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夫妻

仪器信息网院士夫妻专题为您整合院士夫妻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院士夫妻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院士夫妻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院士夫妻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院士夫妻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院士夫妻相关的资讯

  • 情人节 一起羡慕那些伉俪情深的院士夫妻
    p   在我国科学界,两院院士一直是最高荣誉。两院院士评选一般每两年举行一次,每次仅仅选出一百多人,历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也不过数千人。然而,在我国科学界中,依然存在为数不多的夫妻都是两院院士的事例。 br/ /p p   这些科学家伉俪大都携手于同一研究领域,在科学长空,他们的名字互相辉映。是执着的追求使他们发现了彼此,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不仅有爱还有融合一体的理想。本期我们就来走进这些夫妻院士的人生密码,感叹和体味科学家的真挚爱情。 /p p    strong 张文裕和王承书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5c6a5b50-7259-454a-b22a-0df8a65f8981.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472" height=" 359" style=" width: 472px height: 359px " / /p p   张文裕(1910—1992),男,福建省惠安县人,著名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等。1927—1931年 在北京燕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1931—1935年任燕京大学物理系助教、教员 1933年获硕士学位。1935—1938年 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学习 1938年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核物理和宇宙线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 /p p   王承书(1912—1994),女,湖北武昌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36年获该校研究院硕士学位。1941年留学美国,1944年获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院物理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员。1956年回国,先后在受控核聚变、等离体物理、铀同位素分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p p   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张文裕与王承书合作,分析了当时已有的核物理数据、β衰变中的禁戒衰变和容许衰变、轻元素的能级特性。解放后,张文裕和王承书应当时钱三强所长之邀同到原子能所工作,为中国的核物理事业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作出了杰出贡献。 /p p    strong 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eac8bf9e-79d4-4e61-9735-e24afaebce6d.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598" height=" 355" style=" width: 598px height: 355px " / /p p   钱三强(1913 —1992),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 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p p   何泽慧(1914—2011),女,生于江苏苏州,籍贯山西灵石,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6月20日7时39分,何泽慧院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7岁。 /p p   钱三强、何泽慧这对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一起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何泽慧与其丈夫钱三强——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之子、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也是赫赫有名的核物理学家、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二人一起,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p p    strong 周廷冲和黄翠芬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c5a37bb1-941b-40a2-b4ae-dc69a3da809c.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周廷冲(1917—1996),男,浙江省新登县人,生化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1941年在上海医学院(现为上海医科大学)本科学习。1945年4月,在英国牛津大学贝利奥学院进修,获药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酶化实验室从事酶学研究。1949年,在美国波斯顿麻省医院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回国后,先后在山东白求恩学院(现为山东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任职,一直从事生物活性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p p   黄翠芬(1921—2011),女,广东省台山市人,微生物、免疫及遗传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4年毕业于广州私立岭南大学化学系。 1949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全军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成就。 /p p   周廷冲、黄翠芬是我军第一对“夫妻院士”,建国之初携手历经千难万苦回国,共同致力于我国医疗卫生教育事业。 /p p    strong 吴仲华和李敏华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76510c3b-8356-49bf-8d64-36332c0a9672.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吴仲华(1917—1992),男,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市,中国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后留校任教。194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 。先后任美国NACA研究科学家、PIB教授。1954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教授兼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他领导研究发展了整套亚、跨、超声速计算机方法与计算机程序,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水平做出重大贡献。 /p p   李敏华(1917—2013),女,江苏吴县人,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名誉理事。1935-1937年 清华大学学习。1937-1940年 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40-1943年 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任助教、教员。194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p p   吴仲华、李敏华是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时候结合的,后共同赴麻省理工学院就读。吴仲华是清华燃气轮机专业的创始人,李敏华为推动我国的塑性力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p p    strong 何炳林和陈茹玉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8f0e5df8-f823-490c-8de3-91f5574dc904.jpg" title=" 5.jpg" alt=" 5.jpg" / /p p   何炳林(1918 —2007),男,广东番禺人,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与教学。最先研究领域为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何炳林是中国的离子交换树脂工业的开创者,发明了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被誉为“离子交换树脂之父”。 /p p   陈茹玉(1919 —2012),女,福建省闽侯县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有机磷化学及农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中国的农药事业及有机化学尤其是有机磷化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功绩。 /p p   何炳林被称为原子弹功臣、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何炳林、陈茹玉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获博士学位,1 9 5 6 年回国到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分别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与教学和有机磷化学及农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p p    strong 许国志和蒋丽金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698bb08f-ca9b-4a63-90e1-1cc32f557a45.jpg" title=" 6.png" alt=" 6.png" width=" 194" height=" 133" style=" width: 194px height: 133px " / /p p   许国志(1919—2001),男,生于江苏省扬州市,系统工程、运筹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考入交通大学机械系。运筹学家和系统科学家,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的创建人之一,是我国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研究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的创建人之一。长期致力于运筹学、组合最优化和系统科学的科研与教学,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p p   蒋丽金(1919 —2008),女,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38年进入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系。1941年考取北平协和医学院,后转入圣约翰大学,1942年插班入辅仁大学化学系,1944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46年辅仁大学研究院化学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任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化系助教。1948年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药化系,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5 年回国后从事中国大漆漆酚的研究工作,硼氮六环化合物的合成以及高感胶片助剂的剖析等工作。 /p p   许国志、蒋丽金相识在英国并结为夫妇,他们从事的专业虽然大相径庭,但夫妇二人为开拓中国的运筹学、系统工程学和光化学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并培养出了数十名博士。 /p p    strong 杨立铭和夏培肃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365078cb-7a3b-4567-9b68-d714258ca866.jpg" title=" 7.jpg" alt=" 7.jpg" / /p p   杨立铭(1919—2003),男,出生于江苏溧水,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机械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主要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p p   夏培肃(1923—2014),女,四川省江津市人,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母”。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 195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 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设计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在高速计算机的研究和设计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果。 /p p   杨立铭、夏培肃夫妇是工作科研中比翼齐飞的良友,二人于 1991年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至今被传为佳话。 /p p    strong 曹天钦和谢希德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33d2f1ad-a3b7-49db-a1d3-eaf4a0c9a4ea.jpg" title=" 8.jpg" alt=" 8.jpg" / /p p   曹天钦(1920—1995),男,北京人,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蛋白质研究的奠基人。1944年毕业于成都燕京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同年被选为该校维尔基斯学院院士,1958年首先建议开展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并参加了领导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曹天钦院士长期从事肌肉结构蛋白的研究,是肌球蛋白轻链的发现者。 /p p   谢希德(1921—2000),女,生于福建省泉州市,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1946年从厦门大学数理系毕业后,曾在上海沪江大学任教。1947年赴美国史密斯学院留学,1949年在史密斯学院获硕士学位。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来,她心情无比激动,下定决心,一旦学业结束即行回国。以后她又转入麻省理工学院,专攻理论物理。195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上海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协主席等职务。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固体能谱和表面物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p p   谢希德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表面物理学研究的先驱者,也是新中国名牌大学的第一位女校长 曹天钦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研究、病毒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夫妇二人曾合作,在其他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研制成功“除草剂一号”。 /p p    strong 徐光宪和高小霞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4d1d55c3-1b33-49e6-a78b-2a55b7c7b3e8.jpg" title=" 9.jpg" alt=" 9.jpg" / /p p   徐光宪(1920 —2015),男,浙江绍兴上虞人,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 1951年3月,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1957年9月,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副主任 1980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徐光宪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 /p p   高小霞(1919—1998),女,浙江萧山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始在上海前中央研究院化学所任助理研究员。1949年初在美国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分析化学,1951年初获硕士学位,5月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长期致力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研究。专长电分析化学和极谱催化波以及环保大气污染监测仪的研制。 /p p   徐光宪、高小霞夫妇同为北京大学教授,两人相识、相恋、相伴近60年个春秋,这对院士伉俪曾荣获首届“中华蓝宝石婚佳侣奖”。 /p p    strong 邹承鲁和李林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2058efcf-3076-4a63-a178-a5c8cc311663.jpg" title=" 10.jpg" alt=" 10.jpg" / /p p   邹承鲁(1923—2006),男,祖籍江苏无锡,出生于山东青岛,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作为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邹承鲁在生物化学领域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工作。 /p p   李林(1923—2002),女,出生于北京,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学研究。194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机械系。194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物理冶金硕士学位,1951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20世纪50年代在球墨铸铁、微量硼钢、包头铁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奖。 /p p   这个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之家,产生中国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李林之父李四光是地质学家,李林是物理学家,邹承鲁则是生物化学家。 /p p    strong 闵恩泽和陆婉珍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f2624869-de8f-4e6e-9a94-b6801ee57f5f.jpg" title=" 11.jpg" alt=" 11.jpg" / /p p   闵恩泽(1924—2016),男,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之一,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1946年,闵恩泽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 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 1955年,进入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工作。 /p p   陆婉珍(1924—2015),女,化学家,出生于天津市,原籍上海,分析化学与石油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总工程师。1946年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现为南京工业大学)毕业,1949年于美国依利诺大学获硕士学位,1951年于美国俄亥俄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并于 1952~1953 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她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于1956年回国工作,在石油工业部炼制研究所(即现在的石油化工研究院)历任分析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 /p p   闵恩泽、陆婉珍夫妇在美国双双取得博士学位后喜结连理,1955年回国,共同致力于我国的石油化工事业。 /p p   strong  谷超豪和胡和生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9d2e6d73-ab1e-4cb8-9f13-4909fd3d50b1.jpg" title=" 12.jpg" alt=" 12.jpg" / /p p   谷超豪(1926—2012),男,浙江温州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 1959年6月,获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温州大学校长等职务。谷超豪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p p   胡和生(1928—),女,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京,几何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1945~1948年在交通大学数学系学习,1950年初毕业于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数理系。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 /p p   谷超豪、胡和生因共同的喜好、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走到了一起。1950年相识相恋,1957年结婚,一直携手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p p    strong 王阳元和杨芙清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374ed9d6-3e20-4848-83f1-f4eccf49b21c.jpg" title=" 13.jpg" alt=" 13.jpg" / /p p   王阳元(1935 —),男,生于浙江宁波,微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教授、所长。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院长,微电子学系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主持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块3 种类型1024位MOS动态随机存储器。 /p p   杨芙清(1932—),女,江苏无锡人,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教授。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1957-1959年在前苏联科学院计算中心和莫斯科大学数力系学习。1959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工作。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具有首创性和开拓性。 /p p   王阳元、杨芙清同为北京大学教授,王阳元是我国硅栅 N 钩道 M O S 集成电路技术开拓者之一,杨芙清被业界誉为我国的软件工程铺路人。比尔· 盖茨第一次来华访问时,称最想见的中国科学家是周光召院士和杨芙清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汪尔康和董绍俊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73f96035-a811-449a-9265-b13452c854e2.jpg" title=" 企业微信截图_20190215110954.png" alt=" 企业微信截图_20190215110954.png" width=" 494" height=" 180" style=" width: 494px height: 180px " / /p p   汪尔康(1933-) ,男,江苏镇江人,电分析化学家,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9年获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极谱研究所副博士学位,是极谱创始人海洛夫斯基的学生。在中国最先用极谱法研究络合物的电极过程和均相动力学。发现了铂元素的催化动力波和凶的吸附波,并研究了产生波的机理。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脉冲极谱仪和新极谱仪。在极谱理论、应用和痕量分析方面都取得了一些创造性的成果。八十年代初率先在我国开展了油/水界面电化学、液上色谱电化学研究,首次提出循环电流扫描法研究油/水界面电化学。 /p p   董绍俊(1931-),女,山东青岛人,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北京铺仁大学。任电分析化学开放室主任,为研究员、博导。长期从事电分析化学研究,特别在化学修饰电极,光谱电化学,生物电化学和超微电极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率先在我国开展化学修饰电极研究,开拓了多种体系的电极表面修饰和自组装 首先在国内发展光透光谱电化学的现场方法研究,并建立分析光谱电化学法的理论和技术 在生物电化学中深入探讨生物大分子的电子直接转移机制,研制成功以修饰电极为基础的生物传感器,实现在纯有机相中的生物检测 对修饰电极的电催化理论和方法,涉及非稳态体系和超微修饰电极,做出了贡献。 /p p   相似的人生经历,相同的研究方向,让两人走到了一起。共同为我国分析化学事业的创新发展呕心沥血。多年来,只要没有出差或其他安排,两人都是夜里11点以后才相伴一起离开实验室。每年正月初一,因为考虑可能有人来拜年,两人也总是家里留一人接待客人,另一人去实验室。 /p p    strong 柯伟和李依依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5d840484-b82c-4f18-848e-b34c020095a8.jpg" title=" 14.jpg" alt=" 14.jpg" / /p p   柯 伟(1932—),男,原籍浙江黄岩(今台州),金属腐蚀与防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金相热处理专业。长期从事高温合金的蠕变、疲劳及腐蚀疲劳等材料失效与保护的研究。 /p p   李依依(1933—),女,生于北京,原籍江苏苏州,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我国低温及核结构材料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现主要从事特种合金制备工艺与计算机模拟。负责精密管材基地工作。 /p p   柯伟、李依依双双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一起从事金属材料和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在科研领域比翼齐飞。 /p p    strong 陈竺和陈赛娟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c4050e9f-e020-473a-a738-321099723b41.jpg" title=" 15.jpg" alt=" 15.jpg" / /p p   陈竺(1953-),男,江苏镇江人,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肿瘤发病基础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教授,研究员。1975—1977年, 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医士专业学习 1977—1978年, 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内科教研组教师 1978—1981年, 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一部血液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首创国内血友病精细分型及血友病甲携带者检测和遗传咨询 首次建立了伴Ph1染色体急性白血病中BCR-ABL重组的分子模型等。 /p p   陈赛娟(1951—),女,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鄞县人,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研所执行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p p   陈竺、陈赛娟两位院士是我国血液学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类似的经历,共同的品质和性格,造就了这对医学界的伉俪。 /p p    strong 范海福和李方华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da422ceb-5523-4deb-aebe-9b68e17ad2fc.jpg" title=" 16.jpg" alt=" 16.jpg" / /p p   范海福(1933 —),男,生于广东广州,晶体学、电子显微学与结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基于同步辐射X光源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方法研究等领域。 /p p   李方华(1932 —),女,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德庆,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学,发展了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 /p p   范海福、李方华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共同致力于发展电子显微学理论与方法,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彼此事业的有力支持者。