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打印

仪器信息网三维打印专题为您整合三维打印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三维打印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三维打印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三维打印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三维打印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三维打印相关的资讯

  • 英首次将人类胚胎干细胞用于三维打印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和一家干细胞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出一种真空阀门式(valve-based)三维(3D)打印技术,首次将3D打印拓展到人类胚胎干细胞范围。这一突破使得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打造”移植用人体组织和器官成为可能,打印结构还能用于药物测试,加速改良测试过程。相关论文发表在2月5日出版的《生物制造》杂志上。   近几年来,3D打印的方法已逐渐发展到生物制造领域。罗斯林塞拉博干细胞技术公司商业开发经理詹森金说:“通常,实验室培养细胞是在二维平面生长,只有少数细胞能用三维打印方式。人类干细胞太敏感,难以用这种方式来控制。我们是世界上首次将人类胚胎干细胞打印出来并进行培养的。”   打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是可控性和减少伤害,这样才能保证细胞与组织的发育能力和正常功能。人类胚胎干细胞来自胚胎早期阶段产生的“干细胞系”,没有明确的发育方向,可以分化为人体内任何类型的细胞。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真空阀式细胞打印机,细胞被装入打印机的两个分离容器,然后按预先编好的程序,被统一打印到一个盘子上。该打印机充分考虑了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能打印出具有高度活性的细胞。   当人类胚胎干细胞被打印出来以后,还要经过多项测试,如检测它们的活性,看其是否还能分化为不同类型细胞 检测细胞的打印密度、特征属性和分布情况,以此评价这种打印方法的精确性。   “我们发现,这种真空阀门打印方式非常温和,足以保持干细胞的发育能力,还能精确打出同样大小的球体。更重要的是,打印出来的人类胚胎干细胞保持了它们的多能性,还能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论文合著者、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的威尔文妙舒(音译)说:“该方法是用气压驱动来打印细胞,通过开关微真空管能控制气压,通过改变喷头直径、入口气压或打开真空管的时间可以精确控制喷出细胞的数量。”   舒还指出,通过打印人类胚胎干细胞生成的3D结构,我们能造出更精确的人体组织模型,这对药物开发、毒性测试都非常有用,因为大部分药物开发都是以人类疾病为目标,用人类组织来实验更有意义。   金表示:“这是一次科学的进步。我们希望这一进步能带来长期的巨大价值,为人们提供可靠的药物而不必用动物做药物试验,提供用于移植的器官而无需捐献,并能消除器官排斥和免疫抑制带来的问题。”
  • 基于Pμ SL 微尺度3D打印的三维微柱阵列电极
    微芯片电化学检测系统(microchip-based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system, μEDS),是一种基于电化学方法与微流控技术的检测平台,其具有高灵敏度、极少试剂消耗、快速检测、可适性高、自动化等优点,常用于现场实时应用场景,比如床边检测等。此类芯片中核心组件是微电极,其检测性能尤为关键。传统的微电极主要是二维或平面式的结构,如环状、带状、平板式。另一方面,具有三维结构的微电极因其更大的反应面积和优异的检测灵敏度已获得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关注。微尺度3D打印技术的出现,使得三维微柱阵列电极的实现变得更加便捷、快速、高效。PμSL(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是一种面投影微尺度超高精度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使用高精度紫外光刻投影系统,将需要打印的三维模型分层投影至树脂液面,分层光固化成型并逐层累加,最终从数字模型直接加工得到立体样件。