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研究

仪器信息网农业研究专题为您整合农业研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农业研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农业研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农业研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农业研究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农业研究相关的资讯

  •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海外农业研究中心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title=" 201612752931567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e489abc9-8503-4b15-b8e1-3ae8d889ff43.jpg" / /strong /p p   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领导,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18家成员单位、水科院、热科院、农科院等代表,中粮集团、中农发集团、大北农集团、联想佳沃等企业家共150余人,出席了1月21日中国农科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成立仪式。 /p p   与会者达成了以下共识:中国农业科学院率先成立海外农业研究中心,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提供科技支撑,是中国农科院站在国家高度的一项主动作为,切实发挥了农业科技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作用,将有助于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p p   据悉,该中心由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任领导小组组长、副院长吴孔明任副组长。下设专家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由16个研究室构成,包括若干创新团队,聚焦海外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走出去”、农业信息服务和海外人才培养等四大任务。 /p p   strong  农业科研对外合作集散地 /strong /p p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创新团队,推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农业技术装备、农业科技服务输出和产能合作,开拓农业技术和产品国际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促进区域内农业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进一步巩固农业科技优质外交资源地位,推动农业技术全球化应用和农业人才队伍国际化发展。 /p p   陈萌山介绍,从长远看,该中心将成为我国农业科研对外合作集散地。充分发挥海外农业研究中心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桥梁作用,有效整合全院国际合作、科技资源,打造世界领先的海外农业创新团队,一体化参与全球竞争,有效拓展农业技术和产品国际市场,形成对全球资源的配置力和农业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控制力 依托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全国农科院系统外事协作网,逐步形成国内相关研究院所、大学及涉农产品生产及进出口贸易企业组成的产学研贸相结合的海外农业创新体系。 /p p   该中心还将成为政策创设智囊团,提出指导中国农业科技“走出去、引进来”的参考建议,为农业“走出去、引进来”发展和农业部的中心工作提供决策咨询 发挥信息技术服务器的作用,构建农业“走出去”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不断丰富农业大数据、农业情报学、农业经济与政策、农产品市场与贸易等学科的理论体系 打造农业外交人才库,为国家整体外交和农业科技创新凝聚战略人才,培养适合新时期农业“走出去”的农业科技和外交人才。 /p p    strong 合作方式创新多元 /strong /p p   “根据海外农业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特点,积极利用我院已有的多双边、区域合作机制,将海外农业合作新思路融入到现有的多双边合作机制中。”陈萌山介绍,该中心形成“大联合、大协作、大攻关”的海外农业协同创新团队,解决和突破海外农业现实问题和瓶颈难题,推动海外农业深入发展。 /p p   据介绍,该中心和农科院相关专业所是既“有机联系”又“有效区隔”的关系。一方面充分发挥由信息所牵头、各相关研究所共同参与的海外农业协调机制作用,根据国际合作重点国家、产业、产品的区域布局,共同制定海外农业重大合作项目的实施方案,组织相关团队对重点项目进行研讨,以协同创新的方式解决海外农业发展遇到的现实和发展问题 另一方面保障海外农业研究中心创新团队各自的研究需求。是为“联合集成”的工作模式。 /p p   其次,进行交叉研究。组织院内外不同学科领域、不同侧重点的农业国际合作研究力量,从更高层面、更广视野开展跨学科、跨部门的海外农业联合研究 培植海外农业新兴学科,集中优势团队实现有效学科占位,产出源于研究中心又高于研究中心层面的综合成果。 /p p   再次,实现综合提升。有效整合全院、相关省院(大学)的海外农业科技力量和国际合作资源,创设国家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联盟,搭建分工协作的农业“走出去”工作新格局,创建覆盖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的农业科技走出去新模式。 /p p    strong 今年主推15项农业技术 /strong /p p   2016年,该中心将主推15项农业技术。虽然发展中国家都高度重视农业,但由于自然条件和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发展还很落后,还有很大的技术提升空间。面向他们的迫切要求,该中心梳理了15项先进实用技术,帮助提升目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其农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的实际问题。入选技术全部为近年来通过国家及权威部门审定或鉴定的新成果,大部分技术已经应用与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显示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p p   同时,该中心还将以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为统领,依托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全国农科院系统外事协作网,形成全国统一的农业对外合作资源共享平台。 /p p   记者了解到,海外研究中心数据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也已经启动。农业“走出去”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将基于云计算、大数据,集全球农业数据库平台、农业展望和预警平台、海外农业投资风险分析平台、投资政策研究平台、政策法规平台、农业技术成果资源数据库以及海外农业协同创新平台为一体,搭建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 /p p /p
  • 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专家解码“农业新质生产力”