在工作上的敬业程度堪称典范,关心年轻人进步,培养了大量海内外杰出的电子显微学人才。 /p p    strong 郑树森和李兰娟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00c730ff-87c8-402e-af1d-559fff844f5c.jpg" title=" 17.jpg" alt=" 17.jpg" / /p p   郑树森(1950 —),男,浙江龙游人,肝胆外科、肝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教授。1973年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6年浙江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我国著名的器官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领导着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提供全方位医疗诊治服务的肝胆胰外科中心,引领我国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学科发展。 /p p   李兰娟(1947—),女,浙江绍兴人,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主要从事传染病学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30余年,并取得显著成就。 /p p   郑树森、李兰娟同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也是一对白衣战士,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彼此事业的有力支持者。 /p p    strong 章申和匡廷云夫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1647b61e-f693-45a2-930b-5e1098d149e6.jpg" title=" 18.jpg" alt=" 18.jpg" / /p p   章申(1933—2002),男,江苏常熟人,景观地球化学家,江苏常熟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1962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生物学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60年代首次揭示珠穆朗玛峰地区冰、雪、水中氢氧同位素的含量、分布和分馏规律。70年代系统揭示了蓟运河、湘江等河湖重金属污染规律,取得防治成效。1993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匡廷云(1934—),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1956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 1962年8月在前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获生物系博士学位 1962年9月至今历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主要从事光合作用的研究。 /p p   匡廷云是在1958年苏联莫斯科大学遇到章申的,这位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的小伙子像匡廷云一样,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在莫斯科大学生物系做研究生。两位来自中国的生物专业留学生在异国他乡走到了一起。 /p p   文章内容整理自公众号:青塔 /p
  • 那些拿下诺奖的夫妻档
    &ldquo 已婚夫妇经常是一个好团队,他们可以在实验室内外不断交换思想。&rdquo 未来或许我们还会看到更多诺奖&ldquo 夫妻档&rdquo 。   几天前,2014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来自挪威的莫泽夫妇,这是迄今第5对获得诺贝尔奖的夫妻搭档。获奖后的莫泽夫妇晋升为&ldquo 诺奖夫妇俱乐部&rdquo 成员,该俱乐部的成员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多位科学家夫妇,包括玛丽· 居里和皮埃尔· 居里。   &ldquo 已婚夫妇经常是一个好团队,他们可以在实验室内外不断交换思想。&rdquo 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的诺贝尔博物馆馆长古斯塔夫· 凯尔斯特兰德说,&ldquo 这是好的(研究途径),因为你坐在实验室的时候,不一定会迸发出最好的观点。&rdquo   凯尔斯特兰德认为,诺贝尔奖得主往往倾向于&ldquo 将自己置于其他聪明且思想开放的人中间&rdquo ,更容易激发自己和他人的研究灵感。他预期,未来还会看到更多诺奖&ldquo 夫妻档&rdquo 。   莫泽夫妇   梅-布里特· 莫泽、爱德华· 莫泽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0月6日,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揭晓。约翰· 奥基夫与来自挪威的莫泽夫妇共同分享了本年度的奖项,他们发现了一种对方位感知具有重要意义的脑细胞。   莫泽夫妇都是挪威科技大学卡夫利科系统神经科学研究所和记忆生物学中心的教授,二人一起创始了这个研究中心,在过去数十年中领导了一系列脑机理的前沿研究。   继约翰· 奥基夫发现&ldquo 位置细胞&rdquo 后,2005年,莫泽夫妇发现了大脑定位系统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他们识别出了另一种神经细胞&ldquo 网格&rdquo ,网格细胞能产生坐标系,并进行精确的定位和路线找寻工作。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了大脑如何在网格细胞的帮助下确定地点和进行定位。   爱德华和迈-布里特的家庭都没有什么学术背景和氛围,爱德华曾在采访中提到,&ldquo 我们成长的地方,没有几个人受过大学教育,也没人会去要求。根本没有人知道要怎么去做这些事。&rdquo 而现在,他们的发现却让人类知晓大脑究竟如何创造出周围的空间地图,而人类又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导向。   梅-布里特提及婚姻在她研究中的作用时说,她和丈夫有相同的愿景,乐于相互沟通和理解,并致力于解决两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ldquo 当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能马上(和丈夫)探讨,而不是(不得不)计划在一周、两周或三周后开一次会,效果截然不同。&rdquo 梅-布里特说。   居里夫妇   玛丽· 居里、皮埃尔· 居里 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居里夫妇的故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因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皮埃尔· 居里、玛丽· 居里夫妇一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索邦大学,皮埃尔· 居里与玛丽· 居里相识。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以成吨的工业废渣为原料,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因为这种矿石的总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铀的放射性还要强。   1898年,居里夫妇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逻辑的推断:沥青铀矿石中必定含有某种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远远大于铀的放射性。当年的12月26日,居里夫人公布了这种新物质存在的设想。   在此之后的几年中,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o)和镭(Ra)。因为他们在放射性物质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 贝克勒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约里奥-居里夫妇   伊雷娜· 约里奥-居里、弗雷德里克· 约里奥-居里 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在居里夫妇荣膺诺奖32年后,居里家族的另一对夫妇再次走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因合成新的放射性核素,弗雷德里克· 约里奥-居里和伊雷娜· 约里奥-居里共同获得了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伊雷娜· 约里奥-居里是居里夫人的长女,外国女性婚后通常随夫姓,而伊雷娜和弗雷德里克为纪念居里这一伟大姓氏,采取了夫妻双姓合一的方式。   约里奥-居里夫妇合作于1932年发现一种穿透性很强的辐射,后确定为中子 1934年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并对裂变现象进行研究。   1935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共获诺贝尔化学奖。1948年他们还领导建立了法国第一个核反应堆。   自从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有了这个重大发现以后,物理学家们研究和发展了他们的方法。越来越多的、更大的粒子加速器问世了,从此,科学家们几乎能制取到每一种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目前,所知的两千种以上的放射性同位素中,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制造的。现在,放射性同位素不但已广泛地运用于工业、农业、商业和国防工业等各个领域,而且对于推动某些学科的研究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化学、生物学和医学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就使原子(核)能的和平利用变成了现实,极大地造福于人类。   同时,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发现也为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原理是费米提出的。然而,费米制造原子弹的程序完全是按照伊雷娜的人造放射性元素的理论和实践来编排的。