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有关红外基础知识

红外光谱(IR)

  • 推荐网站:
    清华大学教学软件
    http://met.fzu.edu.cn/etconline/08/09/001/01/00001/5_zi/5_7.htm
    沈阳药科大学精品课件:5份
    http://www1.syphu.edu.cn/fenxi/course.asp
    我个人认为资料不错,推荐给大家.
    等待以后编辑.
  • 该帖子已被管理者-论坛管理员设置为精华,下面是奖励记录:加5积分,加5声望
0
    +关注 私聊
  • 第2楼2004/12/02

    欢迎大家一起充实这个帖子,发现好的文章及时共享,我希望这个分论坛越办越好!人气越来越旺!!

0
    +关注 私聊
  • 第3楼2004/12/03

    大家可以在资料中心分析测试标准中下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通则

0
    +关注 私聊
  • 第4楼2004/12/04

    shangdb 发表:推荐有用网站,可以查红外谱图呀。其他有待大家开发。
    http://www.chemexper.com/

0
0
    +关注 私聊
  • 第6楼2004/12/06

    http://www.lnpu.edu.cn/keyanxueshu/shiyanzhuangbei/shsys/index.htm
    来自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原抚顺石油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一些仪器资料
    http://www.chem.pku.edu.cn/analcenter/apparatus_intro.htm#03
    来自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仪器分析信息
    http://www.anacen.dicp.ac.cn/ms_ftir_1.htm
    来自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现代分析中心的信息

0
    +关注 私聊
  • 第7楼2004/12/06

    tianjw [经验值:.5] 发表于2004-12-6 14:41:00 [合集] [回复] [引用] [维护]




    红外谱图解析基础知识

    (一)、基团频率区和指纹区
    1、基团频率区
    中红外光谱区可分成4000 cm-1 ~1300(1800) cm-1和1800 (1300 ) cm-1 ~ 600 cm-1两个区域。最有分析价值的基团频率在4000 cm-1 ~ 1300 cm-1 之间,这一区域称为基团频率区、官能团区或特征区。区内的峰是由伸缩振动产生的吸收带,比较稀疏,容易辨认,常用于鉴定官能团。
    在1800 cm-1 (1300 cm-1 )~600 cm-1 区域内,除单键的伸缩振动外,还有因变形振动产生的谱带。这种振动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与整个分子的结构有关。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差异,并显示出分子特征。这种情况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因此称为指纹区。指纹区对于指认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很有帮助,而且可以作为化合物存在某种基团的旁证。

