫星通信及微波数传、交通监理、自动化控制等系列产品。 我所先后与美、欧、亚、澳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技术交流和协作关系,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远销海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所凭借着强大的军工科研技术实力,依靠科技进步及优良的质量保证为用户提供了大量优质产品及优质技术服务,并一直通过各种方式与国内外厂商合作,共同开发用于防务和民生的新技术、新产品。 西安雷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以中国兵器工业第二O六研究所为大股东的股份制公司。员工266人,其中技术人员180人。公司成立以来,在“保军转民”的方针指导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依靠雄厚的军工技术、精良的设备,在质量体系的严格控制下,从1986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交通监理领域的探索与研究,1985年成功引进、消化并改进、开发出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民用产品—雷达测速仪,填补了当时我国在雷达测速领域的空白,并开发生产了一系列民用产品:CS系列雷达测速仪、巡逻车超速抓拍系统、高速公路超速抓拍系统等交通管理产品,以及卫星数据双向站、卫星广播数据网、气象雷达、海视雷达、影视电教辅助设备等民用产品。 其中,交通监理产品有CS-8A、CS-9、CS-10、CS-11、CS-11A、CS-12型系列雷达测速仪,同时,我们以现有雷达测速仪产品为依托,积极开发交通监理相关领域的高科技产品,以适应我国ITS行业的发展需求,开发出了PSS1.0、PSS2.0巡逻车超速抓拍系统和OSS1.0高速公路超速抓拍系统、MPS-8系列多功能电子警察,以及BZ-1、BZ-2型雷达测速仪检定装置等。这些产品具有测速范围宽、作用距离远、测速准确度高、图像清晰、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可维修性强等优点。适合各种需要智能化交通管理的场合。这些产品多次获得各种省部委奖励,在除台湾省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得到广泛的应用,并远销印度、刚果、孟加拉、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以可靠的产品质量、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在中国交通警察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我们已经锻炼出一支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准确把握国际测速雷达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专业学科体系: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可视化编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EDA仿真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技术等。 另外,我所地处西安,和东亚唯一一所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公路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保持了多年的合作关系,曾与之合作开发了多项公路交通监理器材,很好地应用于公路交通管理系统。高速公路超速抓拍管理系统是为满足日益紧迫的智能交通管理的需求下,开发出来的新一代超速违法取证系统。我公司以军工科研机构雄厚的技术实力和顽强拼搏的企业文化精神,致力于为您提供最符合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留言咨询
  • 主要产品为涵盖液位、压力、温度和流量四大热工参数的现场仪表,同时经营其它种类仪器仪表磁翻板液位计,浮球液位计,磁致伸缩液位计,电容式液位计,射频导纳开关,音叉开关,磁翻板液位计,磁翻柱液位计,磁致伸缩液位计,磁浮球液位计,超声波液位计,雷达液位计,电容式液位计,玻璃管液位计,玻璃板液位计,音叉开关,射频导纳开关,电磁流量计,压力变送器,静压投入式液位计,钢带液位计,浮标液位计,差压变送器,雷达仪。
    留言咨询
  • 杭州安布雷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拥有13年的物位测量经验,是专业物位、流量、温度、压力仪表生产制造商。荣获2012年最具网络人气仪表厂商、2012年度阿里巴巴品牌企业、中国仪表行业前50强品牌企业、浙江省315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浙江省重质量守诚信双满意单位、杭州市浙商商会理事单位等荣誉称号。 安布雷拉自动化一直坚持致力于雷达物位计和超声波物位仪表的开发和生产,其中包括雷达液位计、雷达料位计、雷达水位计、水利监测太阳能供电超声波液位计、污水处理超声波液位计、耐高压超声波液位计、防腐防爆超声波液位计、超声波泥位计\淤泥界面仪、超声波明渠流量计、超声波液位差计、超声波换能器等,更是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 为了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及一些特殊行业的要求,2014年杭州安布雷拉特研制开发了物位计监控软件包括 1、带电脑显示报警控制的液位计 2、短信通知液位计,大大方便了石油、化工等需要时时监控和无人看守或不方便24小时看守的场所,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和增强了安全性。目前已经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物位计监控软件产品特点:1.只要有电脑就可以把现场物位计的数据显示出来,不需要PLC。2.可以设定上限和下限报警值,在电脑上报警。3.可以储存测量到的数据,以后来查询。4.选配功能:现场测量数据通过短信通知相关人员。5.选配功能:通过任何可以上网的电脑,上网查看现场数据。6.选配功能:在手机上可以查看现场测量数据。 杭州安布雷拉凭借自主创立的《仪表供应解决系统》,在同行领域中,已成功占据了领先地位。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在全国拥有68家稳定经销商,并成功为50多家工程商集成仪表配套服务。知名客户有:美国HAWK、中国石油、三峡水库、五粮液、三狮水泥、娃哈哈、传化集团、绍兴贝斯美化工等。 市场的需要,就是公司努力的方向。给客户解决问题,就是公司最大的使命。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为中国物位仪表测量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欢迎来电咨询洽谈:0571-28892372。
    留言咨询

