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材料

仪器信息网航天材料专题为您整合航天材料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航天材料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航天材料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航天材料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航天材料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航天材料相关的资讯

  • 我国航天用第二代结构复合材料研究立项
    中国科技网北京1月7日电 未来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用的重型运载火箭直径约为目前我国在用运载火箭的2—3倍,为满足超大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的高刚度、轻量化、高可靠的要求,未来材料性能和大尺寸构件成型工艺水平必须较现有体系有明显提高。记者今天获悉,国防基础科研重大项目“结构复合材料关键材料体系的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月初成功立项,相关负责人介绍,研究成果将满足未来航天型号发展需求。   据了解,该项目是在国防科工局的大力支持下,由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牵头,联合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和中科院化学所等单位实施。项目将集中研究相关的材料及超大型轻质结构件制备工艺技术、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技术等,形成第二代复合材料及构件制造技术规范、方法、标准及数据库,提高材料技术成熟度,满足未来航天型号发展需求,同时牵引国内高性能碳纤维、高性能树脂等相关基础材料技术领域的发展,推动第二代复合材料在其他行业的推广和应用。   与目前广泛使用的第一代材料相比,新研制的第二代结构复合材料将促进航天用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的升级换代,性能大幅度提高,且工艺适应性更好,质量稳定性更高,将对我国航天及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 2023年航空航天材料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主题论坛顺利召开
    2023年6月8日-10日,由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CSTM)主办,钢研纳克成都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协办的2023年航空航天材料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主题论坛在美丽的“蓉城”四川成都顺利召开。来自航空航天产业及供应链上下游的专家、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等近14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2023年航空航天材料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主题论坛现场航空航天产业作为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实力不断加强,经济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为高温合金、钛合金、高端金属结构材料、超导材料、精细合金、高强铝合金等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对新材料的质量性能、测试评价水平等提出来更高要求。本次论坛是在《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相关要求背景下,以推动航空航天材料发展,搭建“政、产、学、研、用”的交流平台。邀请相关领域的同仁共聚四川成都,共谋质量变革、共议创新路径,携手推动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鲍磊、四川省增材制造技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长春出席本次论坛并致辞,会议由钢研纳克成都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璞主持。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鲍磊四川省增材制造技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长春钢研纳克成都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璞在为期一天半的报告环节,来自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CSTM)、中国航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部超导、大冶特殊钢、中航成飞、钢研纳克、中实国金、纳克微束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围绕如何提高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精彩的分享,论坛现场掌声绵绵,与会代表均表示干货满满,收获颇多。2023年航空航天材料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主题论坛现场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进入一个“以质量为中心”发展的新阶段。“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已被写入国家十四五发展战略。材料是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装备制造业的保证,也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先导。材料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作为NQI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质量强国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钢研纳克作为中央企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所属分析测试产业平台,是我国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的发源地以及高端仪器仪表的策源地。从1952年起源至今,我们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目前,钢研纳克已发展成为集检测服务、认证评价、仪器研制、无损装备与工程、标准物质、计量校准、能力验证、腐蚀防护八个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多年来,钢研纳克持续完善全国产业布局,并依托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不断丰富材料与试验标准体系,形成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标准、CSTM团体标准组成的完善的标准制修订平台,不断研究、完善新材料相关的计量校准技术,同时积极推动材料的评价认证工作。致力于成为材料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引领者。
  • 美国发布首套航天材料增材合金粉末标准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日,& nbsp SAE(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旗下的AMS-AM(航空航天材料增材制造委员会)发布了行业首套航天材料规范,四项技术标准主要与激光粉末熔合(LPBF)技术及3D打印合金材料相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此次规范的发布源于美国的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2015年提出的,成立标准委员会并制定相关文件,协助发展增材制造并指导认证用于生产零部件的材料,这也包括了几乎不能有任何质量问题的大型商用飞机。此次发布规范的四项粉末标准具体是,从AMS7000到AMS7003,包括LPBF法生产镍合金部件的耐腐蚀耐热性能,应力消除,热等静压和固溶退火,还有金属粉末的组成和生产工艺要求,激光熔接工艺几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委员会还将继续制定包括金属和其他聚合物的增材规范,毫无疑问行业门槛已经开始有了,并且将不断提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AE总部位于美国宾州,由航空航天、汽车和商用车辆行业的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专家组成的,前身即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 /p

