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显微

仪器信息网电子显微专题为您整合电子显微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电子显微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电子显微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电子显微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电子显微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电子显微相关的资讯

  • 电子显微镜新型电子源在日本问世
    近日,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电子源,有望使电子显微镜的识别和测定能力得到飞跃式提高。   据介绍,开发出这种新型电子源的是日本物质材料机构的两名华人科学家,一次元材料组组长唐捷和研究员张涵(音译)。为了大幅度提高电子显微镜的性能,他们重点进行了新型电子源的开发,同时在电子放射方法方面也进行了创新。   目前,电子显微镜普遍使用金属元素钨作为电子源,而化合物六硼化镧(LaB6)作为电子源虽然在性能上超过钨,但其硬度超过钨一倍以上,如果没有合适的加工方法很难实现应用。此次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叫化学气相堆积法的方法,首先制成了单结晶的六硼化镧纳米线,然后使用电界蒸发的方式除去了纳米线表面的不纯物质,从而成功开发出了新型电子源。与以往通过高温加热热源,使之放射出热电子的方式相比,新型电子源采用的是以极高的亮度放射出超细电子束的电界放射方式。   在电子显微镜技术领域,日本过去一直领先世界,透过式电子显微镜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也一直是日本重要的技术出口产品,但目前在该领域日本已经被美国和德国超越。研究人员称,前段时间日本已经开发出新型高性能镜头,如果配上此次开发成功的六硼化镧单结晶纳米线电界放射型电子源,将有望使日本重新夺回透过式电子显微镜世界领先地位。
  • 郭可信先生与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2023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大会报告(下篇)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仪器信息网联合报道 2023年10月27日,2023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在东莞市会展国际大酒店龙泉厅盛大开幕。大会由电镜学会电子显微学报编辑部主办,南方科技大学、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仪器信息网作为独家合作媒体参会报道。大会为期三天,参会人数再创新高,吸引来自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仪器技术企业等电子显微学领域专家学者2000余人出席参会。大会现场2023年是中国电子显微学开拓者之一郭可信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本届年会大会为专题纪念专场,怀念郭可信先生生前对中国电子显微学发展付出的心血与作出的巨大贡献。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显微鸿鹄志,世界一片天——怀念郭可信先生。大会开幕式由大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教授高宁主持,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泽,大会承办单位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贾金锋,大会组委会主席、电镜学会理事长韩晓东分别致辞。大会分为大会报告和13个分会场报告。开幕式后进入大会报告环节,大会报共分为五个阶段,依次由北京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教授韩晓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秀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东南大学教授孙立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恒强分别主持,十二位著名学者、相关仪器设备厂商专家代表依次为大家分享了精彩报告。以下为大会报告下半场七位大会报告内容摘要,以飨读者。大会报告下半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左),东南大学教授孙立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恒强(右)共同主持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季华实验室教授 叶恒强报告题目:郭可信先生与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在郭可信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叶恒强院士回顾了郭先生与中国电子显微学事业发展的渊源,郭先生生前对中国电子显微学发展付出的心血与作出的巨大贡献,以怀念郭可信先生。从1949年全国解放时中国拥有的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英国Metropolitan-Vickers制造的EM/1M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到1956年,在东京召开的第一届亚太地区会议,中国电子显微学论文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到中国电子显微学研究的先驱们,郭可信先生、李方华先生、黄兰友先生等。