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不完善粒测定好烦忧
有人认为,小麦不完善粒的测定,不属于花样滑冰高难度动作,既不用化学试剂,也不用大型仪器,就是小儿科的把戏。但实际情况,还真不是这样。俗话说的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就像74岁陆游老先生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6月份做了一次小麦不完善粒测定,分享给大家,体会一下里面的转山转水转佛塔。
做不完善粒测定,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不完善粒,不能雾里看花,烟笼寒水月笼沙。小麦不完善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和生霉粒;病斑粒又包括黑胚粒和赤霉病粒;判断是不是不完善粒,对于虫蚀粒、病斑粒和破损粒,只有伤及胚或胚乳,才能算不完善粒。必须心无旁骛,不为风动、不为幡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才可以把这些麦粒辨认清楚,粒粒皆辛苦啊,太耗费元神了。
当年火烧赤壁,周郎给曹操用了连环计,小麦不完善粒测定也是这样,是个连环套,测定不完善粒,要先测定小麦杂质。称取500.0克小麦,上层筛选择孔径4.5毫米,下层筛选择孔径1.5毫米,把小麦放进上层筛,固定在电动筛选器上,然后开始播放西游记里比丘国柳林坡孙悟空正转三圈倒转三圈的画面,让电动筛选器正转一分钟倒转一分钟,转的人头晕啊。把上层筛和底盘里的杂质收集起来,进行称量,就是大样杂质。然后再从下层筛里称取50.00克小麦,倒入分析盘中,用放大镜挑选出杂质,进行称量,就是小样杂质。大样杂质和小样杂质加起来,称为小麦杂质。
测定完让人眼疼的杂质,才可以测定不完善粒。从下层筛里称取50.00克小麦,倒入分析盘或白纸上,一手拿放大镜,一手拿小钢镊,用镊子夹起可疑麦粒,用聚精会神、明察秋毫的期待眼神,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仔细琢磨分辨它是什么粒,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生霉粒、黑胚粒还是赤霉病粒,是不是伤及胚或胚乳了。特别是虫蚀粒和破损粒,病斑粒和生霉粒,生霉粒和赤霉病粒,不容易区分,让你忍不住想起那英的歌: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麦粒,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把挑选出的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生霉粒、黑胚粒和赤霉病粒,分别放入不同的小纸杯,在天平上进行称量。除去杂质含量,代入公式,计算出不完善粒含量,再填写密密麻麻的原始记录。这一套操作流程做下来,会感到诸葛亮的《出师表》是那么贴切,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