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讨论]煤炭工业分析结果计算发热量

  • wangchunh100
    2006/05/15
  • 私聊

分析化学

  • 经常需要使用分析结果计算发热量,但只有煤炭科学研究院的经验公式Aad 小于15%的,且K值难以确定,有同行可以指点一下吗?
    +关注 私聊
  • zhenglihuan

    第1楼2006/05/15

    我做的烟煤是这样的。
    做完挥发分后的焦渣特征:
    (1)    粉状——全部是粉末,没有相互粘着的颗粒。
    (2)    粘着——用手指轻碰即成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其中较大的团块轻轻一碰即成粉末。
    (3)    弱粘结——用手指轻压即成小块。
    (4)    不熔融粘结——以手指用力压才裂成小块,焦渣上表面无光泽,下表面稍有银白色光泽。
    (5)    不膨胀熔融粘结——焦渣形成扁平的块,煤粒的界线不易分清,焦渣上表面有明显银白色金属光泽,下表面银白色光泽更明显。
    (6)    微膨胀熔融粘结——用手指压不碎,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焦渣表面具有较小的膨胀泡(或小气泡)。
    (7)    膨胀熔融粘结——焦渣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明显膨胀,但高度不超过15mm。
    (8)    强膨胀熔融粘结——焦渣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焦渣高度不超过15mm。

    烟煤低位发热量经验公式:
    Q=100K1-(K1+6)(Mad+Aad)-3Vad-(45Mad)*
    *只有当Vad<35%,同时满足Mad>3.0%的条件时,才减去此项。

0
    +关注 私聊
  • wangchunh100

    第2楼2006/05/15

    这个我也有用过,但K1值要经常通过Vr来判断,据说这个公式计算的值比弹筒测定值大300千卡/千克左右。

0
    +关注 私聊
  • 九头鸟老皮

    第3楼2006/05/16

    根据经验公式来计算发热量存在很大的误差,特别是现在煤质不均匀情况下,出现经验公式主要是原来测定发热量仪器比较繁琐,操作复杂(见GB/T213-2003恒温式操作(贝克曼温度计),可以说没有几年时间是出不了师的),所以都根据自己当地的煤质特征,或者针对某个煤层、矿区、煤矿、工作面等来统计,得出经验公式,但也不是完全符合。
    目前随着仪器的发展,发热量的测定变得很简单,只需把煤样放进坩埚就万事大吉了,并且简单的仪器不到10000,谁还根据工业分析结果来计算?何况热值是煤炭贸易的计算依据,能根据计算得出的数据吗?现在经验公式的应用主要是煤矿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的审核等!

0
    +关注 私聊
  • wangchunh100

    第4楼2006/05/16

    是的,但我们小厂,用煤也不太多,就不投资仪器了。
    这是我收集到的经验公式,据说比较准确。请你们用用看,提供一些计算与测定的比较结果。
    单位:千卡/千克
    褐煤(V>37%)
    Qad,net=7588.69-16.85Vad-76.91Aad-92.88Mad
    烟煤(v=10-35%)
     Qad,net=8575.63-17.63Vad-94.64Aad-167.89Mad+41.52CRC
    注:CRC-是焦渣特征代号
    无烟煤(V<10%)
    Qad,net=8325.46-5.92Vad-91.41Aad-134.63Mad

0
    +关注 私聊
  • 天威英利

    第5楼2006/05/16

    都是郭特尔公式的近似结果。

0
    +关注 私聊
  • thl315

    第6楼2006/06/14

    根据公式计算发热量与弹筒式结果比较,我做过多次。
    结论为:其相对偏差在0-300卡/克之间。一般在100卡/克左右。
    国标要求,不同化验室之间小于75卡/克.可见,计算结果要冒很大风险,不可用于公正数据。

0
    +关注 私聊
  • wjh7677

    第7楼2006/06/25

    高挥发份的(Vd>25%)相差很大,挥发份越高相差越大,高灰份的也有较大误差。

0
    +关注 私聊
  • tintinlai

    第8楼2006/06/26

    煤种不一样,公式也不样啊

0
    +关注 私聊
  • liutianjian

    第9楼2008/06/06

    看完任然有迷惑, 想请问你公式中的焦渣值是怎么判断的啊? 还有K1值师怎样断定的呢? 有固定公式还是定值表格呢?

0
    +关注 私聊
  • tangldy

    第10楼2008/06/07

    前半段非常赞成,后面一段不完全同意,除了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在数量巨大的工厂中,还是使用计算法的,和热量计相比,各种公式中,煤研公式的准确度高于其他公式。

    pizy 发表:根据经验公式来计算发热量存在很大的误差,特别是现在煤质不均匀情况下,出现经验公式主要是原来测定发热量仪器比较繁琐,操作复杂(见GB/T213-2003恒温式操作(贝克曼温度计),可以说没有几年时间是出不了师的),所以都根据自己当地的煤质特征,或者针对某个煤层、矿区、煤矿、工作面等来统计,得出经验公式,但也不是完全符合。
    目前随着仪器的发展,发热量的测定变得很简单,只需把煤样放进坩埚就万事大吉了,并且简单的仪器不到10000,谁还根据工业分析结果来计算?何况热值是煤炭贸易的计算依据,能根据计算得出的数据吗?现在经验公式的应用主要是煤矿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的审核等!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