伊雷娜· 约里奥-居里作为发现人造放射性同位素的先驱,其贡献将永远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   科里夫妇   卡尔· 科里、吉蒂· 科里 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7年,卡尔· 科里、吉蒂· 科里夫妇因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对诺奖夫妇的相识发生在卡尔· 科里的大学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卡尔· 科里作为一名奥地利军队卫生团的中尉在意大利前线服役。回到大学之后他与未来的妻子吉蒂一起学习,并在192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科里夫妇绝大部分时间都合作进行研究工作。从学生时代起就对临床前研究充满兴趣。他们第一篇合着的论文是关于人血清补体的免疫学研究。在赴美继续研究时,他们首先研究了动物体内糖的代谢与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证实了肿瘤在体外存在糖酵解。他们对糖类代谢的研究经历了整体动物、分离组织、组织提取物、分离酶和结晶的形式。   1936年他们分离得到了1一磷酸葡萄糖,即&ldquo 科里酯&rdquo ,并追踪到它的磷酸化酶的活性,可以催化多糖的分解和合成,使得在体外通过酶催化合成糖原和淀粉成为可能。接着,磷酸化酶和其他的酶类也得到了结晶。   科里夫妇一直对激素的作用机制有浓厚的兴趣,对脑下垂体做过一些研究。他们观察到垂体切除大鼠的糖原有明显升高,而血糖则明显降低,伴随着葡萄糖氧化的增加。接着,他们通过激素对己糖激酶作用的研究,发现一些垂体提取物体内体外均能抑制这种酶,而胰岛素恰恰可以对抗这种抑制。   1947年,科里夫妇因发现糖代谢过程中垂体激素对糖原的催化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阿根廷科学家胡赛因研究脑下垂体激素对动物新陈代谢影响而共同获得这一奖项。   缪达尔夫妇   纲纳· 缪达尔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阿尔瓦· 米达尔 1982年诺贝尔和平奖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阿尔瓦· 米达尔 1982年诺贝尔和平奖   与之前的&ldquo 诺奖夫妻档&rdquo 不同,纲纳· 缪达尔与阿尔瓦· 米达尔这对夫妇从事着不同领域的工作,他们先后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不同奖项。   纲纳· 缪达尔,瑞典经济学家、政治家。1974年,由于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中的先驱工作,并且因为他们对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相互依赖关系的深刻分析,他与弗里德里希· 哈耶克教授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自从设立经济学奖以来,纲纳· 缪达尔和弗里德里希· 哈耶克的名字,始终在提议的获奖人名单之上:他们都曾以纯经济理论领城中的重要工作开始他们的研究事业。他们的早期工作主要在同一领城之内:经济波动理论和货币理论。从那时以来,两位经济学家已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包括社会和制度现象的宽广方面。   在缪达尔的科学事业的早期,缪达尔显示了他在经济学中兴趣的广阔。他的书《经济理论发展中的政治因素》(1930),是对政治价值在许多研究领域中如何被插进经济分析中。在另一部学术巨着《美国的两难: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中,缪达尔用文献证明了他把经济分析与一种广阔的社会学视野合起来的才能。缪达尔对发展中国家问题的广泛研究,性质和《美国的两难》非常一致。这也是最宽广意义上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其中对政治的、制度的、人口的、教育的和健康的因素,赋予很重要性。   纲纳· 缪达尔的妻子,阿尔瓦· 米达尔同样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作为瑞典知名社会活动家,她在1982年与阿方索· 加西亚· 罗夫莱斯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阿尔瓦· 米达尔是瑞典社会民主工党的资深党员,从1950年到1955年,她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科学机构主席,并且是该职位的第一位女性负责人。1962年,她入选瑞典议会,并于1962年至1973年,代表瑞典出席在日内瓦的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正是由于在裁军问题上的卓越工作,使她成为了1982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人之一。
  • 夫妻放弃美国高薪回国科研 论文登上《自然》
    陈崇、刘玉夫妇在四川大学的实验室里。  3月2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玉教授和陈崇教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阐述了染色体缺失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为攻克很多有类似特点的“凶猛”癌症提供了治疗方向。能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绝对是学术大腕,更让人钦佩的是,文章的第一共同作者刘玉和陈崇还是夫妻。  2014年年底,本已受聘美国俄亥俄州一家著名的肿瘤研究中心教授职位的陈崇博士,毅然回国,他的理由看似很简单:“爸爸希望我离家近一点。”这对夫妇有三个孩子,他们在美国的时候,不仅要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还独自抚养孩子,以至于他们的时间是按照分钟精确计算的。  夫妇挨桌而坐研究同一课题  走进刘玉和陈崇工作的实验室,桌子上密密麻麻的仪器,一群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刘玉夫妇两人的办公桌挨在一起,真是朝夕相处的典范。  刘玉和陈崇很健谈,为了让记者明白他们的科研成果,陈崇拿起笔在黑板上做讲解。他说:“如果你没有听明白,只能说明我讲得不好。”  刘玉和陈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是介绍染色体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刘玉打了一个比喻,正常人本身是一架天平,当一部分染色体丢失了之后,天平失衡,细胞便不受控制地生长,因此导致了癌症的发生。  据他们介绍,100多年前,德国的科学家就观察到了肿瘤细胞中被改变的染色体,提出了这种改变可能是肿瘤形成的驱动力。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很多科学家一直认为染色体缺失是因为其中某一个基因改变而导致的。刘玉和陈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不仅阐明了染色体缺失在肿瘤中的作用,而且可以进一步针对染色体缺失的肿瘤寻找标靶攻克,这样将对癌症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收到用稿通知两人喜极而泣  2014年,刘玉开始向《自然》杂志投稿。很快,杂志主办方回复邮件,对这篇论文表示了足够的兴趣,同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这份邮件如同给刘玉陈崇夫妇注射了一支兴奋剂,他们开始反复打磨论文。经过了长达一年多时间的交流和修改,今年1月21日凌晨,来自英国的一封邮件让陈崇夫妇欣喜若狂,《自然》接受了他们的论文,将于3月24日正式发表。尽管在反复沟通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基本确定论文会被使用,但是收到邮件的那一瞬间,两人还是喜极而泣,这是对他们五年科研成果的一种肯定。  论文发表之后,业内很快沸腾,大家纷纷向夫妇两人发来祝贺短信。要知道,能够在《自然》上刊发论文的绝对是凤毛麟角,其含金量之高在科学领域内众人皆知。  爸爸的一句话促成他们回国  陈崇是巴中人,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毕业后不久他到美国著名的密歇根大学、冷泉港实验室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学习和工作。  2014年年底,刘玉和陈崇相继回到国内,陈崇以国家“千人计划”的身份加盟四川大学,进入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刘玉也一同加盟该实验室。据他们透露,当初学校给了他们接近1000万元的科研经费,为他们下一步研究癌症提供了启动经费。  说起两人选择回国发展,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2014年,当他们选择回国时,陈崇拿到了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的教授职位。凯斯西储大学是美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学校给出的待遇很高,足够他们在当地买一套带花园的大洋房。陈崇给在巴中的爸爸打电话说了这件事情,爸爸当时的回答是“还是离家近一点好”,这个理由成为触动陈崇回国的重要原因。  然而,当陈崇提出回国的想法时,两个年龄稍大的孩子不太愿意,他们已经习惯了在美国的生活,刘玉也担忧孩子们能否适应国内的学习。为了打消家人的念头,陈崇还专程回国做了考察。  学者夫妻的生活——每天时间精确到分钟看孩子搞科研两不误  作为女性,刘玉完成了太多其他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首先,她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他们的孩子都是在美国出生的,刘玉每次都是工作到生产的当天才进医院,在家里休息两个多星期就回到实验室。她从没体会过“坐月子”的滋味。  夫妻俩在美国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做研究的同时独立照顾三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刚刚9个月就被送进了托儿所。为了保证彼此有充分的科研时间,两人以分钟为单位安排时间。陈崇负责孩子的早餐和送他们上学,刘玉则是早上5点起床,6点之前赶到实验室。每天下午5点,刘玉从实验室赶到学校接孩子们回家,陈崇则往往工作到晚上9点多。  周末时间,他们两人也是错峰工作,有一个人负责陪伴孩子。尽管这样,他们依然没有觉得辛苦,每周末的晚上是一家人固定的聚会日,最受全家欢迎的节目就是“中国好声音”。  刘玉说话声音轻轻的,但她在实验室里绝对是“女汉子”。她说这么多年她至少解剖了五六千只老鼠,做完解剖,并不会影响她下班后美餐一顿的食欲。夫妻俩出国以前,几乎不下厨,但是现在,两人都能做一桌好菜。  刘玉和陈崇很恩爱,刘玉口中的“崇”是一个有担当的人。2001年,刘玉先到美国学习,两人相隔万里,当时的联系基本靠电话。每天刘玉睡觉之前,陈崇会雷打不动地打来电话,“简直跟闹铃一样准时”。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寰吴柳峰摄影张磊(原标题:三个孩子的教授夫妻癌症研究论文登上《自然》杂志 川大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玉陈崇夫妇,放弃美国高薪回国做科研)

