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

仪器信息网温室气体专题为您整合温室气体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温室气体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温室气体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温室气体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温室气体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温室气体相关的资讯

  • UoW FTIR 多要素温室气体分析仪引导温室气体在线测量技术最前沿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较为早期的观测技术以非色散红外技术和色谱分析技术为主。近年来,FTIR 测量技术和光腔衰荡测量技术则成为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的技术前沿,两种测量技术各有优势。前者选择中红外波段,是温室气体的强吸收区,并通过测量较宽谱段内的完整光谱进行富里叶变换解析,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但是其使用的热红外光源强度不如后者的激光光源。后者的测量光谱范围为近红外波段,温室气体的吸收较弱,且光谱测量范围较窄,但是后者采用的较强激光光源,对测量精度有一定程度的弥补。 UoW FTIR 多要素温室气体气体分析仪由澳大利亚Wollongong 大学研发,由ECOTECH 合作生产,并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分销及符合ISO9001 标准的售后服务。UoW FTIR 多要素温室气体气体分析仪应用多光程&mdash &mdash 傅里叶红外变换(FTIR)光谱测量解析技术和高性能红外检测元器件,结合了完善的控制软件系统,能够全自动地运行,在线精确连续测量环境大气(或其他种类的混合气体)中多种温室气体成分的浓度及其同位素丰度,运行成本低,适于长期连续观测。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改变地相应的配置,测量其他种类的痕量气体。 自第一台Uow FTIR 多要素温室气体气体分析仪投入现场观测应用以来,10 余年间,在全球已有多个用户将本仪器用于环境大气和本底地区大气的温室气体观测,并开发了温室气体以外的测量功能。这些用户包括:澳大利亚的Wollongong 大学、Melbourne 大学、公共财富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科学与技术组织(ANSTO),新西兰的国家水和大气研究所(NIWA),德国的Heidelberg大学、Bremen 大学、Max Planck 研究所,韩国的国家标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CMA)等。 下图为UoW FTIR 温室气体在线分析仪 内部的红外光源和测量腔。 仪器特点 @ 同时在线测量多种温室气体的浓度和同位素丰度,应用方式广泛、多样 1 同时测定CO2、CO、CH4、N2O 的大气浓度,以及CO2 中&delta 13C、水汽中&delta D 和&delta 18O 的丰度。 2 可以一路或多路连续进样,测量多种温室气体浓度及同位素丰度; 3 可在测量塔不同高度采集样品,进行温室气体(包括水汽和CO2 的同位素)的垂直廓线测量; 4 可车载连续监测; 5􀁺 连接静态箱进行土壤中温室气体的通量测量; 6􀁺 在实验室中批量测量采样瓶或采样袋中的空气样品; 7􀁺 标准传递测量:在实验室中,通过测量将高等级标准气的量值关系传递给较低等级的标准气体。 8 其他气体成分的测量 9􀁺 在中红外谱段有已知吸收光谱的任何气体都可以用本仪器定量测量,如:NH3、碳氟化合物、HF 和SiF4 等。 10 根据气体物种不同,最低检测限为1-20ppbv。 @ 全自动运行,可遥控,维护成本低、消耗量少 1 五合一测量(一台仪器同时测量5 个物种/要素),综合运行成本低2􀁺 日常观测只需要参照气(洁净空气)每天一次检测,无需高等级标准气; 3􀁺 无需液氮或深冷除湿; 4􀁺 随机携带采样气体干燥器和多进样口 5􀁺 全自动运行,并可通过网络遥控运行 UoW FTIR 多要素温室气体气体分析仪 中文样本下载链接: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1597/C131047.htm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1597/C131047.htm UoW FTIR 多要素温室气体气体分析仪 UoW FTIR 多要素温室气体气体分析仪 UoW FTIR 多要素温室气体气体分析仪 UoW FTIR 多要素温室气体气体分析仪 UoW FTIR 多要素温室气体气体分析仪温室气体观测技术 温室气体是大气中一些具有红外辐射活性的微量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利 昂、水汽等30 余种(类)。温室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透明,却对太阳和地球表面的长波(红外)辐 射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因而,温室气体对地球大气的增温作用十分明显。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全球 大气平均温度会从目前的15℃降至零下19℃。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到2005 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浓度已经分别由工业革命初期的280 ppm、715 ppb、270 ppb 上升到379 ppm、1774 ppb 和319 ppb,其后果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如果温室气体保 持目前的增长速度,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1-6.4℃。全球气候变化将给人类的生存环境 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生物多样性及分布发生巨变,等等。