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组织标准

仪器信息网服务业组织标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服务业组织标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服务业组织标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服务业组织标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服务业组织标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服务业组织标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服务业组织标准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服务业组织标准相关的仪器

  • 梅特勒托利多作为测量设备的专业机构,拥有有关全部度量衡组织的强大知识基础。通过我们的专业校准服务,助您实现安全称量,在符合标准与法规的同时,避免错误称量而导致的成本增加。1. 校准、调整和检定的区别校准是在称量仪器上进行的一系列操作,通过建立已知量值(测量标准)和测得值(示值)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仪器的计量性能。这种关系由偏差及其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组成,而测量不确定度描述了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可能的偏差。只有评定出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才能完整建立已知量值与测得值之间的关系。除了校准外,还可对测量系统进行调整,对它的性能指征在某种程度上加以修改,使其尽可能符合所采用的测量标准的量值。在《国际计量学词汇》上强调了这一点:“测量系统的调整不应与测量系统的校准相混淆,校准是调整的一个先决条件。测量系统调整后,通常必须再校准。”而检定是评估仪器是否符合特定的要求(仪器的计量性能是否合规)。《国际计量学词汇》(VIM)中对检定的定义是“提供客观证据证明称量仪器满足规定的要求。”通常,检定的结果是“合格”或“不合格”。2. 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性确定称量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在日常测量中变得日益重要。测量不确定度是应用于考虑各种因素(随机和系统误差)的测量的计算值。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估称量质量的定量指标。“任何校准在未确定和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情况下完成,都是不完整的。”— 国际度量衡局(BIPM)。一些计量机购要求校准包括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用于评估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 ISO 17025 标准规定,校准证书必须包含测量不确定度。请记住,校准用于了解称量仪器的运行状态及性能情况。通过确定测量不确定度可增强对运行状态及性能指标的了解。例如,确定测量不确定度可以帮助确定称量仪器的最小称量。3. 最小称量的重要性最小称量对于对于了解称量仪器的运行性能至关重要。最小称量是指,在符合规定的相关用户称量允差要求的前提下,能在仪器上称量的最小净样品质量。或换言之,当称量大于最小称量的样品时,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小于称量允差要求。最小称量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可以显著增强对称量仪器的性能状态的了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则您可能在不安全的称量范围中称量,因为测量不确定度非常高。4. 总结称量仪器的校准是任何质量管理体系中都有要求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然而应用实践中往往缺乏对测量不确定度的科学正确评估,而这恰恰是评估称量仪器是否满足相应的允差控制要求所必须的。调整并非校准。您无需调整即可校准称量仪器。校准有助于了解称量仪器性能状况。校准应当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确定,以增强对称量仪器的了解。——————————————————————————————————————————————————如果您有任何设备服务的相关需求,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信息,提交您的服务需求。您还可以通过“梅特勒托利多服务在线”公众号,与我们进行图文咨询。
    留言咨询
  • 梅特勒托利多移液器校准实验室通过了 CNAS 认可,可为您提供符合各种法规(JJG646 国家标准和 ISO8655 国际标准)的标准服务,同时也可为您提供专属定制的校准方案。1. 移液器的性能测试、校准与预防性维护针对工艺允差的性能测试是一个定期操作,通常由用户进行,用来确保移液器的性能位于预先指定的可接受限值范围内。定期移液器性能检查(通常称为移液器检查或快速检查)对于确保正确的功能、准确度和保持数据完整性来说至关重要。而校准则必须由经认证的服务供应商按照制造商的规格测试移液器,计算结果的测量不确定性,将预期量与移液器转移的实际量相比较并考虑相关的测量不确定性。只有评定出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才能完整建立已知量值与测得值之间的关系。预防性维护与校准的作用同等重要,两者都包括在移液器的生命周期中。预防性维护对于保持峰值移液性能以及减少或防止校准之间测量值超出允差来说至关重要。通常,预防性维护可以消除 97%的错误,而 3%的错误可以通过校准服务修正。2. 良好的移液管理规范™ (GPP™ ):提高数据质量良好的移液管理规范™ (GPP™ )- 梅特勒托利多用来较大程度提高移液准确性和重复性的全面系统的方法。GPP™ 涵盖了与生命科学研究人员或经常使用移液器的任何人员相关的多个主题:■ 了解一系列移液器和液体处理仪器以及可用选件■ 了解如何优化您的移液工作流程■ 掌握生成可靠数据必需的各种移液技能■ 了解移液人体工程学如何影响数据生成及您自身的健康■ 认识与校准不当移液器相关的风险以及常规移液器检查与专业移液器服务的作用对比——————————————————————————————————————————————————如果您有任何移液器设备的服务需求,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信息,提交您的服务需求。您还可以通过“梅特勒托利多服务在线”公众号,与我们进行图文咨询。
    留言咨询
  • 梅特勒托利多实验室天平校准服务凭借全面可追溯的服务证书,确保您的分析天平,精密天平,微量与超微量天平、快速水份测定仪等电子天平设备准确运行,并且符合本地和各地法规要求。1. 校准、调整和检定的区别校准是在称量仪器上进行的一系列操作,通过建立已知量值(测量标准)和测得值(示值)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仪器的计量性能。这种关系由偏差及其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组成,而测量不确定度描述了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可能的偏差。只有评定出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才能完整建立已知量值与测得值之间的关系。除了校准外,还可对测量系统进行调整,对它的性能指征在某种程度上加以修改,使其尽可能符合所采用的测量标准的量值。在《国际计量学词汇》上强调了这一点:“测量系统的调整不应与测量系统的校准相混淆,校准是调整的一个先决条件。测量系统调整后,通常必须再校准。”而检定是评估仪器是否符合特定的要求(仪器的计量性能是否合规)。《国际计量学词汇》(VIM)中对检定的定义是“提供客观证据证明称量仪器满足规定的要求。”通常,检定的结果是“合格”或“不合格”。2. 为什么实验室天平需要校准?称量仪器的校准是任何质量管理体系中都有要求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然而应用实践中往往缺乏对测量不确定度的科学正确评估,而这恰恰是评估称量仪器是否满足相应的允差控制要求所必须的。当称量仪器用于与质量控制相关的测量时,校准是必须定期执行的关键操作之一。国际上有许多标准规范都有这方面的要求,例如 ISO9001、GMP 法规以及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一些标准。