院士夫妻相关的方案

  • GC-9560-HF气相色谱仪在氟气纯度分析中的应用
    GC-9560-HF气相色谱仪的分析性能稳定可靠,度高,对氟气标样和产品氟气及其杂质的分析表明,氟含量的测得值与已知值间的相对偏差在3.66 %。
  • 中科院士李永舫有机光伏巨分子受体(GMAs)与小分子受体结构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因其在柔性和可穿戴光伏设备制造中的低成本溶液加工方法而备受关注。特别是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all-PSCs),由于其良好的柔性和形态稳定性,在柔性设备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然而,早期用于all-PSCs的聚合物受体在近红外区域的吸收能力较弱,且分子堆积不理想,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提高功率转换效率(PCE),研究人员提出了聚合小分子受体(PSMA)的概念,利用窄带隙小分子受体(SMAs)作为关键构建模块。PSMAs不仅具有低带隙和强吸收的优点,还具有适合的分子堆积和较小的激子结合能,这些特性促使all-PSCs的PCE超过了17%。尽管PSMAs在all-PSCs的发展中取得了显着成就,但其光伏性能受批次变化的影响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实现更低的扩散特性,需要开发具有精确定义结构和接近聚合物分子量的新材料。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科院院士李永舫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巨大分子受体(GMAs),包括DY、TY和QY,它们分别具有两个、三个和四个小分子受体亚基。这些GMAs通过逐步合成方法制备,并用于系统地研究亚基数量对受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基于这些受体的器件中,TY基膜显示出适当的给体/受体相分离,更高的电荷转移态产率和更长的电荷转移态寿命。结合最高的电子迁移率、更高效的激子解离和更低的电荷载流子复合特性,基于TY的器件实现了16.32%的最高PCE。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结果不仅表明GMAs中的亚基数量对其光伏性能有显着影响,而且还证明了通过GMAs的结构多样化,可以深入理解从SMAs到PSMAs的性能差异,这对于推动高效率和稳定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应用至关重要。
  • 美国Amerlab亚沸酸纯化器的性能实测报告【附实验原始数据】
    1)采用美国艾默莱Amerlab的亚沸酸纯化器,在第1次投入使用的情况下,纯化效果上丝毫不比使用很久的其他品牌逊色,杂质含量接近于超纯水。随着持续使用,AP100 plus自身会更加洁净,纯化后酸的杂质含量会更加低。2)在保证了纯化效果的基础上,AP100 plus的纯化速度惊人,是其他品牌的两倍。如果将纯化温度从105℃提高到115℃(仍然是亚沸状态),AP100 plus的纯化速度还能再提升40%,达到70ml/hr。

