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分享】一本好书之——究一家穷富之变:乔家大商道

快乐老家

  • 究一家穷富之变:乔家大商道
    乔家的发迹始祖乔贵发为何能从一个孤儿成为富翁?乔家为何能从一个口外小镇的小商号发展成为纵横大半个中国的巨商豪门?乔家的商业为何又能持续繁荣200年之久?——揭开其面纱,乔家必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传奇故事!——探究其奥妙,乔家必有许多令人惊叹的经商奥秘!但古人轻商,如此显赫的商业巨族却没能留下多少文字记载的资料。好在虎行有风,河行有迹,从民间的口头传说中,还是留传下来不少有关乔家的轶闻趣事。

    作 者: 郝汝椿 出 版:新华出版社 发布时间: 2008年02月02日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1楼2008/08/11

    第1节:穷则思变走为上


    第一章 发迹之谜
    乔家究竟是怎样发迹的?乔家的发迹始祖乔贵发怎么能从一个孤儿一跃而成为富商?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而在得到一些答案后必会感叹惊羡:真是一个奇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呢!
    一、穷则思变走为上
    丧父丧母的孤儿

    乔家发迹始祖乔贵发约生于康熙末年,少年丧父丧母,成了一个孤儿。而他家这一支人丁不旺,旁边连个亲叔伯也没有,十来岁的乔贵发只得去东关的外公家生活,从此开始了他苦难的童年。

    因他家境贫寒,父母没有留下多少财物,在外祖母家生活纯粹成了人家的负担。外祖母与他母亲十指连心,也就自然疼爱他,但外祖父就差一点,在他自家的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实在不情愿为外姓人白养活一个后代!舅舅更差一些,舅母便没一点点亲了。幼小的乔贵发只得领受丧父丧母后寄人篱下的苦难了:不能读书,难得玩耍,而是跟上外祖父和舅舅推磨做豆腐,拉车卖豆腐,以及干喂猪、扫院等杂活,小小年纪就得自食其力!苦难是一桶金,这样的处境,培养出了乔贵发坚韧的性格,也练出了一副好身板儿,同时还学会了做豆腐的基本技术和做买卖的简单常识。
    几年后,外祖父母相继去世,而他也有了点自立能力,便回到乔家堡自立门户,开始了孤独而自在的生活。

    受困受辱的光棍汉

    乔贵发受父母先天禀赋,脑子聪明又为人忠厚,受后天培养,身体健壮又辛勤耕作。他回到乔家堡后,自种自收自食,自由自在自信,几年时间,出脱成一个精干后生。他家地不多,地里的活计不够他做,身上的力气根本用不完。于是,他就给别人打些短工,春天给人家扳辘轳浇地,夏天帮人家割麦子打场,或粮食或布匹,或银子或铜钱,总能得些报酬,光景也算有吃有穿有花,活得挺自在。

    可生存容易,发展就难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十七八岁的后生了,不能老这样混日子呀!同年岁的后生们在他们父母的操持下,一个个娶妻成家了,而他却无父无母,甚至没个亲叔叔亲伯伯给他操持婚姻大事。小村庄里每逢红白喜事,有互相帮忙的习惯,其中的主力军是十七八岁的后生。乔贵发也自然在这个行列,一开始,他觉得热热闹闹,吃吃喝喝,倒也乐在其中。但年龄渐大,眼巴巴地看着同龄人一个个娶了媳妇,自己却仍然是光棍一条,那是一种什么滋味!结婚成家的念头像幽灵一样萦绕在他心头,困扰着他,折磨着他,也鼓励着他。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2楼2008/08/11

    第2节:立志要赚钱



    他盘算着开个豆腐坊,把学到的一点本事用上,可以多赚点钱,也好成个家。可买卖虽小也得有资本呀,他哪有这么多的本钱!他舍下脸皮去亲朋好友家求助,却不仅得不到支持帮助,还给他些冷言冷语冷脸子!自己攒钱吧,像他这样零打碎敲地挣几个钱,那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行啊?