航天材料相关的方案

航天材料相关的论坛

  • 瞬态高速加热条件下航天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测试技术初步研究

    瞬态高速加热条件下航天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测试技术初步研究

    [size=16px][color=#cc0000][b]摘要:为准确测量航天复合材料快速加热过程中的热膨胀系数,本文介绍了热膨胀系数测试过程中加热速率、加热形式和位移测量形式对被测样品内外温度和热膨胀测量方向上温度梯度的影响,以及这些温度梯度与热膨胀系数测试结果之间的变化规律。在这些初步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高速加热过程中热膨胀系数测量装置的初步设计方案,即采用聚光辐射或电磁感应技术进行非接触快速高温加热,采用激光扫描或光学投影技术进行非接触应变测量。[/b][/color][/size][size=16px][/size][align=center]~~~~~~~~~~~~~~~~~~~~~~~~~~~~~~~~~~~~~~~~~~~~~~~~~~~~~~~~~~~~~~~~~~~~~~~[/align] [b][size=18px][color=#cc0000]1. 问题的提出[/color][/size][/b][size=16px] 比较典型的航天复合材料如碳碳和石墨复合材料、各种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等,其热膨胀系数普遍还是采用加热速率较慢的各种热膨胀仪进行测试,而这种常规测试过程中的较低加热速率与航天复合材料的实际使用环境下的快速升温速率严重不符,低速加热时的热膨胀系数测试结果几乎对复合材料结构的热设计毫无用途,从而造成现有的热结构设计太过保守。为此,本文针对快速加热条件下的航天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测试,开展初步的测试技术研究,通过典型材料重点了解快速加热条件下的以下两方面的问题:[/size][size=16px] (1)快速加热条件下,样品或材料的内外内外温差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size][size=16px] (2)快速加热条件下,样品或材料热膨胀测试方向上的温度均匀性影响。[/size][size=18px][color=#cc0000][b]2. 样品内外温差影响[/b][/color][/size][size=16px] 对于航天复合材料而言,由于其结构和热物理性能的不同,特别是热导率有着数量级上的差别,由此会在实际应用和取样测试过程中有时会存在严重的内外温差。热膨胀测试中,加热速率的不同会对测量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size][size=16px] 为了直观了解这种内外温差对热膨胀系数测量的影响,我们选择了具有中等热导率(常温时约14W/mK)的不锈钢材料进行取样测试,测量温度范围为室温30~700℃,测试得到的平均热膨胀系数结果如图1所示。[/size][align=center][size=16px][color=#cc0000][b][img=不锈钢样品不同加速速率下的平均线性热膨胀系数测试结果,660,48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7/202307111012258135_6561_3221506_3.jpg!w690x504.jpg[/img][/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cc0000][b]图1 不同加速速率下的不锈钢样品热膨胀系数测试结果[/b][/color][/size][/align][size=16px] 从图1所示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在较低加热速率(5℃/min)下的热膨胀系数测试结果相差不大,只是随加热速率的升高热膨胀系数整体有很小的降低。而在加热速率超过10℃/min时,测试结果发生明显的偏差,热膨胀系数明显的偏低,特别是在低温范围内这种现象更为明显。[/size][size=16px] 由此可见,对于热导率较低的材料,较快的加热速率会在样品内外产生明显的温差,从而对热膨胀系数产生严重的影响,使得热膨胀系数测试结果严重偏低。具体应用到航天复合材料中,由于碳碳和石墨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普遍较高,相关的测试研究表明石墨材料在1600℃温度以下的范围内测试时,加热速率几乎没有影响,对于碳碳复合材料,这个不受加热速率影响的温度范围可以扩展到1700℃。[/size][size=16px] 对于热导率普遍较低的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其热膨胀对加热速率则非常敏感,且膨胀过程非常复杂。有测试观察到当碳酚醛或二氧化硅酚醛层压材料被缓慢加热时,在190℃左右发生一些快速膨胀,然后材料开始收缩,从膨胀到收缩的变化对应于热降解的开始。而在高加热速率下,热膨胀系数的急剧增加发生在与低速率下开始收缩时的大致相同温度区域。据信,在高加热速率下,树脂开始软化,然后发生气体的快速释放。这些气体不容易逸出,并在材料中产生压力,导致快速膨胀和裂缝的张开。除了热膨胀之外,因材料的结构受到影响,其他性能也会受到加热速率的影响。[/size][size=18px][color=#cc0000][b]3. 样品表面温度均匀性影响[/b][/color][/size][size=16px] 在快速加热形式的热膨胀测试设备中,往往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会给样品表面温度的均匀性带来影响,由此会给热膨胀系数测量带来误差:[/size][size=16px] (1)加热方式:热膨胀测试中的快速加热一般会采用聚光辐射加热、感应加热和直接通电三种形式,其中辐射加热适用于非导电材料样品,而感应加热和通电加热则适用于导电类材料样品。但不论采用哪一种加热方式,发光灯管和感应线圈都会是有限长度,从而使得样品轴向方向上的温度并不是均匀分布。特别是直接通电加热方式中的电极与被测样品直接接触,样品上的热量会通过电极散失而造成较严重的样品温度不均匀性。[/size][size=16px] (2)变形测量方式:热膨胀系数的测量一般会采用顶杆法和光学投影法,在顶杆法测试中,与样品接触的顶杆同样会对样品起到散热作用而影响样品的温度均匀性,而非接触形式的光学投影法则不存在样品散热问题,对样品的温度均匀性影响较小。[/size][size=16px] 为了研究样品表面温度不均匀性对快速加热过程中热膨胀系数测量的影响,有研究人员采用了感应加热式顶杆法热膨胀仪,如图2所示,对42CrMo超高强度钢进行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测试。样品被夹在两根熔融石英顶杆之间,其中一根顶杆固定,另一根连接到一个差动变压器(LVDT)进行样品的变形量测量。样品被放置在感应线圈的中心可实现高速加热,样品上焊接了两只S型热电偶,中心位置的热电偶用于控制样品温度,边缘位置热电偶用来测量温度均匀性。[/size][align=center][size=16px][color=#cc0000][b][img=02.