结合珍贵资料,叶恒强院士首先回顾了中国电子显微学事业的开端背景。接着回顾了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成立的曲折历程。上世纪70年代,中国电子显微学界,错失了在衍射衬度电子显微学领域与国际同步进展的机缘。在国际高分辨电子显微学进展的冲击下,中国代表团于1979年参加了纪念日本电镜学会成立30周年的学术会议,在此启发下,1980年11月,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在成都正式成立。随后,一批人才从国际一流电镜实验室学成归来的,中国电子显微学的春天。在郭可信先生等先辈的据理力争下,在国际友人的协助下,1986年9月,在国际显微学大会上,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正式成为国际电子显微学联合会(IFSEM)成员,IFSEM接纳中国两个学会会员,称谓分别是:“Chinese Electron Microscope Society(对大陆),Electron Microscope Society, Taibei, China (对台湾)”。接着,叶恒强院士通过郭可信先生在振兴中国电子显微学事业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事迹,回顾了郭可信先生的操劳。最后表示,有一些科学家,他们既有冲击世界前沿的能力,又能有很好的科研管理的才干,郭可信先生就是这样的科学家,是他代领着中国准晶研究团队走在世界前列。有句俗话叫做“大树底下好乘凉”,如今,更觉得清凉的可贵。同时,也借纪念郭先生这样的机会,祝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走向新的辉煌。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隋森芳报告题目:冷冻电镜迈入新时代: 原位+近原子分辨隋森芳院士表示,郭可信先生不仅在物理材料领域对我国及国际的电子显微学做出了贡献,在生命科学电镜研究方面,也发挥了诸多非常具有先导性的作用。并分享了一些案例,包括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内刚开始发展时,郭先生就亲自主持了一项蛋白质电子晶体学的国家项目,这或许是国内最早的相关项目;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郭先生在北京推动第一台配置冷台的电镜,并吸引一批学者开展相关工作等等。接着,分享了生命科学冷冻电镜技术的最新发展进展。冷冻电镜技术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热点技术之一,近年来在Cell,Science,Nature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评选中,冷冻电镜因把生命科学推进到原子水平而连续当选。冷冻电镜主流技术包括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cryo-EM SPA)和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 (cryo-ET),冷冻电镜结构生物学面临的挑战包括颗粒尽可能的小、颗粒尽可能大、颗粒的不均一、时间分辨等。最后,围绕近一年cryo-ET高分辨结构统计情况,分析了原位电镜技术的系列进展,一些代表性进展包括藻类光合系统的进化研究、激发态能量如何从藻胆体传递给光反应中心(PSII/PSI)相关研究等。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朱静报告题目:量子材料序参量和电子显微学作为我国材料电子显微学领域的前辈,六十余年来,朱静院士始终坚守在电子显微学研究第一线,在诸多材料领域,对于如何进一步利用电子显微镜中电子和物质的交互作用产生的各种信号,有着深刻地认识。近十年来,朱静院士主要聚焦在两种电子显微学方法。一是针对功能材料的量子材料序参量和电子显微学,一是针对结构材料,高通量多尺度(豪微米-亚埃尺度)应用于结构材料研究(飞机发动机单晶叶片和涡轮盘)。此次报告中,朱静院士主要分享了开展第一个工作的研究进展。据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主要思路是从对称性出发,来寻找体系中可测量的序参量;而到了八十年代,则出现了两大里程碑式的进展:其一是以拓扑绝缘体和分数霍尔效应为代表的一系列跳出了朗道-金茨堡理论的体系和现象,其二是高温超导的出现引出了所谓强关联电子体系。朱静院士团队在2013年完成了定量EMCD 的研究,利用电子显微学方法定量的测定材料中原子磁矩。有可能利用电子显微学方法测量“点阵、电荷、自旋、轨道、拓扑”序参量。同年,启动了题目为“铁性序参量的亚原子尺度协同测量及耦合机制”的973课题。近十年来,围绕测量方法、关联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代表作品包括徐坤博士的磁光材料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2021,文章/PNAS)、王泽朝博士的超导材料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2023,文章/Nature,Science) 等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认可。2023年,由朱静院士著作的《量子材料序参量和电子显微学》也将由科学出版社于2023年12月出版等。最后,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点阵序参量、轨道序参量、电荷序参量、自旋序参量、拓扑序参量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公司特邀报告人:赛默飞Dr. Eric van Cappellen报告题目:The latest trends in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赛默飞首席专家Eric Van Cappellen首先追忆了与郭可信先生的渊源。