    有时候心血来潮,忽然生出些自信来,便大胆地去和村里惯熟的姑娘谈情说爱,可往往因家境贫寒而搁浅。偶尔遇个姑娘对他有情,可姑娘的父辈却绝对看不上他。

    挣钱无望,结婚成家也无望,乔贵发在无望中苦挨着光棍汉的日子。

    这一天,乔贵发的本家侄儿结婚。他在前一天帮了一天忙,晚上心事重重,难以入睡:侄儿比他还小两岁,人家娶媳妇成家了,自己却还是光棍一条!想到动情处,不免在枕头上流下几行眼泪来。本来身子就累了,再加上睡得迟,又哭了一场,就睡过了头。第二天一觉醒来赶到喜宴上时,人家已经开早饭了。

    他是帮忙的,本该早些来,自己来迟了不免有些尴尬,他赶紧操起木盘准备给客人端饭菜。却正好被总管看见,开口就骂:“什么时间了才来!你是来帮忙呢,还是来赶饭呢?”总管当着许多本家长辈的面专门揭他的短,“怪不得没人嫁给你呢!连侄儿的喜事都不努力帮忙,谁还能指望你!好吃懒做不勤快,就当你的光棍吧,谁家瞎了眼才把囡儿嫁给你呢!”

    本来乔贵发就有闷气,总管这一通话更气得他七窍生烟,他真想扑上去把这个专门找茬儿欺负人的总管痛打一顿。可因主家出来劝说,又考虑到今天是本家侄儿的大喜日子,他才把这口气咽下去。但总管还不肯罢休,他把乔贵发降成了烧火的下等帮佣。

    乔贵发虽来帮忙干活,但他是新郎的叔伯辈,也上着一份礼。午宴时本来该给他也安排一个体面的席位,但总管却把他放在最后一桌的席口上,乔贵发也明明知道这是在小看他,羞辱他,欺侮他,但他念及“叔叔”的义务,只得又咽下这口气。这一天,乔贵发真是度日如年啊!

    晚上,他回到家中放声大哭:自己怎么这么命苦呢!他抚今追昔,不免感慨万分,双泪长流……幼年失去父母……寄人篱下……无依无靠……想做豆腐做不得……该成家成不了……本来比他小两岁的本家侄儿娶媳妇,而自己这个“叔叔”却成不了家,这就够受屈了,可今天在喜宴上,又再次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老天爷啊,你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啊?!

    思来想去,乔贵发觉得自己在村里实在没什么活路了,他真想一死了之……可转念一想,父母生他养他一场不容易,他单身独苗,若他一死,岂不是把祖宗的香火断了吗?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3楼2008/08/11

    第3节:单身走口外



    “不能死!应该争口气,活出个人样儿来!要挣钱,要娶媳妇成家,要比别人活得更舒展,更像样儿!”

    发愤而后图强,乔贵发从羞辱和自卑中振作起来了,他要寻求新的生活。

    单身走口外

    祁县大地上自古没有矿产资源可依,祁县人赖以生存的条件主要是土地。而且,平川土地少,人口多,又多是旱作农业,产量有限。山区丘陵地带的土地更是贫瘠低产,因而祁县人在历史上并不富裕。但祁县却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交通资源——祁县境内有一条向北通往川陕的大官道,还有一条经过子洪口穿越太行山的南北古驿道,祁县是东西南北交通的一个重要枢纽。于是,一些头脑灵活的祁县人就靠着这条官道所带来的便利交通和灵通消息,跑起了运输,做起了买卖。事实证明,这是祁县人摆脱贫穷的唯一出路,因此乡邻们竞相仿效,跑买卖做生意在祁县蔚然成风。

    康熙年间,随着汉蒙贸易禁令的解除,祁县人的运输和买卖向北延伸到了口外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乃至于蒙古草原各部落;向南延伸到了汉口,以及长江沿线各大商贸集镇。因汉蒙贸易的巨额利润,其中有不少祁县人成了巨商大贾。祁县南社村人段泰就是从拉骆驼起家,在康熙年间发展为归化城一家大旅蒙商号“元盛德”的财东;祁县城内人张杰和祁城人史大学则是靠做小买卖起家,在康熙年间和太谷人王相卿创设了大商号“大盛魁”,并发展成为归化城最大的旅蒙商号。这些人和事一传十,十传百,更激起了许多祁县人去口外闯荡的欲望和信心。

    对这些人和事,乔贵发早有耳闻,只是没有设身处地去考虑思量。此时,他在村里看不到什么希望时,便想起了这些人,这些事和这条路。论人,他也是条汉子,别人能干的事,他为什么不能?论境况,自己在村里根本没什么活路,何必在村里半死不活地苟且?于是,他便横下一条心:要去口外闯荡,要去口外发财!他本想找个伴儿,但一想同年岁的大都成家了,有父母有媳妇,若和人家说,又怕人家的大人媳妇冷言冷语,讨个没趣。于是,在春暖花开时,他一个人背上行李悄悄地离开了乔家堡,去了贾令镇。