感应加热式顶杆法热膨胀仪结构,500,34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7/202307111014018059_9517_3221506_3.jpg!w690x476.jpg[/img][/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cc0000][b]图2 感应加热式顶杆法热膨胀仪结构[/b][/color][/size][/align][size=16px] 如图3所示为样品和感应线圈结构和尺寸示意图,样品为壁厚为0.5mm的薄壁圆柱,样品长度为10mm,熔融石英棒顶杆的外径和内径分别为2mm和1mm。[/size][align=center][size=16px][color=#cc0000][b][img=03.快速加热热膨胀测试中使用的样品和感应线圈几何形状,660,22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7/202307111014201830_7644_3221506_3.jpg!w690x233.jpg[/img][/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cc0000][b]图3 快速加热线膨胀测试中使用的样品和感应线圈几何形状[/b][/color][/size][/align][size=16px] 对上述样品,在1℃/s~1200℃/s范围内一系列不同的速率下对样品进行了加热,不同加热速率下样品中心与边缘之间的温度差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相应的应变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size][align=center][size=16px][color=#cc0000][b][img=04.不同加热速率下的样品中部和边缘的实测温差,550,44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7/202307111014398184_2549_3221506_3.jpg!w690x557.jpg[/img][/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cc0000][b]图4 不同加热速率下样品中部和边缘的实测温差[/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cc0000][b][img=05.不同加热速率下的样品应变量-温度测试结果,550,44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7/202307111014595694_4159_3221506_3.jpg!w690x556.jpg[/img][/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cc0000][b]图5 不同加热速率下样品应变量-温度测试结果[/b][/color][/size][/align][size=16px] 从图4所示的温差曲线可以看出,对于低于10℃/s的加热速率,样品中心和边缘之间的温差不会超过10℃。对于所有其他加热速率,温差随着中心温度快速增加,并在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变缓。从该温度开始,中心与边缘之间的温差随着样品中间温度变化几乎呈线性增加。对于最高加热速率1200℃/s,温差达到最大值160℃,边缘温度相当于中心温度的大约70%。[/size][size=16px] 如图5所示,比较不同加热速率下测得的应变-温度曲线,可以观察到加热速率越高,测得的应变越低,这也与图1所示的规律一致,但这也部分可能与加热速率增加时膨胀方向上的温度梯度的增加有关。从图5可以看出,最小和最大升温速率下应变测量值的相对偏差约为20 %。[/size][size=16px] 显然,在非常高的加热速率下使用变形信号对发生相变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将导致严重的误差,因为应变信号中的误差将通过不确定的传播影响描述相变动力学的所需参数的计算,同时,还取决于所应用的动力学模型的数学性质,最终误差甚至可能大于这里测量的应变的20%误差。[/size][size=16px] 另外,样品轴向上的温度梯度是由于样品和棒之间的接触带来的热损失,这导致靠近样品边缘的温度降低。在低加热速率下,从中心到边缘的热传导几乎使整个样品的温度相等,导致小的温度梯度,但随着加热速率的增加,由于热传导使得样品中心的温度上升较快,这导致轴向温度差的增加。[/size][size=16px] 造成温度梯度的另一个因素是样品与线圈磁场的相互作用,感应热在整个样品长度上并不是均匀和恒定的,对于膨胀计的感应线圈的规则螺旋状几何形状,沿着轴向方向上存在强烈的感应温度梯度。[/size][size=18px][color=#cc0000][b]4. 总结[/b][/color][/size][size=16px] 通过上述高加热速率条件下进行的金属材料热膨胀系数测试,可以明显看到加热速率对样品内外和样品轴向温度差的严重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各种高加热速率条件下的热膨胀测试,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内容:[/size][size=16px] (1)测试前,首先要确定具体测试的是哪一种热膨胀系数,稳态热膨胀系数测试则选用低加热速率,瞬态热膨胀系数测试则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相应的高加热速率,这在材料的相变过程研究中非常重要。[/size][size=16px] (2)对于稳态热膨胀的测试,需要在样品内外温度一致后进行测量,这是就需要尽可能采用尽可能低的加热速率才能保证相应的测量准确性,甚至可以采用台阶式温升方式,使样品在不同温度下恒定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变形测量。[/size][size=16px] (3)由于材料固有的导热性能,对于符合实际变温速率应用场景的高加热速率下的热膨胀测试,样品内外的温差更能符合材料的实际温度环境,但在热膨胀系数的具体测试中需要尽可能避免样品轴向温度差带来的测量误差。具体采取的措施是分别采用非接触形式的加热技术和位移测量技术,使被测样品不与其他物体接触或最小接触,如采用均温场更长的聚光辐射加热装置或能提供更均匀温度场的异型感应线圈对样品进行非接触式快速加热,如采用激光线扫描或投影法光学变形测试技术非接触测量样品的长度。[/size][size=16px] 总之,通过对高速加热过程中热膨胀系数测试技术的初步研究,确定了非接触快速加热和非接触位移测量的总体技术方案,为后续航天复合材料高速热膨胀系数测试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size][size=16px][color=#cc0000][b][/b][/color][/size][align=center][size=16px][b][color=#cc0000]~~~~~~~~~~~~~~~~~[/color][/b][/size][/align]