校准的另一个重要结果是引入最小称量的概念。根据安全因子导出的最小称量定义了安全称量范围的下限,在安全称量范围内的物料称量可确保称量过程满足允差要求。总之,校准及其数据分析确定了最小称量和安全称量范围,可帮助用户确保称量过程始终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3. 梅特勒托利多 ACC 校准认可版:校准您的整个称量过程,而不仅仅是天平在中国,我们的天平校准能力通过了 CNAS 认可。我们提供的 ACC 校准认可版不仅符合 EURAMET cg-18 校准指南,同时也遵循中国JJF1847-2020 电子天平校准规范和 JJG539-2016 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确保准确称量的同时,满足中国用户的合规性需求。位于上海的梅特勒托利多校准实验室是经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 认可的校准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先进的仪器设备,制定了严格的校准操作规范,按 ISO/IEC 17025 通用要求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从 2017年 9月 7日起,经梅特勒托利多校准实验室经理授权的电子天平校准工程师,可以在公司场所或客户现场为客户提供电子天平校准工作。出具的电子天平校准证书不仅在中国认可,只要是加入国际多边互认协议(ilac-MRA)的国家也都能得到承认。——————————————————————————————————————————————————如果您有任何天平设备服务需求,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信息,提交您的服务需求。您还可以通过“梅特勒托利多服务在线”公众号,与我们进行图文咨询。
    留言咨询

服务业组织标准相关的方案

服务业组织标准相关的论坛

  • 2012年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12月19日,由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主办的“2012年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国家科技部工业发展处调研员李治农、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管理部副主任沈军、国家标准委工业标准一部副处长袁晓鹏、北京市质监局总工程师喻红、北京市科委处长许心超出席了会议。本届论坛紧密围绕测试服务业发展在政策需求、产业发展和服务业发展、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技术创新、标准建设、产业链合作和协同、公共平台等方面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110多位来自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 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工业发展处调研员李志农说:“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服务业,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布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基础产业的带动,加强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李志农强调说:“科技部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发布了《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行动纲要》,启动了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在国家周计划中部署了一批现代服务业科技项目,累计投入国防经费10多亿元。为促进十二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科技部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组织编制了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多项规划,着力推动生产型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三个重点方向发展,共建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针对测试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推进测试服务业市场化的进程,积极支持第三方测试服务机构发展,培育一批综合性的测试服务机构。二是开展近代服务业的推进和示范,初步形成以示范城市、试点园区、产业化基地和示范企业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格局。三是把服务业作为一个单独领域,加大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据统计,从去年到今年科技部一共批复科技服务业项目19项,共计3亿元。”更多内容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21221/087510.shtml

  • 【转帖】关于推进商业 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提高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管理水平,引导行业自律,营造行业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和谐市场计量环境,根据全国整规办等10部委联合发起的关于深入开展诚信兴商活动和国家质检总局《“十一五”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专项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总局公布了《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国家质检总局公告第162号),现就做好贯彻落实《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意义贯彻落实《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商业、服务业与广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从这些领域着手贯彻落实《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探索和建立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是保护广大消费者的重要举措,也是规范经营者计量行为、提高经营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全面强化商业、服务业经营者的自律意识,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从而最终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信用制度。二、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范围(一)基本思路。以道德规范为基础,以法律调整为保障,以建立信用制度为核心,坚持“经营者自律为主,政府推动为辅,市场有效调节”的原则,明确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和当前工作重点,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百姓信赖的诚信计量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二)工作目标。