    当时祁县贾令镇位于官道要冲,是南来北往的商队驼队的必经之地。因这些商队驼队中常有祁县人,乔贵发便攀上点老乡关系,再有点机灵和勤快劲儿,便随这些商队驼队去了口外。

    乔贵发毅然孤身出走,背井离乡,去渺茫的口外谋生,境况够苍凉凄惨了,而乔贵发的机会却与这苍凉凄惨的境况相伴而生了:虽是孤身,可口外的买卖人都是孤身,他和他们是平等的,可以和他们平等竞争,谁行谁不行,全靠自己本事。这和村里不一样,在村里他和同龄后生们的竞争是他一个人对那个后生的全家几代人,一点也不公平,所以那些不如他的人能娶妻生子,他反而不能。而来到口外,孤身对孤身,基本是公平的。人生平等竞争的机会出现了,这对一个穷人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4楼2008/08/11

    第4节:良禽择佳木而栖



    虽是背井离乡,可口外尽是祁县老乡,而在口外的祁县老乡比在村里的乡亲更能互相帮忙。乔贵发在村里得不到乡亲的帮助,在口外却能得到祁县老乡的帮助。乔贵发这一背井离乡,不仅没什么损失,反而多了一种老乡的助力。

    虽然是渺茫的口外,可只有在渺茫中才蕴藏着机会,若不是渺茫,反而却没有机会了。他在村里的境况一目了然,可村里能有机会吗?口外呢,如果一目了然能清楚地看到许多机会,那还能轮到他乔贵发吗?有年龄比他大的人,有地方比他近的人,这些人早把那些机会瓜分尽了。日后,正是这渺茫的口外所蕴藏的机会,使乔贵发得以挣钱发财。

    【评点】

    当一个人处于穷困境地时,想要摆脱困境,绝不能守常守旧,而必须求“变”:改变观念,改变方法,改变环境……只有在变化中才能出现机会;出现机会,才能抓住机会;抓住机会,才能事半功倍。

    穷困的光棍汉乔贵发正是这一走,环境改变了,机会出现了,于是他凭借这些机会在口外发迹了。乔贵发这一走,走向了乔家商业的200年辉煌;这一变,改变了他和他整个家族的命运。

    二、良禽择佳木而栖

    拉骆驼走南闯北

    清代乾隆时期,祁县人在口外已经形成了较大势力。归化城的三大旅蒙商号中,就有两个是祁县人创办的,当掌柜的也多是祁县人。所以,乔贵发来到口外后,凭自己的身强力壮、精明和祁县人的身份,很容易地找到了一份工作——拉骆驼。当时,旅蒙商人是口外商业的主体,从业人多,利润也大,而骆驼又是旅蒙商人从事旅蒙生意的最重要工具,所以拉骆驼的工人有一份丰厚的工资,相当于乔贵发在农村种田收入的若干倍。

    乔贵发在一家祁县人开设的旅蒙商号里拉骆驼,这是个十分劳累的营生。骆驼是一种能吃大苦耐大劳的牲畜,拉骆驼的人也得有这种功夫才行,当时归化城有句俗语:“世上三般没奈何,赶车下夜拉骆驼。”

    当时,蒙人轻商,蒙古地区的商品贸易基本上操纵在这些旅蒙商人的手里。再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因此汉蒙商品的差价十分悬殊,利润相当可观。于是,大批汉人不辞艰难险阻,依靠骆驼,横跨沙漠,深入草原与蒙人进行贸易。

    乔贵发作为拉骆驼的,一年四季走在路上,吃在路上,睡在路上,经常是风餐露宿。若在夏天的沙漠上遇上狂风沙暴,或在冬天的草原上遇上暴风骤雪,更得冒生命危险。他们大部分时间就在千里草原上游弋,有时也驮上蒙古地区的皮张、绒毛和药材等货物南下汉口,然后再驮上江南一带的茶、烟、布匹、绸缎和铁器等货物北上蒙古草原。当时有一条重要的商道,北接归化城,南连汉口,由北而南途经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山西的右玉杀虎口、宁武县、太原、祁县子洪口、沂州、潞安府、河南的开封等地,这条商道基本是山西人(主要是祁县人)踏出来的。它极大地促进了南北贸易,也加快了祁县人的致富进程。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5楼2008/08/11