    基团频率区可分为三个区域:
    (1)4000 ~2500 cm-1 X-H伸缩振动区,X可以是O、N、C或S等原子。
    O-H基的伸缩振动出现在3650 ~3200 cm-1 范围内,它可以作为判断有无醇类、酚类和有机酸类的重要依据。
    当醇和酚溶于非极性溶剂(如CCl4),浓度于0.01mol. dm-3时,在3650 ~3580 cm-1 处出现游离O-H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形尖锐,且没有其它吸收峰干扰,易于识别。当试样浓度增加时,羟基化合物产生缔合现象,O-H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位移,在3400 ~3200 cm-1 出现一个宽而强的吸收峰。
    胺和酰胺的N-H伸缩振动也出现在3500~3100 cm-1 ,因此,可能会对O-H伸缩振动有干扰。
    C-H的伸缩振动可分为饱和和不饱和的两种。
    饱和的C-H伸缩振动出现在3000 cm-1以下,约3000~2800 cm-1 ,取代基对它们影响很小。如-CH3 基的伸缩吸收出现在2960 cm-1和2876 cm-1附近;R2CH2基的吸收在2930 cm-1 和2850 cm-1附近;R3CH基的吸收基出现在2890 cm-1 附近,但强度很弱。
    不饱和的C-H伸缩振动出现在3000 cm-1以上,以此来判别化合物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的C-H键。
    苯环的C-H键伸缩振动出现在3030 cm-1附近,它的特征是强度比饱和的C-H浆键稍弱,但谱带比较尖锐。
    不饱和的双键=C-H的吸收出现在3010~3040 cm-1范围内,末端= CH2的吸收出现在3085 cm-1附近。
    叁键ºCH上的C-H伸缩振动出现在更高的区域(3300 cm-1 )附近。
    (2)2500~1900 为叁键和累积双键区。
    主要包括-CºC、 -CºN等叁键的伸缩振动,以及-C =C=C、-C=C=O等累积双键的不对称性伸缩振动。
    对于炔烃类化合物,可以分成R-CºCH和R¢-C ºC-R两种类型。
    R-CºCH的伸缩振动出现在2100~2140 cm-1附近;
    R¢-C ºC-R出现在2190~2260 cm-1附近;
    R-C ºC-R分子是对称,则为非红外活性。
    -C ºN 基的伸缩振动在非共轭的情况下出现2240~2260 cm-1附近。当与不饱和键或芳香核共轭时,该峰位移到2220~2230 cm-1附近。若分子中含有C、H、N原子, -C ºN基吸收比较强而尖锐。若分子中含有O原子,且O原子离-C ºN基越近, -C ºN基的吸收越弱,甚至观察不到。
    (3)1900~1200 cm-1为双键伸缩振动区
    该区域重要包括三种伸缩振动:
    ① C=O伸缩振动出现在1900~1650 cm-1 ,是红外光谱中 特征的且往往是最强的吸收,以此很容易判断酮类、醛类、酸类、酯类以及酸酐等有机化合物。酸酐的羰基吸收带由于振动耦合而呈现双峰。
    ② C=C伸缩振动。烯烃 的C=C伸缩振动出现在1680~1620cm-1 ,一般很弱。单核芳烃的C=C伸缩振动出现在 1600 cm-1和1500 cm-1附近,有两个峰,这是芳环的骨 架结构,用于确认有无芳核的存在。
    ③ 苯的衍生物的泛频谱带,出现在2000~1650 cm-1范围, 是C-H面外和C=C面内变形振动的泛频吸收,虽然强度很弱,但它们的吸收面貌在表征芳核取代类型上有 一定的作用。
    2、指纹区
    (1)1800(1300) cm-1 ~ 900 cm-1区域是C-O、C-N、C-F、C-P、C-S、 P-O、Si-O等单键的伸缩振动和C=S、S=O、P=O等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
    其中»1375 cm-1的谱带为甲基的dC-H对称弯曲振动,对识别甲基十分有用,C-O的伸缩振动在1300~1000 cm-1 ,是该区域最强的峰,也较易识别。
    (2)900 ~ 650 cm-1区域的某些吸收峰可用来确认化合物的顺反构型。
    利用上区域中苯环的C-H面外变形振动吸收峰和2000~ 1667cm-1区域苯的倍频或组合频吸收峰,可以共同配合确定苯环的取代类型。下图为不同的苯环取代类型在2000~ 1667cm-1和900~600cm-1区域的光谱。
    (二)、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基团频率主要是由基团中原子的质量和原子间的化学键力常数决定。分子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对它都有影响,因而同样的基团在不同的分子和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基团频率可能会有一个较大的范围。因此了解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对解析红外光谱和推断分子结构都十分有用。
    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1. 电子效应
    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中介效应,它们都是由于化学键的电子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1)诱导效应(I 效应)
    由于取代基具有不同的电负性,通过静电诱导作用,引起分子中电子分布的变化。从而改变了键力常数,使基团的特征频率发生了位移。
    例如,一般电负性大的基团或原子吸电子能力较强,与烷基酮羰基上的碳原子数相连时,由于诱导效应就会发生电子云由氧原子转向双键的中间,增加了C=O键的力常数,使C=O的振动频率升高,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随着取代原子电负性的增大或取代数目的增加,诱导效应越强,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的程度越显著。
    (2)共轭效应(C效应)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中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结果使原来的双键略有伸长(即电子云密度降低)、力常数减小,使其吸收频率向低波数方向移动。例如酮的c=o,因与苯环共扼而使c=o的力常数减小,振动频率降低。
    (3)中介效应(M效应)
    当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O、S、N等)与具有多重键的原子相连时,也可起类似的共轭作用,称为中介效应。例如:酰胺中的C=O因氮原子的共轭作用,使C=O上的电子云更移向氧原子,C=O双键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造成C=O键的力常数下降,使吸收频率向低波数位移。