雷达液位变送器相关的仪器

  • 技术特点脉冲式雷达,节能并且高效水文雷达,自带波动补偿,消除风力及桥梁振动影响OTT RLS 雷达水位计采用非接触式测量不受高水位、淤泥、垃圾、植物等影响不受温度影响低功耗安装方便,空间占有率低设计紧凑,IP67等级外壳坚固防雷设计维护成本低集成RS485和SDI12接口,同时具有模拟输出性价比高 高精度——35 m量程,精度3 mm测量原理OTT RLS雷达水位计是一款非接触式水位计,采用脉冲雷达技术对水位进行测量,使得OTT RLS雷达水位计在测量时不受温度梯度、水中污染物以及沉淀物的影响,测量准确。OTT RLS雷达水位计采用节能脉冲雷达技术测量液位,如上图所示前夹板中有发射和接收两个平滑天线,每次测量时发射天线发射雷达脉冲信号到水面,脉冲信号经水面反射后被接收天线检测到。从发射到接收到水面反射回来的脉冲信号的时间(延迟时间)取决于OTT RLS雷达水位计跟水面的距离,OTT RLS雷达水位传感器利用延迟时间跟到水面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来实现液位(距离值)的测量。OTT RLS雷达水位计低能耗(测量状态:12V时电流为12mA)、宽广的供电范围以及标准化的接口使得OTT RLSOTT RLS雷达水位计能适应多种需求,可连接到数据纪录仪或者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同时还拥有高达35米的高量程。波动补偿OTT RLS雷达水位传感器实现了每秒约16次的独立测量,在完成一个测量周期之后将通过计算后的平均值作为结果输出,计算平均值将水面波动及风力引起的支架振动或由于车辆行驶等造成的桥梁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小化,测量结果堪比静水井中测的液位值。 应用范围各种水位测站,季节性河流,不适合水下安装的场合山洪预警对功耗要求较高的场合水流具有腐蚀性的场合
    留言咨询
  • Rosemount&trade 5408 非接触式雷达物位变送器通过更高的技术和以人为本的设计对液体和固体材料进行精确可靠的测量。Rosemount 5408 使用两线 FMCW 技术,部署连续回波,从而提高雷达信号强度,使测量更稳固可靠。Rosemount 5408 易于使用,可通过直观的软件界面来指导操作人员进行安装、调试、验证测试和维护。Rosemount 5408:SIS 符合 IEC 61508 安全,适合 SIL2 应用,可降低成本风险,提效率,并为您的员工和环境提供保护。规格精度标准:± 0.08 in.(± 2 mm)超精度:± 0.04 in.(± 1mm)测量范围131 ft (40 m),Rosemount 5408:SIS 在安全模式下为 82 ft (25 m)工作压力1450 psi(100 bar)工作温度-76 至 +482 °F(-60 至 +250 °C)电源4-20mA/HART:12-42.4 VDC(本质安全安装 12-30 VDC)Foundation&trade 现场总线:9-32 VDC(本质安全安装 9-30 VDC,FISCO 9-17.5)通讯协议4-20mA HART(两线制回路供电)、Foundation&trade 现场总线ATEX、IECEx、FM、CSA、3-A 和 CRN,请参阅完整规格,获取完整的列表安全达到 SIL2 的 IEC 61508防溢出保护经过 TÜ V 测试和 WHG天线类型锥形天线、过程密封天线、抛物面天线特点 12V dc 低举升电压 不受间歇性断电影响 独特的 PTFE 密封设计,无需 O 型圈 型号按 SIS 要求定制,符合 IEC 61508 SIL 2 标准 采用独特的固体算法,进行固体测量 过程密封天线用于浓缩和侵蚀性介质应用。也可提供卡箍连接。 3-A ,适用于卫生型应用
    留言咨询
  • 高频雷达液位计, 智能雷达液位计, 雷达水位计 ,水罐雷达液位计主要用于液位的测量,现场显示及数据上传等。 雷达液位计 ,罐体高频智能雷达液位计, 高频雷达水位计具有以下性能特点,雷达采用一体化设计,无可动部件,不存在机械磨损,使用寿命长。雷达几乎能用于所有液体的液位测量。雷达测量时发出的电磁波能够穿过真空,不需要传输媒介,具有不受大气、蒸气、槽内挥发雾影响的特点,能用于挥发的介质如粗苯的液位测量。采用非接触式测量,不受槽内液体的密度、浓度等物理特性的影响。 济宁华瑞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120G调频联系吧雷达液位计采用铝合金的设计方式,设备坚固耐用不失轻便,具有非常好的适应性及抗干扰能力,选配集成GPRS无线传输模块,可方便实现无线传输与多终端数据查看。
    留言咨询