    第5节:去萨拉齐立足



    乔贵发很高兴地操起驼缰,游荡于千里草原,辗转于长城内外。虽然受苦受累,但他身强力壮,又挣钱心切, 所以不在乎这些。经过几年的拉骆驼生涯,他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却也长了许多知识,见了许多世面。

    他要做买卖人

    但拉骆驼毕竟是粗活,是苦活,是没有多少发展前途的行当。时间长了,乔贵发就觉得:比在村里种田,拉骆驼的收入高多了;比普通的商号伙计,拉骆驼的收入也不低,但比那些东家掌柜就差多了,不仅眼前的收入比人家低得多,而且未来更悬殊!东家的买卖越做越大,越赚越多;掌柜的越老,生意顶的越高,也越能挣钱;而拉骆驼呢?是靠卖苦力挣钱,越老身体越弱,越挣不上钱。

    这一比,乔贵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究竟该和谁比呢?是比那些村里的农民,还是比这些口外的东家掌柜?把眼线放低一点,与那些农民们比一比也就可以知足常乐了。若把眼线放高一点,与这些东家掌柜们一比,那就得奋起直追,最终,血气方刚的青年乔贵发选择了后者:他要与这些东家掌柜们比。要与这些东家掌柜们比,靠拉骆驼是绝对不行的,他必须下决心甩掉这个手中的饭碗,冒险去找更好的饭碗。

    于是,为了赚大钱,为了和东家掌柜们比,乔贵发毅然辞掉了“拉骆驼”这个有稳定收入的职业,而要去做买卖,要去捉摸不定的生意场中一试身手。生意场捉摸不定,可能大赚,也可能大赔。而为了大赚只得冒大赔的风险。乔贵发要和东家掌柜们比,只有去做买卖才能赚大钱,此外,他别无选择。

    乔贵发辞掉拉骆驼的工作后,要去做买卖了,他要像东家掌柜们那样赚大钱!那么,他一个拉骆驼的穷汉,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胆量和野心?——这固然与他的精明能干有关,更因为榜样的力量驱动着他:当时的归化城有一个旅蒙商号大盛魁,财势显赫,炙手可热,是归化城商界的霸主,而这个商号的创始人是三个穷汉:祁县人张杰、史大学和太谷人王相卿。这些穷汉老乡能打下这么大的江山,他乔贵发就不行?

    乔贵发就是要像这些穷汉一样,白手起家,想为自己、也为子孙打下一片买卖江山!

    去萨拉齐立足

    乔贵发要去哪里做买卖呢?当时,他在归化城做点小买卖立足,也不是难事:他拉骆驼攒了点小本钱,在归化城也有点人际关系,靠“大盛魁”和“元盛德”这两棵祁县老乡的大树,也能受点庇荫,发点小财。但要图大发展,却没有可能。自从康熙皇帝解除汉蒙贸易禁令之后,经40多年的发展,归化城的商业已经形成了垄断的局面,归化城的商业大利或经营大机会已经被各大商号瓜分完毕,他若在这儿发展,只能吃这些大商号剩下的残羹剩饭。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大树底下却长不出大树。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6楼2008/08/11

    第6节:靠做豆腐起家



    当时乔贵发面临这样的选择:或者留在归化城,在那些老乡的大树底下乘凉,做个小买卖。这样安稳,也比拉骆驼强,但不会有大发展。或者离开归化城,去那些有大发展机会的地方另开新天地。这样可能有风险,也可能有大机会。乔贵发心高志大,选择了后者。

    那么,离开归化城该去哪里呢?乔贵发看准了萨拉齐。

    萨拉齐位于土默特川上,土地肥沃,又有黄河水灌溉之利,经几十年的开垦,草原已成了农田。又因处于归化城通往西部蒙古的交通要道上,这里又成了大批旅蒙商队进出蒙古的歇脚地,进入草原时这些旅蒙商队都要从这里补充粮食草料。所以,萨拉齐出现了许多为旅蒙商和农民服务的粮店、草料铺和饭店。于是,大批的开垦种粮的农民,大批的旅蒙商人,再加大批为两者服务的买卖人涌向这里,这里成了汉民的天下。为此,清廷于乾隆四年设萨拉齐直隶厅(初直接隶属于山西巡抚,乾隆六年设山西省归绥道后,萨拉齐厅又隶属于归绥道),专管境内汉民,这更给汉民提供了保护伞,更便于他们做生意。