    专家论点(一)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农业强国建设。(一)新质生产力正在引领现代农业大变革目前,以基因技术、量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已经到来,也同时带动了农业领域新革命。每一次科技变革都会带来农业领域的革新,推动农业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第一次是从人畜投入的简单、低效的经营模式进入以机械耕作的时代;第二次是以进化论、杂种优势学说、遗传学理论等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育种技术、现代化肥技术等;第三次以DNA双螺旋结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支撑。技术创新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美国科学院公布未来十年美国农业科技领域亟待研究和突破的五大关键技术分别是系统认知分析、精准动态感知、数据科学、基因编辑、微生物组。农业领域的科技突破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出现人工智操控的特点。如德国Infarm公司利用高容量、自动化、模块化的种植与配送中心,粮食生产效率比传统土壤农业高400倍。未来像LPWAN、5G、LEO卫星等先进和前沿的数字连接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如智能作物监控,无人机耕作、智能牲畜监测、自主农业机械、智能建筑与设备管理等。根据麦肯锡研究显示,到本世纪末,通过加强农业的物联技术能够使全球生产总值增加5000多亿美元,使农业的生产率再提高7%到9%。农业科技革新催生了现代农业产业变革,农业发展呈现出了一二三产融合的特征,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基因化、数字化、工程化、绿色化、营养化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合成生物学、干细胞育种等颠覆性技术推动细胞工厂、人造食品等新业态;个性化营养与健康衍生出食品定制新产业;基因工程、智能装备极大压缩了农业的自然属性;全链条协同创新推动农业生产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态势。(二)新质生产力发展不足是我国农业强国建设的最大短板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在过去的60年里,我国农业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农业总产值占全球农业总产值的22.5%,位列第一。但有测算显示,我国农业强国整体实现度为67.2%。对标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农业强国的特征,我国农业在生产效率、科技创新、高水平人才支撑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2021年我国农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为24%,加拿大、美国等农业强国仅为1%—3%。我国约以24%的农业劳动力产出仅占GDP的6%,而美国以1.4%农业劳动力产出总GDP的5%。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距,背后体现的,就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差距。二是前沿性科学技术发展滞后,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虽然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高至2022年的62.4%,但发达国家科技对农业的贡献普遍在80%左右。有研究显示,我国农业科技中国际领跑型技术仅占10%,并跑型技术占39%,跟跑型技术占51%。三是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力度不足。据调查,我国高水平农业科学家比例是0.049‰,美国是0.738‰。当前我国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传统人才较多、复合应用型少,整体素质相对偏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以上分析显示,要使我国进入全球农业强国第一方阵,依靠传统、常规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远远不够。如果没有新质生产力引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将如“逆水行舟”,不但不能缩小差距,差距还将越来越大。(三)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的着力点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三要素论,生产力由劳动手段、劳动力、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必须在这三个方面系统着力。一是着力提升前沿农业科技水平。前沿农业科技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交叉融合为特征的“大农科”,以跨领域、高技术融合为特征,涉及到信息工程、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颠覆性技术。以生物制造为例,据预测,全球生物制造产值接近30万亿美元,被认为具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热点。我国也把生物制造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似这种农业和生物科技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必须成为未来我国农业科技需要着力突破的领域。二是着力强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新质技术的创新、掌握、使用都需要“新质人才”。需要大力培养具有原创精神、具备交叉学科素养、掌握前沿科技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目前涉农人才的培养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知识体系陈旧、知识结构过窄、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不能很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三是着力发展涉农新业态。涉农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拓展“农”的边界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引领农科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培育与发展。涉农新业态的范围不仅仅涵盖传统的农业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还将延伸到营养健康、医学和公共卫生、生态文明、农业文化等诸多新的领域。(四)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必须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必须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发展和底线的关系。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目的是促进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但是,在这一进程中,必须时刻把握人口规模巨大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由于这一特征,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建设显著不同于其他国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极端重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首先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二是提升效率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关系。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不是唯效率论,不能单纯追求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还必须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大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和城乡融合,使广大农民和广袤乡村在农业强国建设进程中实现包容性发展,促进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三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绿色发展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不是新质生产力的补充要求,更不是新质生产力的矛盾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智慧农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农业建设成绿色产业。建议专家:林万龙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朱菲菲 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副研究员专家论点(二)改革农业科技创新布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建议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特征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五个方面的要求(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绿色发展、生产关系、人才支撑)。