雷达液位变送器相关的资讯

  • 【001-液(水)位计-东润80G雷达】| 在农药生产反应釜的应用
    【时 间】2021年9月【地 点】山东.青岛【应用现场】某医药化工生产企业反应釜液位测量。【主要产品】东润80G雷达【现场工况】01反应釜液位测量02高转速搅拌,可达120r/min03150°高温04多泡沫,厚度1米左右,高时可达2米。05强腐蚀【应用效果】替换了进口雷达,在现场恶劣工况下,雷达测量准确、回波曲线信号良好,得到客户好评。东润80G雷达安装现场现场回波曲线图东润80G雷达工作频率更高,波长更短,故尤其适合固体应用,通过透镜发射接收电磁波的工作方式,在高粉尘,恶劣温度环境下具有独特的优势。产品量程可以达120m, 盲区最小做到8cm,仪表提供法兰或者螺纹的固定方式,安装便捷简易。批量走货质感精良 包装细致 多工况 多参数方案可选 01穿透性强雷达天线发射超高频雷达信号(76~81GHz),信噪比更高,几乎不受物位波动影响;能有效测量反射性比较小的物料,介电常数较小的油、粉料等也可以完美测量;02计量级精度:测量精度可达±1mm03盲区小:盲区小于5cm04波束角小---3° 能量更聚焦,适用于狭长的安装空间,不受虚假回波干扰;可成功避开搅拌、加热盘管等,实现准确测量;即使量程高达100m,信号也不会衰减太多。05抗干扰性强 更高的信噪比,使得雷达测量几乎不受物位波动影响;天线采用PTFE材质,能有效防腐、防挂料;穿透性更强,当测量罐/仓内有粉尘、蒸汽凝结、附着物等,雷达波可穿透,直达物位表面。06支持算法升级 支持远程调试与远程升级,基于特有的软件算法,根据现场测量工况,对雷达物位计进行调试或升级,以满足现场应用要求,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开创热雷达先河:浙大研发高光谱热雷达,为机器感知拓展全新领域
    作为浙大博士毕业生,鲍芳琳用一篇 Nature 封面论文开创了热雷达的先河,为人工智能安上了一双白天夜晚均能看见的“眼睛”。(来源:Nature)这得从他和所在团队提出的新型机器感知方法——HADAR (heat-assisted detection and ranging)说起。HADAR 的中文名是“高光谱热雷达”,也可以简称为“热雷达”。这是一种新颖的传感范式,与现有的微波雷达(radar)、激光雷达(LiDAR)、声纳(sonar)等有着根本性不同。微波雷达、激光雷达与声纳都是主动式传感,它们会主动向环境发射信号。热雷达是被动式传感,会和相机一样“默默”地接收信号。课题组之所以将它取名为雷达,是希望有朝一日热雷达可以像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一样,在各行各业中取得广泛应用。图 | 鲍芳琳(来源:鲍芳琳)从人类在夜晚没有视力说起当前,人类正处于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机器人外卖员、扫地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已经开始走进人类生活。预计在未来十年,将会有数以百万记的机器人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届时,机器人和人类的社会互动将达到一个空前的强度。对于这些机器人来说,它们必须借助传感器来“看”周围的环境,并在获得机器视觉之后做出自主决策。在当前的智能机器市场上,以谷歌以及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汽车为例,它们主要采用相机以及激光雷达来获得机器视觉。相机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方法,在白天的确表现优异,但是一到夜晚就没法工作。事实上即使在白天,相机也不能很好地区分真正的行人与海报上的人像。另一方面,激光雷达以其高精度而著称,在机器视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激光雷达只适合单机使用,难以扩展到多人工智能的场景中。当多台激光雷达放在一起,就会出现信号串扰,并对人眼造成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对于即将来临的机器人时代来说,显然需要新一代的传感器,以便不分昼夜地支持多人工智能场景。当然,作为人类的我们早已习惯了白天与黑夜的二分世界。在黑夜看不见东西也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现象。那么,想要造出一个不分昼夜的传感器,先得回过头去思考:为什么人的眼睛在黑夜没有视觉能力?这其实是生物演化的结果。几百万年前,人类跟其他陆地动物一样都还是远古海洋生物。海洋几乎只在可见光区域透明。从那时起,人的眼睛就一直围绕着可见光演化。然而,地球一直在自转,始终只有一面朝着太阳。背对太阳的另一面没有可见光,于是就形成了黑夜。而人工智能既没有生物演化,也无需考虑海洋的透明窗口。那么,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可以做到没有昼夜之分吗?鲍芳琳说:“我们的热雷达工作给出了肯定的答案,YES!”在这项工作中,第一步便是利用红外热辐射作为传感信号源。事实上,我们周围的所有物体诸如地面、房子、人体等,都会不分昼夜地发出红外热辐射。利用红外热辐射进行成像,具有一定的夜视能力。然而,热成像有着非常典型的“鬼影效应”。如下图,热成像之下的人脸没有细节,更像个“鬼魂”。图 | 鲍芳琳的热成像照片(来源:鲍芳琳)其实热成像下的其他物体也都一样:缺乏纹理、对比度低,远不如白天我们眼见的景象。那么,“鬼影效应”是怎么产生的?假如能从热成像中恢复纹理细节,使热成像达到类似于白天景象的效果,就能得到真正的夜视吗?鲍芳琳说:“我们的热雷达工作正是解释并克服了‘鬼影效应’,并实现了真正的夜视。热雷达可以在黑夜看到类比于白天的景象,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不分昼夜的机器感知。”由于热雷达是被动式传感,所以非常适合用于多人工智能场景,有望为未来的人机交互时代提供传感支持,并有望为机器视觉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突破。可以说,热雷达重新定义了低可见度环境下的机器感知,即将为低可见度下的机器视觉以及成像技术带来革命。审稿人也评价称:“这篇论文将会吸引全球学者来探索热雷达,并将热雷达的框架应用到低可见度情况的各个任务场合。”同时,热雷达毫无疑问将提升自动驾驶以及其他机器辅助技术。随着热雷达的进一步优化,它将开辟一个全被动的、对物理环境有着灵敏传感的机器感知技术。由此可见,热雷达有望重塑我们的未来,它会让我们更加接近一个人机交互的社会。在那里,机器可以通过高灵敏传感为我们提供既关键、又安全的信息。(来源:Nature)具体来说:热雷达最直接的应用就是作为机器人以及无人驾驶汽车的传感器。热雷达采取完全被动式的传感方式,可以感知材料、温度、几何纹理等多维度的物理信息,还能在黑夜看到类似白天的景象,这将为机器人提供全新的机器视觉支持。热雷达也能用于野生动物监测。野生动物大多只在夜间活动。热雷达的夜视能力以及灵敏的温度感知能力,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监测珍稀野生动物。热雷达也可用于智能医疗,更好地在夜间监测患者的行为、状态。热雷达还能用于国防领域,由于其具备被动传感的特征,故其具有良好的隐蔽性。日前,相关论文以《热辅助探测和测距》(Heat-assisted detection and ranging)为题发在 Nature,并成为当期封面论文。鲍芳琳是第一作者,美国普渡大学祖宾雅各(Zubin Jacob)担任通讯作者[1]。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本来也不存在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事实上,这篇发表于 Nature 封面的论文,一开始起源于鲍芳琳用来练手的一个小课题。2019 年 5 月,为了拓宽个人研究方向,鲍芳琳来到美国普渡大学 Zubin Jacob 组从事博后研究,原本他打算做一个量子多体物理与张量网络的课题。然而等鲍芳琳真正来到普渡大学,Zubin 却并没有成功申请到张量网络的项目。于是,他们打算先花两三个月时间,拿个小课题练练手。一边积累机器学习与张量网络方面的知识,一边申请新的项目。对于这个小课题,Zubin 给鲍芳琳设定了一些相对浅显的内容:用机器学习对红外光谱进行材料分类。