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金属材料扯淡时间(十二)

  • 牛牛0322
    2017/06/23
  • 私聊

金相显微镜

  • (本文为无敌大冰冰老师原创,感谢老师的分享)
    奥氏体冷却过程中,如果速度慢,会由于大量渗碳体片的析出而形成珠光体,如果冷速快,会由于C无法析出而形成复杂面心立方的马氏体。那么如果不快不慢的情况下,C有析出,同时又不够形成大量渗碳体片的情况下,总要有个定义来说明这种状态,于是贝氏体就出现了。
    当然,如果本身材料中C含量就低,根本就无法形成大量渗碳体,常规将也就不存在会形成珠光体,材料直接就在一定温度下形成贝氏体了。材料如同人生,生来起跑线就是不同的,智商的高低,情商的高低都是生来注定,三岁看老!勉强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就如同C含量低的话,如果想得到珠光体需要在铁素体形成温度区间保温超长的时间让C尽量从铁素体中脱出,然后聚集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形成珠光体。所以童鞋们,天分不高的就要倍加努力,不是为了超越谁,只是为了尽量跟上你羡慕者的脚步。
    贝氏体相关的词汇很多,上贝氏体、下贝氏体指的是形成温度,就是在高温形成的是上贝氏体,低温是下贝氏体,高温高到珠光体区域,低温低到马氏体区域。这是标准化的词汇,老外叫upper和lower,高低可能更形象一些。
    还有个让你混乱的词汇叫贝氏体铁素体!有的把贝氏体本身叫做贝氏体铁素体,有的把贝氏体中的铁素体叫贝氏体铁素体,本身这个词看着就很混乱,二伯扯个概念:贝氏体也是由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因为C没有能量足够析出(形成温度低),因此这时候的铁素体不是纯的铁素体,是一种C过饱和的铁素体,大家可以想想一下是什么概念。首先它不会是纯的体心立方,因为C过饱和了,其次,C没有析出腐蚀之后你见不到颗粒或黑黑的形貌,再次,均匀腐蚀Fe之后有更多的C留了下来。这样的形貌还能叫铁素体么?
    所以贝氏体中的铁素体应该就是贝氏体形态的铁素体,二伯只叫贝氏体,因为它太符合四不像就叫贝氏体的概念了,C部分析出或者似析出不析出的状态除了叫贝氏体么有别的解释!
    插播一下:现在扯得都是冷却过程中的啊,没有考虑后续回火等工艺。
    值得注意的是,和珠光体的形貌固定不同,贝氏体由于其“大一统”的定义而涵盖了一个较大的范围,因此根据材料原始成分的不同,在形貌上有了很大差异。如果根据温度来定义上、下贝氏体,那么当C和合金成分不一样的时候,同是上贝氏体形貌却不相同,同是下贝氏体也不相同,有没有可能材料A的上贝氏体和材料B的下贝氏体反而形貌相似呢?。。。。所以仅给你一张图让你认一下是上贝氏体还是下贝氏体这种坑可别上当。
    【羽毛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柱状贝氏体、板条状贝氏体、针状贝氏体、片状贝氏体、竹叶状贝氏体、正三角形贝氏体、N形贝氏体、蝴蝶形贝氏体】就问你怎么认?华山之巅比武时有人说了上贝氏体是羽毛状,下贝氏体是针状!那上面紫色字体中的其他形貌你怎么说?你怎么爬上华山的?坐缆车上来的吧。




    建议不要纠结于怎么叫,掌握几个原则:
    1. 看见不像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的一律叫贝氏体,要坚决果断,眼神坚定,神情自若,不容置疑的表情要油然而生,不管内心是多么的恐慌!(有童鞋说还有索氏体屈氏体莱氏体呢,打你丫的,没好好听课吧!)
    2. 但凡碰上有小朋友问这个贝氏体怎么和我见过的贝氏体不一样这种找倒霉的问题时,复制我上面紫色的话,告诉他中国光螃蟹就600多种,别说你吃过几种,你见过几种!?
    3. 按形态形容贝氏体而不是按上、下这种概念性的去形容,因为你看见的就是形态!颗粒状的就叫粒状贝氏体,针的,片的,条的,板的该怎么叫就怎么叫,没错。
    4. 如果想再具体识别或者联系到性能什么的,先看成分和工艺,然后用前面扯得理论推断其形成机理。
    举个例子:羽毛状贝氏体。
    C和Fe共析的过程是开始形核,然后扩展长大,沿一定的方向,最终形成片层状的渗碳体片,参考珠光体的形貌。如果,环境提供的能量不足以长到片层,或者说部分片层的时候,比如温度比珠光体形成温度低,能量就不足了,然后呢,长一半不长了,停止了。是什么结果?看下图中的羽毛。

    从羽毛中间的杆开始向两边生长,长着长着没有能量供给了,停了,形成羽毛状。一句话归纳就是:在低于珠光体形成温度区间由于能量不足而生成的羽毛状贝氏体组织,就是大家总说的上贝氏体组织的一种。。
    看了上面的例子,如果二伯把针状贝氏体形容为这个羽毛只长了杆,连毛都没长齐的时候(因为温度区间更低,能量更少),童鞋们知道怎么形容下贝氏体了吧。
    +关注 私聊
  • luci

    第1楼2017/06/23

    建议中的第一条最管用......

0
    +关注 私聊
  • Kevin

    第2楼2017/06/26

    期待二伯更多精彩作品

0
    +关注 私聊
  • fengyonghe

    第3楼2017/07/04

    在这一节中作者创建的理论没有实验数据支持,有悖于经典理论。一个新理论的确立过程要有科学严谨的论证。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