这是首次对新质生产力的全面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生产力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实践结晶、理论升华、政策创新,是党中央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发展和解放新的生产力的重大决策,也是党中央在面对世界未来大变局中全面强化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强烈信号和理论指引,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落地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之中,重点在改革,关键在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我们学习认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最本质属性就是发展高科技农业系统生产力(包括农业经济生产力、农业生态生产力、农业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出路在于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而高水平科技创新必须依靠高效能的科技体制机制。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其中农业科技创新布局与计划体系已经成为约束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最主要的堵点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布局是在原来国家973、863、支撑计划、星火计划、地方专项、行业专项等目标性计划体系基础上,经过“十四五”“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国家层面统一整合成了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部分部门行业科技计划、地方科技计划等。目前这个计划体系已经实施了近五年。尽管我国科技创新(包括农业科技创新)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可喜可贺。但从国家科技计划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引领性、集成性、协调性等综合分析,以及我们对全国有关农业项目的实际调研来看,我们认为现行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具有先天不足和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混淆了科技创新从基础前沿创新、核心技术创新、技术应用转化等不同创新活动的差异化特征和资源配置特殊需求,“一个计划管所有”,导致许多项目边界不清、项目任务重复、研究内容庞杂、人力资源浪费、项目管理繁杂等诸多问题,不能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基本规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需要,亟待在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进行全面绩效评估的基础上,改革构建新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特别是建议新成立的中央科技委要在新的五年计划期间,给予行业部门制定适应本行业科技计划布局体系的更多自主权。在这个前提下,农业科技创新布局体系如何构建?既是改革的重点,也是贯彻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具体行动,提出几点思考性建议。(一)面向全球未来农业产业高地,部署“未来农业科技专项行动”。加快形成未来农业产业全球引领优势,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突破口。目前的科技计划设置不能完全适应这一重大趋势和需要,亟待改革重大项目立项机制,完善农业科技领域新型举国体制,超前部署规划一批未来农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重大领域,在农业领域的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制造、数字农业、绿色低碳农业、细胞农业、医学农业等前沿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自主原创价值高、重大突破明显、产业引领性强的世界级成果,抢占世界未来农业高科技阵地与产业高地,夯实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的核心引领作用。(二)面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部署“农业新兴产业科技专项行动”。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的科技创新长期存在的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突出问题尚没有根本扭转,急需改革产业项目管理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机制,加速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全链条高质量转化应用。一方面要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加速推进粮棉油肉蛋奶等农牧业传统优势产业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绿色化的迭代升级;另一方面要设立专项布局,加速培育壮大生物种业、智能农机、农业数据产业、生物饲料、生物肥药、农业疫苗、新型食品等农业新兴产业集群,逐步构建形成“农业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优质产业”层次分明、相互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三)落实绿色发展战略,部署“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科技专项行动”。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实现“双碳”是农业绿色生产力的关键目标,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发展农业绿色低碳循环科技,必须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与“大生态观”,农林牧副渔、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化布局,重点部署耕地保护、地力提升、盐碱地利用、海洋农业、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低碳循环农业、有机农业、气候智慧型农业、农业生物安全等科技领域,加快提升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水平,促进发展农业绿色生产力。(四)落实乡村全面振兴战略,部署“乡村全面振兴科技专项行动”。理论与实践证明,只有农业产业现代化并不能直接地、自然地实现农村现代化,必须农业农村发展一体化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有力有效联动带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强国。农村现代化水平依然较低是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难点。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标志,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全面乡村振兴已经进入了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推进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五大振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对发展乡村科技提出了新的需求。在实际中,我们容易将农业科技与乡村科技混为一谈,导致所谓的乡村科技项目很多依然是“高大上”的农业产业科技。应当在理念上认识到乡村科技与农业科技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乡村科技的应用主体是农业劳动者,乡村科技的应用场景是广大农村,乡村科技的实施主体是乡村技术推广应用服务组织,乡村科技的主要特点是简便实用。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计划体系中尚未建立与乡村全面振兴相适应的科技布局,乡村科技尚未破题。