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分享】关于监测数据的判定

  • 太白金星
    2009/08/01
  • 私聊

噪声/辐射等检测

  • 获得计量认证资格的环境监测站数据报出需要经过的环节:
    查勘现场→和试监测方案+监测布点→ 采样仪器和试剂准备+校准曲线 →下监测计划和监测任务书 →质量控制人员根据监测计划制定相应质量控制方案 → 采样人员现场采样,并填写现场采样记录→现场监测项目的现场测定+带回分析项目的试剂固定 →储存和运输 →样品交接到质控人员,填写样品交接记录→质控人员检查无误后,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同时进行密码加密、密码标准样品和密码加标回收样品制作 →交接到分析科室进行实验室内分析 →原始记录填写、监测人员签字 →(实验室内复核 →监测室主任审核签字)一级审核 →(所有记录送交质量控制人员审核、密码回译,检查密码加标样的加标回收率是否合格,密码平行样的相关性是否在可控范围内,不合格则整批样品返工(严重的要重新采样) → 送交综合人员统计,检查数据相关性,有问题的返工,一切无误后编制监测报告)二级审核→ 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三级审核→报出。
    例题:某造纸厂CODCr和BOD监测值分别为121.030mg/L和138.058mg/L有关数据是否合理的问题。1、先不说这种数据根本不会通过监测站的三级审核;作为化验人员自身持证上岗和监测站《质量管理手册》的要求,这种数据也不会出现;
    有效数字修约规定,滴定法有效数字要和滴定前后滴定管读数数值之差的有效数位相同,同时一般还规定, CODCr报整数。滴定管最高有效数字4位,最低有效数字两位,差值的有效数字在1~4位之间,也就是说CODCr和BOD最大都不会超过4位有效数字;
    如果监测站出具了这样的监测数据,那就是出现了严重的监测质量事故!化验人员、复核人员、监测室主任、质量控制人员、质控室主任、质量保证负责人、综合统计人员、综合室主任、技术负责人(总工)、签发数据的领导、站长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内部处罚的。
    关于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的关系
    根据三者的定义,一般情况下对于同一种水样三者的监测结果,应存在:
    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
    但在实际监测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许多数未必合理,也未必解释得清楚。如果扣除人为操作的因素,正常情况下讲CODCr>CODMn>BOD5,至于谁是谁的多少倍的问题,要看具体水质和行业以及纳污河流来水水质。
    一般讲,氨氮会对CODCr产生副影响,如果氨氮含量异常高、水中大块有机悬浮物过多,采样、取样不均匀造成误差也比较大、人为滴定操作时出现的色差也有影响,出现CODCr
    +关注 私聊
  • 熊猫宝宝

    第1楼2009/08/05

    环节还真是多,不知道数据的可靠性如何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