通过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商业、服务业经营者守信自律,诚信计量,认真遵守《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诚信计量管理制度,完善计量保证能力,提高在用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和合格率,确保商品量和服务量的计量准确,为全面实施计量放心工程、计量安全工程奠定基础,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商店(超市)、集贸市场、餐饮业、医疗卫生机构、眼镜制配场所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0%以上,加油站加油机受检率达到10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各类计量违法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市场计量环境秩序得到明显改善,涌现出一批具有区域性示范作用的诚信计量网点的总体目标,为社会营造诚信、公正、和谐的计量环境和“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市场氛围。(三)工作范围。商业、服务业范围很广,涉及的领域很多,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可以先从集贸市场、加油站、餐饮业、商店(超市)、眼镜制配场所、医院等与老百姓生活最密切、最直接的重要领域做起,然后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三、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要倡导诚信计量信用观念,引导商业、服务业经营者加强信用管理。要积极引导商业、服务业经营者认真贯彻落实《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从社会舆论、新闻宣传等各方面积极引导商业、服务业经营者增强诚信计量意识和法制观念,牢固树立诚信计量信誉意识,提高诚实守信、规范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诚信计量道德观念。二是要加快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信用制度建设,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涉及制度诚信、人员诚信、行为诚信、服务诚信、措施诚信等方方面面,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结合《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的要求,积极引导经营者建立健全各项诚信计量管理制度、从业人员诚信计量行为准则以及诚信计量服务公约,建立健全诚信计量承诺机制以及计量纠纷投诉处理机制。加速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的建设步伐。三是要积极开展各类诚信计量活动,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要充分发挥各类商会、协会和新闻媒体等单位的作用,采取经营者自愿为主,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推动为辅的工作方式,并结合广泛宣传动员、经营者自我承诺、社会参与监督、守信情况公布等方式积极开展各类诚信计量活动,并尽快建立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档案和诚信计量信息库,适时发布“诚信计量红、黑名单”等。各地也可将诚信计量活动与诚信兴商、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四是要加强诚信计量信用监管,促进诚信计量体系和信用市场健康发展。要加强对商业、服务业经营者的诚信计量监管,尽快建立健全商业、服务业日常信用信息搜集整理制度,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信用记录制度,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信用分类管理和公告制度,以及商业、服务业社会投诉举报制度等。对守法经营、诚信计量的企业要加强宣传,提供优质服务和便利;对管理薄弱、诚信意识差的企业,要加大监管和巡查力度;对各类计量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列入“黑名单”,及时向社会曝光。通过对市场主体的信用分类管理,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制度和负面信息披露制度,并通过与其他部门的沟通配合,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四、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要求(一)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将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安排。要加强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单位、行业组织的协调和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努力形成合力,切实提高工作的有效性。要加大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宣传力度,采用各种方式提高商业、服务业经营者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和监督,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增加活动的透明度,努力扩大社会影响。(二)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要坚持以经营者自我承诺和社会参与监督为主,政府推动为辅的原则,不搞任何形式的乱评比,乱收费,不增加企业负担。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牌匾,对经营者诚信计量观念强,社会监督反映结果好的单位,要通过守信激励制度对其给予一定形式的公开表扬,也可给予一定的鼓励措施;对经营者诚信计量意识薄弱,存在各类计量违法案件的,要通过一定的负面信息披露制度,形成失信惩戒机制。(三)请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于2008年11月底前将本行政区域内一年来贯彻落实《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有关情况报总局计量司,工作总结应包括商业、服务业贯彻落实《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的情况及开展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组织部署情况,采取的主要工作方式,取得的工作成效和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八日

  • 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近日,国家发改委 市场监管总局等13部门出台《[b]关于加快推进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b]》。其中明确要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改革和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和公信力,推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提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以下为意见全文:[align=center][b][size=16px]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size][/b][/align][align=center]发改产业〔2021〕372号[/align]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制造服务业是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制造服务业供给质量不高,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够,引领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不明显,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为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b]一、总体要求[/b](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培育壮大服务主体,加快提升面向制造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综合性服务能力,提高制造业产业链整体质量和水平,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二)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制造服务业在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重点领域制造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制造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企业。