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防止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需要对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 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长期监测、研究,以利于全人类采取共同行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较为早期的观测技术以非色散红外技术和色谱分析技 术为主。近年来,FTIR 测量技术和光腔衰荡测量技术则成为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的技术前沿,两种测 量技术各有优势。前者选择中红外波段,是温室气体的强吸收区,并通过测量较宽谱段内的完整光 谱进行富里叶变换解析,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但是其使用的热红外光源强度不如后者的 激光光源。后者的测量光谱范围为近红外波段,温室气体的吸收较弱,且光谱测量范围较窄,但是 后者采用的较强激光光源,对测量精度有一定程度的弥补。下图为UoW FTIR 温室气体在线分析仪 内部的红外光源和测量腔。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 温室气体是大气中一些具有红外辐射活性的微量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利 昂、水汽等30 余种(类)。温室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透明,却对太阳和地球表面的长波(红外)辐 射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因而,温室气体对地球大气的增温作用十分明显。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全球 大气平均温度会从目前的15℃降至零下19℃。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到2005 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浓度已经分别由工业革命初期的280 ppm、715 ppb、270 ppb上升到379 ppm、1774 ppb 和319 ppb,其后果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如果温室气体保 持目前的增长速度,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1-6.4℃。全球气候变化将给人类的生存环境 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生物多样性及分布发生巨变,等等。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防止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需要对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 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长期监测、研究,以利于全人类采取共同行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较为早期的观测技术以非色散红外技术和色谱分析技 术为主。近年来,FTIR 测量技术和光腔衰荡测量技术则成为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的技术前沿,两种测 量技术各有优势。前者选择中红外波段,是温室气体的强吸收区,并通过测量较宽谱段内的完整光 谱进行富里叶变换解析,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但是其使用的热红外光源强度不如后者的 激光光源。后者的测量光谱范围为近红外波段,温室气体的吸收较弱,且光谱测量范围较窄,但是 后者采用的较强激光光源,对测量精度有一定程度的弥补。下图为UoW FTIR 温室气体在线分析仪 内部的红外光源和测量腔。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 温室气体是大气中一些具有红外辐射活性的微量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利 昂、水汽等30 余种(类)。温室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透明,却对太阳和地球表面的长波(红外)辐 射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因而,温室气体对地球大气的增温作用十分明显。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全球 大气平均温度会从目前的15℃降至零下19℃。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到2005 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浓度已经分别由工业革命初期的280 ppm、715 ppb、270 ppb 上升到379 ppm、1774 ppb 和319 ppb,其后果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如果温室气体保 持目前的增长速度,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1-6.4℃。全球气候变化将给人类的生存环境 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生物多样性及分布发生巨变,等等。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防止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需要对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 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长期监测、研究,以利于全人类采取共同行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较为早期的观测技术以非色散红外技术和色谱分析技 术为主。