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转帖】技术沙龙热议抗震救灾与水环境

水质检测

  • 5月12日,四川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地震中汶川、茂县、北川等重灾区的城市供水系统完全损毁,其他城市的供水系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震后水源的水质安全受到了地震引发的次生污染和灾害的影响,如何保障震后城市供水的水质安全性成为震区城市供水的重要任务,也牵动着所有水业同仁的心。

    震后水业同仁积极开展了“援水工程——水行业在行动”的系列爱心活动,由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带队的清华大学抗震救灾专家组作为第一个高校专家组于5月19日飞抵四川成都,包括张晓健教授、杜鹏飞教授、马金教授以及陈超博士在内的环境专家组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灾区的供水安全,环境保护部、建设部等相关部委也组织了大量水业专家赶赴振灾前线为灾区提供专业性的援助。

    6月2日下午,由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环境系联合主办的第十一期水业高级技术沙龙在清华大学环境节能楼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主持,来自学术界、企业界的嘉宾围绕“抗震救灾与水环境”这一主题,结合目前灾区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问题,针对地震灾害中凸显的环境监测问题和震后的供水安全与水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从水专业角度给下一步中央的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在发言中指出,灾区在应急期、安置期、建设期都面临着不同的环保问题,越往后问题会越严重,争议也会越大,需要很好的现场协调和指挥。应急期首先要关注的是化学品污染和大型水源地的保护,这两个问题解决后,要把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保障作为核心问题。目前水源水中微生物浓度已经明显增加,保障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性和防止灾后疫情暴发是饮用水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对于安置期,陈校长强调要重点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大量的降雨带来的次生环境污染;二是恢复生产期要对有污染的行业进行严格监控;三是恢复供水,震后有大量爆管,同时用水量减少,水压升高,供水中的细菌会超标,要出台相应的控制措施,另外农村地区在供水方面没有相关的设施、监控,也没有专业的人员,存在大面积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张晓健教授作为供水安全专家,在地震灾区奋战了10个日夜,对灾区的饮用水安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监测和分析,张晓健教授指出,当前应该首先确定相应的应急处理单项技术,再结合水厂的具体条件,确定针对不同水质风险与任务的水厂应急处理工艺。张晓健教授建议根据震区饮用水源水质风险,抗震期间可采取保障性净水处理工艺、强化吸附的应急处理工艺和强化氧化的应急处理工艺这三种自来水应急处理工艺。其中保障性净水处理工艺可以作为震后饮用水处理的主要净水工艺。如发生水源明显污染,可根据主要污染物的性质选择采用强化吸附的应急处理工艺或强化氧化的应急处理工艺。

    通过参会嘉宾的讨论和交流也总结出了这次地震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一是环保监测能力和管理能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应急情况下的监测需求;二是日常污染源管理不到位,实际存在的风险源比平时统计的要多;三是以前制定的很多应急预案都不够充分,而且没有执行能力。这些问题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水环境和供水安全问题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另外,在即将于6月19~20日举办的“2008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主办方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也将特别设置关于震后灾区水环境的专题讨论,与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灾区重建。

    附:

    参加本次沙龙的嘉宾: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清华大学环境系教授张晓健、清华大学环境系教授刘文君、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凯军、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环保中心主任张统、同方水务工程公司总经理戴日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总经理张丽珍、清华大学环境系党委书记杜鹏飞、清华大学环境系教授张彭义、清华大学教授汪诚文、金州水务副总裁马弘、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总监王鸿才、山东招金膜天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朱成民、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钟丽锦博士等。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