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

仪器信息网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相关的资料

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相关的论坛

  • 中国计量院率先建立贝类毒素检测质控标准

    今年5月,浙江宁波、舟山等地上百名消费者在食用淡菜(贻贝的俗称)后,出现了腹泻、呕吐等症状。后经检测发现,他们食用的来自福建省福清的淡菜受到了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污染。因受污染,淡菜不得不退市一个多月。6月,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采捕期淡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重点抽检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和大肠杆菌。 “有毒赤潮藻类产生的毒素经贝类或鱼类摄取后在其体内转化累积为贝类毒素,被人摄食后就会危及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生物研究室傅博强博士介绍了水产品受有毒赤潮污染的情况。全世界每年由有毒鱼类、贝类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超过两万件,死亡率为1%。其中麻痹性贝毒(PSP)和腹泻性贝毒(DSP)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贝类毒素。 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 18406.4-2001)对水产品中的贝类毒素含量进行了规定:麻痹性贝毒限量≤80μg/100g,腹泻性贝毒限量≤60μg/100g。其实,贝类毒素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据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2004~2005年的研究,长江口水产品贝类毒素检出时段主要集中在5~6月和8~9月,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的检出率分别在5%和12%左右,敏感种类为养殖的紫贻贝。我国还是亚洲贝类产品出口第一大国,2010年我国贝类产品出口量26.07万吨,出口额11.58亿美元,在世界贝类产品出口总量中占14%。目前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贝类毒素限量要求。在我国贝类产品的出口贸易中,需要采用相关的标准方法对贝类毒素的含量进行检测,严格执行我国及贝类进口国关于贝类毒素的限量标准。不管是在我国水产品市场上还是在国际贸易中,准确检测贝类产品中贝类毒素的含量对保障食品安全、保障国际贸易的公平公正都显得格外重要。