近年来,FTIR 测量技术和光腔衰荡测量技术则成为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的技术前沿,两种测 量技术各有优势。前者选择中红外波段,是温室气体的强吸收区,并通过测量较宽谱段内的完整光 谱进行富里叶变换解析,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但是其使用的热红外光源强度不如后者的 激光光源。后者的测量光谱范围为近红外波段,温室气体的吸收较弱,且光谱测量范围较窄,但是 后者采用的较强激光光源,对测量精度有一定程度的弥补。下图为UoW FTIR 温室气体在线分析仪 内部的红外光源和测量腔。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 温室气体是大气中一些具有红外辐射活性的微量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利 昂、水汽等30 余种(类)。温室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透明,却对太阳和地球表面的长波(红外)辐 射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因而,温室气体对地球大气的增温作用十分明显。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全球 大气平均温度会从目前的15℃降至零下19℃。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到2005 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浓度已经分别由工业革命初期的280 ppm、715 ppb、270 ppb 上升到379 ppm、1774 ppb 和319 ppb,其后果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如果温室气体保 持目前的增长速度,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1-6.4℃。全球气候变化将给人类的生存环境 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生物多样性及分布发生巨变,等等。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防止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需要对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 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长期监测、研究,以利于全人类采取共同行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较为早期的观测技术以非色散红外技术和色谱分析技 术为主。近年来,FTIR 测量技术和光腔衰荡测量技术则成为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的技术前沿,两种测 量技术各有优势。前者选择中红外波段,是温室气体的强吸收区,并通过测量较宽谱段内的完整光 谱进行富里叶变换解析,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但是其使用的热红外光源强度不如后者的 激光光源。后者的测量光谱范围为近红外波段,温室气体的吸收较弱,且光谱测量范围较窄,但是 后者采用的较强激光光源,对测量精度有一定程度的弥补。下图为UoW FTIR 温室气体在线分析仪 内部的红外光源和测量腔。温室气体观测技术 温室气体是大气中一些具有红外辐射活性的微量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利 昂、水汽等30 余种(类)。温室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透明,却对太阳和地球表面的长波(红外)辐 射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因而,温室气体对地球大气的增温作用十分明显。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全球 大气平均温度会从目前的15℃降至零下19℃。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到2005 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浓度已经分别由工业革命初期的280 ppm、715 ppb、270 ppb 上升到379 ppm、1774 ppb 和319 ppb,其后果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如果温室气体保 持目前的增长速度,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1-6.4℃。全球气候变化将给人类的生存环境 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生物多样性及分布发生巨变,等等。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防止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需要对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 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长期监测、研究,以利于全人类采取共同行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较为早期的观测技术以非色散红外技术和色谱分析技 术为主。近年来,FTIR 测量技术和光腔衰荡测量技术则成为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的技术前沿,两种测 量技术各有优势。前者选择中红外波段,是温室气体的强吸收区,并通过测量较宽谱段内的完整光 谱进行富里叶变换解析,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但是其使用的热红外光源强度不如后者的 激光光源。后者的测量光谱范围为近红外波段,温室气体的吸收较弱,且光谱测量范围较窄,但是 后者采用的较强激光光源,对测量精度有一定程度的弥补。