[b]二、制造服务业发展方向[/b] 聚焦重点环节和领域,从6个方面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三)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产学研协同创新基础,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商务咨询专业化、数字化水平,助力制造业企业树立战略思维、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治理结构,推动提高经营效益。加快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和水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b](四)优化制造业供给质量。支持企业和专业机构提供质量管理、控制、评价等服务,扩大制造业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b]。[b]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改革和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和公信力,推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提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国家计量基准标准和标准物质建设,提升计量测试能力水平,优化计量测试服务业市场供给。发展面向制造业的研发、制造、交付、维护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制造业链条延伸和价值增值。鼓励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制造业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加强品牌和营销管理服务,提升制造业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b](五)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匹配,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培育共享制造、共享设计和共享数据平台,推动制造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信息资源融合共享,推动实现采购、生产、流通等上下游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互通,提高生产制造和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六)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强化节能环保服务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节能评估、节能技术改造咨询服务、节能环保融资、第三方监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模式,推动节能环保服务由单一、短时效的技术服务,向咨询、管理、投融资等多领域、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延伸拓展。发展回收与利用服务,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畅通汽车、纺织、家电等产品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再利用全链条,实现产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七)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充分利用多元化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提升人才管理能力和水平,优化人才激励机制,推动稳定制造业就业,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加大数据资源开发、开放和共享力度,促进知识、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集聚和利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证监会、银保监会、人民银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信办、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八)推动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应用。健全制造业供应链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制造业智慧供应链体系,创新网络和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制造业供应链向产业服务供应链转型。支持制造业企业发挥自身供应链优势赋能上下游企业,促进各环节高效衔接和全流程协同。巩固制造业供应链核心环节竞争力,补足制造业供应链短板。推动感知技术在制造业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应用,推进重点行业供应链体系智能化,逐步实现供应链可视化。建立制造业供应链评价体系,逐步形成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完善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提升我国制造业供应链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b]三、加快制造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b] 以专项行动和重点工程为抓手,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实现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耦合共生、相融相长。(九)制造服务业主体培育行动。围绕制造业共性服务需求,加快培育一批集战略咨询、管理优化、解决方案创新、数字能力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支持制造业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剥离非核心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研发设计、创业孵化、计量测试、检验检测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鼓励制造服务业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并购重组,实现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培育一批制造服务业新型产业服务平台或社会组织,鼓励其开展协同研发、资源共享和成果推广应用等活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十)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培育服务衍生制造、供应链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原材料、消费品、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领域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健全要素配置、市场监管、统计监测等方面工作机制,打造一批深度融合型企业和平台。