    这时候的萨拉齐虽然只是一个新设的直隶厅,远没有归化城那么大,但处于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充满商业机会;这里因刚刚起步,商界尚未形成垄断局面,没有大贾巨商,正是普通生意人的自由竞争时期,也正适宜乔贵发这样有大志向而无大本钱的人来这里施展身手。

    事后证明,正是乔贵发选择了萨拉齐,使他成功地迈出了做生意的第一步。

    【评点】
    想要发展自己,必须选择适宜发展自己的职业;要想大发展,必须选择有大发展机会的职业。人生一世,择业是很重要的一步。俗话说,男人怕择错行,女人怕嫁错汉。这虽是俗话,却是至理名言。
    同时,选择适宜自己发展事业的地方也很重要。地利是事业成功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地利如水,事业如船,水涨则船高,水落则船降。占地利,便如虎添翼;不占地利,则如虎落平原被犬欺。然而,地利并非绝对的某地好或某地不好。地利也是相对的,某地对某人某事来说十分有利,而对另一个人另一件事来说也许十分有害。正因为这地利的相对性,如何占有地利便成为复杂而棘手的难题。正因为复杂而棘手,平庸者不知所措,于是更多的地利被智者和勇者所占有。

    三、靠做豆腐起家

    寻找发财之路

    乔贵发看准了萨拉齐地脉很旺,适宜他来这里干一番事业,但他并不知道干什么最能挣钱,干什么最适宜自己发挥特长赚大钱。所以他来这里之后并不轰轰烈烈地贸然行动,而是默默地在一家店铺当小伙计,不露声色,更不露锋芒:一为熟悉人情世故,交结朋友;二为踅摸财路,刺探商情。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7楼2008/08/11

    第7节:豆腐成了抢手货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后,他发现这里冬天的蔬菜奇缺,除了那些山药蛋和羊肉,偶尔见一点别的菜,便成了抢手货。而这里豆类作物多,价格便宜,却没有生豆芽做豆腐的。

    原来,自从康熙皇帝解除了汉蒙贸易的禁令以后,走口外的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从事旅蒙贸易的生意人,这些人主要由祁县、太谷、平遥等府(太原府)的人组成,他们大都敢打敢拼敢闯,并有一定文化基础,他们都瞄准了汉蒙贸易的巨额利润。另一种是冬去春来在丰州滩和土默特川上开荒种粮的农民,这些人主要由大同、代州、忻州的晋北人组成,他们大都老实巴交,缺乏经济头脑,他们瞄准的就是春夏多开荒多种粮,秋后多卖一点钱回去补贴家。在走西口的队伍中,耍手艺的人很少,只是有些为旅蒙商服务的皮毛匠和为农民服务的木铁匠之类。而在蒙古人草场基础上刚刚被晋北农民开荒为大片农田的萨拉齐,手艺人就更少。虽说于乾隆四年新设了萨拉齐厅,但毕竟是草创时期,所以竟没有一家做豆腐生豆芽的,而乔贵发小时候寄居在舅舅家时,正好学会了做豆腐生豆芽的手艺。于是,乔贵发看准了这个买卖。

    豆腐成了抢手货

    乔贵发把积蓄拿出来,置上家什,买上豆子,租上房子,雇上一个人,做起了磨豆腐生豆芽的买卖。

    乔贵发从小心灵手巧,在舅舅家学到了一把做豆腐的好手艺,这时候正派上了用场。他这几年走南闯北,长进了不少见识,这时候也正有利于开辟市场。这样,他既有好手艺,生的豆芽和做的豆腐质量高,又能说会道,善于把握人的心理,再加上是独家买卖,他的豆芽、豆腐自然成了抢手货。成了抢手货,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加上萨拉齐有不少饭店、草料铺,豆芽豆腐的销量也就上去了。有大销量,有好价格,黄豆、绿豆价格又便宜,所以,这个小买卖蕴含了大利润。

    买卖如此之小,利润如此之大,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乔贵发干劲冲天,起早贪黑,雇人添家什,继续扩大豆芽、豆腐生意。一年下来,就把他几年拉骆驼积蓄的本钱翻了几倍。