郭可信先生和Severin Amelinckx教授都是电子显微学届的权威,两位也是多年的好友,而Eric的博士阶段便是在Severin Amelinckx教授课题组度过。随后,Eric介绍了在当前生命科学领域,随着对细胞和组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体电子显微镜再次成为趋势,但传统体扫描电子显微镜并不能满足前沿研究的需求。而具有4种可切换离子源(Xe, Ar, N, O)的Hydra Bio Plasma-FIB,有效解决了传统体扫描电子显微镜Z与X-Y方向分辨率不同以及机械变形的问题,可用于冷冻或树脂包埋生物样品更精确的体积成像及冷冻透射电镜三维重构样品的制备。接着,Eric从电子光学的灵活性,数据收集的灵敏性,信息获得的有效性三个角度介绍了如何解决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难题——减少样品的电子束损伤。通过具体的案例,Eric介绍了赛默飞最新的基于AI的图像减噪,高通量高灵敏度低剂量Ultra-X能谱,适用于电子束敏感材料成像的iDPC等有效减少样品的电子束损伤的最新技术。公司特邀报告人:泰思肯Dr. Daniel Němeček报告题目:Improving phase and orientation mapping at the nanometer scale by precession-assisted 4D-STEM microscopyTESCAN集团STEM专家Daniel Němeček博士为大家分享最近热点的4D-STEM技术进展。近期发展起来的4D-STEM技术是一种基于纳米束衍射的强大分析方法,可以在纳米级的分辨率下解析和表征多晶材料中晶体相位分布和单个晶粒的取向。然而,由于实验设置的复杂性以及样品扫描与束闸、旋进和检测器同步读出的挑战,使得4D-STEM技术的广泛使用受到了限制。Daniel Němeček在报告中展示了一种快速获取和处理4D-STEM数据集的新方法,因为所需硬件组件都与高水平的系统自动化和优化算法完全集成,用户可以简单操作,实时处理数据,在新的多模态分析电子衍射显微镜下获取可视化结果。TESCAN与德国Julich的Ernst Ruska中心密切合作,通过一些开发的应用实例,展示4D-STEM测量的强大功能。此外,通过一个多晶铝箔的例子,展示如何结合同时获取的EDS数据进行多模态分析,从而改善4D-STEM相分析的准确性。该多晶铝箔添加了金纳米颗粒,这些纳米颗粒具有非常相似的晶格参数(98%)。大会特邀报告:纽约州立大学奥巴尼分校医学科学系高级研究员 隋海心 报告题目:初级纤毛的立体电子显微学研究回忆往昔,隋海心高级研究员是郭可信先生1996年毕业的博士生,之后从材料物理领域转到结构生物学领域,研究水通道蛋白,从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转回用冷冻电镜进行解析,做出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以“逆分辨潮流”方式,分辨率越做越低,样品尺度越做越大。纤毛在生物学中非常重要,分为可动和不可动两种。在通常的认知中,可动纤毛外面有9个双管,里面有2个单管,即9+2结构;不可动纤毛只有9个双管,即9+0结构。隋海心高级研究员用多层电子层析方法测定的初级纤毛的全长三维结构则推翻了不可动纤毛的9+0结构模型。隋海心高级研究员在报告中讲述了研究初级纤毛的背景、历程和一些心得。认为,文章不能全盘迷信,别人能做的自己不一定能做,另外,正如郭可信先生经常指导的“科研不要先入为主”,这样往往会误导后续的工作开展。大会特邀报告:东京大学教授 Naoya Shibata报告题目:MARS——New atomic resolut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or magnetic materials日本东京大学教授Yuichi Ikuhara 视频祝福报告开始,Naoya Shibata 首先播放了国际著名球差电镜专家、日本东京大学Yuichi Ikuhara教授带来的视频祝福,视频中,Ikuhara教授回顾了其1988年第一次访问中国时与郭可信先生的会面,从那时起开始与中国开展系列合作,也看到那时的许多学生成为两边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主力,为中日之间的电子显微学交流做出巨大贡献,郭可信先生等科学家的愿望延续至今,期待能保持下去。接着,Naoya Shibata教授对原子级分辨率无磁场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MARS的研发设计做了详细介绍。MARS由Naoya Shibata教授团队与日本电子合作开发,采用一种相反极性的前后反对称透镜设计,配合最新的五阶自动调整新型球差矫正器,使得样品可以处在完全无磁场的环境中,电镜仍然保证原子级的分辨率。此外,还可以搭载如电子全息、差分衬度STEM探测器(SAAF)、叠层衍射成像探测器(4D Canvas)、能量损失谱(EELS)以及大固体角EDS。这种多用途设计,使得该设备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MARS对于磁性材料和器件来说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显微镜,它的倾斜扫描可以减少DPC成像中的衍射对比度。接下来,MARS后续还将继续突破无磁场条件下的低温观测的挑战。大会合影留念
