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学会

仪器信息网中国物理学会专题为您整合中国物理学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物理学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物理学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物理学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物理学会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物理学会相关的资讯

  • 中国物理学会2009年秋季学术会议召开
    中国物理学会2009年秋季学术会议于9月17日至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召开,物理学界1500余人共襄盛典,展开研讨交流。校党委书记马德秀在开幕式上致辞,校长张杰院士做书面发言。   开幕式由上海交大物理系系主任季向东教授主持,组委会召集人、复旦大学教授金晓峰介绍了大会总体情况。大会颁发了2008-2009年度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杨国桢主持。上海交大物理系严燕来教授荣获谢希德物理奖。随后,杨福家、沈志勋、张翔、Martial Ducloy等四位专家做了精彩的大会邀请报告,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雷啸林院士主持报告会。   “秋季会议”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系列学术会议,旨在为物理学各个领域的专家提供在学术上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会。会议前身为“物理学前沿问题研讨会”,自2000年起改名为“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今年为第十一届。经过会议组织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界的共同努力,“秋季会议”得到了各领域的物理学家的积极认可,并逐步引起了国际物理学界的关注。目前,“秋季会议”已经成为中国物理学界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学术盛会。   本次会议网上注册人数达1540人,设有4个大会报告,269个邀请报告,503个一般报告,82个张贴报告,总共858个报告。报告领域涵盖了粒子物理、场论与宇宙学、核物理与加速器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纳米与介观物理、表面与低维物理、半导体物理、强关联与超导物理、磁学、软凝聚态物理与生物物理、量子信息、计算物理、复杂体系与交叉学科、电介质物理、物理教学、液晶等17个专题。会议还组织了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第二次理事会、物理系系主任(物理学院院长)联谊会、女物理学家圆桌座谈会、《物理》杂志报告会、中韩物理学会交流会、数值模拟研讨会、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报告会、新仪器设备及图书展示会等多项活动。在举行学术讨论的同时,大会还举办了科研教学设备书刊展览会。   大会颁发了2008-2009年度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共12人荣获8个奖项。周兴江、原有进荣获胡刚复物理奖,龙桂鲁荣获饶毓泰物理奖,陈仙辉、王楠林荣获叶企孙物理奖,邹冰松、许甫荣荣获吴有训物理奖,郑志坚荣获王淦昌物理奖,邹亚明、严燕来荣获谢希德物理奖,姜开利荣获黄昆物理奖,汪卫华荣获周培源物理奖。
  • 中国物理学会2023年奖励公告
    2023年,经中国物理学会各项物理奖评选委员会评审,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基金委员会审议,决定授予北京工业大学隋曼龄教授和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薛鹏研究员2022-2023年度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女物理工作者);授予北京大学朱瑞研究员和厦门大学陈焕阳教授2022-2023年度中国物理学会萨本栋应用物理奖;授予北京大学刘雄军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陆凌研究员2022-2023年度周培源物理奖;授予复旦大学向红军教授和香港大学姚望教授2022-2023年度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授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万宝年研究员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坚教授2022-2023年度中国物理学会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中国物理学会2023年8月  附获奖者工作介绍:  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女物理工作者)  获奖者:隋曼龄  工作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隋曼龄教授立足于原位电子显微学领域,自主发展原位实验技术,针对材料在力、热、光及水环境等使役条件下的微观结构演变与性能关系开展研究。利用原位电镜在发现金属玻璃具有微观尺度拉伸塑性及揭示金属材料塑性形变机制方面取得了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首创光/液相环境原位透射电镜表征技术,并在光催化产氢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发展对电子束辐照敏感材料的表征方法,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优化和稳定性机理研究取得成果。  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女物理工作者)  获奖者:薛 鹏  工作单位: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薛鹏教授长期从事量子信息和量子光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量子行走的机理和模型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包括:在理论上设计并首次实验实现宇称-时间对称的量子行走,观测到新型拓扑边界态和新的体边对应关系;克服以往量子行走方案中的不可控制性,创造空间域量子行走的最长演化记录;利用量子行走实验检验了非定域性和互文性的关联,揭示了量子纠缠是普适的量子资源,佐证了量子力学的完备性。  