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从吉利离职,回归学术后,赵福全又抛出了哪些“偏见”?

其他仪器综合讨论


  • 汽车产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在这个变革时期,更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成为一个载体;汽车产业也不再是上下游的简单关系,因为万物互联,让其外延得无边界……


    传统发动机没落了吗?新能源汽车前景,你了解多少?PHEV与REV到底啥关系?汽车业老大们为何纠结?什么样的“体格”才是真正的产业平台公司?在千载难逢的变革期,汽车人有多少机会,以及机会在哪儿?
    近期,清华大学106周年校庆上,同时也是其汽车工程系成立85周年之际,曾任吉利汽车副总裁(技术研发)及执行董事,后助力清华、回归学术的赵福全,在发言中畅谈了个人观点,并将之笑称为“偏见”。
    内容预览
    汽车产业是走向没落,还是迎来变革?
    智能网联,还是网联智能?
    该投硬件,还是软件?谁,更重要?
    传统发动机在动力总成中的作用,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因何而变?
    PHEV、HEV、 REV的实质是什么?
    新能源需要解决技术问题,更要解决生态难题;
    汽车产业无边界,企业经营绝对不能无边界;
    什么样的“体格”才能成为真正的产业平台公司?
    给奋斗中的汽车人们的建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燃点·壹:汽车产业是老树开新花



    任何技术没有好和坏,更没有对和错,关键取决于所站的角度。
    一项产业化难度较高的技术,如果它本身具有很重要的科研价值,能够解释很复杂的物理化学现象,便是极有意义的。能提出一些好的理念,比解决一些实际中的问题更重要
    汽车产业是一个拥抱新技术的产业,目前该产业正面临生存压力,比如油耗、排放、拥堵、安全等“四大公害”,加上国家对汽车排放的法规愈发严格,能源也在枯竭,而新的能源还存在许多争议,比如电动车不一定低碳。凡此种种,汽车产业都将面临巨大的变化。
    在一个未来智慧城市中,汽车所占的比重会非常小。因为交通,绝不只是汽车,而是各种交通工具的组合
    能源、互联、智能是促使汽车产业发生巨变的推动力,汽车是载体,是整个制造业的集大成者,用产品或者产业来定义汽车,都太小了。

    燃点·贰:互联智能才是正确语序


    互联是手段,智能才是目的。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要超乎想象的满足人类的需求,成为我们的伙伴。智能让汽车更聪明,但没有互联就难以实现。
    能源、互联、智能促使汽车制造由集中式的产业园,发展为分布式;由机械制造发展成智能制造;因为智能网联,汽车的设计、制造、采购等都会发生改变,汽车未来还将从拥有变成共享使用,这是巨大的商业模式的改变。
    此外,智能驾驶绝对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它是整个汽车运行环境的问题,涉及交通、数据、平台,以及很多目前还做不到的技术细节。

    燃点·叁: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升华


    即使发动机在未来逐渐走向衰落,但那还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为电动车两级变速箱比想象中难得多。
    汽车传感器依然承担着感知、判断、执行的功能,没有数据平台的支撑,就无法远离信息孤岛;交通设施不支撑,新能源汽车也无法运行,这是整个交通生态的问题。首先是造好车,再去谈智能、网联、新能源的车。切不可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汽车安全是核心,自动转向加一个电控,就变成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不少人在谈汽车的冗余设计,比如两个制动器,两个转向管路,为什么用两个?就是因为安全至关重要,硬件NO.1。
    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软件部分的重要性不断增加,目前汽车中软件占比为30%,豪华车占50%。未来,软件占比将达到70%,硬件只剩30%,但那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硬件。软件开发和硬件研发是完全不同的逻辑。所以现在汽车开发过程中,要为软件的升级预留空间,但绝不意味着要放弃硬件。

    燃点·肆:ICE+电机


    发动机在动力总成中的作用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碳排放作为主要指标,当其要求达到一定程度时,发动机会穷尽所能,遇到极限。如果电池技术日新月异,那么内燃机肯定会被淘汰。但目前,我认为电池在未来20年,难有质的改变。
    为了满足油耗法规,汽车制造一定是ICE发动机+电机的模式。传统动力总成的电气化,绝对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当这个方向成为主流时,我们一定要彻底改变设计发动机的理念。现在对发动机的改造,都是为了满足复杂油耗、变工况、变负荷的需求,换言之,就是在解决可变的问题。
    但在未来,一旦融合电机,发动机的设计就成为一个点,即把热效率做到极致,其余的就是ICE加电机,根据电机的大小来满足所有的变工况。多余的能量先吸收,作为备用充电,当燃料不足时,就用电机来补充。这不是混合动力,混合动力中的电池不具备这个作用。我们需要一个大块电池,来满足更大负荷范围内的能量供给。
    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油耗、排放等法规更为严苛,就可以加大电池。有人提出不如直接发展电动汽车。那就要求电池必须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成本、耐久、充电设施等,但这些问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所以ICE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电池续航里程和成本问题,电池则解决了未来不断变严的油耗法规问题。
    电动汽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有质的突破,而 且还没有跳出动力电池是核心,以及基础设施等问题。电动汽车有市场,但短时间内满足不了所有人的需求。
    所以说,电动车一定小型化,小型车一定电动化。不过度依赖充电设施,来解决充电问题,就是企业未来的大学问。