  • 快讯|2020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开幕:贺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成立40周年!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仪器信息网联合报导: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20年11月22日,由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主办的“2020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在成都市新希望高新皇冠假日酒店璀璨厅盛大开幕。大会为期三天,吸引来自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电子显微学领域专家学者千余人出席。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64px height: 22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63bfd973-0701-4d1c-a7fd-ce7e361cdc79.jpg" title=" " alt=" " width=" 664" height=" 224" border=" 0" vspace=" 0" /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大会现场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庆祝中国电镜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显微学激发新希望”。回顾四十年发展历程,电子显微学的研究领域至今已遍及各个学科,国际前沿的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安装已经超过160台,疫情之下,低温冷冻电镜及时解析了病毒突刺蛋白结构,为研制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提供了依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会议学术交流内容包括球差透射电子显微学及应用、原位显微学技术(包括力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及应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学、微束分析、扫描探针显微镜(包括STM、AFM等)、低温电子显微学和激光共聚焦显微学等。会议并包含这些技术在前沿物理科学、化学、地学、生命科学、结构生物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及新能源技术、热电材料、信息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先进结构材料等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会议将展示显微学相关仪器理论、技术和实验方法的最新进展,促进电镜及其它显微学仪器的使用、改进与维修经验的交流。促进大型仪器运行管理开放共享实验平台使用的经验交流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4c7bfa4d-6541-43e2-8752-d1d3264ab7e8.jpg" title=" " alt=" "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韩晓东 主持大会开幕式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韩晓东表示,正值秋尽初冬时节,很高兴在多方努力下,大家又一次相聚在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上,今年是特别的一年,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和科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中国电镜学会也正走过40年历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接着感谢了大会主席张泽院士,德高望重的叶恒强院士、朱静院士,隋森芳院士和薛其坤院士,感谢了来自国际国内兄弟学会协会的贺词贺信、国内外友人的贺词贺信,最后感谢了会务组、各分会场联络人,及高校志愿者团队等的辛苦付出,促成本次会议在短短一个月时间的紧张准备下圆满召开。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2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1530b79-9a9a-448f-80da-6f2af63e6dd1.jpg" title=" " alt=" " width=" 450" height=" 325"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主席张泽 致开幕辞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主席张泽在开幕致辞中表示,40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40年对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意味着什么?接着以若干张珍贵的老照片为主线,与大家共同回顾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这40年来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bdf2a490-4cec-4a09-b2ae-fe4d21c62f58.jpg" title=" " alt=" "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1980年11月初,首届电子显微镜学术交流会合影照局部图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0年前11月初,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的第一次学术交流大会在成都召开,当时二百六十余位代表参加会议。