下图为UoW FTIR 温室气体在线分析仪 内部的红外光源和测量腔。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 温室气体是大气中一些具有红外辐射活性的微量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利 昂、水汽等30 余种(类)。温室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透明,却对太阳和地球表面的长波(红外)辐 射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因而,温室气体对地球大气的增温作用十分明显。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全球 大气平均温度会从目前的15℃降至零下19℃。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到2005 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浓度已经分别由工业革命初期的280 ppm、715 ppb、270 ppb 上升到379 ppm、1774 ppb 和319 ppb,其后果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如果温室气体保 持目前的增长速度,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1-6.4℃。全球气候变化将给人类的生存环境 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生物多样性及分布发生巨变,等等。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防止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需要对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 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长期监测、研究,以利于全人类采取共同行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较为早期的观测技术以非色散红外技术和色谱分析技 术为主。近年来,FTIR 测量技术和光腔衰荡测量技术则成为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的技术前沿,两种测 量技术各有优势。前者选择中红外波段,是温室气体的强吸收区,并通过测量较宽谱段内的完整光 谱进行富里叶变换解析,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但是其使用的热红外光源强度不如后者的 激光光源。后者的测量光谱范围为近红外波段,温室气体的吸收较弱,且光谱测量范围较窄,但是 后者采用的较强激光光源,对测量精度有一定程度的弥补。下图为UoW FTIR 温室气体在线分析仪 内部的红外光源和测量腔。
  • 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实施计划出台,加强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检测
    早在1月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全球温室气体监测(G3W)实施计划草案,供专家磋商,以制定一项促进气候行动的旗舰倡议。日前,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委员会以决议方式通过了全球温室气体监测(G3W)实施计划,旨在加强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检测,以及服务于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有关政策制定。该计划将以世界气象组织长期协调的温室气体监测和研究工作为基础,分阶段实施。其中,2024年至2027年为试运行阶段,初步聚焦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三大主要温室气体,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对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该实施计划出台前夕,WMO发布《WMO全球年度至十年气候最新通报》指出,在2024年至2028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时期高出1.5℃的可能性为47%。WMO副秘书长柯巴雷特表示:“这些统计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就是我们远远偏离了实现《巴黎协定》所设定目标的轨道,我们必须紧急采取更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否则将付出越来越沉重的代价。更加极端的天气将导致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数百万人遭受生命威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也将受到严重损害。”作为该实施计划的主要起草方之一,“全球大气观察”组织表示,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实施计划的出炉,是多年以来大量团队努力的结果,得到了全世界温室气体科研群体的一致支持。该计划致力于帮助世界气象组织成员更好地落实《巴黎协定》,为其有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鉴于各国在采取减缓气候变暖具体政策措施方面,受到信息不对称、不完整的困扰,WMO拟通过该计划打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作为公共产品帮助各成员更科学决策。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实施计划致力于打造集成度高、有效性强的合作框架,整合当前天基和陆基观测系统,融合现有的观测数据和推算模型,最大程度汇聚当前技术,加强温室气体检测的质量。WMO在通过该实施计划的决议中还建议,今后所有的温室气体监测工作都应秉承全透明原则,并遵循WMO统一数据政策开展,以便各国能以地球系统数据为基础,开展自由且不受限制的国际合作。