    燃点·伍:PHEV的前景




    PHEV,因为有了P也就有了存电功能,而HEV仅仅是混合动力,这是由法规决定的,PHEV可以充完电后进入循环,参与测试,所以电池大一些,就可以多用一段时间纯电动,这样油耗自然降下来。因为有HEV、ICE,那么汽车的续航里程就可以短一点,这才是里面的学问。
    要说明一下的是,PHEV不是简单地是放一块大点儿的电池,不仅意味着成本的上升,还涉及所有的充电设施、充电能力和技术都要导入这个设备。
    REV是EV,不是PHEV,关键重点在EV,不在R上,R仅起辅助作用。因为现在充电设施还跟不上,电池成本高,所以加了一个R,而PHEV实质上侧重点在ICE。如果开REV的人拼命用发动机在那儿发电,自己充电,那是自娱自乐。
    PHEV将来在中大型车以及SUV上一定有前景,因为这种车油耗会越来越大

    燃点·陆:汽车产业生态圈


    智能网联将汽车产业第一次带入了所谓的生态,这让汽车产业变得无边界。因此,单一技术在汽车生态中虽然重要,但其局限性也愈发凸显。
    当汽车产业进入了生态圈,就是这样的场景:有软件,也有硬件(包括道路、交通、通讯等);有基础设施,也有产品,更有数据平台;有整车厂,也有零部件;有销售公司,也有工程公司,等等。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实现互联、智能,而这些又不是传统车企能够凭一己之力就解决得了的。

    燃点·柒:企业经营的困惑




    汽车产业无边界,但企业经营不能无边界。以前企业经营只要打通上下游,就可以生存下去,但现在正步入汽车生态圈,到底应该选择哪个方向?由于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社会资源等比较有限,而且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培育这个过程,这也是国内外汽车业老大们共同纠结的问题。
    经营企业跟做投资有很大的不同,今天中国汽车产业的成功,就是三五年前企业战略制定的正确,这就是战略的重要性,尤其在产业环境复杂、资源复杂的时候,战略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
    行业老大们希望把业务范围划大一点,但主营业务的内外部又该各布置多少资源?这个决策非常难,当老大真的没那么容易。

    燃点·捌:产业平台公司的高级形态


    未来该如何参与竞争?我第一次提出“产业平台公司”。为什么要有产业平台公司呢?因为在做智能网联平台以及新能源汽车时,既要做好主营业务——造好车,又要涉及到软环境,涉及到接口、平台等,没有一家企业可以仅靠自己完成所有事,所以必须得合作。
    目前大部分产业平台公司的企业,还处于TSP阶段,也就是远程通讯,这一阶段属于探索阶段,摸着石头过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当车与车之间基于服务平台进行交流时,就进入VSP中级阶段,换言之,企业之间主动搭伙。这时还处于一个小平台,其中既有硬件也有软件,既有服务平台,也有数据交互,到了一定程度,就内部之间自动组合,共享资源。


    产业平台公司的高级阶段则是移动出行平台,即MSP,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平台,汽车产业基于物联网的BAT,满足全行业需求,最终实现让汽车更智能,更环保,更节能。

    燃点·玖


    在汽车文明被改写的时候,要抓住这个机会,汽车产业向前发展是阻挡不了的,不能因为一两家企业战略的改变,就怀疑这个大趋势。在智能网联领域,本土企业机会非常大,因为智能网联跟信息产业息息相关,信息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每个企业都会在这个大平台下,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其中创新型公司最有机会,其次是科技型公司,再就是差异型公司,做别人不做的。
    两个技术控就可以经营一家颇具前景的公司,以10亿美金卖给通用,通用的高管层为何做出这样的决策?那是因为他们的目的在于用,而不是自己创造。
    未来因为万物互联,资源的利用和合作方式都在发生巨变。工业4.0的核心就是让分布式制造通过互联网让所有资源为我所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协作中竞争,在共享中获利。
    +关注 私聊
  • Kevin

    第1楼2017/05/12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协作中竞争,在共享中获利。

0
    +关注 私聊
  • 帕莫瑞

    第2楼2017/05/15

    Kevin(m3163882) 发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协作中竞争,在共享中获利。

0
    +关注 私聊
  • Kevin

    第3楼2017/06/14

    有些观点还是很值得思考的

0
    +关注 私聊
  • chengjingbao

    第4楼2017/06/15

    这类主题很扯,不是现场在线分析仪表人所能关注的,关注的人,要学好仪表非常难。因为心思的着重点不会放大在具体的工作上。
    个人观点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