  • 航天器尺寸高稳定性复合材料桁架结构——第1部分:热变形测试技术国内现状分析

    航天器尺寸高稳定性复合材料桁架结构——第1部分:热变形测试技术国内现状分析

    [color=#990000]摘要:本文根据公开文献报道,介绍国内在航天器尺寸高稳定性复合材料桁架结构热变形测试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国内现有技术手段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明确了尺寸高稳定性复合材料桁架的技术要求,为下一步热变形测试技术明确发展目标。[/color][color=#990000]关键词:尺寸稳定性,桁架,热变形,热膨胀系数,航天器[/color][align=center][img=,690,3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221809393985_5910_3384_3.jpg!w690x390.jpg[/img][/align][hr/][color=#990000][b]1. 引言[/b][/color]  尺寸高稳定性复合材料结构是轻质、高精度航天器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欧美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研究零膨胀、高/超高稳定性的航天器复合材料结构,并用于太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支撑结构、天线反射面和重力梯度仪基座等。  传统航天器结构一般只要求高刚度、高强度、轻质量,对于尺寸稳定性的要求不是很高。但近些年来,随着遥感卫星、空间探测器、太空望远镜等高精度航天器对超稳平台的需求,尺寸高稳定性复合材料结构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  2010年以来,我国航天领域也开展了尺寸高稳定性复合材料结构的工程应用研究,主要用于卫星相机和其他精密仪器设备的支撑。为了满足这些仪器高分辨率有效载荷设计及安装要求,各种仪器必须具备高稳定的结构安装平台,安装平台既起支撑连接作用,又要具备耐受真空、温度影响的高的尺寸稳定性。高稳定结构在满足刚度、强度要求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满足地面温湿度环境和空间交变温度环境下的结构微变形要求。因此,高稳定结构研制须解决结构热稳定性的测试问题,以验证高稳定结构的热稳定性设计,为仿真模型修正提供依据,并对最终航天器高稳定结构进行考核和评价。  本文将根据公开文献报道,介绍国内在航天器尺寸高稳定性复合材料桁架结构热变形测试技术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分析国内现有技术手段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明确了尺寸高稳定性复合材料桁架的技术要求,为下一步热变形测试技术明确发展目标。[color=#990000][b]2. 国内测试技术现状[/b][/color]  根据文献报道,2013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某卫星高稳定、高精度复合材料桁架结构,如图2-1所示,承载着敏感器、天线等精密设备。[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690,21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221812085502_1103_3384_3.png!w690x213.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2-1 尺寸高稳定性桁架结构示意图和坐标系[/color][/align]  根据卫星的任务要求,该桁架结构不仅需要满足承载强度要求,而且还要保证其上设备与基准的相对位置或指向关系稳定不变,即在外部环境条件变化时,其结构几何尺寸变化很小或趋于零。为了满足设备的高精度安装及在轨高稳定性的要求,必须首先保证该桁架结构的制造精度及在轨的热稳定性。  针对热稳定性的考核测试,文献从桁架材料样品的热膨胀系数测试和整体桁架热变形测试两个不同尺度上进行了研究。[color=#990000]2.1. 样品热膨胀系数测试[/color]  样品级的热膨胀系数测试分别采用了德国耐驰公司的DIL 402C 热膨胀仪和国产热膨胀仪,并进行了测试结果对比,这两种仪器都是顶杆法热膨胀仪。因为受各种因素的限制,顶杆法热膨胀仪的测量精度最多能达到-7量级的水平,在没有采用低膨胀系数标准材料进行考核和校准的前提下,所以文献得到的桁架材料热膨胀系数测量结果只能确定在-7量级,无任何测量不确定度范围。  造成普通顶杆法热膨胀仪测量准确性无法满足低膨胀/超低膨胀材料需求的主要原因如下:  (1)热膨胀仪中的顶杆材料一般选用的是热膨胀系数为5.3×10-7/K的熔融石英,这就限制了顶杆法热膨胀仪的测试能力。  (2)在-5~+50℃范围内,样品温度的热电偶测温传感器和电加热控制方式很容易造成将近1℃的测量不确定度,室温附近热物理性能测试的最大误差源往往都是温度项。  (3)在普通顶杆法热膨胀仪中,测量样品变形的位移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往往在0.5~3微米范围内,并需定期进行计量校准。有些热膨胀仪只给出测量分辨率而不给出测量不确定度(或精度和误差等)和温度漂移指标,往往很容易夸大测试能力,需谨慎对待,需采用不同热膨胀系数范围的相应标准材料进行考核和校准。[color=#990000]2.2. 桁架全场热变形测试[/color]  针对高稳定性桁架,文献认为其整体桁架结构最小热变形仅为2微米左右,在对桁架结构进行热稳定测试时设计了以下要求:  (1)热稳定试验测试系统理论精度至少达到微米级;  (2)测试系统须耐受一定环境噪声、设备噪声及温度波动;  (3)整体桁架全场测量,尽可能减少测试仪器对结构热变形的影响,理想测试方法为非接触测量。  