    他成了掌柜的

    也是乔贵发命里该在这上头成事,他小时候学会了这手艺,这里又没人会这手艺,而且豆价便宜蔬菜奇缺,终于让他狠狠地赚了一笔。乔贵发喜出望外:他终于做起了赚大钱的买卖!从此,他不再是穷汉,不再是拉骆驼的,也不再是店铺的小伙计,他成了雇佣人使唤人的掌柜的。

    当掌柜的时间久了,他发现了当掌柜的许多好处:原来当掌柜的可以做的活儿比佣工少,出的力比佣工小,而分的利却比佣工多,而且,雇的人越多,自己就越能从中分到更多的利。同时,他还享受到了当掌柜的许多妙处:手下的人对自己毕恭毕敬,如父如长;市面上的人对自己高看高待,如兄如友;而且自己也自尊自信了:原来我也是一个人物呢!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8楼2008/08/11

    第8节:二木成林的神效




    这样,乔贵发的想法也就更多了:当掌柜好啊,我应该当更大的掌柜!

    【评点】
    民以食为天,物以稀为贵,艺以用为值,正是由于这三者在此时此地此人身上的和谐统一,乔贵发拥有了安身的立足点和创业的切入点。真是造化弄人,天道公平:当初他在痛苦中被迫所学会的做豆腐手艺,今天却如此加倍地回报了他,成全了他。

    四、二木成林的神效〖1〗

    不能满足现状

    乔贵发做了豆腐、豆芽生意后,算是摆脱了“驼工”“伙计”的低贱身份,而成了一个买卖人。但这只是他成功的第一步,与大盛魁的那些东家掌柜们相比,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大盛魁现在的规模有多大?几乎称霸着大半个蒙古草原,垄断着旅蒙生意,一年往回赶运数十万只羊和上万匹马,同时要往蒙古草原上赶运数十顶“货房子”,一年至少赚数十万两银子的利润。而他一年也只不过挣上千两银子而已。再想想大盛魁的三位创始人王相卿、张杰、史大学一开始都是像他一样的穷汉,乔贵发就更有了攀比之心:同样是穷汉,同样是祁县人,人家能创那么大的事业,自己为什么就不行?

    再说,他从小到大,是从大苦大难中滚爬出来的,若今生不赚个大富大贵,那些大苦大难岂不是白受了!心高志大的乔贵发哪能就此止步?他还得图更大发展。

    怎样图更大发展呢?单靠他做豆腐、生豆芽已经不行了。当初,因他率先做豆腐、生豆芽,在市场上抢了先,占了个独家买卖,所以赚了超额垄断的利润,发了一笔小财。但这种垄断地位不能长久。因为,做豆腐、生豆芽毕竟是小本生意,别人很容易拿出钱来与他竞争这个买卖。其次,做豆腐、生豆芽也不是什么高难技术,别人也很容易学会这种技术,或者很容易从内地请上师傅来萨拉齐做这种买卖。而出现竞争后,不仅垄断价格难以维持,销量也下降了。于是,乔贵发审时度势,准备在做豆腐、生豆芽上撒手,另图大的发展。要图大的发展就得比一般买卖有大的优势:或资金雄厚,或业务独特,或人才优秀,或地利优越……

    他受到先贤的启发

    乔贵发在另图大发展时,又受到了先贤的启发: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终使三分天下有其一。大盛魁的三个朋友合伙创业,终使大盛魁商号称雄于口外商界……古往今来,靠结义靠合伙而成大事者比比皆是,他乔贵发为何不能效仿那些先贤先圣成就一番事业?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9楼2008/08/11

    第9节:乔秦结义创大业




    自古道:独木不成林。就眼下情势而言,要想有更大的发展,明显力不从心,他颇感孤单。就他本人的经历而言,就更是尝够了孤单的苦头。所以,无论从商业发展需要,还是从他本人性格需要,他都想寻求合作伙伴。一旦能有合适的伙伴,就会占有资金优势和人才优势,也就有利于图更大的发展。

    于是,乔贵发像当初探索财路一样,开始寻找合作伙伴。

    乔秦结义创大业

    自然界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不是无物,而是无术。自然界的物质实在太多了,关键是没有技术去把它们改造成有用之物。社会上也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不是无人,而是无情。社会上的人才实在太多了,关键是人们常常睁眼而不转睛,所以没有发现人才。