毋庸置疑,科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是今后农业农村科技的重大任务,必须在农业科技计划设置和资源配置上,单独设立“乡村全面振兴科技专项”,重点支持乡村产业科技、乡村文化科技、乡村生态环境科技、乡村科技人才培育、乡村现代化管理科技等重点任务,探索专项管理新机制,可以考虑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乡村为项目基地,以支持技术推广服务为重点,以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乡村经济组织为实施主体,构建乡村组织+大学科研机构+社会服务组织联合实施机制,全面推进科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提升乡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建议专家:高旺盛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专家论点(三)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认识与发展对策思考(一)关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性认识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以及相关政策解读的基础上,结合学术界的相关探讨,我们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重点具备以下3个显著特征。一是生产能力的显著增强。农业生产力,最关键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农业生产各种要素组合而形成的提供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国家整体来说,最重要的表现应该是在相对于过去一定时间内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的总产保障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对于具体产业类型,应该是单产水平上有显著的提高。二是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新品种、新型农业机械、新型土壤改良剂、新型肥料、新农(兽)药、新型农艺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以及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业速度、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产出等方面发生显著的提升效果。核心体现应该是促进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的显著提升。三是生产效益的显著增加。从现代农业产业的角度,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政策等综合应用,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应该在提高农林牧渔总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另外,对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逻辑,要注重以下3个分明:一是新质生产力的实效性,区别于“旧”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是生产力要有显著的提升,而且是要有最终实际效果的场景体现。也就说是,农业新质生产力,不能仅仅看过程或者表面上的“新”,生产中应用了新技术、新产品,不一定会带来最终实际生产力的显著提升。二是新质生产力的综合性,新质生产力形成,是要素综合作用、发生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新质生产力的要素构成,不一定全部是新的要素,不是应用某一新技术就一定能带来新的生产力;各种旧的科技或者新旧结合,通过新的技术工艺流程创新,也有可能实现显著性的改变。此外,也不能简单理解为只要有新的科技就能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三是新质生产力的阶段性,新质生产力的“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但是也要看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就突然出现,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发展的过程。同时,这个“新”也不是一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生产力还有“更新”的生产力出现。此外,发展新质生产力也要注意与国家或区域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相适应,不能盲目追求“新”,或者总想着“弯道超车”。(二)关于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创新路径根据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认识以及对农业产业特点和三农发展现状的认识,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技术创新路径主要有:1. 强化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新技术加速迭代。科技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不断催生农业高新技术的出现,是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比如,作物育种,技术的创新不断加速技术的更新迭代:育种1.0时代是人类驯化野生植物的时代;育种2.0时代起始于19世纪末,统计学和数量遗传学逐渐应用到作物的表型选择中;育种3.0时代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进入BT+IT的智能设计育种的4.0时代。当前,面向新一轮的农业技术革命,要加大加强农业生物技术、数智技术以及合成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布局,抢占农业科技前沿高地。2. 强化技术应用,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各种要素组合的综合效果体现,需要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新品种、新产品、新装备等,通过应用农业新技术与产品,更新升级农业生产材料和手段,变革已有的生产方式。例如,农业机械的出现替代了人畜力、现代化肥技术的出现替代了传统的农业养分管理方式、现代新品种的出现替代了传统的选种模式等等。数字智慧农业技术也将替代传统的农业生产依靠经验、依靠技术推广的管理模式。比如,在现有品种和栽培的技术上,通过机械化与数字化的赋能,实现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3. 创新要素配置,促进农业生产力提升。要面向具体应用场景,在现有生产要素配置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研究传统生产要素与新技术相结合的新组合、新工艺、新流程、新模式,“另辟蹊径”实现综合生产力的显著提升。比如,研究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次分层精准水肥管理、作物种植配置(间套轮作)等新的技术方案。4. 拓展发展思路,开辟农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建议专家:陈源泉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院副院长、教授
  • 上海净信组织研磨机应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上海净信Tissuelyser-24全自动样品组织研磨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直属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成立于1960年1月,前身是1930年由农学家丁颖教授创办的中山大学稻作试验场及1956年成立的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直属科研机构,成立于2012年,主要开展农业生物物种资源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农业生物转基因研究,提供农业生物基因鉴评、保存及信息共享等服务,负责院中心实验室管理。 为更好的完成研究任务,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购买了上海净信Tissuelyser-24全自动样品组织研磨机,使得转基因材料的检测方面更加有效,帮助中心老师加快研究进度。 上海净信的全自动样品快速研磨仪处理与手工液氮研磨处理后提取 FT 的 DNA、RNA 在浓度、纯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成对检验 P0.05) 。但手工研磨有较大的样本损失率,对于DNA提取浓度较低的样品来说,自动研磨仪可以做到样品0损失,在DNA提取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且手工处理的过程复杂、易交叉污染,操作所用时间等方面均不及上海净信的全自动样品快速研磨仪,因此自动研磨仪对于DNA提取工作相对于手工研磨处理有很大优势。 上海净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一家生产水平式组织研磨机,垂直式组织研磨机,三维一体式组织研磨机具有全系列生产线的生产厂家。同时还给多家国外品牌及国内企业提供OEM,贴牌代加工服务

农业研究相关的方案

农业研究相关的论坛

  • 中国农业科学院诚聘农业标准研究室-科研助理,坐标北京,你准备好了吗?

