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计量性与未来制造业

仪器检定/校准/计量

  • 航空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计量与校准技术重点实验室 梁志国 周自力 熊昌友


    1 概述

    关于未来,一直都是未来学有关的事情,而关于未来工业的发展,在当今世界上却变成了现实规划与行动。率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面向未来的德国工业4.0,它希望通过信息通讯手段,借助网络空间和实际的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技术方式,将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被誉为引领未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人们将其称为继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由于它被认为是信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融合,也被称为最后一次工业革命。

    此后,各国纷纷推出自己的面向未来的工业发展战略,比较著名的有“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科技工业联盟”、“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


    …… ……



    计量性设计

    4.1设计原则

    文献已经给出了计量性设计的定义,可以认为,计量性设计的实质是量值保障方式的技术设计。实际上,任何产品中,可定量表征的量值特性均应该能够通过计量校准手段进行校准和溯源。计量性设计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表征产品质量特性的全部量值的计量校准在物理上和工程上均可实现;包括响应特性可激励和记录,固有特性可测量与评估。必要情况下,每一项参数量值均可单独或与其它参量联合计量校准。

    2)计量性设计的理念是在量值能够保证的前提下,将计量校准的工作量降为最小;即同时体现计量校准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这包括对实际产品使用性能无影响的量值参数可以免除校准;已经被其它技术手段确保的量值参数可以不进行额外的计量校准;在使用过程中基本没有变化或变化可以忽略的量值参数可以只进行首次校准,后续不必进行额外校准。所有判断均应有实验验证作为支撑。

    最理想的情况是不用进行计量校准就能确保量值在要求范围之内。有人将其称为不需要计量校准,实际上是计量校准行为已经渗透到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成为产品本身的一部分,与产品无法分离与割裂。而不是不再需要计量校准工作。

    3)计量性设计需要兼顾效率、成本、可行性、实用性。

    4.2阶段目标

    尽管每一个产品,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使用不同的手段,都可以进行涉及其性能和质量的量值保证,但是,其量值保证难度、成本、效率可能具有巨大差异。

    因而,产品的计量性设计,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制造过程中的量值保证的最优化设计以及使用过程中量值溯源的最优化设计两部分工作。本意都是用最少的外部计量资源,进行最全面的量值保证。从时机上看,应当从产品概念形成阶段即予以考虑,在产品的技术设计论证阶段,同时要考虑其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性设计问题,包括方法与技术可行性、经济成本可行性、时间成本可行性、使用要求可行性、人员要求可行性、操作过程的简捷性等等。否则,一旦未考虑计量性设计的产品设计完毕,很多性能指标可能不再具有被计量的可能性,因而也就丧失了计量性,导致这部分性能指标在后续的产品寿命过程中无法进行计量保障。尽管能够从技术上执行计量保障,但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人员素质要求等,都会导致不具有的可行性。

    1)计量性设计在产品论证阶段的作用是提出产品的核心指标的计量性要求。该要求主要体现出产品使用维护阶段计量校准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2)计量性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的作用是提出后期使用过程中产品的核心指标的计量保证技术方案。该要求主要体现出产品使用维护阶段计量校准的充分性、必要性、经济性、可行性。

    3)计量性设计在产品工程研制阶段的作用是产品计量保证设计方案在工程上的实施、优化和调整,以确保其有效性与可行性。

    4)计量性设计在产品试验阶段的作用是确定后期使用维护过程中的计量保障参量具有充分性和必要性,并对计量保障方式进行迭代优化,寻找出最佳计量保证方式。

    产品在试验阶段的计量性设计,即是以完全的使用条件模拟的方式,对各种可能的恶劣环境及使用条件下,产品的全部性能参量的最优计量溯源方式与方法的探索与寻优。最终,迭代提炼出最简单、经济、高效的方式方法,对涉及到产品计量特性的量值稳定性要求予以确保。经过该阶段的计量性试验后,将对于产品的全部性能参量进行分类,分别确定出:

    ① 对使用性能和功能没有影响的质量型参量;

    ② 最稳定。只需要制造加工即能够保证要求,无需后续计量校准即可以确保的参量;

    ③ 条件稳定。只要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使用、便无需后续计量校准即可确保的参量;

    ④ 需要在后续使用中进行周期性计量校准才可以确保的量值。

    并将试验阶段获得的结论和提炼出的方法,推广应用到后续产品的使用维护过程中。并且将使用过程中的计量性设计目标、方案和流程,主要针对最后一种类别的量值的计量校准中。

    5)计量性设计在生产阶段的作用,是保证生产出合格产品。其主要是通过量值控制手段保障产品的质量特性,特别是包含使用性能的计量特性。

    在产品出厂以前的生产制造阶段,最佳的计量性设计方案,是以最为简捷高效的方式方法,进行制造过程中的量值过程控制,并在线溯源。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无需再进行计量检验就能保证全部符合预计的设计要求,即始终在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产品在生产阶段的计量性设计,即是以最简单、经济、高效的方式,对涉及到产品质量的量值控制要求予以确保。包括产品与工件的数字化模型描述与处理,各种加工条件量值和环境条件量值的在线监测与控制,机床加工的自动化控制及在线溯源等等。经过该阶段的计量性设计,理想情况下,可以将计量溯源和量值质量控制等完全融人生产制造过程,与生产制造融为一体,将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无需再进行检验和计量校准就能确保质量合格,从而为高效率、全自动化的智能生产创造基础。