    乔贵发刚要寻找合作伙伴,他就发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姓秦,是太原府徐沟县大常村人,也算是半个老乡,他在一家亲戚的菜园里帮着人家种菜卖菜。自乔贵发做豆腐、卖豆腐以来,二人经常在市场上照面儿叙话,也算有了点交情。这个人勤劳朴实,为人厚道,在买卖上却很机灵,很有些眼色。二人年龄相仿,说话投机,混得一天比一天熟。乔贵发看重他的为人处事,他更敬佩乔贵发的胆略本领。一日,乔贵发说起二人结义合伙做大买卖的事,秦某满口应承:“我早就有这心思,可怕你嫌弃,所以没敢开口。今日既然乔兄看得起我,抬举我,我还有二话可说?” 原来,他也不甘于一辈子伺候人,早有做大事、挣大钱的愿望。

    结果,乔秦二人一拍即合。

    于是,乔秦二人设案焚香,上拜天,下拜地,中拜关帝圣君,再遥拜父母,双双起誓:今日结拜,永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赤心赤胆,天地可鉴;尚义尚信,崇拜关圣……

    这一举措,使孤木成了树林,使他们的商业日后能有一次飞跃的发展;这一举措的结果也正应了那句名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评点】

    商业是谋钱的职业,而商业又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职业。竞争中往往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不是吃它,就是被它吃。所以,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强大自我,只有自我“强”而“大”,才能“吃它”,而不是“被它吃”。而最快最大限度地“强大”自我的最好办法,可能就是这种资金人才的有机组合。商业上的这种组合会有魔术效应:摇身一变,小的大了,弱的强了!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10楼2008/08/11

    第10节:发现了一个空当


    五、在空当上立业

    口外的严峻形势

    乔秦二人结义合伙后,将怎样图更大的发展呢?将在哪种买卖上立足立业呢?

    当时,口外的商业机会很多,且商业利润较高,最大也最明显的是旅蒙生意。汉蒙贸易自明初锁禁到清初康熙皇帝开禁的300多年中,千里蒙古草原上的财富,像禁渔了300年的大鱼池,满是又肥又大的“鱼”。一旦开禁,渔猎者必然满载而归,利润相当可观。因为蒙人不习商业,所以这些商利全被汉人独揽。旅蒙生意可谓一本万利,收益惊人。但这是康熙年间的商情,到乾隆初期时,经四五十年的商业竞争,旅蒙生意已经形成了垄断局面,大盛魁、元盛德、天义德三大旅蒙商号基本上垄断了大宗的旅蒙生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三大商号不仅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吸收了优秀的人才,而且稳定了货源、销路以及与当地官方的关系。其他人若想插足这个买卖,根本谈不上竞争,只能吃口残羹剩饭而已。如果在这个行当里要做下去,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当个小伙计。可惜啊,瓜分这块肥肉的大好时机早已过去50多年了!乔贵发若早生50年,也许能参与瓜分“旅蒙生意”这块口外最大的肥肉。但现在,肥肉已经瓜分到人家的锅里了,他不可能从人家锅里抢吃这块肥肉。

    而开荒种粮呢,这里倒是有大片的廉价土地可以开垦,拿自己手中的钱也可发展成一个大地主。能当地主固然不赖,但利润不大,也成不了气候,与旅蒙商这些大财主比,不过是小鸡比天鹅而已!

    今后要图大发展,一时还真难找到下手的地方。

    发现了一个空当
    经过细心考察,他们发现了一个发展的空间。此时,由于巨额的汉蒙贸易利润,在口外形成了庞大的旅蒙商队伍,由于这里土地肥沃,轻徭薄赋,再加上旅蒙商队需求粮食,于是在口外又形成了庞大的开荒种粮的农民队伍。由于这两个庞大队伍的形成,中间又形成了一个空挡,渐渐地,这个空挡上出现了介于旅蒙商和农民之间并为两者服务的饭店粮店草料铺。这些饭店粮店草料铺规模不大,数量不多,对两者的服务也很简单:从农民这方面收购粮食蔬菜草料,然后稍作加工转化,再加价提供给来往萨拉齐的旅蒙商队。

    但它却是有别于两者的一个独立的行业:与农民相比,它的经营范围大,赚钱机会多,在赔赚上有许多的变数;与旅蒙商相比,它的发展过程短,经营规模小,还没有形成垄断性的大字号,在发展上还有很大的空间。乔贵发经过反复思考,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行业,是一个正在发展的行业,也就是自己和老秦合伙后应该投资的行业。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