该技术具有打印精度高、跨尺度加工、成型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等突出优势,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三维微细结构加工技术之一。图1:PμSL技术原理示意图通过结合软光刻以及金属沉积技术,PμSL微尺度 3D打印技术近期在电化学检测领域取得系列成果。其中的微电极的制备过程大致为:通过PμSL微尺度3D打印技术打印得到三维微柱阵列模具,然后通过PDMS二次翻模得到PDMS材质的三维微柱阵列,最后再经过磁控溅射等金属沉积方式将金属比如金沉积在三维微柱结构的表面作为导电层以形成最终的微柱电极。此外,还可选择性地在电极表面修饰Pt-Pd/多层碳纳米管等其他改性物质以提高电化学检测性能。研究一:基于微柱阵列电极的生物标记物高灵敏度检测研究摘要:微柱阵列电极因其高质量运输、低检测极限以及微型化的特点被广泛用于电化学检测领域。该研究工作阐述了表面镀金的PDMS基微柱阵列电极的制备、数值仿真、表面改性以及表征。9×10的微柱阵列排布在0.09cm2的区域内,其中微柱的高度分别为100 μm,300 μm 和500 μm。微柱阵列电极是使用PμSL微尺度3D打印技术与软光刻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而得,通过SEM和循环伏安法进行表征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扫描速率的高低,高度值更大的微柱有利于提高电流密度。Pt-Pd/多层碳纳米管材料涂覆可进一步提高微柱阵列电极的电化学检测性能。相较于平板式电极,微柱阵列电极的电化学检测灵敏度是前者的1.5倍。高度500 μm的Pt-Pd/多层碳纳米管改性的微柱阵列电极可用于检测肌氨酸(一种前列腺癌的生物标记物),其线性范围和检测极限分别是5-60 μM 和1.28 μM。这个检测范围覆盖了肌氨酸在人体组织的浓度区间(0-60 μM)。因其更高的微柱高度和更大的比表面积,微柱阵列电极比平板式电极获得了更好的检测性能。该研究工作为高检测灵敏度的微柱阵列电极在低丰度分析物的检测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图2:微柱阵列电极的制备过程示意图及改性电极和电化学检测中典型的三电极式简易传感装置论文信息:DOI: 10.1039/d0ra07694e.研究二:动态微流体中微柱阵列电极的电化学检测研究摘要:高集成度、高灵敏度、快速分析、极小的试剂消耗等优点促使μEDS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微小化的工作电极是μEDS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决定了整个μEDS的检测表现。相比于传统的微电极形貌,如带状、环状、圆片状,三维微柱阵列电极因其更大的反应面积,具有更高的响应电流和更低的检测极限。在该研究工作中,采用数值仿真研究了μEDS的检测性能以及三维微柱的形貌和流体的动力学参数,包括微柱的形状、高度以及排列方式和反应溶剂的流速。μEDS的尾端效应在基于预设的电流密度参数下也进行了定量分析。此外,通过结合PμSL微尺度3D打印技术与软刻蚀的方法制备的PDMS基三维微柱阵列电极与微通道集成,用于研究电化学检测。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测试的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吻合较好。此研究为μEDS的参数设计提供了指导性建议,所使用的方案亦可适用或借鉴于分析和优化基于纳米芯片的电化学检测系统(nanochip-based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system, nEDS)。图3:μEDS和微柱阵列的示意图以及微柱阵列的形貌参数论文信息:DOI:10.3390/mi11090858.上述研究中微柱电极结构模具均采用PμSL微尺度3D打印技术加工,所采用的加工设备均为摩方精密(BMF, Boston Micro Fabrication)公司10 μm光学精度设备P140,其最大打印尺寸为19.2mm (L)×10.8mm (W)×45mm (H),打印层厚为 10~40 μm。图4:BMF公司10微米系列精度设备P140/S140
  • 基于Pμ SL 微尺度3D打印的三维微柱阵列电极