    6)计量性设计在使用阶段的作用是保障产品的实用性能参量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便能发挥出最佳效能。其主要是通过量值确定与判定,确保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计量特性在规定的范围内。

    在产品投入使用后的应用阶段,最佳的计量性设计方案是以最为简捷高效的方式方法进行特征量值的自动化校准,即保证产品的易变性能一直在规定范围内。

    产品在使用阶段的计量性设计,即是在完全的使用条件下,以最简单、经济、高效的方式(最好是全自动化方式),对涉及到产品使用性能的重要计量特性的量值要求予以确保和溯源。从完备性方面讲,需要对涉及到产品使用性能指标的全部计量特性均能进行计量校准,但是,其主要关注目标是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计量校准才能确保的量值。如上述试验阶段提到的第③类量值。最理想的产品设计方案是无需使用产品中的外在计量校准也能始终保持其使用功能和性能,显然,要达到该目标,并非不需要计量校准,而是需要使用嵌入式计量方式、量子化计量标准、远程计量校准等方式进行量值保证,只是不需要额外的人工计量校准而已。

    4.3共性要求

    通常,产品全寿命过程划分为:①产品论证阶段;②方案设计阶段;③工程研制阶段;④试验定型阶段;⑤生产阶段;⑥使用阶段;⑦报废阶段。共7 个阶段。

    产品全寿命计量保障涉及的部门和单位,包括与产品全寿命计量工作负有相关责任的管理部门,以及:①产品论证部门;②承研承制单位;③试验单位;④使用单位;⑤采购部门;⑥计量保障单位;⑦维修保障单位等。共7 个部门和单位。

    产品的计量性设计是分阶段的,在其全寿命周期的每一阶段均有其不同的目标要求,其共性要素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 产品的计量描述;

    2) 产品全量值的溯源链构建;

    3) 产品全量值的计量完整性;

    4 )产品计量的标准器具;

    5 )产品与计量标准器的交互连接;

    6) 产品不同量值的时序与同步;

    7) 产品的溯源方式;

    8) 产品量值的校准方式;

    9) 产品的溯源形式;

    10)产品的溯源时间;

    11)产品计量的人员要求;

    12)产品计量的校准环境;

    13)产品计量的校准法规;

    14)产品的计量保障性分析。

    完整的考虑了上述要素的计量性设计,将使得生产制造的产品质量有最可靠的定量保证,并且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其量值性能的计量保障实施过程能够高效顺利完成。

    +关注 私聊
  • 刘彦刚

    第1楼2018/09/17

    应助达人

    计量性设计与未来工业
    针对未来工业中的加工制造业,人们有很多愿景和标志性特征,归纳起来,其主要部分有:
    1)智能制造。其核心体现是,人们定义和表述被制造的产品不是用一些简单的几何特征值尺寸,而是以数字化的数学物理模型全面表征。相应的,进行高效自动化制造和处理,快速获得合格产品。一些工艺优化、原材料筛选寻优、成分配比寻优等繁重复杂的工作,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制造系统自主完成,无需人工干预。
    2)网络化制造。其核心体现是,以明确的数学物理模型表征的产品设计要求,借助于互联网可以远程快速传递,并可以与智能制造设备实行联动,直接在智能制造设备上,异地、远程、瞬间完成制造。产品全产业链中不同的工厂构成网络化制造能力集群,通过信息网络,以并行制造方式快速完成各自的产品部件制造,以达到高效制造任意产品的效果。
    3)增材制造。以3D打印为标志的增材制造技术,代表着未来制造的主流方向之一,其核心体现是,借助于增材制造方式,人们可以高效自动化完成具有任意复杂的内外部结构的任何产品,而不像其它减材制造方式,只能进行外部形貌结构的加工制造,很难涉及内部形貌与结构的加工制造。实际上,未来制造业的理想愿景是实现任意制造。即,人们可以高效自动化地制造出任意能够想象出来的复杂产品以及想象不出来的复杂产品。
    2010年到现在,人们已经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许多物品,其中包括汽车、飞机、火箭、人造肝脏组织、心脏、胚胎肝细胞、骨骼、牙齿、血管、手枪、房屋、比基尼、巧克力等等。3D打印的常用材料有许多,其中包括铝、不镑钢、钛合金等金属材料,以及尼龙、尼龙玻纤、橡胶等有机合成材料,还有石膏和镀银、镀金类无机矿物材料。其常用材料、打印类型和累积技术如表2所示。

0
    +关注 私聊
  • 刘彦刚

    第2楼2018/09/17

    应助达人

    3D打印的基本设计流程是:首先,通过建模软件对被打印的物体进行数学物理建模,获得表述模型结果的模型文件;然后,再将建成的以模型文件方式表述的三维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面,即模型切片,从而传输给3D打印机逐层打印;最后,执行打印获得所需物体。

