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工厂

仪器信息网液晶面板工厂专题为您整合液晶面板工厂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液晶面板工厂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液晶面板工厂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液晶面板工厂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液晶面板工厂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液晶面板工厂相关的耗材

  • 液晶层间隙(Cell gap)测量设备
    产品特点: u 以穿透、半穿透方式测量TFT、STN,以及不同驱动模式的VA、IPS及强诱电性液晶,也支持反射型TFT、STN液晶。视用途,从研发到品管皆有完整对应机种。u 除检测液晶层间隙(Cell gap),也可测量液晶面板及液晶材料相位差。椭圆率、方位角等偏光解析,光学轴、色度、穿透、反射光谱等综合性的多功能检测装置。 产品规格: 样品对应尺寸20mm×20mm~大型尺寸玻璃基板(2000mm×2000mm以上)液晶层间隙测量范围0.1μm~数十μm液晶层间隙测量再现性±0.005μm检测器分光光谱仪测量波长范围400~800nm光学系统偏光光学系统消光率10-5方解石偏光(Gran-tomson prism)自动旋转(角度 精度0.1o)自动装卸装置测量口径Φ2,5,10(mm)光轴倾斜角度-10~45o(选配功能)重量约60kg光学配件: 相位差膜,椭圆膜,偏光膜,液晶显示器材料
  • M-3无尘纸 擦拭纸 M3擦拭镜头纸
    M-3无尘纸 擦拭纸 M3擦拭镜头纸由上海书培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提供,无尘纸适用于:无尘室、实验室,研究室、半导体生产线、芯片、微处理器等、LCD显示类产品、线路板生产线、精密仪器、光学产品、工厂、集成电路板、液晶面板制造、精密仪器制造CLASS 1000 – CLASS 100000 级无尘环境使用 适合在微粒控制较为严格的无尘环境使用 适合擦拭精密设备,光碟类镜面等物品。欢迎新老客户咨询选购!产品介绍:品名:M-3无尘纸包装:30包/箱规格:250mm * 250mm成分:由木纤维制成的无纺产品,产品表面呈孔状结构优点:产品表面呈孔状结构,多用于擦拭精密物件的表面;低尘、离子剩余、擦拭效果佳、高储水能力、柔软纯净。 作为日常清洁各湿液制的万用抹纸。在干、湿状态下均具有高湿度。抗酸、抗大数化学试剂。低尘防静电可有效控制静电产生量。可多次使用。既经济又干净,是电子工业中用的最广泛的抹纸。
  • Q-PANEL钢面板/标准测试底板
    Q-PANEL 测试基板简介如果涂料测试是可靠和可重复的,那么在底板上从一个到另一个的测试结果必须是完全一致的。不幸的是,普通的民用钢板均显示出广泛的表面特性差异,影响了涂层的附着。干净Q- PANEL生产过程会彻底清洁和去除表面的油污。特殊处理会保证所有的试板在包装时是完全干净的。 钢制试板是装在塑料袋中的,数量在20到50个(取决于类型和厚度),再用气相防锈剂装在坚固的纸箱纸盒里,可以存放多年使用寿命。 铝塑板包装除了没有防锈剂,其他与钢制的一样。一致三个因素确保了Q-PANEL底板的一致、高质量和低价格:从选定的工厂采购大量金属高速生产线自动化生产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严格检验方便提供试板预清洁,使用6mm (?”) Q形孔(这是我们的商标,客户质量的保证)。出于安全和便于操作的考虑,试板制成圆角,并去掉了边缘的毛刺。我们的涂料测试底板库存超过100万块,意味着95%的订单可直接从库存中出货。在大多数情况下,试板开箱就可以使用。Q-panel 钢面板钢面板由标准低碳、冷卷钢按符合 ASTM A1008/1010, A-109 和 QQS-698 的标准制成。