    微芯片电化学检测系统(microchip-based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system, µEDS),是一种基于电化学方法与微流控技术的检测平台,其具有高灵敏度、极少试剂消耗、快速检测、可适性高、自动化等优点,常用于现场实时应用场景,比如床边检测等。此类芯片中核心组件是微电极,其检测性能尤为关键。传统的微电极主要是二维或平面式的结构,如环状、带状、平板式。另一方面,具有三维结构的微电极因其更大的反应面积和优异的检测灵敏度已获得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关注。微尺度3D打印技术的出现,使得三维微柱阵列电极的实现变得更加便捷、快速、高效。PμSL(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是一种面投影微尺度超高精度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使用高精度紫外光刻投影系统,将需要打印的三维模型分层投影至树脂液面,分层光固化成型并逐层累加,最终从数字模型直接加工得到立体样件。该技术具有打印精度高、跨尺度加工、成型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等突出优势,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三维微细结构加工技术之一。图1:PμSL技术原理示意图通过结合软光刻以及金属沉积技术,PμSL微尺度 3D打印技术近期在电化学检测领域取得系列成果。其中的微电极的制备过程大致为:通过PμSL微尺度3D打印技术打印得到三维微柱阵列模具,然后通过PDMS二次翻模得到PDMS材质的三维微柱阵列,最后再经过磁控溅射等金属沉积方式将金属比如金沉积在三维微柱结构的表面作为导电层以形成最终的微柱电极。此外,还可选择性地在电极表面修饰Pt-Pd/多层碳纳米管等其他改性物质以提高电化学检测性能。研究一:基于微柱阵列电极的生物标记物高灵敏度检测研究摘要:微柱阵列电极因其高质量运输、低检测极限以及微型化的特点被广泛用于电化学检测领域。该研究工作阐述了表面镀金的PDMS基微柱阵列电极的制备、数值仿真、表面改性以及表征。9×10的微柱阵列排布在0.09cm2的区域内,其中微柱的高度分别为100 μm,300 μm 和500 μm。微柱阵列电极是使用PμSL微尺度3D打印技术与软光刻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而得,通过SEM和循环伏安法进行表征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扫描速率的高低,高度值更大的微柱有利于提高电流密度。Pt-Pd/多层碳纳米管材料涂覆可进一步提高微柱阵列电极的电化学检测性能。相较于平板式电极,微柱阵列电极的电化学检测灵敏度是前者的1.5倍。高度500 μm的Pt-Pd/多层碳纳米管改性的微柱阵列电极可用于检测肌氨酸(一种前列腺癌的生物标记物),其线性范围和检测极限分别是5-60 μM 和1.28 μM。这个检测范围覆盖了肌氨酸在人体组织的浓度区间(0-60 μM)。因其更高的微柱高度和更大的比表面积,微柱阵列电极比平板式电极获得了更好的检测性能。该研究工作为高检测灵敏度的微柱阵列电极在低丰度分析物的检测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图2:微柱阵列电极的制备过程示意图及改性电极和电化学检测中典型的三电极式简易传感装置研究二:动态微流体中微柱阵列电极的电化学检测研究摘要:高集成度、高灵敏度、快速分析、极小的试剂消耗等优点促使µEDS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微小化的工作电极是µEDS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决定了整个µEDS的检测表现。相比于传统的微电极形貌,如带状、环状、圆片状,三维微柱阵列电极因其更大的反应面积,具有更高的响应电流和更低的检测极限。在该研究工作中,采用数值仿真研究了µEDS的检测性能以及三维微柱的形貌和流体的动力学参数,包括微柱的形状、高度以及排列方式和反应溶剂的流速。µEDS的尾端效应在基于预设的电流密度参数下也进行了定量分析。此外,通过结合PμSL微尺度3D打印技术与软刻蚀的方法制备的PDMS基三维微柱阵列电极与微通道集成,用于研究电化学检测。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测试的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吻合较好。此研究为µEDS的参数设计提供了指导性建议,所使用的方案亦可适用或借鉴于分析和优化基于纳米芯片的电化学检测系统(nanochip-based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system, nEDS)。图3:μEDS和微柱阵列的示意图以及微柱阵列的形貌参数上述研究中微柱电极结构模具均采用PμSL微尺度3D打印技术加工,所采用的加工设备均为摩方精密(BMF, Boston Micro Fabrication)公司10 μm光学精度设备P140,其最大打印尺寸为19.2mm (L)×10.8mm (W)×45mm (H),打印层厚为 10~40 μm。图4:BMF公司10微米系列精度设备P140/S140官网:https://www.bmftec.cn/links/10