不过,Zubin 却给这个小课题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HADAR(heat-assisted detection and ranging),这便是此次研究的前身。但是,Zubin 和鲍芳琳都没有红外遥感方面的基础。等鲍芳琳掌握了张量网络、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方面的必要知识后,鲍芳琳又开始了解领域内的现状,结果发现对于红外光谱进行材料分类这种工作,早在十年前就被做完了,因此并不能作为新的课题。但是,鲍芳琳觉得 HADAR 这个名字有点意思。利用红外辐射进行被动式传感,相比激光雷达而言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在 HADAR 这个单词里,D 跟 R 分别代表目标探测与距离测量。如果不像激光雷达那样主动发射信号出去,又该如何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呢?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模拟人眼,用双目视差法测量距离。然而,鲍芳琳发现热成像受到“鬼影效应”影响,普遍都缺乏纹理,这时就很难采用双目视差的方法,这也是热成像传感领域的一个瓶颈。那么,为什么热相机拍照片无法像普通相机那样富含纹理呢?“鬼影效应”又是怎么产生的?以及能否克服“鬼影效应”,实现热红外的目标探测与距离测量?这些问题让鲍芳琳来了兴趣,也让他看到了真正适合 HADAR 这个名字的、完全不同于当初小课题的研究思路与内容。找到新的研究思路之后,他很快就想通了“鬼影效应”的机制与克服办法,由此提出了“TeX 视觉”的概念,这也是热雷达的核心原理。与此同时,Zubin 也极大肯定了鲍芳琳的想法。综合一些其他想法,再加上组里的前期研究基础,他们很快就在一年之内申请到 4 个项目。热雷达项目,则由其中一个 DARPA 项目支持。获得支持之后,他们分析了热雷达的理论极限,也研究了一些基础问题,比如热雷达需要多少个光子才能分辨目标物体的材料、以及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等。另一方面,他们也开始着手使用仿真模拟的方法,去证实热雷达的可行性,以及通过户外实验去实现热雷达的原始模型。(来源:Nature)后来,他们把上述研究整理为论文并投稿到 Nature,尽管得到了非常正面的评价,期刊编辑以及审稿人都表示这项工作很有意思。不过,鲍芳琳和导师以及同事基本都是物理或光学背景出身,而审稿人全部来自计算机科学和机器视觉领域。不同背景学者的关注点很不一样。审稿人在点赞理论框架的同时,也希望鲍芳琳等人补充更多的模拟与实验,真正把热雷达做出来,并与现有的激光雷达等进行对比。在长达两年的审稿过程中,鲍芳琳自学了一些计算机图形的基础知识。他还带着几个研究生开发出一个基于光线追迹的计算机图形仿真软件,生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公开的红外高光谱成像的数据库(the HADAR database)。利用这个数据库,他们开始训练机器学习,并对热雷达理论进行数值验证。同时,利用 DARPA 项目组提供的更加优质的实验数据,鲍芳琳开发了一系列算法,在实验上实现了热雷达的所有效果,包括 TeX 视觉、类比于白天的夜视能力、显著优于传统热成像的目标探测与距离测量等。热雷达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跨领域的工作。虽然目前只是一篇期刊论文,但是鲍芳琳感觉其工作量堪比一个博士学位论文。短短 6 页的 Nature 正文背后,有着将近 100 页的方法与补充材料,涵盖光学信息理论、机器学习算法、实验细节、与当前机器视觉的对比分析等内容。审稿意见以及修改材料也长达 143 页。原本 3 个月的小课题做了 4 年才有了这第一个阶段性成果。鲍芳琳说:“论文合作者之一的 Vaneet Aggarwal 教授曾问我,这么长时间没出成果,你不怕以后找不到工作(教职)吗?说实话,我也担心。不过权衡之下,我觉得‘做好一件事情’比‘做过多件事情’更重要,所以一直在坚持。”而鲍芳琳和同事踏实的论证工作,也得到了审稿人多次的赞赏。与此同时,漫长的研究也并未让鲍芳琳过于担心找工作一事。因为在此前,他曾在其他项目上发表过一些论文。但是,由于热雷达过于前沿,他也曾遇到过一些困惑。其表示:“我本科学的是物理,博士学的是光学。在做热雷达之前,我主要研究量子物理。”在做热雷达之后,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组里新来的同学问他从事什么研究方向,很多次他都答不上来。尽管热雷达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它本身是一个新生事物,不曾被明确定义过。直到研究临近结束,他才慢慢释然。“本来也不存在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也许若干年后,热雷达本身就成了一个研究方向。”鲍芳琳总结称。另据悉,在论文审稿期间,鲍芳琳也迎来了女儿 Louisa 的出生。组里同学开玩笑说,她的名字应该叫 HADAR。他继续说道:“这项工作能坚持到最后,离不开亲人们默默的支持。”未来,鲍芳琳会持续推动热雷达相关的研究,直到它像激光雷达等一样在社会上取得广泛的应用。这其实是一条漫长的路,前文提到了鲍芳琳的热成像照片。那么,它对应的热雷达图像在哪里?目前依旧无法得到。这是因为,目前的热雷达仍然处于概念验证的阶段,还有很多理论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加以验证,也有更多应用值得去探索。与此同时,热雷达所使用的高光谱热相机非常笨重、迟缓和昂贵,急需得到进一步的突破。“我计划回国之后在这些方面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希望 2024 年初能回到祖国怀抱,我未来的研究方向也会继续围绕量子物理与人工智能开展,热雷达便是其中的一个方向。”他说。参考资料:1.Bao, F., Wang, X., Sureshbabu, S.H. et al. Heat-assisted detection and ranging. Nature 619, 743–748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174-6
  • Science:火星冰川下液态水的雷达证据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极地冰盖底部存在液态水的假说于30多年前首次提出,之后的争论一直没有决定性的结果。无线电回声探测(radio echo sounding,RES)是很适合用来解决这一争论的技术,因为低频率雷达被广泛用于探测陆地极地冰盖底部的液态水,效果也很成功。冰与水之间,或冰与水饱和沉积物之间的界面,能够产生明亮的雷达发射。火星快车号(Mars Express)探测器上的火星亚表面和电离层探测高新雷达(Mars Advanced Radar for Subsurface and Ionosphere Sounding,MARSIS)正是用于进行RES实验的设备。MARSIS已经在火星亚表面进行了超过12年的调查,搜寻液态水的证据。有报道显示,在靠近南极层状沉积(South Polar Layered Deposits,SPLD),即火星南极冰盖最厚部分的区域具有强烈的基底回波。这些特征被解释为,由于雷达信号通过非常冷的纯水冰层传播,因而衰减可以忽略不计。在南极层状沉积的其他区域因此也探测到反常的明亮反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fe5efc18-11dc-4cf6-9b1b-26bf19a199e2.jpg" title=" sinaa.png" / & nbsp MARSIS采集的雷达数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在地球上,对极地冰盖上收集的雷达数据的解释通常基于定性(基岩形态)和定量(反射雷达的峰值功率)分析的结合。MARSIS的设计,尤其是其非常大的足迹范围(约3到5千米),无法提供很高的空间分辨率,极大限制了它通过基底地形识别冰下是否存在水体的能力。