遴选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和城市,推动服务型制造理念得到普遍认可、服务型制造主要模式深入发展。(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一)中国制造品牌培育行动。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充分调动企业作为品牌建设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制造业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宣传推介国货精品,在全社会进一步传播品牌发展理念,增强品牌发展意识,凝聚品牌发展共识。(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二)制造业智能转型行动。制定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抓紧研制两化融合成熟度、供应链数字化等亟需标准,加快工业设备和企业上云用云步伐。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集聚一批面向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推进“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打造5个内网建设改造公共服务平台,遴选10个重点行业,挖掘20个典型应用场景。在冶金、石化、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遴选一批实施成效突出、复制推广价值大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加快制定分行业智能制造实施路线图,修订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开展联网制造企业网络安全能力贯标行动,遴选一批贯标示范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三)制造业研发设计能力提升行动。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支持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新型研发机构,盘活并整合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推进系统设计、绿色设计和创意设计的理念与方法普及,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及传统优势产业等领域重点设计突破工程,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研究平台,突出设计创新创意园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拉动效应,探索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设计赋能机制,推动制造业设计能力全面提升。(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十四)制造业绿色化改造行动。开展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搭建绿色发展促进平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市场主体,推动提高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行业绿色化水平。积极打造家电销售和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产业链,探索实施家电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目标制度,研究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企业资源环境绩效评价,促进家电更新消费。(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五)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发展行动。探索实施制造业供应链竞争力提升工程,逐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供应链关键配套体系,巩固制造业供应链核心环节竞争力。开展制造业供应链协同性、安全性、稳定性、竞争力等综合评估,研究绘制基于国内国际产业循环的制造业重点行业供应链全景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网络,建立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研究国家制造业供应链安全计划,建立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十六)制造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行动。深入开展信息技术、科创服务、金融服务、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物流、现代供应链、设施管理等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行动,推动制造服务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网络互联、边缘计算、数据规范体系和工业APP等共性标准,支持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技术要求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b](十七)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行动。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加快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联盟建设,培育计量测试等高技术制造服务业,聚焦制造业“测不了、测不准”难题,加强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大专用计量测试装备研发和仪器仪表研制,提升制造业整体测量能力和水平,赋能制造业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按职责分工负责)[/b]四、保障措施(十八)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服务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强化主体责任,形成合力,细化实化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建立高效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制造服务业发展取得实效。(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十九)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破除隐性壁垒。支持从制造企业剥离的制造服务业企业按规定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鼓励制造服务业企业积极承接离岸和在岸服务外包业务。(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扩大开放合作。推动服务业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全球优质服务资源,鼓励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进口。积极推动我国技术质量标准和规范走出去,持续完善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国际合作交流体系,加快推进与重点出口市场认证证书和检验结果互认。