WMO对于通过更好集成力量获取更高质量数据寄予厚望,该实施计划负责人巴尔萨莫表示,当前基线观测站能够较好地测量二氧化碳浓度,但要想直接服务气候政策制定,还需要更精确、更及时的数据,目标是能按照月度频率更新全球二氧化碳流动和聚集情况,并且要有足够清晰的地理分布细节。根据决议,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实施计划的推进,将始终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世界气象组织基础设施委员会、研究委员会将共同组建联合顾问组,负责联络外部参与方,推进该计划的落地执行。为确保计划顺利实施,WMO呼吁各成员加大对联合顾问组专业人员的支持,使其更好保障计划的顺利推进。近期,WMO发布了半年度简报,强调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展现出更大领导力,优先任务就是帮助并赋能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有效且针对性强的气变适应和减缓措施,WMO将在这一问题上发挥引领作用,并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 2022年温室气体公报解读
    2022年温室气体公报解读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观测计划(GAW)站网观测到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在2022年达到417.9ppm,显示全球大气平均CO2浓度上升到过去200万年以来的新高。位于中国青海瓦里关的欧亚大陆唯一的GAW全球本底站观测到大气CO2浓度在2022年也达到419.3ppm,是自1990年我国在瓦里关开始全球大气温室气体观测以来的最高值,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持续在大气中累积。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碳中和面临的压力依旧。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气象局首先在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开展温室气体观测,后续在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云南香格里拉、湖北金沙和新疆阿克达拉等6个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开展温室气体的联网观测,分别代表京津冀、长三角、东北林带和松嫩平原、川滇及高原边缘带、洞庭鄱阳两湖平原和天山地区的大气本底特征。左下图是1990~2022年中国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和北半球中纬度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MaunaLoa,MLO)站大气CO2月平均浓度长期变化,右下图是全年在轨运行的两颗卫星监测得到的2022年中国陆地区域大气CO2年均柱浓度分布图。世界气象组织(WMO)于2023年11月15日发布的《WMO温室气体公报(2022年)第19期》显示,2022年主要温室气体的全球大气年平均浓度达到新高,二氧化碳(CO2)为417.9±0.2ppm,甲烷(CH4)为1923±2ppb,氧化亚氮(N2O)为335.8±0.1ppb,分别为工业化前(1750年之前)水平的150%、264%和124%。中国气象局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瓦里关站2022年的观测数据显示,大气CO2、CH4和N2O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19.3±0.2ppm、1979±0.6ppb、336.5±0.2ppb,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同期平均浓度大体相当,但都略高于全球平均值。2022年全球大气CO2、CH4和N2O浓度相对于2021年的绝对增量分别为2.2ppm、16ppb、1.4ppb,瓦里关站分别为2.3ppm、14ppb、1.4ppb。过去10年(2013~2022年)全球大气CO2、CH4和N2O的年平均绝对增量分别为2.46ppm、10.2ppb、1.05ppb,同期瓦里关站分别为2.16ppm、9.8ppb、1.09ppb。六个区域大气本底站大气CO2和CH42022年平均浓度与2021年相比大多呈增加趋势。卫星监测显示:2022年全球和中国陆地区域年平均大气CO2浓度分别达到415.0±2.9ppm和417.2±2.9ppm。相比2021年,增长2.3ppm和2.0ppm。全球年平均大气CO2浓度增量略低于过去10年(2013~2022年)的平均绝对增量(2.5ppm),而中国陆地区域年平均大气CO2浓度增量则明显低于过去10年平均绝对增量(2.5ppm)。CO2CH4N2O全球瓦里关全球瓦里关全球瓦里关2022年的年平均浓度417.9±0.2ppm419.3±0.2ppm1923±2ppb1979±0.6ppb335.8±0.1ppb336.5±0.2ppb2022年相对于1750年的百分比150%264%124%2022年相对于2021年的绝对增量2.2ppm2.3ppm16ppb14ppb1.4ppb1.4ppb2022年相对于2021年的相对增量0.53%0.55%0.84%0.71%0.42%0.42%过去10年的年平均绝对增量2.46ppmyr-12.16ppmyr-110.2ppbyr-19.8ppbyr-11.05ppbyr-11.09ppbyr-1表格 1 2022年全球和瓦里关站3种主要长寿命温室气体(CO2、CH4、N2O)的年平均浓度、过去1年的增量和过去10年的年平均增量。图1 1990年以来瓦里关站大气CO2、CH4、N2O浓度(上图)及其增长率(下图)上图中的蓝点表示月平均值,红线为其线性拟合曲线;下图中的红点表示月增长率,灰色柱为增长率年平均二氧化碳(CO2)是影响地球辐射平衡最主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对过去10年和过去5年辐射强迫增幅的贡献分别约为79%和77%。工业化前(1750年之前)全球大气CO2平均浓度保持在278.3ppm左右,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化石、生物质燃料燃烧、水泥生产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的影响,全球大气CO2浓度不断升高。