结合照片,张院士与大家回顾了钱临照、郭可信、柯俊、黄兰友、李方华等老一辈显微学领域专家学者为中国显微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在他们的带领下,为我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活跃在世界电子显微学领域的专家学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张院士回顾道,刚到中科院金属所时,金属所只有一台日本电子的透射电镜,说明书是郭可信先生自己翻译的,操作也十分不便。再回看40年后的今天,国内仅仅高端的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安装已经超过160台。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的电子显微学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改革开放的40年,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也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电子显微镜学会和改革开放一起共同成长,才有我们的事业发展。今天我们仍然面临机遇和挑战。& nbsp 虽然我们电子显微学强大了,但在仪器方面还比较落后。4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很好的条件,能不能走得更好,像老前辈们为我们做出的榜样那样,也是我们今天的同仁们有更好的发挥机遇和成长空间。最后期望大家能够继承老前辈们的优良传统,把我们的电子显微学事业做好,为国家的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的重要问题作出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3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65753fa4-d728-45fe-9c38-06bdec447631.jpg" title=" " alt=" " width=" 500" height=" 33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骏恩 视频致辞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姚骏恩院士是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和《电子显微学报》主要创办人和负责人之一,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电子光学与仪器委员会主任长达20多年。在视频致辞中,姚骏恩院士为大家回顾了中国电镜事业的发展之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79年9月,由钱临照等31位发起人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出《申请成立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的报告》。经多方协商,由中国物理学会批准,成立本学会,作为中国物理学会的一个分会(对外: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英文:Electron Microscopy Society ) 。1980年11月1-5日在成都市召开了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成立大会,同时举行首次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交流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至今,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走过了四十个春秋,& nbsp 从当初的个位数电镜发展到现在的上万台,电镜拥有量走入世界前列。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从学术论文主战场发展到支撑国家重大需求,系统性解决相关领域重大和关键科学问题与难题。长江后浪推前浪,非常欣喜看到年轻一代的高水平快速成长和活跃于学术前沿!祝愿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为科技创新强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做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9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c46311c3-75a1-4433-a765-c193e85acb8a.jpg" title=" " alt=" " width=" 450" height=" 29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国家纳米中心特聘研究员甘雅玲 代表全体会员贺学会成立四十周年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甘雅玲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从事电子显微镜技术应用四十年,并参加了历届全部的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四十年来应用电子显微镜,在显微与亚显微形态与结构学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甘雅玲回顾道,在1980年同样绚丽的金色秋天里,一群热爱电子显微镜事业的人们汇集到了美丽的成都,召开了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成立大会,从此电镜人有了自己的大家庭。