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400-2007的混标

气质联用(GCMS)

  •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400-2007中 附录B 挥发性有机物测定 中看到精密度的要求中是用苯、甲苯、乙酸丁酯、乙苯、对间二甲苯、苯乙烯、邻二甲苯、十一烷、二氯苯做的,那做标准曲线的混标是不是用这10种混标?另外标准系列是用标气制备曲线系列的,能不能不按标准直接用标液加到吸附管中制备曲线系列?
    +关注 私聊
  • 未来工程师

    第1楼2021/01/29

    应助达人

    我们用的就这些标准气体,但是明确肯定是一部分了,会有很多未知的峰。 买的都是标准气体进行热脱附,溶液我们也试过,和气体有明显差异,所以还是买气体

0
    +关注 私聊
  • m3240780

    第2楼2021/01/29

    是买校准系列的各个浓度标准气体做曲线吗?那怎么制备各个浓度点的吸附管?

    未来工程师(v3214185) 发表:我们用的就这些标准气体,但是明确肯定是一部分了,会有很多未知的峰。 买的都是标准气体进行热脱附,溶液我们也试过,和气体有明显差异,所以还是买气体

0
    +关注 私聊
  • 未来工程师

    第3楼2021/01/29

    应助达人

    我们用内标单点法,不做曲线,每次还要做空白

    m3240780(m3240780) 发表:是买校准系列的各个浓度标准气体做曲线吗?那怎么制备各个浓度点的吸附管?

0
    +关注 私聊
  • langyabeilei

    第4楼2021/02/01

    应助达人

    我认为监测的角度来看,精密度选定的这几个化合物不代表标准中所要求的挥发性有机物总称,从乘客安全角度来说就会有不安全因素存在,因为现在车内饰现在所使用的化学品更新换代,因此最后定性的时候需要对相应比较大而且不再精确度所列内的化合物关注,其次用液体标打入吸附管然后绘制标准曲线定性定量我觉得也未尝不可。

0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