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鼓励供应链管理、咨询、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与制造业协同走出去,增强全球服务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司法部、财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一)加强用地保障。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用地结构和产业用地指标。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鼓励各地探索创新产业用地模式,适应制造服务业发展。(自然资源部牵头负责)(二十二)强化人才支撑。加快制造服务领域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充实壮大高水平制造服务业人才队伍。紧跟制造服务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深化新工科建设,调整优化院校专业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总结推广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试点经验。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推动人才评价与使用紧密结合,打破身份、学历等限制,贯通制造服务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引进海外制造服务业高层次人才、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三)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制造服务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开展债券融资,有效扩大知识产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规模,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逐步发展大型设备、公用设施、生产线等领域的设备租赁和融资租赁服务,开发适合制造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鼓励创投机构加大对制造服务业的资本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到主板、创业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展改革委、证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四)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加强区域协作,增强产业布局协同性,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制造服务业生态圈。支持制造服务业集聚发展,完善配套功能,优化集聚生态。依托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链增值服务的生态系统,推动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促进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生态链。(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 然 资 源 部生 态 环 境 部交 通 运 输 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2021年3月16日

服务业组织标准相关的耗材

  • 内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服务
    内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以内蒙古石墨烯产业为己任,注重产学研合作。在了解国际发展前沿技术的同时,将调研全国石墨烯技术需求,编制产业发路线图,为政府决策及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研究院为石墨烯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服务。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提升内蒙古石墨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能力。研究院将根据调研情况,凝练行业公共关键技术课题,组织实验室、企业共同进行课题攻关,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科研特长和企业的市场灵敏性,开发出具有技术与市场前瞻性的产品。公共技术服务产业人才培养为相关企业在石墨烯制备及应用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提供雄厚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引进团队引进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高水平团队,吸引、支持相关团队来研究院开展研究活动、创业探索。孵化企业鼓励引进具有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相关团队创办企业。通过研究院的资金、运营团队和下游实体企业的支持,孵化石墨烯相关初创企业。培育产业初创企业运行一段时间后,积极帮助企业寻找下游用户,开拓市场,并通过各种政策如科技计划支持、税收政策优惠、科技金融贷款、创投公司融资等服务,支持初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从而达到培育产业的目标。服务模式共建研发中心:以我院科技力量作为技术支撑,共建企业研发中心,为企业服务共同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任务:以企业为主体或研究院为主体,共同承担国家创新基金,科技支撑以及地方科技攻关项目委托研究开发:由企业出题,承担全部的研发费用,知识产权归企业所有共同开发:由企业或研究所共同提出科技项目,双方共同投入,知识产权根据双方投入比例和前期技术积累而定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将我院成熟的技术进行转让或以知识产权入股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以研究院的人力资源作投入,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石墨烯制备实验室石墨烯制备及表征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可控制备石墨烯薄膜大规模CVD制备及转片技术开发石墨烯储能实验室高性能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产品的开发新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高性能负极材料开发与石墨烯负极相匹配的高电压和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发高性能石墨烯基储能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实用化研究石墨烯复合材料实验室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开发石墨烯吸油材料的开发高性能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开发 石墨烯分析测试中心石墨矿的分析测试石墨烯材料的分析检测石墨烯应用产品的检测石墨烯标准研究中心石墨烯材料标准研究石墨烯相关应用标准研究
  • 电导度电极标准溶液,电导率标准液
    电导度电极标准溶液,电导率标准液 点击放大 产品型号: 1413us/cm 产品报价: 产品特点: 电导度电极标准溶液,电导率标准液,上泰电导率标准溶液,规格1413us/cm.校正上泰电导率仪表及其它品牌电导度计使用. 1413us/cm电导度电极标准溶液,电导率标准液的详细资料: 电导度电极标准溶液,电导率标准液,上泰电导率标准溶液.1413us/cm电导度电极标准液,SUNTEX电导率标准液,电导率标准溶液.主要用来校正SUNTEX上泰电导率仪表的精度使用.适用以下上泰电导率仪表机型:EC-4110智能型电导率/电阻率控制器.EC-4300微电脑电导率/电阻率控制器, EC-4200双通道电导率/电阻率控制器,EC-430微电脑电导率/电阻率监控器, EC-410微电脑电导率/电阻率监示器.