QD 型,平滑抛光钢面板QD 型,平滑抛光钢面板有一个平滑、明亮的抛光面,这是由钢铁厂以平滑打磨辊子所制成。由于QD型是我们最平滑的面板,建议在测试光泽和颜色时使用。QD 型价格较为低廉,它是针对许多一般性应用的最佳选择。然而,我们不建议在物理和侵蚀测试中使用QD面板。R 型非光滑未抛光钢面板R 型非光滑未抛光钢面板是一个由粗糙钢卷制成的不光滑抛光面板。这种不光滑抛光是一般目的金属板应用的代表。由于它们更厚一些,R 型面板比 QD 型更牢固。S 型打磨 (磨光) 钢面板S 型打磨 (磨光) 钢面板 与 R 型所用钢材相同,只是我们以研磨剂对一面进行了磨光,直到出厂表面被完全除去。这样得到的表面,看起来与“经过拉绒”的光滑表面一样。打磨(磨光)表面通 常有着比钢厂抛光更好的粘合结果。尽管打磨面板不能代表任何通常用于油漆的特定钢表面,它们被广泛应用,因为它们可提供用于测试的标准化表面。D型质薄、灵活(光滑抛光)钢面板D型质薄、灵活(光滑抛光)钢面板是一个非常薄且灵活的带有如同QD类光滑表面的面板。它成本低廉,并只有几个尺寸。DT型镀锡钢面板DT型镀锡钢面板与D型使用同样的钢材,只是镀有一层明亮流回抛光的锡面。有些政府标准要求使用这种面板。RS型粘合面板 (打磨抛光)RS型粘合面板 (打磨抛光) 提供 0.063 x 1 x 4 英寸 (1.5 x 25 x 101 毫米) 尺寸,可用于粘合剂测试。它们的表面抛光与我们的 S 型很相似。这些面板比我们通用的钢面板更厚也更硬,足以应付对高强度粘合剂的重叠剪切力的测试。R-44-T 型和 S-44-T 型 Taber? 研磨器面板R-44-T 型和 S-44-T 型 Taber? 研磨器面板 经过特殊设计,用作 Taber 研磨器的测试器。它们是 0.032 x 4 x 4 英寸 (0.8 x 101 x 101 毫米),在中央带有一个孔。它们的表面光洁度分别对应我们的 R 型和 S 型面板。SS 型不锈钢面SS 型不锈钢面 板由 304 不锈钢合金制成,并可提供两个尺寸。它们没有悬挂孔。Q-panel各型号钢面板参数Q-panel各型号钢面板尺寸及包装规格类型概述型号尺寸(英寸)包装规格(片/盒)每盒重量(磅)Type QD光面QD-2-3.52 x 3.5 x 0.02050021QD-242 x 4 x 0.02060026QD-2.75-42.75 x 4 x 0.02040024QD-353 x 5 x 0.02040034QD-363 x 6 x 0.02040041QD-393 x 9 x 0.02020031QD-464 x 6 x 0.02020028QD-484 x 8 x 0.02020038QD-4124 x 12 x 0.02015043QD-6126 x 12 x 0.02015064Type R粗糙面R-2-3.52 x 3.5 x 0.03230020R-353 x 5 x 0.03225036R-363 x 6 x 0.03225043R-393 x 9 x 0.03212533R-464 x 6 x 0.03220045R-484 x 8 x 0.03212538R-4124 x 12 x 0.03210046R-6126 x 12 x 0.03210068Taber?磨耗R-44-T4 x 4 x 0.03225038Type S磨光面板 (单面)S-353 x 5 x 0.03225036S-363 x 6 x0.03225043S-393 x 9 x 0.03212533S-464 x 6 x 0.03220045S-484 x 8 x 0.03212538S-4124 x 12 x 0.03210046S-6126 x 12 x 0.03210068Taber?磨耗S-44-T4 x 4 x 0.03225038Type D 光面D-363 x 6 x 0.01080042D-464 x 6 x 0.01040028Type DT 镀锡板DT-363 x 6 x 0.01080040Type SS 不锈钢 (无孔)SS-363 x 6 x 0.03725047小板 (无孔)粗糙面R-131 x 3 x 0.0321003磨光面板RS-141 x 4 x 0.0631007不锈钢SS-131 x 3 x 0.0371004