    3D打印机内装的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包括塑料、陶瓷、金属、砂石粉末等不同的打印材料。与计算机连接后,通过计算机控制3D打印机把“打印材料”层层堆叠、固化,并最终把计算机上模型文件方式表述的三维模型变成实物。

    由此可见,制造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制造业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制造业将成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未来制造业的商业模式,不仅仅是软硬件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而是以解决顾客问题为主,通过提供各种服务获取附加价值,即软性制造。

    具备信息功能的产品和系统将成为未来硬件产品的核心,这意味着体现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小批量不同产品的批量定购制造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潮流。制造业需要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拓展更多、更快、更丰富、更完整的服务,提出更优良、更简洁、更完美、更经济的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群体的任意个性化需求,走“软性制造+个性化定制”道路。

    未来制造业的上述特征,给计量测试行业的生存及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其中,智能制造带来的是以数学物理模型对被制造的产品的全面表征,而计量测试面对这一变化将如何适应?人们应该计量校准这些产品的哪些量值?如何定义?及如何实施?而所实施的计量校准是否已经足够?是否能够与表征被制造产品的数学物理模型相对照和相一致?具有恒定不变的流程和规范特质的计量校准,是否能适应以模型参量随时处于变化状态为特征的条件制造、柔性制造和智能制造?

    网络化制造,带来的是空间上的挑战,除了仍然是以数学物理模型表征被制造产品所带来的挑战外,这些产品在全产业链中是相互关联的。异地同时在不同制造装备上制造出来的产品与部件,其各自的生产条件、环境条件等皆有不同。如何保证它们能够在相同的环境与使用条件下的统一与一致?如何体现出计量校准的统一、一致、效率、实时性、完备性与可靠性?

    以3D打印为首的增材制造,对计量校准的挑战最大。由于可以单次制造出几乎任意产品,因而,对于那些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封闭式或遮挡式产品结构,在加工完成后,其内部结构量值将很难再进行计量校准,即使进行计量校准,其工作量将极大、难度巨大、效率极低,并且实时性很差,导致以目前常见的计量校准手段,均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既然制造业信息化是其主流,可以实现产品、零部件、原材料信息确定与获取的计量测试,将成为未来产业的基础与核心,计量测试如何介入未来产业,产业计量应如何开展,便成为人们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进行阐述,计量校准的实质都是量值的确定和量值管理。以产业发展为目标和导向的工业计量或产业计量,其计量校准的实质应为涉及产品质量的量值控制、量值确定、量值管理。任何一项产品在其全寿命周期中,其自身的量值控制、确定和管理的难易程度,并非一成不变。为达到有效的量值控制、确定和管理的最终目的,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效益、成本,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性设计是一种方式,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寻找最佳时机、最佳手段、最高效率的完成产品量值的确定、管理和控制。进而适应未来制造业的新发展,并能在任何条件下、任何技术状态下,均保证产品的技术质量。

    针对智能制造模式,人们应加强智能化计量校准的基础研究,对应于产品表征的模型化和数字化,加强模型化和数字化测量原理、方法的研究。推进各种间接测量理论与方法研究,以便能从直接测量获得的量值数据中抽象出具有最优意义的模型参量值,并与产品的表征参量一一对应,为提升与控制产品质量提供手段和评价依据。

    针对网络化制造模式,应加强网络化计量校准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加强远程计量校准研究,以嵌入式、量子化、无线传输等多种方式和形式,实现异地远程的量值传递与溯源,寻求统一和一致。用以应对网络化制造所带来的计量校准问题。以提升和保证产品全寿命周期的量值质量。

    针对以3D 打印为主导特征的增材制造模式,应加强3D打印机等制造设备的量值控制、确定与管理研究。针对挤压、线堆积、颗粒堆积、粉末喷涂、层压、光聚合凝结成型等不同原理的打印方式,分别开展量值控制、保障与校准研究,从源头做起,从制造加工和成型的过程量值确定与控制入手,最终保证产品的量值质量。让计量校准渗透和融合到生产制造过程之中,使得产品一旦加工完毕,就能自然符合预期要求,不必再进行额外的计量校准工作,也能保证产品质量。

    由此可见,数字化、模型化计量校准理论、方法和技术是应对未来工业制造的能力基础,围绕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性设计是高效质量保证的基石,而智能化、网络化、远程实时的量值传递与计量校准是未来产业计量的主流发展方向。产品计量性设计与实施在未来产业计量中的地位与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0
    +关注 私聊
  • 刘彦刚

    第3楼2018/09/17

    应助达人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已露端倪,各主要工业强国均在大力推进,强大的产业信息化需求,将使得计量测试在未来制造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围绕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制造、柔性制造、增材制造等未来制造模式,对其产品的全寿命计量性设计所需的理论、方法、技术,进行先期探索研究,将直接体现计量测试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推进、基础性作用,可以展现计量性设计的特殊意义与价值。在不太遥远的将来,人们会发现,在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没有产品计量性设计的制造业将寸步难行,任何有关计量性设计和实践的研究、探索、准备活动都是必要的和非常值得的,特别是在工业界和计量测试行业。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