因此,对极地沉积底部液态水的精确探测要求定量估算基底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以下称为介电常数),该数值决定了雷达回波的强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在2012年5月29日至2015年12月27日间,MARSIS调查了火星南极高原一处宽200千米的区域,中心位于193° E, 81° S,与之前一项研究的区域基本对应。无论是从火星轨道激光测高仪(Mars Orbiter Laser Altimeter,MOLA)的地形数据,还是在现有的轨道图像中,这片区域都没有展现出任何异常的特征。这里地形平坦,由水冰和含量10%到20%的尘埃组成,并且季节性地覆盖一层厚度不超过1米的干冰。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上的浅地层雷达对该区域进行了更高频率的雷达观测,揭示了SPLD中几乎没有任何内部分层,并且未检测到任何基底回波,与北极层状沉积和SPLD其他区域的观测结果形成鲜明对比。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f3e2987-e9bc-448a-954b-b5b3fef73243.jpg" title=" sinab.png"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基底地形和反射回波功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通过发射以3和4MHz或4和5MHz为中心的紧密间隔无线电脉冲,利用机载未处理数据模式获得了总共29个雷达剖面图。观测是在探测器位于火星夜面时进行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信号的电离层散射。图2A显示了在该区域收集的一张MARSIS雷达图,图中尖锐的表面反射之后,是由SPLD内层间界面产生的若干次反射。这些回波中最后一个代表了富含冰的SPLD与底层物质(以下称为基底物质)之间的反射。在大多数调查区域,基底反射微弱且分散,但在某些位置,基底反射却非常锐利,并且具有比周围区域和表面更大的强度(明亮的反射)(图2B)。在多个轨道的观测重叠的情况下,以相同频率采集的表面和亚表面回波功率具有一致的数值。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表面和基底回波之间的双向脉冲传播时间可用于估计亚表面反射体的深度,并绘制基底地形图。假设SPLD内的平均信号速度为170m/μs,接近在水冰中的传播速度,那基底反射体的深度就大约是表面以下1.5千米。MARSIS大范围的足迹和基底回波在明亮反射体外部扩散的属性阻止了基底地形的细节重建,但是可以识别出一条从西向东的区域斜坡(图3A)。明亮反射体集中的亚表面区域在地形上是平,而且被较高的地面包围,除了在其东侧存在一个凹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介电常数可以提供对基底物质组成的约束,原则上可以从SPLD底部反射信号的功率中获取。遗憾的是,我们并不知道MARSIS天线的辐射功率,因为它无法在地面上校准(这得归咎于仪器的大尺寸),因此反射回波的强度只能根据相对量来衡量。通常是将亚表面的回波强度归一化为表面值,也就是计算基底和表面回波功率的比率。这种方法的优点还在于补偿信号的电离层衰减。按照这种方法,我们将亚表面回波功率归一化为沿各个轨道计算的地面功率的中值;我们发现,在给定频率下,所有归一化剖面产生了一致的基底回波功率值(图S3)。图3B显示了归一化后基底回波功率的区域图;在所有交叉轨道上,明亮反射体都位于193° E, 81° S附近,勾画出了一个定义明确、宽20千米的亚表面异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c0feb22-cc22-4162-8613-2c33e2b82141.jpg" title=" sinac.png"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介电常数模拟和获取结果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为了计算基底的介电常数,我们还需要有关SPLD介电特性——取决于沉积物的组成和温度——的信息。由于水冰和尘埃的确切比例未知,又由于表面和SPLD底部之间的热梯度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我们探索了这些参数的可能取值范围,并计算了相应的介电常数范围。我们做出了以下通用假设:1)SPLD由水冰和尘埃(含量从2%到20%不等)混合组成;2)SPLD内部的温度剖面是线性的,从表面的固定温度(160K)开始,上升到SPLD底部的可变温度(170K到270K)。通过考虑平面波与一个三层结构的正常撞击来计算各种电磁场景,三层结构分别是:具有自由空间介电常数的半无限层;代表SPLD的均匀层;以及代表SPLD下方物质,具有可变介电常数值的另一个半无限层。该计算输出的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曲线的包络,这些曲线将归一化的基底回波功率与基底物质的介电常数联系起来(图4A)。这一包络通过对每个允许的介电常数值与归一化基底回波功率值的概率分布值进行加权,从而确定基底介电常数(包括明亮区域的内外)的分布(图4B)。该过程产生了两个基底介电常数的独特分布,估计位于明亮反射区域的内部和外部(图4C和图S4),其在3、4和5MHz的中值分别是30 ± 3、33 ± 1和22 ± 1,以及9.9 ± 0.5、7.5± 0.1和6.7 ± 0.1。明亮区域外部的基底介电常数在4到15之间,是典型的干燥陆地火山岩。这也与SPLD基底物质之前的预估值(7.5到8.5),以及火星中纬度表面致密干燥火成岩的雷达表面回波功率值一致。与此相反的是,此前在火星上并没有观察到像明亮区域内这么高的介电常数值。在地球上,大于15的介电常数值很少与干燥物质联系在一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采集于南极和格陵兰的RES数据显示,大于15的介电常数值可以用来指示极地沉积下方存在液态水。基于地球和火星在物理现象上的明显类比,我们可以推断,从SPLD下方明亮区域中获得的高介电常数值(部分)是水饱和物质和/或液态水层造成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我们分析了SPLD下方明亮区域的其他可能解释。例如位于SPLD顶部或底部的干冰层,或者整个SPLD中水冰的极低温度,与表面反射相比,这些都可能增强基底回波功率。我们否定了这些解释,有的因为需要非常具体且不大可能的物理条件,有的则是因为它们不足以导致强烈的基底反射(图S5和S6)。尽管SPLD底部的压力和温度与液态二氧化碳的存在可以相容,但它的相对介电常数(约为1.6)要比液态水(约为80)低很多,因此不能产生明亮的反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此前有研究利用凤凰号着陆器的湿化学实验室(Wet Chemistry Lab)发现,火星北部平原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镁、钙和高氯酸盐,支持了极地沉积底部液态水的存在。高氯酸盐可以通过不同的物理和/或化学机制形成,并且已经在火星的不同区域被发现。因此,可以合理地假设它们也存在于SPLD的底部。由于极地沉积底部的温度估计约为205K,又由于高氯酸盐能强烈抑制水的冰点(镁和钙的高氯酸盐能使水的冰点分别降至204K和198K),因此我们认为,在极地沉积底部有可能存在一层高氯酸盐水。这层盐水可以和基底土壤混合,形成污泥,或者位于基底物质上方,形成局部盐水池。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此前在火星冰川下方的雷达探测中,液态水证据的缺乏已经被用来支持这样的假说,即火星极地冰盖对基底融化而言太薄了,一些作者声称液态水可能位于比以往认为的更深的位置。MARSIS的数据显示,在相对较浅的深度(约1.5千米),液态水也可能稳定地存在于SPLD下方,从而约束了火星水圈的模型。SPLD的原始数据覆盖范围十分有限(只占南极高原面积的几个百分点),加上融水区域的面积需要足够大(直径数千米,厚度几十厘米)才能被MARSIS探测到,从而限制了识别小型液态水体及其之间是否存在液态连接的可能性。因此,没有理由认定火星亚表面水体的存在只局限于某一区域。 /p p br/ /p