液晶面板工厂相关的仪器

  • TFT液晶面板经常会在出厂前用点灯检查来判断优劣,但是当将货交给客户后,随着时间会出现残影,亮度不均匀,Mura等不良现象,尽管一般认为其中一些不良现象是由于TFT元件和驱动电路引起的,但是经研究发现这些不良的发生也受到面板内杂质离子浓度的影响.杂质离子不仅会在面板制造过程中混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从面板的外围材料中混入液晶层内.尤其是在高温,高湿度,紫外线等环境下使用会加速杂质离子的产生.其次,作为显示缺陷的另一个原因,也可能受到面板内DC偏压的影响,这是由面板驱动引起的. LCM-3型测试仪是由我司和日本SHARP共同研发,可以在短时间内测出TFT液晶面板内的杂质离子和内部DC电压.
    留言咨询
  • 产品简介 为满足企业客户客户质量控制需求,Instec提供适用大至55英寸面板的冷热平板,用于对真实面板进行检测。冷热平板采用接触式加热,加热迅速,温度精度和均匀性有保证。设备使用方便,足以取代笨重、操作有风险性、步骤复杂的大型温控腔。功能特点 可编程控温,配有InstecAPP控制软件匹配ALCT液晶参数测试仪,超低电噪音与漏电流适用大至55英寸的面板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样品电测试用夹具可选光学观察窗可选循环降温设备,将样品快速降至常温*可做定制或改动,详询上海恒商
    留言咨询
  • 仪器简介:LCOS (Liquid-Crystal-on-Silicon) MicrodisplaysLCOS (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is a reflective microdisplay technology based on a Silicon backplane. The electronic circuits controling the liquid crystals are fabricated on a silicon chip, which is coated with a highly reflective surface. This results a very high fill factor (image is less pixilated) because the circuitry is behind the pixel (compared with transmissive LC, electronics surround the pixels) and does not create an obstruction in the light path (&ldquo screen door&rdquo effect). Using standard CMOS processes, microdisplays with extremely small pixels, high fill factor (pixel aperture ratio) and low fabrication costs can be created. LCOS microdisplay technology can compete and in some cases even outperform all other display technologies with respect to resolution, size, ease of use, quality and price. HOLOEYE Systems´ s OEM LCOS microdisplay service includes basic implementation assistance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specialized applications. HOLOEYE Systems offers modification of driver parameters for customer specific requirements resulting in low-cost intelligent driver boards ready for mass production. This positions HOLOEYE Systems to be a key-supplier accross numerous markets and to be the very first company to market a &ldquo complete solution&rdquo to the end-user, whether they are in the defense, medical or aerospace industry. Even the highly cost-sensitiv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able to develop HUD systems based on high resolution HDTV LCOS microdisplay technology. 技术参数:LCOS Microdisplays offered by HOLOEYE Systems: Microdisplay size from 0.55&rdquo to 0.72&rdquo Resolution from 1280x768 (WXGA) to 1920x1080(HDTV) Frame rate from 60 Hz to 180 Hz Digital drive schemes Monochrome and Color-Field-Sequential LCOS microdisplays Amplitude and Phase modulating LCOS microdisplays主要特点:LCOS is highly scalable and can create very small pixels, also well suited for laser projection (since a laser is already polarized and requires the smallest possible display) LCOS via HSI is cost effective and readily available for niche markets HSI offers an open technology platform to allow LCOS to adapt to various applications LCOS can modulate amplitude, polarization and phase
    留言咨询

液晶面板工厂相关的试剂

液晶面板工厂相关的方案

液晶面板工厂相关的论坛

  • 【讨论】关于液晶面板的有意释放

    液晶面板基于以下理由可以理解为物品:1、液晶属于物体不可分离的部分;2、液晶面板的功能就是显示图象,并非靠液晶这种配制品从物体中转移来实现;3、液晶如果与物体(玻璃板等)分离,整个物体将失去原有的功能,不能再作显示用途;4、液晶面板通常与其中的液晶一起报废。问题是有意释放,当液晶面板在正常使用时,液晶是不会从中释放的,但如果液晶面板摔破之后,液晶从面板中会释放出来,此情况属于“有意释放”?是否可以理解为可以预见的条件下的“有意释放”?觉得应该翻译成“意图释放”更合理些,也好理解。

  • 【转帖】日立与松下正式签订液晶面板合作协议

    DATE 2008/02/19   【日经BP社报道】 日立制作所与松下电器产业2月15日就液晶面板业务的全面合作签订了正式协议。双方2007年12月25日已达成基本协议(参阅本站报道),松下在从日立手中获得日立显示器24.9%的股票之后,还将进一步提高在IPS阿尔法科技中的出资比例。另外,日立与佳能仍在继续进行谈判。   松下电器将于3月31日之前从日立手中获得日立显示器(日立制作所的全资子公司、从事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制造业务)24.9%的股票。另外,制造面向大屏幕电视的IPS(In-Plane Switching)液晶面板的IPS阿尔法科技方面,目前各公司的出资比例为日立显示器50%、松下电器30%、东芝15%、DBJ新产业创造投资业务组合5%,3月31日以后,松下电器将首先取得东芝持有的15%的股份,届时松下电器的出资比例将达到45%,在条件具备后,松下电器还将出资660亿日元收购日立显示器持有的全部股票和IPS液晶面板附带业务。不过,日立则考虑持有IPS阿尔法最高10%的股票。   随着两公司的正式签约,松下电器将于2008年8月开工建设IPS阿尔法的液晶面板新工厂,预定2010年1月投产。预定投资额为3000亿日元左右(参阅本站报道)。(记者:大西 顺雄)