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相关的方案

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相关的资讯

  •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破伤风毒素抗原检测技术
    破伤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平均病死率为20-30%,其潜伏期通常为7-8天,也可短至24小时。目前破伤风的诊断测试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间接检测破伤风抗体,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还受到个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理想的检测方法应实现对抗原(破伤风毒素)的直接检测,但目前尚无相关技术。近期,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破伤风毒素抗原检测方法,研究成果发表在《Nano Letters》期刊,标题为“Homogeneous Binary Visual an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Tetanus Toxoid in Clinical Samples Based on Enzyme-Free Parallel Hybrid Chain Reaction”。  研究人员将识别破伤风毒素的适配体与基于碲化镉量子点的阳离子交换反应、DNA模板化的铜纳米粒子和三重并联杂交链式反应集成,开发出均相二维可视化和荧光分析方法,使得荧光模式下破伤风类毒素的检测限低至0.25 fg/mL,裸眼可视化检测限低至1 fg/ mL,并进一步将该方法在临床样本中进行了成功验证。  这项研究开发了一种破伤风抗原检测技术,且方法简单、灵敏高、具有成本效益,为破伤风的临床诊断以及在家庭、偏远地区实现破伤风的即时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nanolett.1c04818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no Letters》期刊,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 中国计量院率先建立贝类毒素检测质控标准
    有媒体报道,今年5月,浙江宁波、舟山等地上百名消费者在食用淡菜(贻贝的俗称)后,出现了腹泻、呕吐等症状。后经检测发现,他们食用的来自福建省福清的淡菜受到了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污染。因受污染,淡菜不得不退市一个多月。6月,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采捕期淡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重点抽检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和大肠杆菌。  “有毒赤潮藻类产生的毒素经贝类或鱼类摄取后在其体内转化累积为贝类毒素,被人摄食后就会危及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生物研究室傅博强博士介绍了水产品受有毒赤潮污染的情况。全世界每年由有毒鱼类、贝类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超过两万件,死亡率为1%。其中麻痹性贝毒(PSP)和腹泻性贝毒(DSP)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贝类毒素。  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 18406.4-2001)对水产品中的贝类毒素含量进行了规定:麻痹性贝毒限量≤80μg/100g,腹泻性贝毒限量≤60μg/100g。其实,贝类毒素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据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2004~2005年的研究,长江口水产品贝类毒素检出时段主要集中在5~6月和8~9月,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的检出率分别在5%和12%左右,敏感种类为养殖的紫贻贝。我国还是亚洲贝类产品出口第一大国,2010年我国贝类产品出口量26.07万吨,出口额11.58亿美元,在世界贝类产品出口总量中占14%。目前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贝类毒素限量要求。在我国贝类产品的出口贸易中,需要采用相关的标准方法对贝类毒素的含量进行检测,严格执行我国及贝类进口国关于贝类毒素的限量标准。不管是在我国水产品市场上还是在国际贸易中,准确检测贝类产品中贝类毒素的含量对保障食品安全、保障国际贸易的公平公正都显得格外重要。  傅博强介绍,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小鼠生物法”(Mouse Bioassay,MBA)作为测量贝类毒素的参考方法,我国有关国家标准也是采用的这种方法。所谓“小鼠生物法”,就是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给小鼠腹腔注射贝类毒素,观察贝类毒素对小鼠的致死剂量,来计算贝类毒素的整体毒力。“但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会受到小鼠的种属、性别、健康状况等个体影响,可能会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而且小鼠生物法不能得出具体含有哪几种毒素及其质量含量。”傅博强表示,“小鼠生物法”存在的这些弊端让研究者开始着力研究新的测量方法。