雷达液位变送器相关的方案

雷达液位变送器相关的资料

雷达液位变送器相关的试剂

雷达液位变送器相关的论坛

  • 超声波液位计和雷达液位计的区别

    我们一般把声波频率超过20k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是机械波的一种,即是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一种传播过程,它的特征是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另外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超声波在液体、固体中衰减很小,因而穿透能力强,尤其是在对光不透明的固体中,超声波可穿透几十米的长度,碰到杂质或界面就会有显著的反射,超声波测量物位就是利用了它的这一特征。 在超声波检测技术中,不管那种超声波仪器,都必须把电能转换超声波发射出去,再接收回来变换成电信号,完成这项功能的装置就叫超声波换能器,也称探头。将超声波换能器置于被测液体上方,向下发射超声波,超声波穿过空气介质,在遇到水面时被反射回来,又被换能器所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电子检测部分检测到这一信号后将其变成液位信号进行显示并输出。 由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原理可知,若介质压力、温度、密度、湿度等条件一定,则超声波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因此,当测出超声波由发射到遇到液面反射被接收所需要的时间,则可换算出超声波通过的路程,即得到了液位的数据。 超声波有盲区,安装时必须计算预留出传感器安装位置与测量液体之间的距离。 雷达液位计采用发射—反射—接收的工作模式。雷达液位计的天线发射出电磁波,雷达波以光速运行。这些波经被测对象表面反射后,再被天线接收,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与到液面的距离成正比,关系式如下:D=CT/2式中 D——雷达液位计到液面的距离C——光速T——电磁波运行时间 雷达液位计记录脉冲波经历的时间,而电磁波的传输速度为常数,则可算出液面到雷达天线的距离,从而知道液面的液位。在实际运用中,雷达液位计有两种方式即调频连续波式和脉冲波式。采用调频连续波技术的液位计,功耗大,须采用四线制,电子电路复杂。而采用雷达脉冲波技术的液位计,功耗低,可用二线制的24V DC供电,容易实现本质安全,精确度高,适用范围更广。 超声波用的是声波,雷达用的是电磁波,这才是最大的区别。而且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和方向性都比电磁波强的多,这就是超声波探测现在比较流行的原因。主要应用场合的区别: 超声波和雷达主要是测量原理的不同,而导致他们的不同的运用场合。雷达是鉴于被测物质的介电常数的,而超声波是鉴于被测物质的密度的。所以介电常数很低的物质雷达的测量效果就要打折扣,对于固体物质一般也推荐用超声波。同时雷达发射的是电磁波,不需要传播媒介,而超声波是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是需要传播媒介的。另外波的发射方式元件不同,如超声波是通过压电物质的振动来发射的,所以它不可能用在压力较高或负压的场合,一般只用在常压容器。而雷达可以用在高压的过程罐。雷达的发射角度比超声波大,在小容器或瘦长的容器不推荐用非接触式雷达,一般推荐导波雷达。最后就是精度的问题,当然了,雷达的精度肯定是比超声波高,在储罐上肯定是用高精度雷达的,而不会选超声波。至于价格方面,一般情况下超声波比雷达低,当然一些大量程的超声波价格也是很高的,如6~70米的量程,这时雷达也达不到,只能选超声波! 声波的传输是需要媒介的,所以在真空中就不能传播。所以超声波在现实应用中的局限性还是很大的,与雷达比起来多有不足。首先,超声波物位计有温度限制,一般探头处温度不能超过80度,并且声波速度受温度影响很大。其次,超声波物位计受压力影响很大,一般有求0.3MPa以内,因为声波要靠振动来发出,压力太大时发声部件会受影响。第三,当测量环境中雾气或粉尘很大时将不能很好的测量。凡此种种,都限制了超声波物位计的应用。与之相比,雷达的是电磁波,不受真空度影响,对介质温度压力的适用范围又很宽,随着高频雷达的出现,其应用范围就更加广泛了,所以在物位测量中,雷达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但是不论是雷达还是超声波液位计,在安装过程中都必须注意安装位置,注意盲区。比如安装在罐体上时,不要装在进料口,不要装在人梯附近,离罐壁要有300到500mm的距离,防止回波干扰。在有搅拌,液面波动大的时候也要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总之,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1.雷达测量范围要比超声波大很多。2.雷达有喇叭式、杆式、缆式,相对超声波能够应用于更复杂的工况。3.超声波精度不如雷达。4.雷达相对价位较高。5.用雷达的时候要考虑介质的介电常数。6.超声波不能应用于真空、蒸汽含量过高或液面有泡沫等工况。