    [b]职位名称:[/b]农业标准研究室-科研助理[b]职位描述/要求:[/b]根据工作需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制外人员。现将招聘岗位、条件要求及有关事项公告如下:职位名称:科研助理工作职责:主要协助项目团队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以及创新团队岗位和检测机构中,有关重金属检测及相关技术研发的管理、实验工作及其他相关任务。任职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分析化学、食品安全专业,有原子光谱仪器使用和元素分析工作或SCI论文发表经验者优先。根据个人的学历、能力及工作业绩确定相应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及绩效工资,同时享受国家规定的高温、实验室等相关补贴,按北京市有关规定缴纳“五险一金”。按照招聘岗位要求,研究所有关部门将对报名材料进行确认并审核,对符合报名条件的人选组织考核,择优录用,录用后按研究所规定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对不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恕不再通知。研究所简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以食用农产品及饲料为研究对象,开展农兽药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动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及真假识别等检测技术研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理论和关键技术、农产品种养殖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研究、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预警体系建设及快速反应机制;开展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与制修订;承担国家农产品及饲料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查等监控技术支持。建所以来,研究所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及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等各类国家或部门主体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在《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等食品及分析类一区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杰出科技创新奖、青年奖等省部级奖项。 同时,研究所作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专项监测、风险监测、风险评估体系建设、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官方通报评议和舆情监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支撑服务工作,为农业部实现“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目标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在建国60周年食品安全保障、“助奥行动”等重大活动和“三聚氰胺”、“瘦肉精”、“孔雀石绿”、“苏丹红”等违禁添加物突发事件查处和拉网检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先后多次受到农业部和公安部的表彰,荣获农业部“助奥行动”先进集体称号。[b]公司介绍:[/b] 中国农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简称农科院(CAAS),成立于1957年3月1日,直属于国家农业农村部的副部级事业单位,是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担负着中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任务,致力于解决中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据201...[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6060]查看全部[/url]

  • 中国农业科学院刚刚发布了农业标准研究室-科研助理职位,坐标北京,速来围观!

    [b]职位名称:[/b]农业标准研究室-科研助理[b]职位描述/要求:[/b]工作职责:主要协助项目团队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以及创新团队岗位和检测机构中,有关重金属检测及相关技术研发的管理、实验工作及其他相关任务。任职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分析化学、食品安全专业,有原子光谱仪器使用和元素分析工作或SCI论文发表经验者优先。