“小鼠生物法在应用时如果同时测定含贝类毒素的基体标准物质作为质控标准,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小鼠法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开发建立非生物依赖的仪器分析方法如质谱法进行贝类毒素含量的测定。”  中国计量院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由傅博强主要负责完成的“食品安全相关贝类毒素含量测量标准方法及标准物质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了贝类毒素检测的质控标准,研究了可替代现行国家标准中小鼠生物法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检出限达10~11g数量级。同时,他们还研制了国内首批麻痹性贝类毒素基体标准物质和腹泻性贝类毒素基体标准物质,不确定度达到欧盟水平。  据介绍,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在日常检测中得以应用。该项目研制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基体标准物质和腹泻性贝类毒素基体标准物质已被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作为日常贝类毒素检测的质控标准,保证了我国口岸进出口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性贝类毒素检测结果的可靠和可比,保障了我国贝类产品的出口和进口贝类的食品安全,维护了国际贸易公平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与泰坦科技(Titan)达成贝类毒素标准品战略合作
    2015年4月16日,泰坦科技副总裁周晓伟先生应邀出席上海市食品所关于贝类毒素标准品相关事宜的讨论会议,并参观食品所的样品分析实验室。作为食品所的科研物资总服务商,泰坦科技针对海洋食品安全中的贝类毒素的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并受到食品所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泰坦科技发布贝类毒素(甲藻毒素)标准品,填补国内空白 贝类毒素其实是甲藻毒素,因容易在以海藻为食的贝类海产品中富集而被称为贝类毒素。近年来,食用贝类毒素中毒事件频发: 1.从2010年5月15日起,粤港澳陆续发生逾60例“毒带子”中毒事件,最终鉴定为贝类毒素中毒;2012年11月7日 – 香港进口的一批来自澳洲生产的活紫贻贝,验出麻痹性贝类毒素。2.浙江紫贻贝毒倒宁德100多人:2011年5月25日至30日,福建宁德市发生食用紫贻贝中毒事件,共有168位疑似食用淡菜中毒者入院治疗,中毒症状主要是呕吐和腹泻, 疑似“腹泻性贝毒”中毒。 雪卡毒素中毒事件:1.2006年广东雪卡毒素中毒人数就达数百人,汕头、深圳等地均发生过大规模中毒事件。其罪魁祸首是广东人喜欢食用容易遭受雪卡毒素污染的深海热带鱼类,如老虎斑、东星斑、西星斑、杉斑、苏眉等石斑鱼和鲈鱼等。 2.2012年4月,香港出现进食海鱼引起雪卡毒素中毒的事件。 赤潮毒素的源头是有毒甲藻,甲藻(Dinoflagellate)又称双鞭毛藻,个体通常约几十微米大小,为海洋低等单细胞藻类,起源于15-14亿年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为海洋第二大浮游植物。全世界已记录的约有130个属,代表种约有1200多种,是赤潮生物中最主要的门类,大部分种属分布于热带海洋。 赤潮(甲藻)毒素为非蛋白质有机小分子化合物,一般具有热稳定性, 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中毒。按中毒症状和毒素来源不同,甲藻毒素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全球范围内DSP的分布(摘自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网页) 目前已有13个国家或组织制定了贝类水产品中DSP的限量标准,范围从16~200(OA)μg/100g。(1)其中美国FDA、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朝鲜为20μg/100g (2)欧盟、德国、葡萄牙、爱尔兰、英国制定DSP(主要指OA)为16μg/100g (3)而日本规定了紫贻贝和扇贝中肠腺的标准分别为120μg/100g、200μg/100g (4)澳大利亚和德国规定贝类肝胰腺的标准为40μg/100g。我国也对海产品中贝类毒素进行了限量:(1)农业部2001-09-03发布2001-10-01实施的行业标准NY5073-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规定DSP不得检出(贝类);(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01年曾经发布了《无公害水产品的安全要求》,规定PSP含量 ? 80 pg/100g,DSP含量 ? 60 pg/100g ;(3)2002年国家海洋局发布海洋生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规定,DSP含量? 200mg/kg。但我国尚未制定水产品中DSP国家限量标准。 而作为检测DSP的关键试剂“大田软海绵酸标准品”,因技术原因,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海洋研究所垄断,非常昂贵,每毫克的价格要接近1.2万人民币。泰坦科技化学品产品团队联合国内海洋学,生物发酵学,化学分析学三个顶尖实验室,立项攻克难关,从Prorocentrum属甲藻中分离出Okadaic Acid并成功实现量产,填补了我国长期在该领域依赖进口标准品的技术空白,针对海洋食品安全中的贝类毒素检测提供标准品依据和相关技术服务,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业添砖加瓦。Prorocentrum lima 的实验室规模培养 大田软海绵酸 (OA) 的1H-NMR图谱 软海绵酸 (OA) 分子式 最后,泰坦科技软海绵酸(OA)产品已经上市啦,【探索平台】(www.tansoole.com)有售哦!