  • 雷达液位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雷达液位计在使用时的一些日常维护如下:  雷达液位计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主要是看电源电压和输出电流是否正常。仪表通电后,大约需要30~60min仪表才能正常工作。如果投运后仪表没有输出,则应检查电源是否真正接上,并检查保险丝是否烧坏。  对于不超过2个月的短期停运,仪表电源不必切断。  雷达液位计雷达头内部的使用温度为65℃。一般使用情况下时不会超过这个温度的,但若被测介质的温度很高,则雷达头内部的温度有可能超过65℃。这时,可以用少量的仪表风经φ6×1紫铜管自雨水帽吹入雷达头,以将内部的温度降下来,绝对不要用水或其他液体进行机械冷却。雷达液位计使用时是和设备连成一体的,整个系统是密封的,所以平时还应检查各部件连接处的密封发问是否良好。

  • 差压变送器在目前的油库油罐液位的测量设计中的应用

    在目前的油库油罐液位的测量设计中,差压变送器比较流行的是采用雷达液位计或浮球、浮标、钢带式液位计等。雷达液位计虽然精度高但成本也高,而浮标、浮球等液位计,安装、维护比较麻烦。差压式液位计,在锅炉汽包等密闭容器中应用广泛,但测量结果并非真正液位,因此在油罐液位测量的设计鲜有应用。其实油库油罐的精确液位,并不十分重要,用户实际要了解的并不是液位,而是通过测量液位来了解油罐中油品的实际数量(即吨数),从而防止满溢。由此分析采用差压法来测液位(实际为吨数)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因为目前差压变送器的应用十分成熟,象1151、3051以及EJA等差压变送器,技术十分完善,精度可达0.075级,而且价格大幅下跌,性能价格较高。差压变送器的注意问题   (1) 设计和安装时应考虑油罐底部的取压开孔尽可能放低,以消除温度变化而造成的误差,必要时引入温度补偿。   (2) 在油罐的罐体水平截面不等的情况下(如上小下大),要考虑补偿措施。如二次表选用WP-H80系列液位-容量控制仪。   (3) 为达到一定精度,如油罐顶部装有呼吸阀时,必须采用差压变送器而不能采用压力变送器。对敞口油罐或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直接采用压力变送器以方便安装。   (4) 二次表尽量采用智能表,可方便改变量程,实现温度补偿等。