在钱临照院士、郭可信院士、李方华院士、叶恒强院士、张泽院士、丁明孝教授、韩晓东教授等历届理事长的领导下,坚持独立自主民主办会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格,不忘初心,努力创新,一直在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道路上奋力前进,为电镜事业的明天不断贡献力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今天,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已拥有二十多名院士及一大批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科研、教学、开发以及应用推广,学会从最初的288人发展到如今有会员5000余人,从4个学科专业委员会增加到10个学科专业委员会、5个工作组,并每年举办全国性学术大会及地方性学术交流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甘雅玲表示,作为见证四十年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发展的一位电镜工作者,再次汇集到美丽成都,回顾往事,展望未来,相信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将一定携手中国电镜人共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下一个四十年!最后以贺诗结束: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四十春秋尽芳华,五千俊杰多名家。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显微世界奇妙多,纳米空间乾坤大。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皓首穷经践初心,青丝奋进拓新涯。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喜获今秋满园果,笑迎明春遍地花。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本次大会主要由大会报告和10个分会场报告组成,11月22日大会报告特邀十二位著名学者、相关仪器设备厂商专家代表将依次为大家呈现精彩报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1月23-24日开始,10个分会场精彩内容也将悉数呈现,分会场依次为:1.显微学理论、技术与仪器发展;2.原位电子显微学表征;3.功能材料的微结构表征; 4.结构材料及缺陷、界面、表面,相变与扩散;5. 先进显微分析技术在工业材料中的应用;6.扫描探针显微学分会场(STM/AFM等);7.扫描电子显微学(EBSD);8. 低温电子显微学表征分会场;9. 生命科学显微成像技术研究分会场;10. 中国电子显微镜运行管理开放共享实验平台分会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同时,大会还将为叶恒强先生颁发中国电子显微学终身成就奖、颁发优秀青年学者奖、评选优秀学生论文奖与优秀Poster奖、为第十一届中国电子显微摄影大赛获奖者颁奖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大会后续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CEMS2020" target=" _blank" textvalue=" 【点击报道专题链接】"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点击报道专题链接】 /span /strong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2cbc5da9-19af-4b6c-9d6f-07966e31f24f.jpg" title=" " alt=" " width=" 450" height=" 301"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大会前夕签到一角 /span /p p br/ /p

电子显微相关的方案

  • 电子显微镜技术
    目前,电子显微镜技术(electron microscopy)已成为研究机体微细结构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有透射电镜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与光镜相比电镜用电子束代替了可见光,用电磁透镜代替了光学透镜并使用荧光屏将肉眼不可见电子束成像。
  •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系统改造方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观察物质微观表面形貌的主要工具,它主要由真空系统、电子光学系统、图像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现代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系统和控制系统都已经实现PC控制下的数字化,同时增加了图像处理功能,能够容易的与通用软件相结合,方便编辑报告、论文和信息传送。对于早期模拟图像系统和专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图像系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通过外接计算机图像采集系统实现模拟图像数字化,或图像系统数字化。什么是模拟图像数字化?就是将获取的图像模拟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器(ADC)变成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存储、显示和处理。