针对上述要求,文献提出了基于数字图像的散斑测试技术,并进行了热稳定测试研究。散斑测量装置为定制丹麦Dantec Dynamics公司的Q-400测试系统,可非接触测量全场变形,如图2-2所示。在测试开始时,被测物体表面涂有随机散斑,通过2台专用高精度CCD相机追踪温度加载前后的散斑变化;采用相关算法计算出物体表面因变形引起的变化,获得每个点的三维位移矢量,进行计算出全场每点的变形值和应变值,变形测量精度达到微米级。[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690,35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221812272113_6108_3384_3.jpg!w690x351.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2-2 Q-400测试系统[/color][/align]  据文献报道,被测桁架结构由杆件和接头组成,最大外包络尺寸(未安装设备)为 1532 mm×837 mm×392 mm,温度范围为20~45℃,每间隔5℃测量一次变形,测试现场照片如图2-3所示。[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690,38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1/201901221813028822_5623_3384_3.png!w690x382.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2-3 热变形测试[/color][/align]  整个测试过程中使桁架结构件经历7次热循环,随着循环次数增加,桁架结构变形量(天线a安装点相对敏感器c安装点的距离变化)减小,且逐渐趋于稳定,最初的变形量为3um/K,最终变形量为0.7um/K。相对于20~45℃的温度变化范围,近25℃的热循环温度变化使得桁架结构的总变形量范围应该为17.5~75um。如果天线a安装点与敏感器c安装点的间距按照1.5 m进行计算,那么相应的热膨胀系数变化范围为(0.7~3)×10-6/1.5=0.47~2×10-6/K,这与样品的热膨胀系数测试结果基本相吻合,多次热循环后的最终热膨胀系数处于一个量级。对于桁架结构上述变形量,采用数字散斑法还算能勉强进行测试,但如果桁架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降低到5×10-8/K,那么桁架结构最终最小总变形量为25×1.5×5×10-8=1.9um,或0.075um/K;如果热膨胀系数再降低到1×10-8/K,桁架结构最终最小总变形量将为25×1.5×1×10-8=0.375um,或0.015um/K。对于这种微变形,再采用同量级精度的散斑法就无法进行测量,桁架结构的热变形规律基本淹没在散斑法的系统测量误差之内,而这种-8量级的超低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NASA就应用在桁架结构中,这也是我国航天器复合材料桁架结构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桁架结构数字散斑法热变形测试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测试前需要在桁架上涂覆散斑涂料,可能会给桁架带来影响。  (2)在文献中,标称激光散斑测量变形的精度为1微米,这已经达到了激光散斑法的测量极限,无法满足今后低变形桁架的测试需要。  (3)激光散斑法无法进行真空环境下的原位全场测量。  (4)国外研究和应用桁架技术已有四十年以上的经历,对桁架及其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热变形进行过大量测试方法研究,但从未在相关报道中看到过采用散斑法测量桁架结构的热变形,绝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准确性更高的激光干涉法。[b][color=#990000]3. 尺寸高稳定性复合材料桁架热变形测试要求[/color][/b]  根据文献和国外的发展历程,对于尺寸高稳定性复合材料桁架热变形测试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为长期控制结构在轨期间的变形,除需测量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之外,还需测量材料的湿热膨胀系数。  (2)为进一步降低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并获得超稳定的结构,还需深入研究复合材料的铺层设计、热膨胀系数的预测方法,同时提高样品级别的热膨胀系数测量准确性,要具备测量热膨胀系数1~5×10-8/K范围的能力。  (3)为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桁架结构整体变形测量的准确性、减小测量不确定度,需具备模拟空间环境的真空(低气压)条件下的原位测量能力,利用真空环境消除或减弱热对流所带来的不确定度。更准确的说,要对大尺寸桁架结构0.1um的总变形量要有准确的测试能力。[color=#990000][b]4. 参考文献[/b][/color]  (1)刘国青, 阮剑华, 罗文波, 白刚. 航天器高稳定结构热变形分析与试验验证方法研究. 航天器工程, 2014, 23(2):64-70.  (2)马立, 杨凤龙, 陈维强, 齐卫红,李艳辉. 尺寸高稳定性复合材料桁架结构的研制.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 33(3).[align=center]~~~~~~~~~~~~~~~~~~~~~~~~~~~~~~~~~~~~~~~~~~~~~~~~~~~~~~~~~~~~~~~~~~~~~~~[/align]

