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syjcs
第1楼2009/09/18
当前我国奶业发展出现积极变化
我国奶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波动,特别是2008年9月爆发的“婴幼儿奶粉事件”。该事件不但危害了婴幼儿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我国奶业造成了重大伤害,使之陷入危机:消费信心严重受挫,行业和国家形象受到极大损害;乳品企业产品积压,资金周转不开;奶业主产区普遍出现倒奶现象,养牛效益下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奶业形势逐步好转,积极因素在增加。但是,还没有完全摆脱“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影响,没有恢复到事件前的正常水平。当前的奶业形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奶牛存栏和生鲜乳产量回升。据全国7个奶牛主产省250个定点监测村奶牛存栏和生鲜乳产量监测数据分析,2009年1~6月,奶牛存栏和生鲜乳产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3月降至最低,目前逐步回升,到6月末,奶牛存栏和生鲜乳产量分别为1235.49万头和291.39万吨,比3月末奶牛存栏和生鲜乳产量分别增加了2.52%和4.75%(见图2),但是和2008年同期相比仍明显减少。
2.各地规模化奶牛场生鲜乳收购价格基本保持稳定,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上涨。中国奶业协会对全国14家重点乳品加工企业原料奶收购情况的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1~6月,原料奶收购平均价格为2.80元/公斤,基本维持稳定;内蒙古散户、小区和规模奶牛场的原料奶基础价格分别稳定在每公斤2.40元、2.60元、2.90元;天津市规模奶牛场原料奶收购价格2009年7月比6月每公斤提高了0.10元~0.20元。但是,黑龙江、陕西等地区原料奶收购价格依然偏低。
3.养殖户亏损面有所减少。据监测,2009年3月,养殖户亏损面曾一度达到50%,奶农养殖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2009年4月亏损面下降为47.3%,5月进一步下降至35.6%,比3月份减少了14.4个百分点;同时,规模养殖场的效益总体稳定,亏损比例约为10%。
4.非正常淘汰基本消失,部分地区引种扩群积极性回升。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组调研结果显示,奶业在经历了2009年上半年大幅波动后,大规模淘汰奶牛的现象基本消失,一般只淘汰日产20公斤以下和无法配种的奶牛,逐渐回归到理性淘汰。与年初相比,尽管有部分奶户退出奶牛养殖业,但选择继续养牛的奶农在规模上有所增大。随着亏损面的减少和奶牛养殖业形势的回暖,奶牛场(户)引种扩群的积极性回升。2009年1~5月,农业部已审批进口奶牛34590头,实际已进口9580头,而近3年,奶牛总进口量仅为1.4万头。
5.乳制品产量恢复性增长。2009年1~6月,规模以上乳品企业乳制品产量达到920.87万吨,同比增长1.9%,其中液体乳产量783.18万吨,同比增长1.3%,干乳制品产量137.7万吨,环比增加6.06%,同比减少19.88%。中国奶业协会对全国14家重点乳品加工企业产销情况监测数据显示,至2009年6月,巴氏杀菌乳和酸牛乳加工量同比分别增加了4.6%和31.4%,超高温灭菌乳产销量虽进一步回升,但尚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6.乳品企业亏损面降低。截至2009年5月,全国规模以上乳品企业807家,其中亏损企业201家,占24.91%,比2008年11月时的28.31%下降了3.4个百分点。
7.乳制品市场消费量逐步回升。2009年6月,全国乳制品市场消费量由2008年10月的50%恢复至90%。全国36个大中城市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第4季度,居民奶类消费量和消费支出大幅下降,之后逐步回升。2009年第2季度,人均奶类消费量为7.35公斤,同比虽然下降了7.5%,但比2008年第4季度和2009年第1季度分别增长了1.45公斤和0.51公斤,增长了22.5%和7.46%;奶及奶制品消费支出69.3元,比2008年第4季度和2009年第1季度分别增长17.87%和9%。
8.乳制品出口仍然低迷,进口大幅增长。受“婴幼儿奶粉事件”影响,2008年10月起我国乳制品出口骤降,2009年以来出口依然低迷,2~6月月度出口量同比降幅均超过60%,其中6月出口2727吨,同比下降76.8%,环比增长1.8%。进口方面,除1月外,其余各月进口量同比均超过50%,其中6月进口5.7万吨,同比增长1.7倍,环比增长17.6%。2009年1~7月,进口奶粉15.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8倍。
当前我国奶业正处在从单纯的数量扩张向整体优化结构、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转变的关键时期,奶业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集中体现。认真总结和反思,采取综合性措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要务。我们要抓住机遇,在贯彻现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不断解决奶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推进奶业转型升级,努力开创现代奶业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