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相关的仪器

  • 在岛津液相色谱产品卓越性能的基础上,开发了专为黄曲霉毒素柱后衍生分析而设计的全自动分析系统,采用整体性设计:将液相色谱系统-柱后衍生系统-专用软件三者有机整合,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全自动样品分析。本系统完全符合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及2020版《中国药典》等相关标准的要求,给您高性能、稳定、安全的分析体验。 特点(1)高性能配置采用高精度反应液输液系统、高灵敏度的荧光检测器及高性能化学反应器,锁定更小的脉冲、更高的灵敏度、更精确的混合精度和反应温度,是获得准确柱后衍生结果的关键。荧光检测器温控池技术提高结果重现性 化学反应器具有优异的温度稳定性 (2)高便捷性软件黄曲霉毒素分析专用软件,内置开机、分析、关机方法,三键完成整个实验流程,提高分析效率;图形化显示易于理解。(3)高安全性设计所有模块都配制漏液传感器,化学反应器更是配备了过热保护、防漏传感、气敏传感的三重全方位保护。应用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色谱柱:WondaSil,4.6mm I.D.×150 mm L., 5μm流动相:水:甲醇(55:45)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40℃衍生试剂:0.05%碘溶液衍生试剂流速:0.2 mL/min衍生反应温度:70℃进样量:50μL 荧光检测器:Ex.360nm, Em.440nm 黄曲霉毒素重现性分析(n=6)
    留言咨询
  • ATP荧光检测仪国家标准限量值 ATP荧光快速检测仪可用于医疗系统物体表面及操作人员手等表面洁净度快速测定的专用设备。也可用于表面洁净度测定及微生物生长控制。手持式ATP荧光检测仪采用生物化学反应方法,能够对食品,饮用水中的微生物快速检测,也能够对食品加工器具、工作台面、餐饮器具等消毒结果快速检测 。 ATP荧光检测仪技术参数:☆检测精度:1*10-16mole atp☆检测范围:1-9999RLUs(可以定制1-999999)☆检测时间:10秒☆重复性:≤±5% ☆采样点设定:不低于2000个☆存储功能:不低于20000个检测结果☆接口技术:USB、蓝牙、wifi结果表述:可根据RLU值采用预置公式计算后显示级别。 ATP荧光检测操作步骤①.握住球管,从检测管中取出沾湿了的拭子,涂抹检测区域(约4cm*4cm)。②.将拭子插入检测管中。③.握住吸阀,用另一只手捏住球管,从吸阀处折断。④.轻挤球管两次,挤出球管内试剂,轻摇两到三次,与检测管内涂抹后的拭子进行充分混合。⑤.将整个检测管放入ATP荧光检测仪中,关闭舱盖,进行测量。 以上是ATP荧光检测仪检测范围、ATP荧光检测仪原理、ATP荧光检测仪技术参数、ATP荧光检测仪特点相关信息,如果您想了解更多ATP荧光检测仪相关信息请致电深圳市芬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ATP荧光检测仪国家标准限量值
    留言咨询
  • 产品介绍:通微MMT-3000多真菌毒素专用分析系统是集全新的输液系统、自动进样系统、衍生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库版软件数据处理系统于一体,搭载完整的真菌毒素检测方发包(包含样品前处理在内的适用于食品、饲料、中药材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等多个领域的真菌毒素检测分析方发包)、全方位的售前售后服务,为您提供多真菌毒素分析检测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应用领域:MMT-3000多真菌毒素专用分析系统适用于食品、饲料、中药材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可用于包含《中国药典》在内的多个国家标准中检测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伏马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展青霉素、环匹阿尼酸、恩链孢霉素、交链孢霉毒素、鹅膏肽类毒素(剧毒)(鹅膏毒肽、鬼笔毒肽和毒伞肽)、毒蝇碱、异恶唑衍生物(异鹅膏胺和鹅膏蕈氨酸)、色胺类生物碱(裸盖菇素、光盖伞辛和蟾蜍色胺)和奥莱毒素等。
    留言咨询