航天材料相关的资料

航天材料相关的仪器

  • 外太空环境试验舱750L航天航空 太空环境试验舱及热真空试验系统用于模拟太空环境,为卫星产品进行环境试验,可以提供﹣180℃~﹢300℃的温度环境,以及1×10﹣6Pa真空度环境,甚至可以安装人造太阳,模拟太空光环境`。本公司采用国际的热沉控温方式对试验舱体进行热传递控温,其均匀度非常好,能够满足美军标的空间试验标准。浩瀚无垠的太空对人类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载人航天活动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人进入太空已有数百次了;陌生,是因为太空环境如此复杂,以至于每次载人航天活动,仍充满着无数变数和巨大风险。面对复杂多变的载人航天环境,航天员只有在地面作好充分试验和训练准备,才能圆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地面试验和训练离不开模拟技术、模拟设备。要了解模拟技术和模拟设备,首先要认识载人航天环境。(1) 真空环境及模拟在载人航天器所处的 500 千米轨道高度上,空间真空度为 10-6 帕左右;在 1 000千米的轨道高度上,空间真空度为 10-8 帕左右。(2) 在进行航天器和舱外航天服空间环境热模拟试验(主要是热真空试验和热平衡试验)时,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真空环境对试件热特性的影响。真空度达到 10-2 帕以上时,辐射传热已经成为主要的传热形式,对流和传导传热的效应已经可以忽略。因此,空间模拟设备模拟的真空度达到 10-3 帕数量级,已经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航天器飞行轨道真空环境的热交换效应,不必追求更高的真空度。只有一些特殊的试验,如真空干摩擦和冷焊试验等,才需要提供更高真空度的试验设备(3) 太阳辐照环境及模拟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向宇宙空间辐射巨大的能量,太阳光的波长覆盖从 10-14 米(γ 射线)到 104 米(无线电波)的宽阔区域,不同波长的太阳光,辐射的能量也不同。可见光辐射的能量大,可见光和红外光的辐射能量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90%以上。在轨道飞行中,航天器和舱外航天服主要接受三部分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可见光和红外辐射的能量、地球反射太阳辐射的能量和地球大气的热辐射能量。航天器和舱外航天服吸收的这些能量影响其温度及分布,吸收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其结构外形、表面材料特性和飞行轨道。波长小于 300 纳米的紫外线,辐射能量虽然只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极小部分,但会使材料表面的光学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紫外辐射效应主要表现为光化学效应和光量子作用。 太阳辐射模拟试验可以模拟太阳辐射环境对航天器和舱外航天服产生的太阳光 谱热效应和太阳光谱光化学效应。如果仅模拟热效应,则称为空间外热流模拟。模拟空间外热流有两种方法,一类是入射流模拟法,也称为太阳模拟法;另一类是吸收热流模拟法,又称红外模拟法。一般外形和表面材料形状复杂的试件,宜采用太阳模拟法;外形规则,表面材料形状单一的试件,则可采用红外模拟法。如果需要模拟紫外辐照环境的光化学效应,可利用紫外辐照模拟器进行。(4) 空间冷黑环境及模拟 宇宙空间冷黑环境的等效温度约为 3K,热吸收率为 1,可以看作是没有热辐射和热反射的理想黑体。当没有太阳辐照时,宇宙空间是一个完全“冷”和“黑”的空间。在这个冷黑环境中,物体发出的所有热能被完全吸收,因此也被称为热沉环境。冷黑环境对航天器和舱外航天服的热性能有极大的影响,研制航天器和舱外航天服,必须在模拟的冷黑环境中进行充分的热真空和热平衡试验,验证其热设计和热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为了模拟空间冷黑环境,通常使用铝、铜或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构件,将其内表面涂上高吸收率的特制黑漆,并将液氮通入构件内部,这种装置称为热沉。目前, 世界各航天国家均采用这种以液氮作冷源的热沉来模拟空间冷黑环境,因为热分析理论计算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用 77K 液氮温度和吸收率为 0.9 以上的热沉来模拟空间冷黑环境,模拟误差仅为 1%左右,完全能够满足冷黑环境模拟试验的要求。另外,追求更低的温度是不必要的,而且会大大增加技术难度和模拟设备的投资。结构的重要特征(1)箱体结构:一体式结构,真空系统、制冷系统放置于同一个框架。圆柱形的外壳可以很好满足真空承压的要求,由不锈钢AISI304L采用无缝焊接工艺完成。外表面采用高质量的喷砂处理,满足美观及长期使用需要。(2)大门:外部喷砂、内部有热沉满足均匀性的需求,配有轮锁和氟橡胶O型垫圈。(3)门的开启方式:机械合页保证密封,特殊设计轻松开启。(4)热沉结构:特殊的铆焊技术将两块不锈钢金属薄板(AISI 304 L)焊接起来,内部有供温度调节流体循环的空间。这种技术可以得到很好的温度均匀性,因为温度调节流体覆盖了整个热沉的表面。真空系统:国际品牌,包括一个真空度可达到10-2torr的双极旋片泵,一个氦气低温泵,泵组的排气加装排气过滤器,能很好的回收油污,防止污染环境。泵组的吸气连接到氦气低温泵,通过闸板阀连接到测试箱体。一个压力仪表系统由模拟或数字显示每个压力,来检查每个阀的正确运转(打开和关闭)。4.1.1 .真空抽气系统:真空抽气系统分为分子泵机组、粗抽泵为油泵以及阀门、管道等配套件组成。4.1.2、常温时空载极限压力: ≤6.7×10-5Pa(需烘烤)4.1.3、低温空载极限压力(≤100K 时): ≤2.0×10-5Pa。(需烘烤)4.1.4 、工作真空度: (产品为航空插件) ≤5.0×10-5Pa (需烘烤)4.1.5 .抽气时间:30min~1h4.1.5.1 .常温空载;热沉表面温度:5.0×10-3Pa,从预抽开始≤20min;4.1.5.2 .常温空载;热沉表面温度:5.0×10-4Pa,从预抽开始≤30min;4.1.2 .热沉表面温度: ≤200K4.1.3 .均匀性:±5℃4.3.1.表面温度≤+200℃,控温精度,±3℃4.4 .试件温度范围;极限温度-120℃~+200℃。4.4.1.控制精度;误差≤±1℃,4.4.2 .升温速率;≥2℃/min,4.4.3 .降温速率;≥2℃/min;4.6 .低温系统:机械制冷+液氮系统。