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蓝法(请教大佬们一些问题)

  • pengf_huo灬
    2022/03/21
  • 私聊

水质检测

  •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蓝法 (GB/T 16489-1996)

    1. 采用“酸化-吹气-吸收法”和“酸化-蒸馏-吸收法“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将硫化物转换成硫化氢气体,然后收集硫化氢气体,进行测定是嘛?

    2. 我们是自己配置的硫化物溶液用于实验,配置如下:在1升自来水中只加入1.35克九水硫化钠2克碳酸氢钠(pH大概是9-10之间),不再加其他药品,而且通入氮气去除 水中的氧气。在检测前,会再用0.22 μm的滤膜过滤水样,然后和做标线一样的步骤测硫化物(即没有进行“酸化-吹气-吸收法”和“酸化-蒸馏-吸收法“预处理)。这样的话,是否可以呢?

    3. 我们这样检测后,发现测得的硫化物浓度总是比预想配置的浓度高。如果硫化物有逸出的话,那也可能是测得的浓度更低才对啊。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4. 所以想再请教下大佬们我的硫化物标线是不是有问题呢? 曲线①: y = 0.0033 + 0.0181x (r=0.9997);曲线②: y = 0.0068 + 0.174x (r=0.9996)。
    +关注 私聊
  • mingxiaoyan

    第1楼2022/03/21

    1.方法原理就是将样品中的硫化物经酸化、加热氮吹或蒸馏后,产生的硫化氢用特定溶液吸收后测定

0
    +关注 私聊
  • mingxiaoyan

    第2楼2022/03/21

    2. 我们是自己配置的硫化物溶液用于实验,配置如下:在1升自来水中只加入1.35克九水硫化钠和2克碳酸氢钠(pH大概是9-10之间),不再加其他药品,而且通入氮气去除 水中的氧气。在检测前,会再用0.22 μm的滤膜过滤水样,然后和做标线一样的步骤测硫化物(即没有进行“酸化-吹气-吸收法”和“酸化-蒸馏-吸收法“预处理)。这样的话,是否可以呢?
    不可行,楼主的体系是碱性环境不会有硫化氢存在,再者氮吹无法除氧气

0
    +关注 私聊
  • mingxiaoyan

    第3楼2022/03/21

    4. 所以想再请教下大佬们我的硫化物标线是不是有问题呢? 曲线①: y = 0.0033 + 0.0181x (r=0.9997);曲线②: y = 0.0068 + 0.074x (r=0.9996)。
    单纯看标线的线性非常好,不过第二条的斜率太大了

0
    +关注 私聊
  • ztyzb

    第4楼2022/03/21

    应助达人

    1. 采用“酸化-吹气-吸收法”和“酸化-蒸馏-吸收法“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将硫化物转换成硫化氢气体,然后收集硫化氢气体,进行测定是嘛?
    是的。
    2. 我们是自己配置的硫化物溶液用于实验,配置如下:在1升自来水中只加入1.35克九水硫化钠2克碳酸氢钠(pH大概是9-10之间),不再加其他药品,而且通入氮气去除 水中的氧气。在检测前,会再用0.22 μm的滤膜过滤水样,然后和做标线一样的步骤测硫化物(即没有进行“酸化-吹气-吸收法”和“酸化-蒸馏-吸收法“预处理)。这样的话,是否可以呢?
    楼主这是配制的质控样吗?硫化物浓度理论值为1.35*32/240/1L=180mg/L?肯定是不合理的,本身硫化钠纯度就是个问题。参照GB/T 16489-1996,硫化物标准品需要滴定后确定最终准确浓度,如下图。

    3. 我们这样检测后,发现测得的硫化物浓度总是比预想配置的浓度高。如果硫化物有逸出的话,那也可能是测得的浓度更低才对啊。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楼主,这个首先要保证楼主标曲和内控样是准确的,不然不好评定被测结果。

    4. 所以想再请教下大佬们我的硫化物标线是不是有问题呢? 曲线①: y = 0.0033 + 0.0181x (r=0.9997);曲线②: y = 0.0068 + 0.074x (r=0.9996)。

    高浓度曲线
    低浓度曲线
    楼主曲线斜率整体偏高不少,通过有证标准物质查找下原因,线性好说明存在的原因为系统误差。

0
    +关注 私聊
  • pengf_huo灬

    第5楼2022/03/21

    打错了,第二个是y = 0.0068 + 0.174x (r=0.9996)

    mingxiaoyan(mingxiaoyan) 发表:4. 所以想再请教下大佬们我的硫化物标线是不是有问题呢? 曲线①: y = 0.0033 + 0.0181x (r=0.9997);曲线②: y = 0.0068 + 0.074x (r=0.9996)。
    单纯看标线的线性非常好,不过第二条的斜率太大了