    对同一基团,若诱导效应和中介效应同时存在,则振动频率最后位移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结果。当诱导效应大于中介效应时,振动频率向高波数移动,反之,振动频率向低波数移动。
    2 . 氢键的影响
    氢键的形成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从而使伸缩振动频率降低。
    例如:羧酸中的羰基和羟基之间容易形成氢键,使羰基的频率降低。
    游离羧酸的C=O键频率出现在1760 cm-1 左右,在固体或液体中,由于羧酸形成二聚体, C=O键频率出现在1700 cm-1 。
    分子内氢键不受浓度影响,分子间氢键受浓度影响较大。
    3. 振动耦合
    当两个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的基团相邻具有一公共原子时,由于一个键的振动通过公共原子使另一个键的长度发生改变,产生一个“微扰”,从而形成了强烈的振动相互作用。其结果是使振动频率发生变化,一个向高频移动,另一个向低频移动,谱带分裂。振动耦合常出现在一些二羰基化合物中,如,羧酸酐中,两个羰基的振动耦合,使(C=O吸收峰分裂成两个峰,波数分别为1820 cm-1 (反对称耦合)和1760 cm-1 (对称耦合)
    4.Fermi共振
    当一振动的倍频与另一振动的基频接近时,由于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很强的吸收峰或发生裂分,这种现象称为Fermi共振。


0
    +关注 私聊
  • 第8楼2004/12/28

    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安装要求:
    1. 防潮防水 最好有空气调节器或除湿装置 相对湿度在50%以下
    2. 恒温 最好装空调
    3. 防震
    4. 防电磁干扰 不要与耗电量大的设备共用一个电源,最好经电子稳压器稳压后再使用,但不能用磁饱和稳压器。
    5. 防尘 玻璃用双层 墙壁刷油漆 常拖地,有条件用吸尘器
    6. 防腐蚀 室内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和溶剂蒸气

0
    +关注 私聊
  • 第9楼2004/12/28

    仪器的性能检查:
    包括波数精度和校正、分辨率、噪音水平、光束对消、透光率线性、透光度重复性、狭缝程序、波数重复性、杂散光等。
    1. 波数精度和校正 一般用聚苯乙烯膜校正
    2. 分辨率 最常用的是两点分辨率 指一物质最近的两个吸收峰可以分辨的本领
    应采用最佳条件测试:狭缝开小些,增益大些,扫描速度慢些
    表示仪器分辨率的指标一般有两个,1000cm-1附近的和3000cm-1附近的分辨率。1000cm-1附近的在红外指纹区,因此比3000cm-1附近的重要。正常狭缝:3000cm-1处为3cm-1,1000cm-1处为1.6cm-1。
    3. 杂散光 是用一定厚度的物质,在该物质不透明的波长范围,即T%为0处测定,如果有杂散光存在,在记录纸上T%有>0的读数。
    4. 光束对消 是指参比和样品两光束从光源开始,至检测器为止,两光束要平衡。使记录笔描记出100%透光度直线。
    5. 噪音水平 指仪器输入电压在允许波动范围工作时,自检测器、放大器、记录仪等电学系统的不稳定的噪音。测试时将仪器固定在1200cm-1处,挡住样品光束,使记录笔描绘0%透光度线,有的仪器规定描记1小时,噪音不超过1%透光度。
    6. 波数重现性 指重复描绘一物质的吸收图谱时的重现性
    可以用聚苯乙烯膜,4000-2000cm-1的重现性<±4cm-1,2000-400cm-1的重现性<±2cm-1。
    7. 透光率重现性 可以用聚苯乙烯膜,要求1%。


0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