2022年全球和瓦里关站CO2年平均浓度分别达417.9±0.2ppm和419.3±0.2ppm,过去10年的年平均绝对增量分别为2.46ppm和2.16ppm。2022年其他区域站大气CO2年均浓度月均值与2021年同期相比总体上呈现增加之势。甲烷(CH4)是影响地球辐射平衡第二重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至2022年在全部长寿命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所产生的总辐射强迫中的贡献率约为19%。约40%的甲烷来自自然源排放(如湿地和白蚁),约60%来自人为源(如反刍动物、水稻种植、化石燃料开采、垃圾填埋和生物质燃烧)。工业化前全球大气CH4年平均浓度保持在722ppb左右。全球大气CH4的年增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约为12ppbyr-1,1999~2006年间降至近乎为零,2007年以来,大气中的CH4再次增加。2022年全球平均和瓦里关站大气CH4的年平均浓度分别达到1923±2ppb和1979±0.6ppb,过去10年的年平均绝对增量分别为10.2ppb和9.8ppb。2022年其他区域站大气CH4年均浓度月均值与2021年同期相比总体上呈现增加之势。氧化亚氮(N2O)是影响地球辐射平衡的重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至2022年在全部长寿命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所产生的总辐射强迫中的贡献率约为6%。N2O通过自然源(约57%)和人为源(约43%)排入大气,包括海洋、土壤、生物质燃烧、化肥使用和各类工业过程。工业化前全球大气N2O年平均浓度保持在270.1ppb左右。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全球大气的N2O浓度不断升高。中国气象局于1996年首先在瓦里关站开展N2O的观测,至2009年逐步扩展到了7个大气本底站。2022年全球和瓦里关站的N2O年平均浓度分别达335.8±0.1ppb和336.5±0.2ppb,过去10年的年平均绝对增量分别为1.05ppb和1.09ppb。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计划(WMO/GAW)负责协调温室气体的全球网络化观测和分析。截至目前,该观测网包括32个全球大气本底站、400余个区域大气本底站和100余个贡献站。中国气象局4个大气本底站(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已列入WMO/GAW大气本底站系列,并按照WMO/GAW的观测规范和质量标准开展观测。瓦里关站的观测资料已进入WMO世界温室气体数据中心(WDCGG),用于《WMO温室气体公报》,以及WM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等的多项科学评估。设备推荐Picarro G2508 气体浓度分析仪通过同时测量五种气体(N2O、CH4、CO2、NH3 和 H2O),从根本上简化了土壤通量研究,且描绘了温室气体土壤排放的全貌。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温室气体交换是全球碳循环和氮循环的关键一步。G2508 易于集成土壤检测腔室,无需组装或同步不同的气体分析仪,就可以实现所有主要温室气体的行为观测。G2508 采用精密光腔衰荡光谱(CRDS)技术,以达十亿分之一(ppb)的灵敏度测量气体浓度,其漂移可忽略不计。而且,Picarro 独特的算法可以对 N2O、CH4 和 CO2 的浓度自动进行水汽影响校正。

温室气体相关的方案

温室气体相关的论坛

  • 温室气体释义大全

    温室气体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温室气体 英文名称:greenhouse gasses;greenhouse gases;greenhouse gas;GHG 定义1: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某些微量气体, 有CO2、CH4、N2O等30余种。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应用气象学(二级学科) 定义2: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的气体。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环境保护(二级学科) 定义3:在地球大气中,能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吸收地面和空气放出的长波辐射(红外线),从而造成近地层增温的微量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氯氟烃等。 应用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科学(二级学科);海洋气象学(三级学科) 定义4:大气中由自然或人为产生的能够吸收长波辐射的气体成分。如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臭氧(O3)和氯氟烃(CFC)是地球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全球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5: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某些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30余种。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气候资源学(二级学科)

