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
第1楼2011/08/19
2材料与方法
2.1测试样品
市场上随机购买的4件内衣,规格如下:
2.2试验方法
(1)甲醛含量的测定按GB/T2912.1执行。
(2)pH值的测定按GB/T7573执行。
(3)耐水色牢度的测定按GB/T5713执行。
(4)耐汗渍色牢度的测定按GB/T3922执行。
(5)耐摩擦色牢度的测定按GB/T3920执行。
(6)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按GB/T17592执行。
3结果分析
3.1评判依据
评判依据参照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该规范将纺织产品按产品的最终与皮肤接触的程度划分,其中婴幼儿单独划为A类,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各项考核指标限见表2。本次实验样品为成人内衣,故以B类指标为参考依据。
去年冬天
第2楼2011/08/19
3.2甲醛含量
实验采用GB/T2912.1—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取两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计算结果修约至整数位,结果见表3。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各个试样平均甲醛含量都不超过B类产品同家规定的75mg/kg,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3pH值
实验采用GB/T7573—2010《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标定》,结果以第二、第三份水萃取液所测得的pH值的均值作为试验数据,精确至0.1,结果见表4。
B类产品的pH值为4.0~7.5,从表中的数据看出,各个测试样品的pH值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去年冬天
第4楼2011/08/19
4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4.1危害识别
4.1.1甲醛的危害识别
甲醛作为纤维素纤维树脂整理的常用交联剂被泛应用于纯纺或混纺产品中(包括部分真丝产品)。目前用于纤维素纤维为主的织物的防缩、防皱和洗可穿整理的交联剂是游离甲醛的主要来源。含甲醛的纺织品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部分未交联的或水解产生的游离甲醛会释放出来。甲醛对生物细胞的原生质是一种毒性物质,它可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结构并将其凝固。
甲醛会对人的呼吸道及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甲醛经呼吸道易于吸收,经鼻吸人的甲醛93%滞留在鼻腔组织中,当甲醛浓度不高时,会使人产生嗅觉异常、咳嗽、过敏等表现反应,呼吸道长期接触甲醛会因受反复刺激而产生某些病变,例如引起呼吸道皮炎、鼻炎、支气管炎、皮肤过敏,出现红肿、发痒、咽喉不适或疼痛等症状。
甲醛也对眼睛有强烈的刺激,当眼睛接触到低浓度甲醛时,会感到不适,一般当甲醛浓度超过0.1mg/m时,甲醛会刺激眼黏膜。当甲醛浓度过高时,会对眼睛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从而产生流泪现象。
它也是多种过敏症的引发剂,虽无直接证据,但仍有报道甲醛可能会诱发癌症,故各国的法规或标准均对产品的游离甲醛含量作了严格的限定。
去年冬天
第5楼2011/08/19
4.1.2 pH值的危害识别
由于人类皮肤由于人类皮肤带有一层弱酸性物质,可防止病菌的侵人,因此纺织品的水萃取pH值在中性至弱酸l生对皮肤最为有益。如果纺织品的pH值过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并使皮肤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
4.1.3色牢度的危害识别
色牢度与纺织品上禁用染料和重金属的检出量有直接的关系。当纺织品的染色牢度不佳时,穿着中染料会从纺织品转移到人的皮肤上,在细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皮肤上以沾有的染料可能发生还原反应,并释放}}I致癌芳香胺,并透过皮肤扩散到人体内,经过人体的代谢作用使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发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成为人体病变(如癌症或过敏)的诱发因素。
4.1.4禁用偶氮染料的危害识别
偶氮染料在与人体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其有害成分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然后与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的物质混合起来,在特殊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分解产生的20多种致癌芳香胺,经过活化作用而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病变和诱发恶性肿瘤物质,导致膀胱癌、输尿管癌、肾盂癌等恶性疾病。除了伤害人体健康之外,在生产“禁用偶氮染料”的过程中还会大量排污,由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去年冬天
第6楼2011/08/19
4.2危害描述
一般来说,某一物质被认为是人类致癌物质或对人体健康有害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剂量一反应关系评定以及危险特征分析等定量危险度评价。通常是通过人群研究或动物实验的资料,确定适合于人的剂量一反应曲线,推算出终身暴露于一个单位的化学物质中导致的超额危险度,最终确定出可接受的安全水平,如参考剂量、实际的安全剂量、可接受的日摄人量、最大容许浓度(限量值)或估计的人群效应阀值等等。表2中列出了本次实验各个指标的限量,在测定的各个样品的各项指标均低于限量值。
4.3风险描述
纺织品里的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和禁用偶氮染料这些指标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有些纺织品里无法避免这些问题的存在。例如,甲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抑制汗腺的分泌,长期接触可使皮肤干燥,手掌角化过度,其溶液并可引起皮炎,呈红斑、瘙痒;纺织品的pH值过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并使皮肤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所以,纺织品是否伤害人体健康,取决于里面有害物质的含量是否超标。本文中各种检测指标之所以以国家标准为依据,是因为该值经过了严格的科学实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这四件内衣的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可分解芳香胺染料都是符合国家标准限量值,说明我国这些内衣品牌中的这些指标在可接受的安全水平内。因此综合评估认为:该4种内衣质量安全风险尚不足以造成人体健康的危害。
去年冬天
第7楼2011/08/19
5小结
我国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强制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品服装中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异味和可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五个大类进行考核,从而对纺织产品提出了安全方面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使纺织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中能够保障人体健康和人生安全。本文从该标准中选取其中4个可以直接定量分析的指标,通过这4个基本指标来确定纺织品是否安全,但如果要更好的评定纺织品是否对人体有害,还应该加入其它检测指标。例如,穿着合成纤维衣服的人常出现疹子、瘙痒、湿疹等皮肤症状,有的还发生头晕、支气管炎等疾病。这是纤维中化学物质离解出来造成的。在纤维加工制造时,要加入抗燃剂、防菌防霉剂及防虫剂等,有的抗燃剂可能有致癌性;防菌防霉所用的是有机贡和有机锡化合物,防虫剂采用有机氯化合物,这些化学品都是有害物质。所以,要完善建立评价体系,需要不断增加新的检测指标,例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以便能更完善对纺织品安全性能的评定。
将风险评估应用在纺织品服装监管工作中,能有效地减少质量安全隐患,赢得解决问题的时间,降低纺织品服装出口遭受损失的风险,降低纺织品服装给消费者身体和健康构成损害的风险,维护中国产品的质量和信誉,维护诚信、安全、优质、可持续发展的纺织品服装消费市场,有效履行检验检疫工作职能,起到保障安全、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