三维打印相关的方案

  • 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在离体自然杀伤细胞检测中的应用 宫颈癌肿瘤模型
    摘要自然杀伤(NK)细胞是一种先天免疫细胞,通过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在清除转化或癌变细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免疫刺激分子和生物制剂被用来提高NK细胞的溶瘤作用。三维(3D)细胞培养技术已经发展到更好地概括体内结构和生理相关性,以评价这些药物和生物制剂的体外。在这个概念验证研究中, 我们开发了一个三维生物打印的子宫颈癌肿瘤模型,以证明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用Ⅰ型胶原3D生物打印GFP标记的人宫颈癌细胞SiHa和CaSki,并与人外周血源性NK细胞共培养96h。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通过荧光显像进行评估,显示在NK细胞浓度增加的情况下,肿瘤杀伤程度更高。本文描述的方法是可缩放的,与高含量成像兼容,并且容易翻译到其他肿瘤模型。
  • 使用人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周细胞和内皮细胞进行血管化和可灌注的皮肤移植的三维生物打印
    由异体细胞组成的多层皮肤替代品已被测试用于治疗不愈合的皮肤溃疡。然而,这种非天然皮肤移植不能永久移植,因为它们缺乏对与宿主组织整合重要的皮肤血管网络。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描述了使用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制造一种可植入的多层血管化生物工程皮肤移植物。移植物是使用一个生物墨水包含人类包皮皮肤成纤维细胞(FBs),人类内皮细胞(ECs)来自脐带血人类内皮细胞群体形成细胞(HECFCs),和人类胎盘周细胞(PCs)悬浮在老鼠尾巴I型胶原蛋白形成真皮然后打印第二个生物墨水包含人类包皮角质形成细胞(KCs)形成一个表皮。在体外, KCs复制和成熟形成多层屏障,而ECs和pc自组装成相互连接的微血管网络。真皮生物墨水中的pc与ec内衬的血管结构相关,似乎能促进KC的成熟。当这些3D打印的移植物被植入免疫缺陷小鼠的背侧时,人ec内衬结构与从伤口床上产生的小鼠微血管一起接种,并在植入后4周内灌注。打印真皮中pc的存在增强了宿主微血管对移植物的侵袭和表皮网的形成。关键词:皮肤,组织工程,生物打印,再生医学,微血管系统影响声明三维打印可用于生成多层带血管化的人体皮肤移植,这可能会克服目前在无血管皮肤替代品中观察到 的移植物存活的限制。在皮肤生物墨水中包含人周细胞似乎可以促进皮肤和表皮的成熟。
  • 用于组织工程支架血管化的微管嵌入水凝胶生物打印
    血管组织工程被认为是有前途的可行的人造组织和器官的替代方案之一。采 用各种技术制造的宏观和微观空心管已被广泛研究以模拟血管。迄今为止,尺寸从 1 微米到 10 微米的仿生毛细血管的制造仍然具有挑战性。在本文中 , 通过静电纺丝来模拟毛细血管,并将芯鞘微管嵌入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水凝胶中进行生物打印。结果显示打印保真度得到改善并促进细胞附着。 管浓度和管长度对细丝尺寸和合并面积都有显着影响。具有较高微管浓度的 打印组表现出较高的微管密度,灯丝/喷嘴尺寸比以及打印/设计的网格面积 比接近100%。在体外实验中,微管不仅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相容,而且还提 供了微地形线索, 以促进三维空间中的细胞增殖和形态发生。总之,我们小 组制造的微管具有用于血管化软组织支架生物打印的潜力。

三维打印相关的论坛

  • 关于三维涤纶短纤维

    求教,三维涤纶短纤维和三维涤纶牵伸丝是一个东西吗?PS:国家标准废除了三维涤纶短纤维,而没有说明哪个标准替代。

  • 【求助】三维荧光的线性范围

    本人新接触三维荧光,文献上标明所检测样品不能超出线性范围,老师要求我自己做线性范围的测量,请教各位高手怎么确定三维荧光的线性范围?