  • 【原创】温室气体及其危害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温室气体排放限量,这里阐述一下温室气体及其危害。 [B] 温室气体[/B]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气、甲烷、氮氧化物、臭氧等气体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因此被统称为温室气体。其中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22倍,它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B]温室效应[/B] 地球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的同时,会不断向外发射长波辐射。大气中有一些气体具有吸收长波辐射并使其返回地表的特性,因而会使地球外逸辐射减少,导致气温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越来越强,会使全球气温普遍上升;导致南北极地和高原冰川消融;海水膨胀和海平面上升;地球将面临中纬度地区生态系统和农业带向极区迁移;生物多样性降低;突发性气候灾难频度增加等,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目前我国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

  • 【转帖】温室气体排放危害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温室气体在大气含量不足1%。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 化合物(CFCs)及臭氧(O3)。大气层中的水汽(H2O)虽然引起是‘天然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普遍认为它在大气中的含量并不直接受人类活动所影响。 温室气体包括: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气、甲烷、氮氧化物、臭氧等,因这些气体吸收与放出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因此被统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被认为是效果最显著的温室气体,并且近50年来人类的工业化活动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导致了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过量聚集,加剧了温室效应。温室气体的危害程度: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个特性: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少,而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简单地说就是太阳辐射进入地球时热量损失不多,而地面热量散失到宇宙空间时,被二氧化碳等气体吸收,所以散失得少,二氧化碳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其次是氯氟烃等气体,也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温室效应越来越强,会使全球气温普遍上升;导致南北极地与高原冰川消融;海水膨胀与海平面上升;地球将面临中纬度地区生态系统与农业带向极区迁移;生物多样性降低;突发性气候灾难频度增加等,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

温室气体相关的资料

温室气体相关的仪器

  • 产品简介ZR-3751型温室气体采样器采用无油惰性隔膜泵将经除湿后的本底大气,压入事先用现场新鲜空气充分清洗过的玻璃采样瓶或不锈钢采样罐内至预定压力。适用于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合物、全氟化碳、氟氯碳化合物、哈龙等长寿命温室气体的采样。 执行标准 QX/T 164-2012 温室气体玻璃瓶采样方法 QX/T xxx-xxxx 温室气体不锈钢采样方法(征求意见稿) QX/T 213-2013 温室气体玻璃采样瓶预处理和后处理方法 QX/T 214-2013 卤代温室气体不锈钢采样罐预处理和后处理方法 环境空气二氧化碳手工监测技术指南(试行) 城市碳监测试点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指南(试行) 城市大气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指南(第一版) 技术特点一体化设计检漏、冲洗、采集全程自动化控制;人机交互体验优异可选配自动气象站进行气象参数的测量;仪器智能化管理 内置GPRS和蓝牙模块,支持远程操控和外置蓝牙高速打印(可选配打印机); 采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系统压力; 仪器内置采样容器固定座,可兼容不锈钢气瓶和玻璃气瓶两种采样容器进行气体采样,采样气瓶之间采用不锈钢快插接头连接,连接方便可靠; 内置电子标签,可与仪器出入库管理平台软件配合实现仪器智能化管理; 可实现对数据的查询、打印、导出及升级。
    留言咨询
  • 【温室气体在线气相色谱仪】仪器采用专用色谱柱组合、中心切割技术、反吹加放空技术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μ-ECD)技术相结合进行甲烷、二氧化碳和N2O的检测。样品经载气带入色谱柱预分离,氧气放空后,其中CH4和CO2(经Ni转化)进FID检测器检出,切换N2O进入μ-ECD监测器检出。【仪器特点】1、转化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组合用于检测CH4和CO2检测限<0.05ppm;2、仪器具有开机自检功能,断气保护功能,断电自动重启功能和报警功能,保证系统安全和稳定性;3、FID检测器具有自动点火功能和宽量程输出,线性范围10-7;4、μ-ECD检测器加特殊装置提升灵敏度,N2O检测限<1ppb;5、使用自动电子流量控制技术(EPC)控制载气、空气和氢气,高精度(0.01psi),重复性和再现好;6、核心部件均使用国际知名品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应用领域】环境空气在线监测或科研【技术参数】检测能力温室气体(CO2、CH4、N2O)量程CO2(0.1-1000)ppm;CH4(0.05-1000)ppm;N2O(1-1000)ppb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微池电子俘获检测器(μ-ECD)检出限≤0.05ppm(CH4),≤0.1ppm(CO2),≤1ppb(N2O)重复性RSD≤3%分析周期≤10min功率电源<300W,220V AC/50Hz气源要求载气:高纯氮气或零级空气(≥99.999%);燃烧气:高纯氢气(≥99.999%)助燃气:零级空气(烃类<50ppb)输出4-20mA、RS232/RS485、以太网尺寸19"标准机箱,5U