中国物理学会萨本栋应用物理奖  获奖者:朱 瑞  工作单位:北京大学  朱瑞研究员长期从事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研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制备、物理机制认知和应用拓展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发展一系列创新调控方法,创造了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发展多种先进表征诊断技术,阐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中的物理规律和调控机制;率先提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在临近空间飞行器应用的创新思路,将电池带入距地35千米的临近空间开展应用探索,填补了我国在该方向上的空白。  中国物理学会萨本栋应用物理奖  获奖者:陈焕阳  工作单位:厦门大学  陈焕阳教授在变换光学及其应用物理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他和合作者设计实现了自聚焦透镜、多模交叉器件以及光学黑洞微腔等光学工程新应用;把变换光学推广到表面水波的调控,为潮汐能及海浪防护工程等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建立了变换声学的等效原理和理论架构,设计了三维声学隐身、声学幻象以及海豚仿生声场调控,产生新的学科交叉增长点。研究成果跨越微纳光学工程和大型海浪水利工程,并入选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08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等。  周培源物理奖  获奖者:刘雄军  工作单位:北京大学  刘雄军教授从事超冷原子和凝聚态物理研究,在冷原子中首次提出自旋霍尔效应模型;与合作者首次人工合成超冷原子的二维狄拉克型和三维外尔型自旋轨道耦合,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态和外尔半金属的基础模型;在量子模拟方面提出系统化的拓扑物态实现、调控和探测方案,广泛推动了实验研究;证明时间反演对称拓扑超导中的马约拉纳零模满足非阿贝尔统计,进而提出对称保护非阿贝尔统计的基本概念,并建立相关理论。  周培源物理奖  获奖者:陆 凌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陆凌研究员的研究方向为拓扑光子学,他与合作者在首篇领域综述文章中起名"拓扑光子学"被沿用至今;在光子晶体中实验发现了外尔点,是外尔准粒子在理论预言86年之后的首次实现;发明了拓扑腔面发射激光器,为拓扑物理的实际应用找到了突破口。  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  获奖者:向红军  工作单位:复旦大学  向红军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铁电性和多铁性的理论计算研究。在铁性机制研究方面,他与合作者提出了自旋序诱导铁电性的普适极化模型,给出了一大类多铁的一般物理图像;发现了二维铁电性反常增强的新机制和氧八面体转动增强铁电性的反常机制。在铁性材料计算方法和软件发展方面,他提出了计算磁相互作用及磁电耦合强度的四态法,发展了可同时处理多个自由度的一般性有效哈密顿量方法,自主开发了铁性材料性质分析和模拟软件包PASP。  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  获奖者:姚 望  工作单位:香港大学  姚望教授近年来的研究聚焦于原子厚度二维材料及其转角堆叠结构中的量子自由度。他与合作者首先提出了谷光学选择定则、谷霍尔效应、谷磁矩等概念,为基于能谷自由度的光电信息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给出了具体预言,并同实验组合作首次实现了若干谷光电调控,引领了"谷光电子学"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首先提出了转角二维半导体中的莫尔激子概念。  中国物理学会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  获奖者:万宝年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万宝年研究员带领团队依托我国EAST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在长脉冲高约束先进运行模式研究中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发现了改善高约束和维持稳态运行的新机理和新方法,尤其是解决了高约束模式下非感应电流驱动、缓解边界局域模且不降低约束性能等难题,实验获得了接近聚变堆物理条件的完全非感应高约束长脉冲等离子体,被国内外同行认为给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稳态运行提供了可选的参考方案。  中国物理学会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  获奖者:郑 坚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郑坚教授的研究方向是惯性约束激光聚变和高能量密度物理。他与合作者提出了等离子体的激光汤姆逊散射诊断理论,并成功应用于我国多个激光聚变实验装置;提出了相对论超热电子在穿过金属靶面时所产生的相干渡越辐射理论并应用于超热电子输运诊断实验;在激光与大尺度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不稳定发展的理论和实验诊断、激光等离子体中的能量输运以及X射线辐射能流诊断技术发展等方面取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 中国物理学会2009年秋季学术会议!
    中国物理学会2009年秋季学术会议于9月18日-20日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 我公司作为大会的赞助商,将在会场为您提供相关仪器的全面资料。 我公司的应用经理:赵滨博士将于20日下午16:56在表面与低维物理分会场为您提供精彩的报告,敬请光临指导! 部分相关仪器资料的清单: 1、ALD 原子层沉积系统; 2、PLD 脉冲激光沉积系统; 3、PED 脉冲电子束沉积系统; 4、LB 分子膜沉积系统; 5、NanoTest 纳米力学性能测试系统; 6、NKD 薄膜分析系统; 7、MiniSIMS 小型二次离子质谱仪; 8、IRRAS 界面反射红外光谱仪