  • 液晶面板厚度测试

    液晶面板厚度 测0.1mm 到1.0mm 误差小于5um[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281446_01_2899651_3.jpg[/img]

液晶面板工厂相关的资料

液晶面板工厂相关的资讯

  • 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投产,月产能18万张玻璃面板
    9月29日,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CL华星广州t9项目”)正式投产。据了解,该项目投资350亿元,月产能18万张玻璃基板,是国内首座专门生产高端IT产品及专业显示的液晶面板高世代产线。钛媒体APP了解到, t9项目以IT、车载、医疗、工控和航空等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显示产品为核心,可生产6吋到100吋全尺寸系列显示产品;在效率上,相较于G8.5代量产线,t9项目的手机及笔电代表尺寸的切割效率平均提升9%,主流笔电尺寸切割效率平均提升10%。经过前两年的高歌猛进,今年以来主要面板价格在不断下降,面板厂商们正在经历低谷。从今年半年报来看,包括京东方、深天马、信维诺等在内的面板厂商业绩均出现下滑。在此背景下,面板厂商们通过拓展新终端、多元化布局、降本增效等多种方式度过低谷。TCL华星t9项目此时投产,也是希望把握全球显示面板行业止跌反弹的机会。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分析,预计全球液晶电视面板2022年10月止跌回稳。从32英寸到75英寸的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今年10月都将与9月持平。显示器、NB面板价格10月的跌幅也将收窄。尽管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备货旺季已逐渐进入尾声,但主力品牌库存继续下降及面板厂扩大减产幅度,将令全球中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价格在2022年四季度分阶段止跌企稳。TCL相关负责人认为,面对即将回暖的整体市场及旺盛的细分领域需求,t9项目将有助于TCL华星中尺寸业务进入规模化、体系化经营新阶段,进一步强化集聚发展趋势与竞争优势,使TCL华星持续夯实完善全尺寸领域产品矩阵和业务体系,构建发展新动能,成为TCL科技业绩增长主引擎之一。
  • 科普:高亮度LCD液晶屏如何选择?
    我们来看一下LCD显示屏的内部结构液晶显示屏被广泛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LCD 是液晶显示屏的简称,其结构包括增亮膜、扩散片、导光板、偏光片等。分光光度计是检查光学组件特性的有利工具,今天我们重点介绍LCD中偏光片的评估。LCD中偏光片的作用是产生明亮对比,如上图所示,它位于液晶面板LC的两侧,液晶面板具有各向异性,光通常可以透过,当向LC施加电流时,LC变得各向同性,光线就会被处于交叉状态的偏光片阻止。通过这种对光线的透过和阻挡,调整像素亮度。偏光片评估的实验数据对偏光片的要求是其在交叉状态下应具有较低的透过率,这影响LCD产生暗的能力。在平行状态下具有较高的透过率,这影响LCD产生亮度的能力。本次实验使用日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4150搭配偏振样品测量附件、积分球检测器评估液晶显示屏中的偏光片。实验测量了薄膜偏光片的透过率。偏振测量附件偏光片的透过光谱结果表明,在546 nm处,Ys透过率为40.68%,Yp透过率为32.98%,Yc透过率为0.01%。根据公式1计算该薄膜偏光片的偏振度为0.9998,偏振效果好。日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4150具有优异的平行光束特征,确保反射率和透过率的准确测定,大型样品仓和多种多样的附件,可以满足LCD中不同组件的评估。UH4150可操作性强,能为您提供高精度的光学系统测定。UH4150公司介绍: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日立集团旗下日立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本公司秉承日立集团的使命、价值观和愿景,始终追寻“简化客户的高科技工艺”的企业理念,通过与客户的协同创新,积极为教育、科研、工业等领域的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和优质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主要产品包括:各类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表面科学仪器和前处理设备,以及各类色谱、光谱、电化学等分析仪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广大的日立客户,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武汉、沈阳等十几个主要城市设立有分公司、办事处或联络处等分支机构,直接为客户提供快速便捷的、专业优质的各类相关技术咨询、应用支持和售后技术服务,从而协助我们的客户实现其目标,共创美好未来。