4.7 .设备无间断工作时间;360天以上。4.8 .设备单独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 2Ω。4.9 .试验箱侧面留有电源法兰,针数≥55 芯,满足 1000V 耐压 5mA 漏电流要求。5. 系统配置与方案说明;5.1 .真空容器真空容器为卧式圆筒结构,一端为开启大门,一端为蝶形封头,真空容器和封头采用 0Cr18Ni9(304)不锈钢制作,底座采用碳钢制作,焊接采用内环缝氩弧焊。主罐体内做高低温真空环境模拟 0 罐体制作关键工序控制: a. 门法兰整体热处理,消除应力;b. 制造现场焊缝着色探伤,再氦质谱检漏,总体漏率为≤1×10-6Pa.L/S;c.罐体内壁抛光,粗糙度为 0.8~1.6。发黑处理。d.漏率≤1×10-6PaL/S。检漏设备;氦质谱检漏仪检漏。 5.1.1.真空室材料规定a. 材料:采用 0Cr18Ni9 不锈钢板圈制,采用 0Cr18Ni9 不锈钢碟形封头 b. 参考文件:5.1.2、主罐体内部;容器内部下半部约 45°位置,焊有主热沉安装导轨。主热沉内部下半部约 45°位置,安装有红外加热笼安装导轨。容器大门封头和底部封头上下,焊有安装大门和底部热沉的安装吊块。容器设照明灯一个。热沉系统热沉制作关键工序的控制:a. 紫铜管在焊接前进行 20kg 耐压强度测试保压 10 分钟及退火处理。b. 所有不锈钢管材 进行探伤筛选。对支管与翅片焊接后每一根进行氦法质谱检漏,漏率≤5×10-7Pa.L/S,满足漏率后再进行总装(焊接),c. 焊接完成后将药粉清洗表面再进行氦质谱检漏,漏率≤5×10-7Pa.L/S。d. 漏率合格后再进行高低温冲击试验三次(高温 150℃。低温 200K),再次进行氦质谱检漏,漏率≤5×10-6Pa.L/S。主热沉主热沉是该设备提供低温环境的主要部件。可提供≤200K 的低温。主热沉为筒式盘管结构。为满足温度均匀度内管管路分二路进出液。主热沉由 2mm 厚紫铜板为主体材料,有效尺寸为φ450×900mm(直边长度)。主热沉外侧焊有φ14×1.5mm 的紫铜管。连接方式为银焊焊接。主热沉固定在外部的不锈钢框架上,框架外还包裹着 0.5mm 厚的不锈钢镜面板进行隔热屏蔽。可防止在长时间低温情况下容器外壁凝水或凝露发生。主热沉与框架间用聚四氟乙烯进行隔热,以减少主热沉的冷量的损失。热沉内侧安装有红外加热笼的安装导轨。外出侧安装有固定脚,用于进入真空容器后固定。我方提供的设备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技术是先进的且成熟可靠的,采用的是满足试验要求的材料和工艺,并在各方面符合国家基本招标技术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要求;并提供出厂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我方在设备出厂前一个月提供出厂检验项目、指标、测试程序和检验方法,供买方参考,买方可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和修改,经双方确认后形成验收文件作为验收依据。并提供设备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所必需的技术文件(复印件)一份;设备加工制造完成后,我方组织设备联合调试,买方派相关人员到我方生产基地进行出厂验收和免费的技术培训。我方对整个项目的软件、硬件培训均制定有培训方案、计划, 并且提供完整的培训资料与培训证明。按照合同规定的设备清单进行设备数量清点及外观检查,并对每一类产品的数量、型号和原产地进行核对,同时检查产品的合格证书及其他相关质量证书。依据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及验收依据,对各分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初步验收,合格后发往买方现场; 热真空环境试验系统容器方式卧式立式容器有效真经Φ/m0.41.21.42.02.43~17容器有效长度/m0.51.51.93.046~32空载极限真空度/Pa1×10﹣5Pa5×10﹣5Pa温度范围/℃﹣180℃~300℃制冷方式液态制冷、制冷机制冷、气氮调温、浴油调温热流密度100W/m2~1800W/m2红外加热方式红外加热灯阵、红外加热笼辐照度100W/m2~2200W/m2辐照方式太阳模拟器、紫外辐照模拟器、光照环境模拟系统电源条件380V±7%/50Hz+N+G公司主营产品:冷热冲击试验箱、恒湿恒湿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步入式温湿交变试验室、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机、高温老化房、快速温变试验箱、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PCT高压加速老化试验箱、紫外线耐候老化试验箱、氙灯耐候老化试验箱、耐寒折弯试验箱、砂尘试验箱、淋雨试验箱、臭氧老化试验箱、换气老化试验箱、恒温鼓风干燥试验箱、太阳光伏组件试验箱、振动试验机、跌落试验箱、拉力试验机等可靠性试验设备以及定做非标机型。
    留言咨询
  • 航天级光栅 400-860-3611
    产品简介HORIBA Jobin Yvon是全球著名的科研级光栅制造商,航天级光栅是我们的优势产品之一,我们与各国宇航局和航天研究院长期合作,向后者提供定制化高品质航天级光栅,按期完成航天科研任务。技术特点 高衍射效率 超低杂散光 高光学稳定性 参数定制化HJY荣获NASA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HJY因向OCO卫星提供高品质光栅,获得NASA JPL实验室颁发的奖状 参数规格 光栅类型:复制光栅,母光栅 制造工艺:刻划光栅,全息光栅 面型:平面,凹面,凸面我们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定制各项参数。
    留言咨询
  • Anti-RF航天抗辐射滤光片-定制产品-国产定制特点:■针对航天辐射环境应用设计的带通滤光片■Sandwich滤光片结构■窄带宽、高截止范围,多种波长可定制■190-2000nm之间任意中心波长,提供定制抗辐射窄带滤光片■辐照总剂量 10 krad; 30krad; 50 krad也可以针对航天仪器用进口滤光片,进行国产化定制服务案例产品参数中心波长:570nm(+2nm/-0nm)平行度:3-5arcmin带宽:10nm±2nm表面质量:80-50截止范围:>OD4偏振:随机偏振截止范围:X-ray到1200nm结构Sandwich结构透过率:>55%折射率:2.05尺寸:D25mmx6mm应用:航空环境辐射下使用通光孔径:>D21mm我公司可提供空间化证明材料,辐射实验环境证明材料(第三方出具);辐照总剂量实验前后测试报告等
    留言咨询