中国物理学会相关的方案

中国物理学会相关的论坛

  • 【原创】纪念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叶企孙先生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7/200907151555_160037_1630062_3.gif叶企孙(1898.7.16~1977.1.13)  上海人.原名鸿眷,号企孙。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旋即赴美深造,1920年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士学位,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他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建人之一,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1936年任会长等.1948年评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叶企孙在物理学上重要研究成果有两个.一是用X射线精确地测定普朗克常数h,得出当时用X射线测定h值的最高的精确度;二是开创性地研究了流体静压力对铁磁性金属的磁导率的影响,这是本世纪20年代在物质铁磁性方面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受到了世界各地科学界的重视.  回国后,叶企孙开展了建筑声学的研究,是我国在这个方面研究工作的先驱.他的重大贡献还在于在科学教育和科学的组织管理方面.他建立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建设了北京大学物理系磁学研究室,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他对本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教育和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30年代创建了颇负盛名的清华物理学系和理学院,聘请名教授来校,实行"理论与实验并重,重质而不重量"的办学方针,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人才,对我国科学事业发展和清华大学在短期内跻身于名大学之林作出重要贡献。  晚年,叶企孙还作了许多科学史的研究.他的一些科学史研究论文迄今还是研究科学史的楷模.叶企孙,中国卓越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从1925年到 1952年,长期在清华大学任教,担任负责人、理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 调整时调往北京大学。叶企孙参加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 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 ,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二十三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 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 、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 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 一星功勋奖章”。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大会,隆 重表彰研制“两弹一星”的功臣, 23位科学家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熟 悉这些科学家经历的人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一个人,因为这23位科学家中有 9人是他的学生,有2人是他的学生的学生,还有2人的事业也与他有着密切的关 系。这个人就是叶企孙,中国科学界的元老之一,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的创 始人,清华大学长期的校领导核心人物之一。  叶企孙与华罗庚、杨振宁、李 政道、吴健雄等人  13位“两弹一星”功臣与叶企孙的直接、间接的师生关系,只不过是叶企 孙为中国培养科技兴国的栋梁之才的一个集中表现。其他方面的突出事例还有以 下几件。第一,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时,第一批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院 士)中半数以上都来自叶企孙领导下的清华大学理学院的毕业生和教师,其中就 有鼎鼎大名的数字家华罗庚。众所周知的华罗庚,出身贫寒,只有初中学历,但 他刻苦钻研数论,自学成才。1929年被清华数学系熊庆来教授识才,又经叶 企孙批准从小县城调到清华数学系资料室当职员,边工作边旁听大学课程。1931年,叶企孙在日本数学刊物上看到华罗庚写的数学论文,很欣赏他的才华。 在教授会上力排众议说:“清华出了个华罗庚是好事,不要为资历所限制。”最 后,作为理学院院长和校务委员的叶企孙,拍板决定,破格提升华为教员,并让 他讲授大学微积分课。从此,华罗庚脱颖而出。1936年,叶企孙又派华罗庚 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华终成国际知名的数学家。  第二件事是,1957年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单 上:杨振宁,李政道(当时他们持的是中国护照,所以应该算作中国人)。这两 位能到美国留学,也与叶企孙有关。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教 授。1942年杨振宁从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后,随即又考取了王竹溪教授的研 究生。王是清华物理系1933级毕业生,后去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是著名的理 论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44年夏天,杨振宁考取了留美公费生(由于抗 战时的交通不便直到1945年才成行)。李政道原先在浙江大学物理系读书,1944年转到西南联大。由于他年少聪敏,给叶企孙留下好印象,当1946年联大有两个公费留学名额时,叶就想到了他并推荐成功。1998年,叶企孙 百岁诞辰时他中学的母校上海市敬业中学隆重举行纪念大会,李政道专程赶来讲 话,对叶企孙荐才留学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为杨、李两人推翻宇称守恒定律( 他们因此而得诺贝尔奖)作出实验验证的女物理学家吴健雄,也与叶企孙有间接 的师生关系。吴健雄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系主任施士元是清华物理系首届毕 业生。毕业后去法国留学,是居里夫人唯一的中国学生。  第三件事是,在美国科学院和工程科学院中有二三十位华裔院士。最早当选 的两位院士都是清华物理系的毕业生:毕业于1933年的林家翘当选为美国科 学院院士,也是毕业于1933年的戴振铎当选为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另有一 件事也值得一提:1948年,美国编撰百年来科学大事记,入选的中国科学家 仅两位:彭桓武,王淦昌。又是清华毕业生,又是叶企孙的弟子!真神了。叶企 孙的过人魅力 叶企孙为什么能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概括地说, 一是他的人格高尚,二是他的方针正确。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限 于篇幅,我们只能简要地介绍一下。