根据个人的学历、能力及工作业绩确定相应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及绩效工资,同时享受国家规定的高温、实验室等相关补贴,按北京市有关规定缴纳“五险一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以食用农产品及饲料为研究对象,开展农兽药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动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及真假识别等检测技术研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理论和关键技术、农产品种养殖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研究、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预警体系建设及快速反应机制;开展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与制修订;承担国家农产品及饲料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查等监控技术支持。建所以来,研究所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及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等各类国家或部门主体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在《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等食品及分析类一区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杰出科技创新奖、青年奖等省部级奖项。 同时,研究所作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专项监测、风险监测、风险评估体系建设、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官方通报评议和舆情监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支撑服务工作,为农业部实现“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目标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在建国60周年食品安全保障、“助奥行动”等重大活动和“三聚氰胺”、“瘦肉精”、“孔雀石绿”、“苏丹红”等违禁添加物突发事件查处和拉网检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先后多次受到农业部和公安部的表彰,荣获农业部“助奥行动”先进集体称号。[b]公司介绍:[/b] -...[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6060]查看全部[/url]

农业研究相关的资料

农业研究相关的仪器

  • 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一、 数字农业大数据应用分析平台简介数字农业大数据应用分析平台具有***庞大的数据资源,内容涵盖了专业农业数据、动态农业数据、共享农业数据、涉农企业数据四大模块。平台将宏观经济与农业农村等国家权威发布的相关政策和数据***收集,能够高效的为用户提供更加***的新鲜咨询,同时还实现了与本地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数据共享,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连通。同时还能够采集到涉农企业数据,帮助农民群众进行更加准确的市场分析和定位分析。在整个平台运行过程中,以专业分析为导向,并成功引入了数据挖掘理念,为用户提供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的农业数据在线分析功能。同时整个平台操作较为简便,可视化的操作界面,让用户可以更加轻松的实现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和数据成果展现。平台所生成的数据报表具有可视化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多方面需求。该平台还具有互动功能,平台开设有互相关注、评论等互动模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发表相应意见和见解,或者评价相应的数据,实现了用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有效交流,使单纯的数据平台转化为知识共享交流及知识传播的平台。二、 数字农业大数据应用分析平台特点分析(一)、从服务领域来看。该农业云平台以农业领域为核心,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行业,并逐渐拓展了和农业、林业、养殖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从宏观方面对各个产业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内容主要包括了统计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生产数 据、气象数据等;(二)、从地域范围来看。该平台以本地区农业数据为核心,并借鉴其他省份和国际农业数据为参考,不仅包括了本乡镇、市级、省级农业数据,更包括了全国层面的数据,为区域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从专业角度,该平台构建了分层实施结构,首先构建了农业领域专业数据资源,然后逐步构建了与农业相关的各个产业的数据资源,对设计各个产业的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监测。三、 数字农业大数据应用分析平台展示内容(以县级平台为例)3.1大数据综合分析展示实现以一屏观全局的综合分析展示,将农业大数据以图表、图形方式展示“大数据智慧化分析”、“农业物联网数据汇总分析”、“农业生产管理数据汇总分析”、“农资管理数据汇总分析”、“设备运行状况和检测数据汇总”、“大数据灾害预警分析”的实时信息,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远程指挥和控制,同时实现监管、分析、指挥、调度、宣传、培训等作用。3.2大数据智慧化分析结合数字整体设计的农业系统平台,会对整体农业产业生态链进行集中分析。主要分为四大方面:
    留言咨询
  • 农业气象站 400-860-5168转5113
    农业气象站广泛应用于气象、农业、林业、环保、机场、港口、实验室等领域。在农业生产中,它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田间环境状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它也可以作为环境科研监测的补充观测仪器,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农业气象观测设备。它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它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一、产品简介TH-NQ12农业气象站一款高度集成、低功耗、可快速安装、便于野外监测使用的高精度气象观测设备。该设备由气象传感器,采集器,太阳能供电系统,立杆支架,云平台五部分组成。免调试,可快速布置,广泛运用于气象、农业、林业、科学考察等领域。二、农业气象站产品特点1.低功耗采集器:静态功耗小于50uA2.标配GPRS联网、支持扩展蓝牙、有线传输3.七寸安卓触屏,版本:4.4.2、四核Cortex&trade -A7,512M/4G4.支持modbus485传感器扩展5.太阳能充电管理MPPT自动功率点跟踪6.三米碳钢支架,两节螺纹旋接7.报警,超限后向的手机上发送8.ABS材质防护箱,耐腐蚀、抗氧化,防水等级IP66三、技术参数1.采集器供电接口:GX-12-3P插头,输入电压5V,带RS232输出Json数据格式,采集器供电:DC5V±0.5V峰值电流1A,2.传感器modbus、485接口:GX-12-4P插头,输出供电电压12V/1A,设备配置接口:GX-12-4P插头,输入电压5V3.太阳能供电、配置铅酸电池,可选配30W 20AH/50W 20AH/100W 100AH.充电控制器:150W,MPPT自动功率点跟踪,效率提高20%4.数据上传间隔:1分钟-1000分钟可调5.屏幕尺寸:1024*600 RGB LCD6.部分传感器参数名 称 测量范围 分 辨 率 准 确 度 风 速 0~30m/s 0.01m/s ±(0.1+0.03V)m/s 风 向 0~360°(16方向) 1/16 3°(1.0m/s) 空气温度 -40-80℃ 0.1℃ ±0.3℃(25℃) 空气湿度 0-100%RH 0.10% ±3%RH 大气压力 30-110Kpa 0.01Kpa ±0.02Kpa(相对) 雨量 ≦4mm/min 0.01mm ±0.2mm 光照 0-18.8W LUX 1lux 5% 二氧化碳 500-5000PPM 1PPM ±50PPM±读数的3% 土壤温度 -40~80℃0.1℃±0.5℃土壤湿度 0-100%0.1%3%土壤电导率EC0-20000us/cm10us/cm±5%土壤PH0-140.01±0.1四、云平台1.CS架构软件平台,支持手机、PC浏览器直接观测、无需额外安装软件。2.支持多帐号、多设备登录3.支持实时数据展示与历史数据展示仪表板4.云服务器、云数据存储,稳定可靠,易于扩展,负载均衡。5.支持短信报警及阈值设置6.支持地图显示、查看设备信息。
    留言咨询
  • 农业气象观测仪器 400-860-5168转4750
    Ag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instrument农业气象观测仪器 产品简介: 农业气象观测仪器是针农业生态环境实时监控以及和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环境监测,农田气象环境调控等需求设计的一款综合小型自动气象监测系统。它能对与植被和农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土壤、水气、光照、热量等农业气象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采集信息,能对作物生长状态和农田土壤墒情进行综合监控,及时掌握大田生长情况,当大田因这些因素生长受限,用户可快速反应,采取应急防范措施。从而为农业生产,农业环境研究,作物改良,农作物物候期监测,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生产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科学数据和决策依据。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科研和标准测量等用途。 典型应用: 大田气候科学研究、农业气象预报服务、农业灾害预警服务、畜牧养殖环境预警服务、特色农作物气象监测、农田小气候监测系统 产品特点: 多样化传感介入、零距离生长状态、高精度数据呈现、物联网模式扩展、低耗太阳能模式、多方式通讯保障、多类型显示发布、大数据监控平台 系统组成: 农田环境自动监测站包含监控平台、采集系统、通讯系统、传感器系统、供电系统、实景监测系统、机械安装件系统七大部分组成。可同时测量空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雨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光照强度、大气压力等多种气象环境要素,结合实景观测和LED显示屏。采用开放友好的设计理念,用户可自行更改要素部件和模块配合,可快速实现数据采集处理方式和观测要素的变更和扩展。 功能特点: 1、采集器:采用工业级处理芯片,搭配ABS外壳,整体轻便、坚固美观。具备192*64全点阵液晶显示,可完成图形显示或12*4个汉字显示(可选配7寸液晶显示屏幕),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 2、具有外部U盘存储扩展功能。 3、传感器:环境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PH、土壤盐分、雨量传感器、总辐射传感器、二氧化碳、日照时数、蒸发量、露点温度、地表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叶面温度传感器、叶面湿度传感器等各种气象要素传感器(可根据需求选配)。 4、支架:主杆表面采用热镀锌、静电喷塑工艺处理,抗腐蚀性强,主杆高度3.5米,配备防风拉索。 