0
    +关注 私聊
  • pengf_huo灬

    第6楼2022/03/21

    我们这样是类比作标线的操作,测得就是硫化物本身,不是硫化氢

    mingxiaoyan(mingxiaoyan) 发表:2. 我们是自己配置的硫化物溶液用于实验,配置如下:在1升自来水中只加入1.35克九水硫化钠和2克碳酸氢钠(pH大概是9-10之间),不再加其他药品,而且通入氮气去除 水中的氧气。在检测前,会再用0.22 μm的滤膜过滤水样,然后和做标线一样的步骤测硫化物(即没有进行“酸化-吹气-吸收法”和“酸化-蒸馏-吸收法“预处理)。这样的话,是否可以呢?
    不可行,楼主的体系是碱性环境不会有硫化氢存在,再者氮吹无法除氧气

0
    +关注 私聊
  • pengf_huo灬

    第7楼2022/03/21

    2.和3. 不是质控,我们就是为了配置浓度为180 mg/L的硫化物溶液。按照理论的计算量投加的九水硫化钠,但是测出的值不符合理论值。
    4. 之前写的曲线②手误了,实际上: y = 0.0068 + 0.174x (r=0.9996)。您所说的曲线斜率整体偏高不少是怎么判断的呢,我用的是水和废水检测方法第四版(标准点浓度 分别是0,10,20,40,60,80,100 μg/L),和GB/T 16489-1996以及征求意见稿的标曲浓度不太一样。
    还有就是,您所说的系统误差是什么意思呢?是标液存在问题吗?

    ztyzb(zxz19900120) 发表:1. 采用“酸化-吹气-吸收法”和“酸化-蒸馏-吸收法“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将硫化物转换成硫化氢气体,然后收集硫化氢气体,进行测定是嘛?
    是的。
    2. 我们是自己配置的硫化物溶液用于实验,配置如下:在1升自来水中只加入1.35克九水硫化钠2克碳酸氢钠(pH大概是9-10之间),不再加其他药品,而且通入氮气去除 水中的氧气。在检测前,会再用0.22 μm的滤膜过滤水样,然后和做标线一样的步骤测硫化物(即没有进行“酸化-吹气-吸收法”和“酸化-蒸馏-吸收法“预处理)。这样的话,是否可以呢?
    楼主这是配制的质控样吗?硫化物浓度理论值为1.35*32/240/1L=180mg/L?肯定是不合理的,本身硫化钠纯度就是个问题。参照GB/T 16489-1996,硫化物标准品需要滴定后确定最终准确浓度,如下图。

    3. 我们这样检测后,发现测得的硫化物浓度总是比预想配置的浓度高。如果硫化物有逸出的话,那也可能是测得的浓度更低才对啊。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楼主,这个首先要保证楼主标曲和内控样是准确的,不然不好评定被测结果。

    4. 所以想再请教下大佬们我的硫化物标线是不是有问题呢? 曲线①: y = 0.0033 + 0.0181x (r=0.9997);曲线②: y = 0.0068 + 0.074x (r=0.9996)。

    高浓度曲线
    低浓度曲线
    楼主曲线斜率整体偏高不少,通过有证标准物质查找下原因,线性好说明存在的原因为系统误差。

0
1
    +关注 私聊
  • ztyzb

    第9楼2022/03/21

    应助达人

    那我就明白了,本身你自己用硫化钠九水配制的就不能用来做质控,因为有两种确定浓度的思路:1、滴定;2、有证标准溶液和标准物质共同定量;当然和好多家实验室比对定量准确度还是有差距的。
    关于最后一点HJ 1226-2021新的硫化物标准已经实施了,细节好多改动,附件是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楼主提及的两个标准至少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不能用了。

    pengf_huo灬(Ins_49abe7fc) 发表:2.和3. 不是质控,我们就是为了配置浓度为180 mg/L的硫化物溶液。按照理论的计算量投加的九水硫化钠,但是测出的值不符合理论值。
    4. 之前写的曲线②手误了,实际上: y = 0.0068 + 0.174x (r=0.9996)。您所说的曲线斜率整体偏高不少是怎么判断的呢,我用的是水和废水检测方法第四版(标准点浓度 分别是0,10,20,40,60,80,100 μg/L),和GB/T 16489-1996以及征求意见稿的标曲浓度不太一样。
    还有就是,您所说的系统误差是什么意思呢?是标液存在问题吗?

0
    +关注 私聊
  • pengf_huo灬

    第10楼2022/03/21

    我还是不明白,我按照理论值加入的九水硫化钠,为什么测出的值和实际值会查个三四十mg/L呢。

    ztyzb(zxz19900120) 发表: 那我就明白了,本身你自己用硫化钠九水配制的就不能用来做质控,因为有两种确定浓度的思路:1、滴定;2、有证标准溶液和标准物质共同定量;当然和好多家实验室比对定量准确度还是有差距的。
    关于最后一点HJ 1226-2021新的硫化物标准已经实施了,细节好多改动,附件是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楼主提及的两个标准至少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不能用了。

0
查看更多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