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图像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动式图像系统。其优点:采集卡电路简单,价格便宜。缺点:安装、调试困难,因为它需要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扫描系统同步,所以要改变原扫描电子显微镜内部电路,稍不小心就会造成事故,给扫描电子显微镜带来硬伤。另外,由于不能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真正同步,采集到的图像变形,最为明显的是圆变为椭圆,同时不能实时处理,只有将采集到的图像存储以后进行处理,才可以输出。什么是图像系统数字化?用数字扫描系统替代模拟扫描系统,由此获取的图像信号数据,完全对应电子束扫描点上的样品信息,图像显示分辨率对应电子束在样品上扫描过的行和列的点数,图像扫描和图像显示全数字化。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数字扫描电子显微镜自定义分辨率值为:1024×1024,这是一个最佳值(从采集速度和分辨率两方面考虑),这和被动式图像系统所谓的图像分辨率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称这样的系统为主动式图像系统,国外升级扫描电子显微镜也是采用此种方法。其优点:图像质量高,速度快,不会产生图像变形等问题,安装简单,因为所有扫描电子显微镜都预留有外部图像控制接口,当外部控制信号到来时,内部扫描部分自动被旁路,显示部分被消隐,不需要改变任何内部电路结构。缺点:采集卡电路复杂,成本高。 综述,以上介绍了两种扫描电子显微镜改造图像系统的方法,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被动式图像系统”还是“主动式图像系统”上,其中主动式图像系统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因为被动式图像系统是一种早期图像数字化过渡产品,所谓的图像分辨率实质上是模拟信号取样点数,并非数字图像分辨率,像质较差,而主动式图像系统标称的分辨率才真正是数字图像分辨率,可以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中所指的环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气环境(760Torr),与传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样品室高真空库相比,ESEM 样品室的真空度可以很低(约达 20 Torr)。ESEM 是在传统的SEM 样品室中多一个 GSED 探头,因此,它在传统的 SEM 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功能。其主要的特点是,可以观察合适量水分的样品和非导体材料样品,比如植物的叶片、动物中的昆虫、作物的籽粒、含结晶水的固体材料等。

电子显微相关的论坛

电子显微相关的资料

电子显微相关的仪器

  • 扫描电子显微镜可对材料的表面进行高倍率观察及高精度元素分析,在纳米技术、生命科学、产品设计研发及失效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扫描电镜观察表面精细结构及元素分析的需求日趋增加,而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在生产线、品保检验线和办公区等有限的空间里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因此,体积小、操作简便、分辨率高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备受关注。FlexSEM 1000主机宽450mm、长640mm,相比SU1510型号体积减小52%,重量减轻45%,功耗减小50%,且配备标准化的电源接口。主机与供电单元可分离,安装非常灵活。 FlexSEM 1000 II,凭借全新设计的电子光学系统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可在加速电压20 kV下实现4.0 nm的分辨率。全新开发的用户界面,具有亮度和对焦自动调节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各种观察。此外,还搭载了全新的导航功能“SEM MAP”,这个功能可弥补电子显微镜上难以找准视野的缺点,实现最直观的视野移动。尽管是可放置在桌面上的小巧紧凑型*1电子显微镜,仍可实现4.0 nm的分辨率凭借独特的高灵敏度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检测器、低真空检测器(UVD*2),可在低加速/低真空下观察时实现清晰的画质全新的用户界面,无论用户的熟练程度如何,都可实现高画质和高处理能力全新的定位功能“SEM MAP”,支持观察时的视野搜索和样品定位大直径(30毫米2)无氮EDS检测器,可快速进行元素分析*2*1设置到桌面上时,请将机体与电源盒分离*2选项
    留言咨询
  • 国仪量子高速扫描电子显微镜HEM6000HEM6000是一款可实现跨尺度大规模样品成像的高速扫描电子显微镜。采用高亮度大束流电子枪、高速电子偏转系统、高压样品台减速、动态光轴、浸没式电磁复合物镜等技术,实现了高速图像采集和成像,同时保证了纳米级分辨率。面向应用场景的自动化操作流程设计,使得大面积的高分辨率图像采集工作更高效、更智能。成像速度可达常规场发射扫描电镜的5倍以上。 