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老手回家】天问

  • 仗剑少年游
    2017/09/29
  • 私聊

实验室建设

  •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屈原
    若干若干年前,用自己生命在中华民族绚烂文化中留下浓重一笔的屈原曾作《天问》,屈原以《离骚》传世,单看《天问》一文,他应该也算得上是一个科学家。

    欧阳锋心中一寒侧头苦苦思索,但脑中混乱一团,愈要追寻自己是谁,愈是想不明白。须知智力超异之人,有时独自瞑思,常会想到:“我是谁?我在生前是甚么?死后又是甚么?”等等疑问。古来哲人,常致以此自苦。欧阳锋才智卓绝,这些疑问有时亦曾在脑海之中一闪而过,此时连斗三大高手而获胜,而全身经脉忽顺忽逆,心中忽喜忽怒,蓦地里听黄蓉这般说,不禁四顾茫然,喃喃道:“我,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怎么了?”
    对宇宙的探索和思考,对人的思考,其实自古至今,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从文学作品中,都没有停止过。
    大概十年前,我在脑海中臆想过一个概念,就是东方思维和西方思维的区别,以及他们会如何影响和作用于今后科学的发展。
    中华民族三百年以来的积弱迫使我们拼命向西方学习,而西方思维确实建立其了近现代的科学体系,他们对我们现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力应该远远超过了我们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我们现在的强调的“讲科学”已经是偏向采取西方思维。
    我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关于科学,我们似乎要越走越偏,比照金庸先生的文章,东方思维(这里其实主要还是说中国式思维)是全真派的内功心法,而西方思维则类似鸠摩智偷学的少林七十二绝技。灰衣僧劝解鸠摩智,你只知七十二绝技,却不知需要佛法化解,否则自噬其身。
    东方思维强调的是悟、是想;
    西方思维强调的是证、是逻辑;
    简言之,西方思维是线性的,而东方思维是网状的。
    西方思维更侧重微观,东方思维更侧重宏观。
    西方思维强调因果的必然,而东方思维强调的是多因多果,多因一果,多果一因,互为因果,所以体现出“不可知论”的特点。
    两种思维碰撞的典型,不说可能你们也能想到——中西医。
    西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短时间有效;中医强调表里,标本兼治。
    但是使用西方思维去解释中医,就麻烦了,什么道理,说不清楚,反正就是有效。
    都说西医西药更科学,尤其是临床试验如何如何?我并不反对西医西药,但是我只有一个问题,从科学的角度,存在可能在一定时间或增加其他变量以后,药品的副作用会被发现,那么这个时候再说药品曾经经过严格、科学的实验是否正确?
    中医自然也有中医的问题,尤其是附会的地方太多,凡事强调古籍、经典、古方,非要和五行挂钩,人类的智慧是会发展的,如果永远是老祖宗说得对,那么人是不是越活越退化了,最终把中医宣传成“玄学”,适得其反。
    对于西方思维存在的弊端,我只举一个例子——温室效应。
    客观事实是:地球大气层温度升高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我们最常看到的、基本上算得上是官方的解释是: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造成了温室效应,所以地球大气层温度升高;
    但是根据常识,我们知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那么为什么不是由于地球温度升高,造成地球表面的水(含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呢?
    这两个现象是A导致B还是B导致A,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导致了AB?
    人类、科学家们为什么那么笃信自己的逻辑?
    对于宇宙的起源,现在比较公认的是大爆炸学说,我查了一下资料,这是90年前提出来的。
    但是中国古人怎么说的?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如果你把上面的神话传说想象成对宇宙大爆炸的记载或描述,是不是觉得非常奇妙?
    谁能说想象的东西就没有道理?
    西方有诺亚方舟的故事,而中国的神话故事里同样记载了大洪水和人类的逃亡,这是巧合么?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人类经受过若干劫难,无法留下文字记载,若干若干年以后,说起当初宇宙大爆炸,人类是不是会对后代说:当初宇宙混沌一片……然后有了人……然后有了洪水……
    自从人类进入太空以来,就从来没有放弃对外星生命的探索,而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水,看看星体上是否有水或者水的痕迹。
    可是是否有科学家解释过,为什么是水?为什么非要是水?
    难道仅仅因为——地球上的水是生命之源?
    现在地球上的生命体系主要是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氧气、二氧化碳、水构成了最重要的代谢循环,所以找水、找氧气似乎没有问题。
    但是,谁说外星生命不会是碳氢氮体系构成的,它们的生命之源是液氨?或者是硅氢氧体系……
    再看看国外的科幻电影,所有的外星人都有着地球生命的影子,为什么它们有四肢、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要么长得像人,要么长得像虫子,要么长得像海洋生物。
    《星球大战》我初看时觉得非常了不起,在几十年前能做出那样的效果,但是我终究还是失望,武器永远还是枪的样子,并没有根本变化。
    想想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鸠国师的火焰刀,中国人的想象力是不是很了不起?
    所以注重逻辑、尤其是注重已知的东西限制住了西方思维的发展,今后的科学必须站在未知的角度,一个更高的层面,通过想象和推演逼近真相。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方面,东方思维其实是有优势的。
    前几年分形几何很流行,我当时突然就想到“天人合一”四个字上来了,一个人就是一个宇宙,这是不是分形几何的描述方式?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这是不是分形几何的描述方式?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比和重量比与太阳在太阳系中所占的体积比和重量比类似,这是不是分形几何的表述方式?
    设想一下太阳系是某个体系的一个原子,我们体内的某个原子是另外一个体系的太阳系……
    学化学必然要说到电子云,学量子物理必然要说到测不准原理,你拿手机拍摄照片,拍糊了,是物体动了,还是你手抖了,还是都动了?所以为什么认定是核外电子不规则运动,而不是你拍摄的器材在动?如果你站在原子核上拍摄那个电子(此处以氢原子为例),你看到的是乱转的电子,还是如同在地球上看见了月亮?
    牛顿的三大定律和爱因斯塔的相对论都是对科学的步步逼近和修正,内在的根本原因是观察的尺度变了、手段也变了。
    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有感觉,产生了爱情,这里面的“科学”原理在哪里?如果有某种我们看不见的粒子或者信息流在起作用,是不是就能解释了?
    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有没有所谓的前世今生,会不会保存相关的记忆?如果不会,那么众多佛教的公案故事从哪里来,咱们每个人是不是都曾碰到过“似曾相识”的陌生人?我这么说是不是很“唯心”?假如前世今生只是不同的ID登录不同服务器,而灵魂和相关的记忆是云存储的记录,会不会觉得细思恐极?所谓的神是不同区域服务器的管理员……
    看过一篇报道,说数千万年后人类看到的星空与现在大不同,我当时冷冷一笑,凭什么认为人类还能存在数千万年,有人劝我不要这么悲观,我就问他:人类能让原子弹爆炸,但是能让爆炸后的状况复原么?
    是汽车加速的时间短,还是复原刹车的时间短?科学发展也是如此,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一旦跑偏,往往来不及纠正,那时候很可能就是人类灭亡的时刻,武侠小说里的走火入魔,说得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曾仕强曾经点评四大发明的火药,说有人说西方人把火药做成了枪炮,但是中国人却拿火药做了烟花,为什么认为做成枪炮就是对的呢?
    现在的大数据、云计算其实模式更接近东方思维,多维度的认识问题、逼近真相,在相邻数据节点之间,又体现出西方思维的特点,所以今后科学的发展恐怕要很大程度上依赖大数据,将东方思维和西方思维结合起来,或许是更好的出路。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跳出现有的观察尺度展开想象或许能更接近真相(虽然你没法证明)。
    对于我们分析检测人员而言,我们的工作实质其实就是——逼近真相、走近科学。
    整理一下我的几个猜想:
    1.科学家对温室效应的看法有可能是错的;
    2.人类会在较短时间内灭绝,原因是科技发展突然进入一个无法逆转的误区;
    3.存在外星生命,有比我们高级的,也有比我们低级的,但是它们生存不依赖于氧气和水;
    4.粒子无限可分;
    5.存在某种信息流;
    6.宇宙由类似分形几何的原理构造而成;
    7.中医最终被证明有效;
    8.爱因斯塔的相对论被证明是错误的。
  • 该帖子已被管理者-qianguiyun1设置为精华,下面是奖励记录:加20积分,加5声望
    +关注 私聊
  • 二头