  • 【好书推荐】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 LCD)技术原理与应用
    内容简介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产业在中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每年吸引着大量的人才进入该产业。本书基于作者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领域的开发实践与理解,并结合液晶显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首先介绍了光的偏振性及液晶基本特点,然后依次介绍了主流的广视角液晶显示技术的光学特点与补偿技术、薄膜晶体管器件的SPICE模型、液晶取向技术、液晶面板与电路驱动的常见不良与解析,最后介绍了新兴的低蓝光显示技术、电竞显示技术、量子点显示技术、Mini LED和Micro LED技术及触控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作者简介  邵喜斌博士从20世纪90年代初即从事液晶显示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研究领域涉及液晶显示技术、a-Si 及p-Si TFT技术、OLED技术和电子纸显示技术,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得专利授权150余项,其中海外专利40余项。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录封面版权信息内容简介序前言第1章 偏振光学基础与应用1.1 光的偏振性1.1.1 自然光与部分偏振光1.1.2 偏振光1.2 光偏振态的表示方法1.2.1 三角函数表示法1.2.2 庞加莱球图示法1.3 各向异性介质中光传播的偏振性1.3.1 反射光与折射光的偏振性1.3.2 晶体的双折射1.3.3 单轴晶体中的折射率1.4 相位片1.4.1 相位片的定义1.4.2 相位片在偏光片系统中1.4.3 相位片的特点1.4.4 相位片的分类1.4.5 相位片的制备与应用1.5 波片1.5.1 快轴与慢轴1.5.2 λ/4波片1.5.3 λ/2波片1.5.4 λ波片1.5.5 光波在金属表面的反射1.5.6 波片的应用参考文献第2章 液晶基本特点与应用2.1 液晶发展简史2.1.1 液晶的发现2.1.2 理论研究2.1.3 应用研究2.2 液晶分类2.2.1 热致液晶2.2.2 溶致液晶2.3 液晶特性2.3.1 光学各向异性2.3.2 电学各向异性2.3.3 力学特性2.3.4 黏度2.3.5 电阻率2.4 液晶分子合成与性能2.4.1 单体的合成2.4.2 混合液晶2.4.3 单体液晶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2.5 混合液晶材料参数及对显示性能的影响2.5.1 工作温度范围的影响2.5.2 黏度的影响2.5.3 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影响2.5.4 介电各向异性的影响2.5.5 弹性常数的影响2.5.6 电阻率的影响2.6 液晶的应用2.6.1 显示领域应用2.6.2 非显示领域应用参考文献第3章 广视角液晶显示技术3.1 显示模式概述3.2 TN模式3.2.1 显示原理3.2.2 视角特性3.2.3 视角改善3.2.4 响应时间影响因素与改善3.3 VA模式3.3.1 显示原理3.3.2 视角特性3.3.3 视角改善3.4 IPS与FFS模式3.4.1 显示原理3.4.2 视角特性3.5 偏光片视角补偿技术3.5.1 偏振矢量的庞加莱球表示方法3.5.2 VA模式的漏光补偿方法3.5.3 IPS模式的漏光补偿方法3.6 响应时间3.6.1 开态与关态响应时间特性3.6.2 灰阶之间的响应时间特性3.7 对比度参考文献第4章 薄膜晶体管器件SPICE模型4.1 MOSFET器件模型4.1.1 器件结构4.1.2 MOSFET器件电流特性4.1.3 MOSFET器件SPICE模型4.2 