产品优势 高速自动化 全自动上下样流程和采图作业,综合成像速度优于常规场发射扫描电镜的5倍大场低畸变跟随扫描场动态变化的光轴,实现了更低的场边缘畸变低压高分辨 样品台减速技术,实现低落点电压,同时保证高分辨率应用领域应用案例大规模成像规格书 关键参数 分辨率 1.3nm @ 3 kV,SE;2.2 nm @ 1 kV,SE; 1.9nm @ 3 kV,BSE;3.3 nm @ 1 kV,BSE;加速电压 100 V~6 kV(减速模式) 6 kV~30 kV(非减速模式) 放大倍率 66~1,000,000x 电子枪类型 高亮度肖特基场发射电子枪 物镜类型 浸没式电磁复合物镜 样品装载系统 真空系统 全自动控制,无油真空系统 样品监控 样品仓监控水平摄像头 ; 换样仓监控垂直摄像头样品最大尺寸 直径4英寸 样品台 类型 电机驱动3轴样品台(*可选配压电驱动样品台) 行程 X、Y轴:110mm;Z轴:28mm;重复定位精度 X轴:±0.6 um;Y轴:±0.3 um 换样方式 全自动控制 换样时间 <15 min 换样仓清洗 全自动控制等离子清洗系统 图像采集与处理 驻点时间 10 ns/pixel 图像采集速度 2*100 M pixel/s 图像大小 8K*8K 探测器和扩展 标配 镜筒内混合电子探测器 选配低角度背散射电子探测器 镜筒内高角度背散射电子探测器 压电驱动样品台 高分辨大场模式样品仓等离子清洗系统 6英寸样品装载系统主动减震台 AI降噪;大图拼接;三维重构 软件 语言 中文 操作系统 Windows 导航 光学导航、手势快捷导航 自动功能 自动样品识别、自动选区拍摄、自动亮度对比度、自动聚焦、自动像散服务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我们在合肥、无锡、广州和上海设有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实验室配备多名电镜技术专家和高级电镜应用工程师,提供包含电 镜应用技术开发、样品拍摄在内的多种服务。主要应用领域有锂电池、新型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矿物冶金、地质勘探、生物医药等。 实验室依托国仪量子电镜产品,在电镜应用领域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项目,致力于实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此同时,实验室也为有电镜应用需求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
    留言咨询
  • 2020年5月25日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全球同步发布新款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JSM-IT800系列。 JSM-IT800的场发射扫描电镜通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化学化工、医学及生物学领域,可高效观察包括非导体样品及强磁性样品等。 JSM-IT800SHL分辨率可达0.5nm,成像能力强大。浸没式电子枪可提供500nA大电流,EDS和EBSD分析速度极快。 2024年7月28日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全球同步发布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JSM-IT800系列升级为JSM-IT810系列,升级后的产品实时功能更强(包括实时能谱、实时3D等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加直观简单,上手更加方便。
    留言咨询

电子显微相关的耗材

  • 电子显微镜钨灯丝电子源10颗
    钨灯丝9210016适用于所有原厂的钨灯丝扫描电镜,使用寿命大于50小时。钨灯丝扫描电镜是一种用于物理学领域的分析仪器,扫描电镜分辨率:高真空二次电子像3.0nm(30KV) 扫描电镜放大倍数:5×~1000000×,连续可调 能谱仪分辨率:MnKα峰的半高宽优于127eV; 能谱仪元素测试范围:Be4— Pu94。大束科技是一家以自主技术驱动的电子显微镜系列核心配件研发制造的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目前公司主要生产电子显微镜的核心配件离子源、电子源以及配套耗材抑制极、拔出极、光阑等销往国内外市场,此外,还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电子显微镜以及电子枪系统等的维修服务,以及其他技术服务和产品升级等一站式、全方位的支持。在场发射电子源(电子显微镜灯丝)、离子源以及电镜上的高低压电源、电镜控制系统研发制造等领域等均具有优势。
  • 电子显微镜ETD放大器高压板
    Det. MULTIP. TUBE,DPMTETD放大器高压板,用于原厂电子显微镜,为二次电子探头的放大器提供高压大束科技是一家以自主技术驱动的电子显微镜系列核心配件研发制造的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目前公司主要生产电子显微镜的核心配件离子源、电子源以及配套耗材抑制极、拔出极、光阑等销往国内外市场,此外,还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电子显微镜以及电子枪系统等的维修服务,以及其他技术服务和产品升级等一站式、全方位的支持。在场发射电子源(电子显微镜灯丝)、离子源以及电镜上的高低压电源、电镜控制系统研发制造等领域等均具有优势。
  • 电子显微镜专用用碳沉积
    CARBON FILL,MGIS碳沉积(多支气体注入系统专用)用于原厂电子显微镜多支气体注入系统,碳沉积(多支气体注入系统专用)是一种存放碳化合物的容器,将药品加热到一定温度,药品气化,在真空压差和可控阀门的作用下,将药品气体喷洒在样品表面,同时在离子束的诱导作用下将碳分子沉积在样品表面。以实现对样品表面形貌的保护,或对样品进行导电处理。大束科技是一家以自主技术驱动的电子显微镜系列核心配件研发制造的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目前公司主要生产电子显微镜的核心配件离子源、电子源以及配套耗材抑制极、拔出极、光阑等销往国内外市场,此外,还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电子显微镜以及电子枪系统等的维修服务,以及其他技术服务和产品升级等一站式、全方位的支持。在场发射电子源(电子显微镜灯丝)、离子源以及电镜上的高低压电源、电镜控制系统研发制造等领域等均具有优势。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