  • 电导率标准液,哈希 电导率标准液,180 μS/cm(85.47mg/L NaCl),100mL装 2307542
    BOLOR铂勒品质提供的电导率标准液,哈希 电导率标准液,180 μS/cm(85.47mg/L NaCl),100mL装 2307542性能优越。 产品介绍:电导率标准液,哈希 电导率标准液,180 μS/cm(85.47mg/L NaCl),100mL装 作为众多知名品牌的合作伙伴,BOLOR铂勒以其优良的品质和服务与阁下携手建立战略合作。参数类型参数值品牌HACH/哈希校准参数电导率标准值180 μS/cm(85.47mg/L NaCl)规格(ml)100

服务业组织标准相关的资料

服务业组织标准相关的资讯

  • 全国首个科技服务业团体标准颁布
    如何判断一项科技成果到了最佳的产业化时机?日前,由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组织,北京市科协、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制定的我国首个科技服务业团体标准——《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规范》发布,科技成果“成熟度”首次有了标准。  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  通常情况下,一项科技成果往往要经历技术萌芽、新兴成长、快速成长和主流市场4个阶段。而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中有相当部分是处于技术萌芽期的“青苹果”,想要成功产业化,尚需等待它由“青”变“红”,瓜熟蒂落。寻找合适的切入时机,精准把握“苹果”的成熟度成了关键。  有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已达5700万人,研发人员的总数已经达到354万人,每年取得的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在3万件以上。而在3万余项国家级科技成果中,只有约20%左右的成果转化并批量生产,其中能形成产业规模的大约只有5%。“不是所有科技成果都具备成熟转化的条件。有的成果已经走到市场边缘,只是缺少资金和资源的整合 而有的成果可能还只是处于实验室阶段,离中试还有一段距离。”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成果部部长刘芳认为,这需要有专门的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把筛选出的“红苹果”进行转化。  北京科技人才多、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企业数量、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全国第一,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总数连续4年超三成,科技成果多、贡献大。《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规范》的发布,为北京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  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理事长刘东威表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需要专业的评价工具、专业的人才团队和专业的服务体系,从而对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进行挖掘评测、方案策划、资源整合和促进服务。但之前并没有相应的标准体系,因此,建立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北京市科协还将与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等单位共同开展知识产权、技术秘密、科技企业股权估值等无形资产的系列标准及科教融合标准的制定,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有形和无形的相关问题,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评价项目覆盖多领域  为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自2014年成立之初就开始试水制定全国首个“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指标。  据了解,日前颁布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规范》规定了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成熟度的术语与定义、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流程和评价报告等内容,适用于项目成果拥有方、需求方、金融机构、第三方评价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对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的评价。  《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规范》采用包括评价模型和评价权重确定的评价方法,以“技术先进性、外部支撑性和市场转化性”三个维度,在技术研发、技术人才、市场要素、资源要素、产品化要素、生产化要素及商业化要素7个方面设定24个具体评价指标。  一般而言,评价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成熟度时,主要从技术创新基因、转化支撑要素和职业专家意见等3个方面进行。而企业在寻求成熟的科技成果时,则大致要经过登记需求、系统调研和评价报告等3个步骤。企业进行需求申请、登记、入库后,由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进行调研模板培训、组织调研团队和实施相应的调研计划,最终编制评价报告、由天合专家进行确认以及后续方案的研讨。  目前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成熟度评价师库已分别从科技社团、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各大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等不同渠道集聚评价师共计300人。所评价的项目已经覆盖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等多个领域。【原标题:北京发布首个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规范】
  • “高技术服务业-检验检测”标准体系课题预研会召开
    12月21日,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秘书处在京召开了“高技术服务业—检验检测”标准化体系课题预研会。会议深入探讨了检验检测标准化体系的框架结构,明确了相关研究课题的申报内容。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秘书长赵宗勃,国家认监委科标部、实验室部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参加了研讨。来自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等单位的1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2023年度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