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相关的耗材

  • 失忆性贝类毒素ASP检测试剂盒
    失忆性贝类毒素ASP(软骨藻酸)酶联免疫反应测试盒使用说明书一. 简介1.试剂盒描述MaxSignalTM失忆性贝类毒素(ASP)ELISA检测试剂盒基于竞争性酶联免疫反应原理,定量分析水样、蚌类中的失忆性贝类毒素的含量。软骨藻酸和它的同分异构体是由大量的海洋藻类产生的一种水溶性的神经性毒素,特别是由伪菱形藻属微藻产生,伪菱形藻属的花朵会导致贝类滤食性动物和其他海洋物种中软骨藻酸的积累。贝类滤食性动物中软骨藻酸的摄取会导致影响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被称为是失忆性贝类毒素中毒。ASP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人或动物死亡。欧盟2002/226/EC文件指示软骨藻酸在贝类滤食性动物最大允许限量为20ppm。在其他一些国家也同样采用这个最大残留限量。MaxSignalTM失忆性贝类毒素ELISA检测试剂盒可以为国家管理部门、食品生产商以及质检部门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该试剂盒有以下特点:? 高回收率(>80%),快速(10-30分钟)? 高灵敏度(0.0625ng/g或者ppb),低检测限(蚌类30ng/g、水样6ppb)? 快速(1.5小时内完成检测)? 高重复性2.试剂盒原理试剂盒基于竞争性ELISA酶联免疫的方法,失忆性贝类毒素的二抗包被于酶标孔内,分析时,样品同失忆性贝类毒素酶标抗原和抗体加入到微孔内,若样品中有失忆性贝类毒素残留,它将竞争结合抗体,抑制酶标抗原与抗体结合,抗体将与酶标板上包被的二抗结合。加入TMB底物后,颜色发生变化,经酶标仪检测读数后确定样品中失忆性贝类毒素的含量。颜色的深浅与毒素的残留量成反比。
  • 贻贝组织中的贝类毒素阴性
    1、产品简介产品名称:Pribolab® 贻贝组织中的贝类毒素阴性产品编号:MRM-NSP Pribolab可提供80多种真菌毒素固体/液体标准品,以满足不同检测方法(HOLC/GC/TLC)的需求,同时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更大包装。且每批次产品都经过NMR,HPLC,LC-MS/MS等不同技术验证,确保所提供的标准品的品质和纯度。2、普瑞邦产品:产品名称Pribolab® 贻贝组织中的软骨藻酸Pribolab® Domoic Acid in Mussel TissuePribolab® 贻贝组织中的原多甲藻酸Pribolab® Azaspiracid in Mussel TissuePribolab® 贻贝组织中的腹泻性贝类毒素Pribolab®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 in Mussel TissuePribolab® OA-412.62 µ g/kg,DTX1-362.42 µ g/kg 贻贝组织中腹泻型贝类毒素质控样Pribolab® Pectenotoxin 2 (4.40 µ g/mL) in MethanolPribolab® OA-451.75 µ g/kg,DTX1-517.54 µ g/kg 贻贝组织中腹泻型贝类毒素质控样Pribolab® OA-451.75 µ g/kg,DTX1-517.54 µ g/kg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 in Mussel TissuePribolab® OA-118.10 µ g/kg,DTX1-155.94 µ g/kg 贻贝组织中腹泻型贝类毒素质控样Pribolab® OA-118.10 µ g/kg,DTX1-155.94 µ g/kg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 in Mussel Tissue可提供任一浓度规格的定制服务 3、关于普瑞邦 普瑞邦(Pribolab)专注于食品检测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以认证认可的检测实验室为技术依托,先后建立四个专业性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平台,产品覆盖真菌毒素、蓝藻/海洋毒素、食品过敏原、转基因、酶法食品分析、维生素、违禁添加物等领域。尤其在生物毒素类标准品、稳定同位素内标(13C,15N)、免疫亲和柱、多功能净化柱、ELISA试剂盒/胶体金检测试纸及样品前处理仪器等产品在不同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 Pribolab始终以持续创新的态度,致力于食品安全每一天!
  • 腹泻性贝类毒素DSP检测试剂盒
    腹泻性贝类毒素DSP(冈田酸)酶联免疫反应测试盒使用说明书一. 简介1.试剂盒描述MaxSignalTM腹泻性性贝类毒素ELISA检测试剂盒基于竞争性酶联免疫反应原理,定量分析水样、蚌类中的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含量。冈田酸(OA)是一种由鞭毛虫物种的鳍藻和东海原甲藻产生的腹泻性贝类毒素。与腹泻性贝毒相关的有多种化学毒素,他们是亲油性的聚醚化合物,可分为以下三种:酸性毒素-冈田酸(OA)及其衍生物(DTX1,DTX2,DTX3)中性毒素-PTXs组其他毒素-YTX及其衍生物冈田酸和DTX1,DTX2,DTX3是造成腹泻性贝毒症状的最主要群组,可能其他两组不涉及疾病,但经常是关联DTXs发现。被冈田酸(OA)污染的贝类已与世界各地的有害藻类有关。在人类中,DSP会导致剂量依赖性的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FDA制定的最高水平为0.2ppm。欧盟建立了冈田酸(OA)160ug/kg(ng/g或者ppb)的水平。腹泻性贝类毒素残留检测可以通过GC-MS或者HPLC,但是ELISA相对比较简单、快速。MaxSignalTM腹泻性贝类毒素ELISA检测试剂盒可以为国家管理部门、食品生产商以及质检部门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该试剂盒有以下特点:? 高回收率(>80%),快速(10-30分钟)? 高灵敏度(0.3ng/g或者ppb),低检测限(蚌类30ng/g、水样6ppb)? 快速(1.5小时内完成检测)? 高重复性2.试剂盒原理试剂盒基于竞争性ELISA酶联免疫的方法,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抗原包被于酶标孔内,样品与腹泻性贝类毒素一抗加入到微孔内,若样品中有腹泻性贝类毒素残留,它将与酶标板包被的抗原共同竞争抗体,加入酶标二抗后,板上包被的抗原抗体结合物将与酶标二抗结合。加入TMB底物后,颜色发生变化,经酶标仪检测读数后确定样品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含量。

破伤风类毒素国家标准品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