航天材料相关的耗材

  • 恒定低温试验箱航天、航空、信息、电子、仪器仪表
    C系列标准型恒定低温试验箱 特点 C系列是标准型恒定低温试验箱 ●操作简单易学,功能强大; ●具有2重PID控制功能,自动调整、线路损坏报警、传感器断线报警; ●独特送风循环设计,温度分布均匀性佳; ●具有自动防霜装置的真空双重玻璃,可清晰观察试验箱内的试品 用途 该系列产品广泛用于航天、航空、信息、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电工产品、材料、零部件设备的寒冷试验及低温储存。 执行与满足标准 1.GB10589-89 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 2.GB11158-89 高温试验箱技术条件 3.GB2423.1-89 试验A 4.MIL-STD-810F美军标 型  号 C系列标准型恒定低温试验箱 RC-80 RC-150 RC-225 RC-408 RC-800 LC-80 LC-150 LC-225 LC-408 LC-800 SC-80 SC-150 SC-225 SC-408 SC-800 温度范围 -20℃~150℃ -40℃~150℃ -70℃~150℃ 温度波动度 ± 0.5℃ 温度偏差 ± 2℃ 升温时间 -20℃~+100℃约 80分钟 -40℃~+100℃约 90分钟 -70℃~+100℃约 90分钟 降温时间 +20℃~-20℃约 60分钟 +20℃~-40℃约 70分钟 +20℃~-70℃约 90分钟 内空尺寸(mm) 80型400× 500× 400 150型500× 600× 500 225型500× 750× 600 408型600× 850× 800 800型1000× 1000× 800 外形尺寸(mm) 80型400× 500× 400 150型500× 600× 500 225型500× 750× 600 408型600× 850× 800 800型1000× 1000× 800 功率(KW) 2 3 3.5 5 7 2.5 4.5 5 6.5 8 5.5 6.5 7 7.1 10 电源 220V 50HZ        380V 50HZ 冷却方式 风冷或水冷 制冷机组 法国泰康全封闭压缩机组或德国谷轮半封闭压缩机组 控制器 进口智能温湿度控制器 加热器 镍铬合金电加热器 外壳材料 防锈处理,冷轧钢板静电喷塑 内壁材料 SUS304优质不锈钢板 隔热材料 聚胺脂泡沫塑料或玻璃纤维 标准配置 &phi 50mm测试孔盖一个,搁板两块,搁条四根,照明灯(荧光灯)一盏 选配部件 通讯接口,打印机.记录仪.远程监控计算机及软件,LCD液晶触摸屏程序控制器 试验方法标准 GB2423.1-89,GB2423.2-89,GJBl50.3-86,GJBl50.4-86 备注 内、外形尺寸标注为:宽W× 高H× 深D;降温时间为:环境温度20℃空载时测得.
  • 新型多孔不锈钢材料
    多孔不锈钢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航空航天、生物制药、气流分布、能源、食品、环保、稳流等行业,如催化剂过滤、药液提纯、气体除尘、牛奶果汁净化浓缩等。此外,多孔不锈钢还常被用作陶瓷、分子筛、高分子等功能材料的载体。产品描述:  我公司使用了多种生产技术,开发生产出了新型多孔不锈钢材料。  外径:5mm—100mm  长度:10mm—1500mm  孔径:0.2um—50um  形状:管式、片式  可根据用户要求定制各种规格的多孔不锈钢滤芯。我公司可按客户要求定制、研发各种多孔金属材料、器件与设备。新型多孔不锈钢材料特点:1、机械强度高、韧性好2、耐压性高,易于连接和密封3、稳定性好,抗热震性强4、孔径可控5、使用寿命长,经济效益高
  • 高纯单质金属溅射靶材
    KJLS高纯金属材料靶材,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包括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电子、光学、LED、平面显示、航空航天、军工、装饰等工业用途及科研应用。为满足多领域多样化需求,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材料尺寸。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