雷达液位变送器相关的耗材

  • 探地雷达
    LTD-2100/2200型探地雷达主机是我所最新研制的探地雷达主机,可挂接我所现有的八种不同天线对地下隐蔽目标进行探测(其中LTD-2200可同时挂接2副不同型号的天线),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检测和地质勘察等军用和民用领域。 一、 基本原理 LTD探地雷达由一体化主机、天线及相关配件组成(图1)。相对于探地雷达所用的高频电磁脉冲而言,通常工程勘探和检测中所遇到的介质都是以位移电流为主的低损耗介质。在这类介质中,反射系数和波速主要取决于介质的介电常数&epsilon ,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最小;水的相对介电常数为81,最大。雷达工作时,向地下介质发射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脉冲(几十兆赫至上千兆赫),电磁脉冲遇到不同电性介质的分界面时即产生反射或散射,探地雷达接收并记录这些信号,再通过进一步的信号处理和解释即可了解地下介质的情况(图2)。 二、 主要特点 1、产品优势 1) 以军工技术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作后盾,经过连续20年的技术研发,LTD系列产品紧跟国外同类领先技术的发展方向,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先后获省级和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2) 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接近,价格只是国外同类产品的 ; 3) 采集和后处理软件采用全中文界面,操作简单,易学易用; 4) 首家承诺质保三年,及时快捷提供仪器维修和技术支持;采集和后处理软件终生免费升级,终生提供探地雷达技术支持。 2、性能特点 1) 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2) 基于WinCE平台实时控制软件,启动快; 3) 程序固化在FLASH存储器中,运行稳定可靠; 4) 内嵌高速DSP,实现滤波、放大等实时处理; 5) SD卡取代硬盘,故障率低,数据输出方便; 6) 全数字化程控时钟控制,最小时间间隔10ps; 7) 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的雷达软件都是全中文界面,操作简便、易上手; 8) 具备连续、点测或测量轮控制等测量方式,实时二维图像显示;事后处理二维或三维成像; 9) 随仪器为用户提供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解释的多媒体演示和典型工程探测图谱,使用户很快成为行家里手。 三、 技术指标 1、探地雷达主机的技术指标 1) LTD-2100型雷达主机为单通道模式; 2) LTD-2200型雷达主机为单、双通道模式可选,分时工作; 3) 兼容性:兼容LTD2000型雷达的全系列天线; 4) 连续工作时间:&ge 4小时; 5) 体积:&le 311 mm× 212 mm× 61 mm(含航空插座) 6) 主机重量:&le 2.5 kg 7) 整机功耗:15W,内置16.8V、65Wh锂电池供电或外部电源供电9V~18V; 8) 天线自动识别范围: 50MHz~1.5GHz天线; 9) 扫描速率:16Hz,32Hz,64Hz,128Hz可调; 记录道长度:256,512,1024,2048可调; 10) 脉冲重复频率:16kHz,32kHz,64kHz,128kHz可调; 11) 时窗范围:5ns~1us,连续可调; 12) 输入带宽:1Hz~16kHz; 13) 动态范围:-7dB~130dB; 14) 雷达信号输入范围:± 10V; 15) 系统信噪比:大于70dB; 16) 软件处理功能:滤波、放大、道间平均、去背景处理; 17) 测量方式:逐点测量,距离触发测量,连续测量可选; 18) 显示方式:伪彩图、堆积波形或灰度图; 19) 冲击振动:满足GJB74.6~85要求; 20) 工作温度:-10℃~+50℃; 21) 储存温度:-20℃~+60℃; 22) 湿热条件:+30℃,90%。 2、探地雷达配套天线的种类及技术指标 LTD探地雷达天线有屏蔽型、非屏蔽型(平板式)和喇叭天线三种类型: 1) 屏蔽型天线主要用于中等深度和浅表层目标探测(公路面积层厚度检测、地下管线查找、路基缺陷探测等),有GC400MHz、GC900MHz、GC1500 MHz等三种型号; 2) 平板天线主要用于深层目标探测(公路施工前的地质勘察、隧道超前预报、冻土层探测等领域),有GC50MHz、GC100MHz、GC200MHz等三种型号; 3) 喇叭形天线主要用于公路层厚探测,有AL1000MHz、AL1500MHz、AL2000MHz和AL2500MHz四种型号。
  • 雷达脉冲发生器
    雷达脉冲发生器是专业为雷达应用而设计的雷达脉冲信号源,雷达脉冲源,它可产生10KV,10KHz以及120ps上升时间的脉冲,这种高重复频率的超短脉冲非常适合雷达研发应用。雷达脉冲发生器,雷达脉冲信号源,雷达脉冲源全固态设计,TTL触发输入后,可提供超快的千伏高压激励。输出为高达12KV的50欧姆负载,并能够承受开路,短路和电弧负载。雷达脉冲发生器,雷达脉冲信号源,雷达信号源的波形具有快速的上升沿时间,10%-90%波形的上升时间小于120ps. 它具有类似指数衰减的下降曲线,半幅脉宽越位500ps.也可指定输出网络,以获得进一步降低的输出脉宽。雷达脉冲发生器可产生10kv的300ps的脉冲, 脉冲输出时序抖动10ps rms.输出波形具有高度重复精度,脉冲与脉冲的振幅抖动1%.雷达脉冲发生器的控制单元包括未处理技术的诊断模块和内部重复频率和触发延迟器。 雷达脉冲发生器的配件包括100欧姆的差分对用于驱动200欧姆,24KV左右的天线。雷达脉冲发生器具有良好的不匹配负载能力,非常适合脉冲发射应用,包括宽带时域雷达,EMC测试和EMP模拟。雷达脉冲发生器的结构易于扩展到16通道或更多通道用于驱动相控阵天线。
  • 探地雷达脉冲源GPR
    探地雷达脉冲源GPR是全球领先的探地雷达脉冲发生器,也可用于冰雷达脉冲源或冰雷达脉冲发生器。探地雷达脉冲源GPR应用 冰探测雷达 探地雷达探地雷达脉冲源GPR特色 电池使用要求低电压。 ?±2kV的步进输出驱动平衡差分天线 ?内部速率发生器 ?在- 20°C测试探地雷达脉冲源GPR规格 ≥±2KV,~ 5ns的步升,指数下降 脉冲发生器两侧安装800? 平衡输出(2KV,4KV微分) 12V电池供电(9-18v) 内部可调频率发生器 光纤触发输出(HEBR-1412TMZ或等效发射器) 额外的电触发输出,BNC连接器,振幅~5V 电流消耗 ≤5amps 温度范围-20°C到25 * 金属外壳压铸箱,175×275×65mm 输入功率和脉冲输出连接点 -3.5mm 端子 正常运行 输出脉冲特性由1nF串联电容器设置和800?加载 脉冲重复频率PRF 1kHz增强PRF操作 输出脉冲特性由200pF串联电容器设置和800?加载。 脉冲重复频率PRF 5kHz 用户只用使用简单的工具就可以更换串联电容器和FRF。该操作不能在开放空间内进行。 连接和控制 12V输入功率 3.5mm端子,9-18v 保险丝架 20mm 5A 输出 3.5mm 端子 ±2kV脉冲 主动发光 琥珀色LED 电源指示灯 绿色LED 监视器输出,5V BNC,5V 8μs 脉冲 监视器输出,光学,SMA,8μs 脉冲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