  • 著名物理学家赵景员教授逝世 享年94岁

    著名物理学家赵景员教授逝世 享年94岁http://news.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1/10/2011101113151950.jpg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物理学家、教育家赵景员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9月21日5时16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4岁。9月30日,赵景员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天津市第一殡仪馆举行。赵景员教授1917年6月生于河北省遵化县,1933年考入天津扶轮中学高中,1938年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1947年受聘于南开大学,历任南开大学物理系基础物理教研室主任、固体物理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等职务,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10月担任南开大学教务长,1984年8月起先后担任南开大学科技发展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职务,1984年9月至1989年2月兼任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职务。他还曾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学会理事长、天津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长、天津市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等多项全国和天津市社会职务。赵景员教授在近四十年的教学一线工作中。他所著《热力学》和受教育部委托与人合著的全国统编教材《力学》等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受到推广。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他还开展了金属强度、晶体缺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要求学生善于思考,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他讲课条理分明、逻辑严密、着重哲理、语言生动。他在课上课下为人师表,与同学亲切交流,深受同学热爱。他培养的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物理学界有成就的专家。在南开大学工作期间,赵景员教授还投入大量精力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他担任南开大学教务长期间,负责领导全校的教学工作,他提出尽快实行学分制,加强基础学科,发展边缘学科,允许学生转系、转专业,这些主张对当时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转变起到了催化作用,对南开大学教学管理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任南开大学科技发展总公司期间,公司建立了电子、应用化学和新材料等三个领域的研究所及戈德防伪技术公司和津科、南高两个中外合资公司。赵景员教授在中国物理学会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为华北地区、天津市物理教学研究、交流、青少年科技教育、科学普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热心参加科技群众团体工作,多次荣获“天津市科协工作积极分子”称号。赵景员教授一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他为人师表,关爱后学,教书育人,桃李天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他脚踏实地,推功挽责,委贤让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南开大学的发展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身体力行地积极推动国家科学技术工作的建设与发展;他淡泊名利,胸怀坦荡,高风亮节,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中国物理学会相关的资料