    留言咨询
  • 产品概述EXPEC 2000 温室气体气相色谱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可配备温室气体专用型FID或ECD检测器, 检测环境空气中CO2、CH4、CO、N2O和SF6等因子。样气先通过定量环,然后被温室气体专用色谱柱分离,CH4进入FID检测,CO和CO2先后进入甲烷转化炉,在镍催化剂作用下高4 2温加氢还原为CH4后再被送入FID检测;NO和SF6被色谱柱分离后通过ECD检测。产品特点符合标准《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GB/T 31705-2015)一台分析仪可配置双检测器,实现CO2、CH4、CO、N2O和SF6等多种组分的高精度监测采用技术成熟的气相色谱法,操作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采用温室气体专用型FID或ECD检测器,灵敏度和稳定性优异 应用效果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监测,获取区域温室气体时空变化规律同化卫星观测数据,提升卫星遥感反演的准确性校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得到更准确的排放清单及排放因子,评估本地碳排放量基于温室气体浓度数据,利用三维空气质量模型估算城市碳排放通量,全面评估碳排放情况
    留言咨询

温室气体相关的耗材

  • 安捷伦 Markes 热脱附备件MKI-U-T16GHG-2S 冷阱,温室气体,Markes UNITY 其他色谱配件
    MKI-U-T16GHG-2S冷阱,温室气体,Markes UNITY 2 热脱附单元Markes 热脱附备件说明单位部件号O 形圈,Markes 7 mm 冷阱密封件10/包MKI-U-COV07O 形圈,Markes 6 mm 冷阱密封件10/包MKI-U-COV06PTFE 过滤盘,5.1 mm Markes TD 10/包MKI-U-DISK1PTFE 过滤盘,6.3 mm Markes TD 10/包MKI-U-DISK3快速安装接头,Markes UNITY 10/包MKI-C-QSC10O 形圈插入工具,Markes UNITY TDI MKI-Z-0285O 形圈取出工具,Markes UNITY TDI MKI-Z-0351O 形圈,010 Markes UNITY 10/包MKI-U-COV10冷阱说明单位部件号冷阱,通用,UNITY MKI-U-T11GPC冷阱,通用,UNITY 2 MKI-U-T11GPC-2S冷阱,空气有毒物,C2-C14,UNITY 2 MKI-U-T3ATX-2S冷阱,空气有毒物,C2-C14,UNITY MKI-U-T3ATX冷阱,材料散发,Unity MKI-U-T12ME冷阱,材料散发,Unity 2 MKI-U-T12ME-2SDHS 应用冷阱,UNITY MKI-U-T13DHSDHS 应用冷阱,UNITY 2 MKI-U-T13DHS-2S冷阱,用于EPA TO-15/TO-17 空气有毒物分析法,Markes Unity 2 MKI-U-T15ATA-2S不锈钢Difflok 帽,Markes UNITY MKI-MTD-1169惰性Difflok 帽,Markes UNITY MKI-MTD-1204冷阱,Tenax,UNITY MKI-U-T9TNX冷阱,Tenax,UNITY 2 MKI-U-T9TNX-2S冷阱,高沸点化合物,C6-C40,UNITY 2 MKI-U-T1HBL-2S冷阱,臭氧前体,UNITY 2 MKI-U-T17O3P-2S冷阱,硫,UNITY 2 MKI-U-T6SUL-2S冷阱,化学武器,C6-C40,UNITY 2 MKI-U-T10CW-2S冷阱,温室气体,UNITY 2 MKI-U-T16GHG-2S
  • 低温室附件
    TTK 600 低温室是在 -190°C 到 600°C 温度范围内研究粉末 X-射线衍射的非环境附件。不同样品支架支持以反射和传输几何研究样品。可在真空、空气或惰性气体中测量样品。通过前室选件可将对空气敏感的样品安全传输至 TTK 600。TTK 600 可与所有常用的粉末衍射仪匹配,适合于各种样品类型在中低温下进行 X-射线结构研究。
  • STD50环境空气浓度标准气体
    ↗详情可点上方右侧联系我们获得更详细参数及报价STD50环境空气浓度标准气体天霁STD50环境空气浓度标准气体用于环境空气中ODS、HFCs等组分的在线监测与离线分析。标气以洁净背景大气为底气,包含背景环境大气浓度下的约50种组分。标气经天霁环境空气监测技术实验室多轮标定,每一瓶均附带独立的标定证书,浓度可溯源至AGAGE国 际监测网络和中国计量院ODS标准物质,具有国际可比性。环境空气中ODS与含氟温室气体的浓度在万亿份之一(ppt)水平,因此必须使用同等浓度水平且稳定性优良的标准气 体才能实现目标物种的高精度高准确性定量分析。这一浓度较常规VOC等污染物低3~6个数量级,因此用于VOC分析的标气 、气瓶、配气系统与配气标定方法均无法直接用于环境空气中ODS与含氟温室气体的分析。天霁团队与复旦大学、中国计量 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单位以及AGAGE专家合作,共同建立了ODS与含氟温室气体分析专用环境空气浓度标准气 体的配制、标校、溯源体系,可为ODS与含氟温室气体的在线监测和离线分析提供稳定优质、具有国际可比性的高精度标气序列。专用气瓶 传统标气瓶用于环境空气浓度标气时,部分物种浓度会发生漂移。为此,天霁团队与复旦大学、浙江埃泰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专用高压环境空气浓度标气气瓶。专用气瓶瓶体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内壁经多种钝化工艺处理,已通过长时间稳定性测试。气瓶内壁及气瓶外观配气系统 天霁团队自研了SP900环境空气浓度标气配气系统,目前已分别安装在北京密云和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科技部国家野外站,可为STD50标气提供洁净可靠的底气。 配气系统标校及溯源天霁团队自建了完善的标气标校体系,每一瓶标气均在天霁环境空气监测技术实验室完成多轮标定 ,确保各物种浓度准确稳定且可追溯。所有STD50标准气体均可溯源至先进的全球大气实验网(AGAGE)国际权威标准和中国计量院ODS标准物质。标定证书和溯源证书

温室气体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