  • 【原创】三维效果图

    三维效果图是借助设计好的建筑、规划、环境等方案图纸,用三维、平面软件构画出建成后的效果而生成的静态表现图。三维效果图能较准确表达设计方案,使设计师和非专业人士都能提前清楚的看到项目建成后的效果、概貌。在方案的形成、修改与确定的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多个视角表现楼盘的独特之处,无论楼盘的建筑物、环境、人文皆可以通过三维效果图得以充分表达。三维效果图还可用于各种媒体广告,有利于房地产及商品的销售。

三维打印相关的资料

三维打印相关的仪器

三维打印相关的耗材

  • 三维细胞培养支架
    细胞最适宜在3D环境中生长!  南京瑞康健采用精密3D打印技术开发的适宜于细胞三维生长的规则性多孔三维细胞培养支架,具有100%孔隙连通性,比表面积是2D的7倍, 可以在长时间内无需胰酶消化而进行细胞的3D扩增,从而大大提高细胞的质量和培养效率。   三维立胞TM支架的特点  ● 三维立胞TM支架有两种材质可供选择,聚苯乙烯(PS)和聚己内酯(PCL)。其中PS材料即制作培养板的材料,PCL材料为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 100%的孔联通性为细胞生长提供了最佳的营养/代谢物交换途径,和2D相比高达7倍的比表面积可以高效培养大量细胞。  ● 规则的结构,不同批次同一性高,实验结果可重复性好。  ● 无动物源性  ● 三维立胞TM支架不会吸收细胞介素、生长因子、外泌体等,可以直接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  ● 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客户定制,适配于各种培养器皿的要求。
  • 三维振动筛分仪
    电磁振动筛分仪Aode-200C电磁振动筛分仪简介电磁振动筛分仪Aode-200C是由丹东奥德仪器设计生产的一款适合实验室用的筛分仪器。仪器由电磁驱动器、机壳、数字控制器、筛盘固定座、组合筛塔、夹具、透明可视筛框等组成。透明筛框可以放在任何一级的筛上观察筛分的情况。仪器适合200、203、150、100直径的标准筛,适合药典的筛分,粗集料筛分,细集料的筛分。仪器的工作方式是电磁三维振动筛分,不同于机械水平二维往复的筛分,筛分效率和重复性要高于机械振动筛分仪,仪器选配有筛分软件,空筛质量和筛余质量的称重自动上传到软件中,由软件自行计算出各级的百分比,最后自动生成粒度分布曲线,由软件自动分析粒度的分布情况。软件安装在电脑中,可以任意打印和保存。产品特点:l 采用电磁驱动设计,每分钟振动频率可以达到3000-3600次l 筛分时间短,效率高l 适合干湿两用筛分(选配)l 振幅连续无极可调l 适合99%的筛分需求,应用行业广l 可设置间歇筛分工作模式,对样品筛分更精细。l 电磁三维驱动,筛分通过率高产品参数l 筛塔层级:12个标准筛可同时进行筛分l 筛分范围:20um-25mml 电源电压:220v50hz 5Al 仪器尺寸:350*200*520毫米 宽 高 深l 最大筛分量:6公斤l 标准筛直径: 200/203/150/100mm
  • 泡沫铜三维石墨烯 三维石墨烯
    材料简介:三维石墨烯网络是在泡沫金属基底上通过化学气相沉积高温生长石墨烯薄膜层,借助泡沫基底的三维多孔骨架,生长成石墨烯的三维网络。三维石墨烯具有体表面积大,导电性佳,质量轻等特点。 应用领域:1)适用于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铝电池、纳电池等电化学能源存储器件。2)适用于化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领域。尺寸:5*10cm

三维打印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