    各州、市市场监管局,各检验检测机构:根据国家统计局批准的《检验检测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和《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认可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市监检测函〔2023〕426号)统一部署,现就开展2023年度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任务分工(一)省市场监管局认可检测处负责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将除获得国家级资质认定证书外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基本信息汇总上传至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二)各州、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本辖区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整体推进,督促各检验检测机构按时填报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调查数据及年度报告,按时完成各检验检测机构上报数据及年度报告审核工作。(三)各检验检测机构要按要求积极组织专人按时填报,及时完成统计调查数据、年度报告上报。二、时间安排统计直报系统开放时间为2024年1月-4月底,请检验检测机构在此时间内完成填报,并提交通过审核,超过这一时间段将无法进入系统进行录入和修改。2024年1月-3月,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登录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完成数据上报。4月底前,各州、市市场监管局按分工完成数据审核汇总工作。省市场监管局认可检测处组织对统计数据进行校验和质量审查,并根据校验和审查结果督促各州、市市场监管局及相关机构完成数据修正完善、审核。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认可与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及现行有效的统计调查制度,发布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www.samr.gov.cn)首页—服务—集成服务—检验检测机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http://qts.cnca.cn/qts/)。三、填报说明(一)检验检测机构应依法如实报送统计数据和有关材料1.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如实、按期、准确、全面上报统计数据。检验检测机构登录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进行网上填报,填报内容包含2023年度统计调查数据和2023年度报告(具体要求见附件1)。为适应检验检测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和其他专业领域法定资格、资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雷电防护、水利、海关等)的检验检测机构均应填报统计数据。2.拥有国家质检中心的检验检测机构,还应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中报送社会责任报告(具体要求见附件2)。3.各检验检测机构应定期上传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内,各检验检测机构需在“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中报送上一季度出具的全部有效检验检测报告编号。市场监管总局根据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有效性查询平台(市场监管总局网站首页—服务—我要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监测检验检测机构上传编号情况。上述填报内容的操作说明,详见“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登录页面”下“系统帮助”栏目。(二)同一法人实体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填写一次同一法人实体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有多张资质认定证书或者多个名称的,应汇总检验检测机构的情况,仅填写一次统计报表,并在“资质证书状况”中列明每张资质认定证书的信息;同一法人检验检测机构有多场所的,应在“地址栏”中列明各个场所的地址;同一法人实体下有多个检验检测机构,其中有的机构又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该独立法人机构应另行填报统计数据。(三)同一检验检测机构的统计数据仅由一个部门审核检验检测机构既获得省级资质认定证书,又取得国家资质认定证书的,以其资质认定证书能力范围覆盖面最大的为准,由检验检测机构选取一个上报审核的部门,并由该部门进行数据审核,同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在“资质证书状况”中列明获得的每张资质认定证书信息。各州、市市场监管局可通过直报系统审核、查询和统计由本单位归口的检验检测机构上报统计数据的情况。数据审核过程中发现上报数据有问题的,应及时与相关机构沟通协调解决。四、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是获取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数据的重要工作,是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加强检验检测市场监管、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各州、市市场监管局要高度重视,及时将通知要求传达到辖区内所有机构,组织部署好检验检测机构统计数据上报工作,督促机构按要求如实报送统计数据和有关材料(包括统计调查数据、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有效检验检测报告编号等)。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其他专业领域具备法定资格、资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雷电防护、水利、海关等)的检验检测机构的填报要求,转达至当地行业主管部门。(二)严格把关,注重质量。各有关机构主要负责人要落实第一责任人主体责任,亲自把关,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在结合历年工作经验及对照2022年度直报系统统计异常数据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整理、归纳、核实有关数据信息,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确保统计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三)强化监督,严肃问责。统计工作启动后,各州、市市场监管局要及时组织监督检查,重点解决实施不力、拖延不报、数据不实等问题。未按要求及时上报统计数据,以及故意瞒报、错报、漏报的,市场监管部门将依具体情况,采取警告、公告、不再受理其资质认定申请和列为异常检验检测机构等措施予以处理,并列为本年度“双随机”重点监管对象。联系人及联系电话:认可检测处:余锋林,63215515 徐天恒,63215527统计直报系统技术支持单位联系方式:网站校验报错等问题:400-813-5888(拨2咨询)总局信息中心:兰鹏(其他技术问题),010-88650335附件:1.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报告2.2023年国家质检中心社会责任报告3.2022年度直报系统统计异常数据情况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1月2日(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报告.docx 附件2+2023年国家质检中心社会责任报告.docx 附件3+2022年度直报系统统计异常数据情况.docx

服务业组织标准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