5、功耗:3-5W,工作环境温度:-50~+80℃,工作相对湿度:0~100RH 6、可靠性:免维护,防盐雾,防尘 5、数据监控平台1套: 数据查询功能:支持任意时间段的各类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的查询、导出、打印功能。 数据统计功能:支持单要素统计功能:可按年、月、日、小时、10分钟或任意时间段进行单要素大值、小值、平均值的统计。 数据图表功能:实时全天候接收数据可以形成实时曲线,并可以以柱形图、饼状图等直观的方式呈现。 技术参数:名 称测量范围分 辨 率准 确 度环境温度-50~+100℃0.1℃≤±0.2℃相对湿度0~100RH0.1%±1.2%RH光照强度0-200000Lux1Lux±2%风 向0~360°(16方向)1°±3°风 速0~75m/s0.1m/s±(0.3+0.03V)m/s雨 量≦4mm/min0.2mm±0.4mm大气压力10~1200hPa0.1hPa±0.3hPa土壤温度-50~+80℃0.1℃≤±0.2℃土壤湿度0~1000.1%±2%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拓展配置:土壤PH传感器、土壤盐分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总辐射、日照时数、蒸发量传感器、露点温度传感器、地表温度、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叶面温度传感器、叶面湿度传感器等各种气象要素传感器。可加装LED显示屏(交流电供电),大小可调,实时采集到的气象数据及其他设定的信息。可加装监控,自动拍照、录像上传平台,方便观察植物实际生长情况可按实际需求定制2-10m高度支架数据采集仪数据采集、存储、通讯、分析等功能供电系统市电/太阳能/蓄电池/多电源供电系统可选通讯系统RS232/RS485、USB、无线GPRS、以太网等通讯方式专用支架安装防护箱、传感器、供电电源、通讯设备等避雷系统(选配)避雷针及附属配件
    留言咨询

农业研究相关的耗材

  • 智能农业系统配件
    智能农业系统配件是一款应用于农业领域的植物生长监控系统,是农业变得智能化,从而提高效率,可用于检测光照度,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智能农业系统配件特点 应用于农业领域的系统,物联网现在可适用于农业应用。 我们的智能农业系统可以监测影响植物生长的5个重要因素。 它可以由安卓应用程序或我公司的云软件监控。 充分了解农作物生长条件及状况使工作起来更有效率。价位更合理,尺寸刚好,轻便,测量的精确度高智能农业系统配件规格发光度(LUX) 空气湿度 空气温度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系统通过ZigBee协议的,可以链接许多系统(最多可达200个)在一个半径约500米或更大如果网格自动化分。安装包标准包括; 4台空气温度/湿度探头 4台土壤温度探查 4台土壤水分探头 4台光照明探头 4单位二氧化碳探针 4 台PH探针 1台主的MK - R主控继电器、PWM、4-20mA、UART 1个软件和zigee盒1;MK -网关:以太网、ZigBee、WiFi、BLE、RS485 1云软件和应用程序电缆智能农业系统配件优势BrandSkyeye其他产品 A其他产品 B尺寸(cm) 9.5x6.5x4.5 大 大重量 轻 重 重精确度 高 高 一般时间监测 有 无 无历史数据 有 无 无 UI定制 有 无 无测量性 好 好 困难价格 合理 高 高
  • 红茶多农残液质质分析方法FaPEx-bkt红茶茶叶专用柱
    红茶中380项农药残留检测的液质质和气质质分析方法红茶属于全发酵茶,为世界受欢迎的茶品之一。经过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生产出来,与绿茶相比,红茶增加了发酵工序,让茶叶完全发酵 ,其茶叶呈黑色 ,或黑色中参杂橙黄色;茶汤呈深红色。目前红茶产区以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较多。发酵工序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和鞣质酸减少,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并含有许多不同化学物质的复合式基质 (如: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芳香物质),红茶基质变得复杂。针对红茶基质开发的FaPEx-bkt快速萃取净化柱,不仅可以去除大部分基质干扰,而且操作步骤简单,节省溶剂和设备,并大多数农药的回收率与再现性符合标准要求。本研究以FaPEx-bkt快速净化萃取套组 ,分析红茶样品中之农药残留,其农药种类包含有机磷、有机氯、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项目列表详见表1。本研究中检测添加浓度为10ng/g和50ng/g之红茶样品。将2g 红茶样品与2 mL超纯水进行覆水水化后,再加入10mL酸化乙腈萃取液,高速震荡后,以滴加方式推入FaPEx-bkt,以获得样品检液。总处理时间平均不到15分钟/每个样品。即可对检液进行气相串联质谱仪(GC-MS/MS)和液相串联质谱仪分析(LC-MS/MS)。结果显示:超过280种农药平均回收率,范围在70至120%之间,RSD低于20%。应用解决方案及数据,私信索取。(1)仪器分析方法一:气质质层析分析参考条件(2)仪器分析方法二:液质质层析分析参考条件(3)前处理操作步骤(4)表1:红茶样品中380项农药之基质匹配检量线相关系数及回收率和变异系数
  • 低阈值风速传感器
    VF-1型低阈值风速传感器 产品简介 这种传感器专门为需要低风速阀值的农业、林业、环境评价和生态研究而设计 产品详细信息 VF-1型低阈值风速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专门为需要低风速阀值的农业、林业、环境评价和生态研究而设计。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至20m/s,起动风速0.15m/s 输出信号:脉冲频率,输出信号水平:与TTL相容,功耗:8mA,抗风程度:25m/s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