院士夫妻相关的论坛

  • 精心收集整理的国家最著名的两院院士之夫妻院士

    精心收集整理的国家最著名的两院院士之夫妻院士

    科学家伉俪大都携手于同一研究领域,在科学长空,他们的名字互相辉映。是执着的追求使他们发现了彼此,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不仅有爱还有融合一体的理想。解读这些科学家伴侣的人生密码,我们只需用感叹和敬佩去体味。陈竺、陈赛娟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19_545358_2999737_3.jpg陈竺(1953-)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卫生部部长。首创国内血友病精细分型及血友病甲携带者检测和遗传咨询;首次建立了伴Ph1染色体急性白血病中BCR-ABL重组的分子模型;发现染色体易位所致融合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发病原理中的作用;揭示了甲酸和As2O3分化诱导调亡治疗APL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作为主持人之一,参与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筹划、协调和管理工作,组织建立了初具规模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技术体系;识别了一大批受维甲酸调控的基因;首次描绘了造血干/祖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克隆了数十个在造血细胞表达的新基因的全长cDNA。陈赛娟(1951-)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在国内建立了完整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技术体系,阐明了我国白血病核型变化的基本类型和分布格局,为白血病的诊断、分型、治疗和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国际上首先克隆了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中BCR基因第一内含子的断裂点丛集区,提出了BCR-ABL基因重排的工作模型。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具有变异染色体易位t(11;17)的一种临床类型,证明了该易位导致的PLZF-RARa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作用。陈竺、陈赛娟两位院士是我国血液学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类似的经历,共同的品质和性格,造就了这对医学界的伉俪。张文裕、王承书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23_545359_2999737_3.jpg张文裕(1910-1992)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核物理和宇宙线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验证了N.玻尔的液滴模型。发明了多丝火花计数器。40 年代后期进一步研究确定μ子和原子能没有强作用,并在μ子吸收的研究中确证了μ介原子的存在,从而开拓了关于μ介原子的研究工作。在Λ超子与粒子散射研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的奠基性工作、筹建高山宇宙线实验室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王承书(1912-1994)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受控聚变反应、等离子体物理、同位素分离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开创受控热核聚变反应和等离子体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并为其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开拓并领导中国铀同位素分离的研究,在有关理论及实际应用方面作出重要成果。在任总设计师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浓缩铀扩散机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既负责全面领导,又亲自参加参数选择等工作,并获得良好成功。在领导气体离心法与激光分离铀同位素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张文裕与王承书合作,分析了当时已有的核物理数据、β衰变中的禁戒衰变和容许衰变、轻元素的能级特性。钱三强、何泽慧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17_545355_2999737_3.jpg钱三强(1913 -1992)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父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曾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和研究导师,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何泽慧(1914-2011)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K.W.I)核物理研究所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建国初期,与合作者自立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高空气球、开展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钱三强、何泽慧这对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一起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周廷冲、黄翠芬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25_545360_2999737_3.jpg周廷冲(1917-1996)生化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证明了细菌供体酶系统可以代替三磷酸腺苷-铺酶A-乙酸盐(乙酰硫激酶供体系统);在鸽肝受体酶系统催化下,可以完成芳香胺的乙酰化反应;首先发现氨基葡萄糖的乙酰化反应,阐明了乙酰基活化的两步酶催化反应;建立了家兔血吸虫病虫卵的实验模型;指导并参加军用毒剂防治药物的生化药理和毒理研究;开展了受体生化药理学和生长因子的创伤治疗作用研究。黄翠芬(1921-2011)微生物、免疫及遗传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全军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成就。在国内率先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细菌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研制出高保护率的幼畜大肠菌腹泻预防基因工程疫苗及人用腹泻预防基因工程疫苗。开展了基因工程多肽药物研究,首先在国内获得尿激酶原(Pro-UK)基因克隆及表达,并对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构改造,提高其性能,是当前溶血栓特效的多肽药物。周廷冲、黄翠芬是我军第一对“夫妻院士”,建国之初携手历经千难万苦回国,共同致力于我国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吴仲华、李敏华夫妇吴仲华(1917-1992)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的《轴流、径流和混流式亚声速与超声速叶轮机械中三元流动的普遍理论》论文,在国际上被称为“吴氏通用理论”,其主要方程被称为“吴氏方程”。60 年代提出了使用任意非正交速度分量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基本方程组。“吴氏通用理论”在国际上已广泛地应用于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中。他领导研究发展了整套亚、跨、超声速计算机方法与计算机程序,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水平做出重大贡献。李敏华(1917-2013)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在塑性力学方面,得出了轴对称平面应力问题用塑性形变理论的简单的精确解,论证了对这类问题在加载过程满足塑性形变理论的适用条件,以后又推广到平面应力问题。对涡轮轴(变截面圆轴)在扭矩作用下提出了应用非正交曲线坐标的有限差分法的新解法,能很精确地算出轴在小凹槽处的高应变集中区的应变。进行超载对低周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工作。吴仲华、李敏华是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时候结合的,后共同赴麻省理工学院就读。吴仲华是清华燃气轮机专业的创始人,李敏华为推动我国的塑性力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何炳林、陈茹玉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27_545361_2999737_3.jpg何炳林(1918 -20

  • 分析化学的院士

    院士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分析化学有哪些院士呢?===========================================================点击下面链接查看相关热点讨论:精心收集整理的国家最著名的两院院士之夫妻院士盘点我国的父子院士院士传奇--奔跑吧,兄弟分析化学的院士中国的双料院士

院士夫妻相关的资料

院士夫妻相关的仪器

  • 详细介绍产品简介 ZR-3721型烟气重金属采样器主要用于对污染源废气排放中的重金属进行采样,可直接采集废气中金属元素,并自动计算采集体积量,所采集金属样品可直接分析,适用于环境检测、工矿企业、劳动卫生、科研机构等部门。技术特点用于对污染源废气排放中的重金属(Hg,Sb, As, Ba,Be, Cd, Cr, Co, Cu,Pb, Mn, Ni, P, Se, Ag, Tl, Zn等)进行等速采样;模块化设计,携带运输方便,便于现场快速组装;采用国外进口旋片采样泵,能在恶劣的采样状态下持续的工作,使用寿命长,免维护;5.6寸彩色触摸屏,中文菜单,触控操作方式;具有USB接口,支持U盘导出,实现数据的海量存储;采样气路采用惰性材料,钛取样管可更换,配多规格钛采样嘴,满足各种工况等速采样;滤筒收集,整个气路自动恒温加热控制;合理的连接方式,有效克服气密性问题;采样中断电记忆,自动保存采样数据,来电后继续采样;支持多种含湿量获得方法:直接输入,干湿球法,冷凝法;具有自动气路检漏功能。
    留言咨询
  • 详细介绍产品简介 ZR-3720型废气二噁英采样器主要用于对污染源排放的固相和气相二噁英进行采样。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医疗废物焚烧处理设施和水泥窑共处置危险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督性检测过程中的二噁英类检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二噁英排放检测其它可应用的场合。执行标准HJ/T365-2007 《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二噁英排放检测技术规范》HJ77.2-2008 《环境空气和废气 二噁英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UNI EN 1948EPA Method 23技术特点模块化设计,整个系统体积小,重量轻,携带运输方便,现场快速组装使用更容易;采用进口高负压大流量采样泵,ABB变频控制器,能在恶劣的采样状态下持续工作,使用寿命长,免维护;5.6寸彩色触摸屏,中文菜单,触控操作方式;提示信息丰富,操作界面友好,容易操作;具有USB接口,支持U盘导出,实现数据的海量存储;采样气路采用惰性材料,减少污染。钛取样管可更换,配多规格钛采样嘴,满足各种工况等速采样;滤筒收集,整个气路自动恒温加热控制;合理的连接方式,有效克服气密性问题;采样中断电记忆,自动保存采样数据,来电后继续采样;高速低噪声热敏打印机,现场打印报表速度快;具有实时时钟,为数据报表提供准确的采样日期、时间,且有后备电池;自动加热制冷温控系统,温控系统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好;基于皮托管平行等速采样原理,自动跟踪烟气流速等速采样 跟踪精度高、速度快;实时测量大气压,环境温度,自动实时换算标况流量、标况体积; 自动监测采样工作状态,遇到故障自动保护;密码保护仪器校准数据,并可一键恢复到出厂状态;支持多种含湿量获得方法:直接输入,干湿球法,冷凝法;
    留言咨询
  • 原始嗅辨系统 400-860-5168转2128
    原始嗅辨系统 直接评估气体样品的PureSniff 系统是未稀释气味样品对嗅辨员的标准化呈现,通过 PureSniff 设备,可以直接评估未稀释气味样品的强度和愉悦度。欢迎致电:010-62186640
    留言咨询