    第1楼2017/09/29

    哇塞哇塞!我喜欢!

0
    +关注 私聊
  • zyl3367898

    第2楼2017/09/29

    应助达人

    奇闻,真是拓宽思路,

1
    +关注 私聊
  • zyl3367898

    第3楼2017/09/29

    应助达人

    奇闻,真是拓宽思路,

0
    +关注 私聊
  • abcpgf

    第4楼2017/09/29

    应助达人

    怪才怪才。

0
    +关注 私聊
  • 大水怪

    第5楼2017/09/29

    很深奥啊,好文啊

0
    +关注 私聊
  • xuzhiyou

    第6楼2017/09/29

    怪才,怪才,奇才,奇才

0
    +关注 私聊
  • sixingxing

    第7楼2017/09/29

    深度好文!!!

0
    +关注 私聊
  • 仗剑少年游

    第8楼2017/09/29

    赶工,忘写了一些内容。
    为什么甜是甜?苦是苦?臭是臭?这些是事物真实的属性,还是我们对他们的定义?
    通常甜的是安全的,苦的臭的是危险的?
    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通过味觉和嗅觉就能感知危险,那么这些所谓的本能是否说明记忆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固化下来,一代代传递下去?

0
    +关注 私聊
  • qianguiyun1

    第9楼2017/09/29

    应助达人

    值得学习!

0
    +关注 私聊
  • Kevin

    第10楼2017/09/29

    这篇原创不一般 科学?文学?哲学?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