中国物理学会相关的仪器

  • 仪器简介:o 成立于1978年,西班牙,马德里 o 生产的产品遍布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o 所有的客户都很满意 2000种技术教学单元和软件包,在1600个技术领域中可以实现实验和教学: 物理学、电子、通讯、电力、能源、系统、自动化、机械、材料、流体力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热力学工艺、过程控制、化工、食品、水技术、环境&hellip &hellip 技术参数:1. 物理学. 1.1 3D 物理学 (3维空间). 2. 电子学. 2.1 基础电子学. 2.2 电子学装备. 2.3 能量转换器和传感器. 2.4 控制电子学. 2.5 数字电子学. 2.6 工业电子学. 3. 通讯. 3.1 模拟通讯. 3.2 数字通讯. 3.3 电话机制造法. 4. 电学. 4.1 基本电学. 4.2 电学演示. 4.3 电气安装工作室. 4.4 电机机械装备. 5. 能量. 5.1 能量: 仿真. 5.2 能量动力装置. 5.3 替代能源. 6. 系统自动化. 6.1 系统. 6.2 自动化. 6.3 调控 7. 材料力学. 7.1 基础力学 7.2 普通力学. 7.3 汽车制造. 7.4 特殊力学和铸造 7.5 材料力学. 7.6 基础机械切割. 7.7 常规机械切割. 7.8 建筑构造 7.9 土木工程 7.10 农业工程. 7.11 其他工程设计. 8. 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 8.1 流体力学 (基础). 8.2 流体力学 (高级). 8.3 流体力学 (流动水槽). 8.4 水压设备 (泵). 8.5 水压设备(风机). 8.6 液压机械 (涡轮). 8.7 空气动力学 (基础). 8.8 空气动力学 (高级). 9. 热力学及保温工艺. 9.1 冷却. 9.3. 加热. 9.4 .蒸汽泵 9.5 空气调节. 9.6 冷却塔. 9.7 热传导. 9.8 热传导 (基础). 9.9 热传递学 (常规). 9.10 特殊热传递学(Special). 9.11 蒸汽喷嘴 9.12 燃烧学. 10. 过程控制. 10.1 工艺过程控制基本原则. 10.2 工艺过程控制 11. 化学工程控制. 11.1 化学工程 (基础). 11.2 化学工程 (常规). 11.3 化学反应器. 11.4 化工工艺. 11.5 化工工艺 (农业化学工艺). 11.6 化工工艺 (特殊的 12. 食品科技 12.1 食品工艺 (基础). 12.2 食品工艺(中级). 12.3 食品工艺(油). 12.4 食品工艺(实验工厂). 12.5 净水处理. 13. 环境. 13.1 水操作. 13.2 水处理. 13.3 污染(地上).主要特点:EDIBON设计和制造了 1300多单元,大约1600软件包和12个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8个是EDIBON专利,涵盖了全部技术教育,从中学大学水平,甚至可以做一些科研项目
    留言咨询
  • 乳腺图像性能模体Mammo 156优势维持认证ACR(美国放射学学会)要求每周使用Mammo 156型模体对乳腺机进行成像性能检测维持认证。广泛认可Mammo 156是临床和技术出版物中所广泛引用的乳腺模体• 快速目标物检测范围:0.16mm~2.0mm• 包含4mm丙烯酸盘状目标,用于检核和监测光密度变化• 获得MQSAren' z认证的乳腺模体乳腺图像性能模体Mammo 156腺成像性能模体由医学物理学家、ACR(美国放射学学会)和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Gammex共同开发设计。该模体旨在帮助建立了乳房X线照相术的可重复性和再现性标准,利用该资源,操作任何乳腺机型的技术人员(放射线照相师)都可以通过相同的图像集来帮助乳腺癌识别。Mammo 156模体内嵌的目标物可以模拟乳房病变,微钙化,纤维结构和肿瘤块,以帮助测量信噪比、分辨率和成像质量。通过模拟乳房组织,为不断提高早期发现和降低死亡率提供反馈机制框架。Mammo 156乳腺成像性能模体由医学物理学家、ACR(美国放射学学会)和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Gammex共同开发设计。该模体旨在帮助建立了乳房X线照相术的可重复性和再现性标准,利用该资源,操作任何乳腺机型的技术人员(放射线照相师)都可以通过相同的图像集来帮助乳腺癌识别。
    留言咨询

中国物理学会相关的耗材

  • 计量院冷滤点标准物质
    应用领域能源类/燃油,能源类/石油产品,能源类/燃料油及工业用油,物理学与物理化学/油品保存条件在常温下密闭避光保存使用注意事项瓶盖一经打开,应立即使用。本标物从包装瓶中倒出后不可再装回原瓶中作为标物使用。本标物不能反复使用,每次取样只能测一次冷滤点值。特征形态液态基体主要分析方法定值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规格150mL更多产品咨询美同达
  • 计量院倾点标准物质,倾点标准油
    应用领域能源类/燃油,能源类/石油产品,能源类/燃料油及工业用油,物理学与物理化学/油品保存条件在常温下密闭避光保存使用注意事项瓶盖一经打开,应立即使用。本标物从包装瓶中倒出后不可再装回原瓶中作为标物使用。本标物不能反复使用,每次取样只能测一次倾点值。特征形态液态基体主要分析方法定值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规格150mL倾点标准物质 咨询电话010-88482623 或 010-88482632
  • GBW13254煤油硫程标准品
    应用领域能源类/燃油,能源类/石油产品,能源类/燃料油及工业用油,物理学与物理化学/油品保存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使用注意事项按照国家标准方法(GB/T 6536-2010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测量标准物质的馏程。取样前,需摇晃标准物质包装瓶使其混合均匀。标准物质认定值为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的回收温度。特征形态液态基体主要分析方法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定值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规格250mL/瓶

中国物理学会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