院士夫妻相关的耗材

  • 17Gastec便携式气体检测管氟气检测管
    17Gastec便携式气体检测管氟气检测管(F2)Gastec)便携式气体检测管:氟气检测管(F2)被检物质和化学式检测管型号和名称 抽气颜色变化保存备注 检测范围次数期限管理范围(ppm)(n)检测前检测后(年)(ppm)氟17氟化氢1.25-501黄色桃色3H1(US)F2,Gastec便携式气体检测管氟气检测管(F2) 17Gastec便携式气体检测管氟气检测管(F2)的详细介绍 17Gastec便携式气体检测管氟气检测管(F2)Gastec)便携式气体检测管:氟气检测管(F2)被检物质和化学式检测管型号和名称 抽气颜色变化保存备注 检测范围次数期限管理范围(ppm)(n)检测前检测后(年)(ppm)氟17氟化氢1.25-501黄色桃色3H1(US)F2,Gastec便携式气体检测管氟气检测管(F2) Gastec便携式气体检测管氟气检测管(F2)的详细介绍: 被检物质和化学式 检测管型号和名称   抽气 颜色变化 保存 备注   检测范围 次数 期限 管理范围 (ppm) (n) 检测前 检测后 (年) (ppm) 氟 17 氟化氢 1.25-50 1 黄色 桃色 3 H 1(US) F2                   T:需要温度校正 H:需要湿度校正 +:双管 ++:9支管 *:冷藏储存 气体检测管,迅速、简单、准确地对所有气体进行检测和测定的直读式气体检测管。 直读式气体检测管 检测管式气体检测器是由检测管和气体采集器两部分构成。在一定直径的玻璃管内紧密地装填检测剂,将两端密封,然后在玻璃管表面印制表示浓度的刻度,就制成了一支检测管。在对检测目标气体进行检测时,先将检测管两端切断,通过采集器将一定量需要检测的气体抽入检测管内,检测管内就会立刻与检测试剂发生反应,并出现颜色的变化。通过变化层所在的相应位置,读取该气体的浓度。 检测试剂是通过在硅胶或氧化铝等物质表面附着显色试剂的方法制成的。显色试剂遇到被检测气体时会发生特定的反应,而且这种检测试剂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反应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被检测气体与检测试剂直接发生反应,产生变色。另一种是将被测气体转变为其他气体,转变后的气体再与检测试剂反应,产生变色
  • 珂睿 超高压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流通式超高压压力传感器用途介绍:对流过的流体压力进行在线检测。性能特点:使用压力0~28000psi爆破压力大于20000psi死体积小于10ul输出方式可选择数字或者模拟压力检测精度:分比率1psi湿材料:peek聚醚醚酮,316不锈钢,特殊弹性钢材测试数据:标定因素稳定性测试(原始数据)标度因素稳定性测试(结论数据)标度因素线性度测试(原始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比例系数稳定度:RSD=0.0564% (0.25%)2、零偏稳定度:RSD=0.3946% (0.5%)压力传感器细节图:
  • 特氟龙FEP洗气瓶四氟气体洗涤瓶可定制洗气瓶管
    FEP洗气瓶洗气瓶是一种洗去气体中杂质的仪器,是将不纯气体通过选定的适宜液体介质鼓泡吸收(溶解或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洗去杂质气体,以达净化气体的目的。在有可燃性气源的实验装置中,洗气瓶也可起到安全瓶的作用。洗气瓶内装选定的液体,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它气体杂质。使用时注意气体的流向,进气管与出气管不能接反。洗气瓶不能长时间盛放碱性液体洗涤剂,用后及时将该洗涤剂倒入有橡胶塞试剂瓶存放待用,并用水清洗干净放置。该瓶还可以收集气体以及计算气体的体积。一般情况下,长导管进,短导管出。长导管进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短导管进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 说明所收集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长进短出可以使所收集的气体把空气压出去 如果短进长出所收集的气体将直接从长管跑出。FEP洗气瓶的优点:1、外观透明无色,在塑料中折射率低;洗气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观察瓶内的样品具体洗气情况;2、滤球采用高纯实验级聚四氟乙烯材质加工而成,滤球上的微孔直径细小,数量居多,确保通过滤球洗气的气体能够满足清洗的标准;3、可恢复性好:对于抽真空或是负压的实验,FEP的瓶子也可以用,不过因为负压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实验过程中瓶体会憋掉,但会很快恢复原状,不影响二次使用;4、低的溶出和析出,金属杂质含量均低于0.01PPb值;5、有化学耐受性,可耐受所有的化学溶剂(王水,氢氟酸、硫酸、魔酸、丙酮、醇类等等)规格参考表:品名 规格(ml) 材质FEP洗气瓶 100 Teflon FEP、PTFE 250 300 500 1000 2000 100mm洗气瓶瓶口内径:19mm、瓶口外径:24mm、瓶体直径:46mm、总高:107mm管子直径:6*3mm7、FEP系列产品:取样瓶、大口瓶、洗瓶、滴瓶、容量瓶、烧杯、离心管、离心瓶、移液管、吸管、分液漏斗、薄膜、透明管、消解管、消解瓶以及各种定制产品等。详情请来电咨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