氢化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器件模型4.2.1 a-Si:H理论基础4.2.2 a-Si:H TFT器件电流特性4.2.3 a-Si:H TFT器件SPICE模型4.3 LTPS TFT器件模型4.3.1 LTPS理论基础4.3.2 LTPS TFT器件电流特性4.3.3 LTPS TFT器件SPICE模型4.4 IGZO TFT器件模型4.4.1 IGZO理论基础4.4.2 IGZO TFT器件电流特性4.4.3 IGZO TFT器件SPICE模型4.5 薄膜晶体管的应力老化效应参考文献第5章 液晶取向技术原理与应用5.1 聚酰亚胺5.1.1 分子特点5.1.2 聚酰亚胺的性能5.1.3 聚酰亚胺的合成5.1.4 聚酰亚胺的分类5.1.5 取向剂的特点5.2 取向层制作工艺5.2.1 涂布工艺5.2.2 热固化5.3 摩擦取向5.3.1 工艺特点5.3.2 摩擦强度定义5.3.3 摩擦取向机理5.3.4 预倾角机理5.3.5 PI结构对VHR和预倾角的影响5.3.6 摩擦取向的常见不良5.4 光控取向5.4.1 取向原理5.4.2 光控取向的光源特点与影响参考文献第6章 面板驱动原理与常见不良解析6.1 液晶面板驱动概述6.1.1 像素结构与等效电容6.1.2 像素阵列的电路驱动结构6.1.3极性反转驱动方式6.1.4 电容耦合效应6.1.5 驱动电压的均方根6.2 串扰6.2.1 定义与测试方法6.2.2 垂直串扰6.2.3 水平串扰6.3 闪烁6.3.1 定义与测试方法6.3.2 引起闪烁的因素6.4 残像6.4.1 定义与测试方法6.4.2 引起残像的因素参考文献第7章 电路驱动原理与常见不良解析7.1 液晶模组驱动电路概述7.1.1 行扫描驱动电路7.1.2 列扫描驱动电路7.1.3 电源管理电路7.2 眼图7.2.1 差分信号7.2.2 如何认识眼图7.2.3 眼图质量改善7.3 电磁兼容性7.3.1 EMI简介7.3.2 EMI测试7.3.3 模组中的EMI及改善措施7.4 ESD与EOS防护7.4.1 ESD与EOS产生机理7.4.2 防护措施7.4.3 ESD防护性能测试7.4.4 EOS防护性能测试7.5 开关机时序7.5.1 驱动模块的电源连接方式7.5.2 电路模块的时序7.5.3 电源开关机时序7.5.4 时序不匹配的显示不良举例7.6 驱动补偿技术7.6.1 过驱动技术7.6.2 行过驱动技术参考文献第8章 低蓝光显示技术8.1 视觉的生理基础8.1.1 人眼的生理结构8.1.2 感光原理说明8.1.3 光谱介绍8.2 蓝光对健康的影响8.2.1 光谱各波段光作用人眼部位8.2.2 蓝光对人体的影响8.3 LCD产品如何防护蓝光伤害8.3.1 LCD基本显示原理8.3.2 低蓝光方案介绍8.3.3 低蓝光显示器产品参考文献第9章 电竞显示技术9.1 电竞游戏应用瓶颈9.1.1 画面拖影9.1.2 画面卡顿和撕裂9.2 电竞显示器的性能优势9.2.1 高刷新率9.2.2 快速响应时间9.3 画面撕裂与卡顿的解决方案9.4 电竞显示器认证标准9.4.1 AMD Free-Sync标准9.4.2 NVIDA G-Sync标准参考文献第10章 量子点材料特点与显示应用10.1 引言10.2 量子点材料基本特点10.2.1 量子点材料独特效应10.2.2 量子点材料发光特性10.3 量子点材料分类与合成10.3.1 Ⅱ-Ⅵ族量子点材料10.3.2 Ⅲ-Ⅴ族量子点材料10.3.3 钙钛矿量子点材料10.3.4 其他量子点材料10.4 量子点显示技术10.4.1 光致发光量子点显示技术10.4.2 电致发光量子点显示技术参考文献第11章 Mini LED和Micro LED原理与显示应用11.1 概述11.2 LED发光原理11.2.1 器件特点11.2.2 器件电极的接触方式11.2.3 器件光谱特点11.3 LED直显应用特点11.3.1 尺寸效应11.3.2 外量子效应11.3.3 温度效应11.4 巨量转移技术11.4.1 PDMS弹性印章转移技术11.4.2 静电吸附转移技术参考文献第12章 触控技术原理与应用12.1 触控技术分类12.1.1 从技术原理上分类12.1.2 从显示集成方式上分类12.1.3 从电极材料上分类12.2 触控技术原理介绍12.2.1 电阻触控技术12.2.2光学触控技术12.2.3 表面声波触控技术12.2.4 电磁共振触控技术12.2.5 电容触控技术12.3 投射电容触控技术12.3.1 互容触控技术12.3.2 自容触控技术12.3.3 FIC触控技术12.4 FIC触控的驱动原理12.4.1 电路驱动系统架构12.4.2 FIC触控屏的两种驱动方式12.4.3 触控通信协议12.4.4 触控性能指标参考文献附录A MOSFET的Level 1模型参数附录B a-Si:H TFT的Level 35模型参数附录C LTPS TFT的Level 36模型参数附录D IGZO TFT的Level 301模型参数(完善中)反侵权盗版声明封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