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虹膜

仪器信息网人工虹膜专题为您整合人工虹膜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人工虹膜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人工虹膜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人工虹膜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人工虹膜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人工虹膜相关的资讯

  • 新型人工虹膜感光能力堪比人眼 可自行对光线反应
    p   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芬兰科学家利用受热会改变形状的橡胶材料研制出一种全新人工虹膜,能像人眼一样,无需外部控制即能自行对光线作出反应。发表在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上的这一最新成果,可用来改进相机拍照性能,并最终用于修复人眼受损部位或控制微型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应对能力。 /p p   在人和许多动物的眼睛内,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球的入口,而虹膜能通过调节瞳孔大小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当光线太强时,虹膜会收缩以缩小瞳孔,保护敏感的视网膜 当光线较暗时,虹膜会张开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睛。照相机就是使用了原理类似的人工虹膜,其内置光圈会通过外置传感器来感应外界光量,判断何时开启或关闭,在拍照时对光线进行调整。 /p p   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科学家阿瑞· 普瑞玛基开发的这款全新人工虹膜,首次拥有对照射光线的自我调节能力,而无需植入光线传感器进行外部控制。他们选择了一种受热后会改变形状的液晶状橡胶材料,并用其制成直径14毫米的薄盘,从圆盘中间向接近圆盘外缘处径向切割12个花瓣。当处于黑暗环境下,花瓣会向外弯曲卷起,在圆盘中留下瞳孔状圆洞。 /p p   他们还向橡胶材料中加入了一种红色荧光染料,用蓝光或绿光照射时,荧光染料会变热,诱导花瓣卷曲回来并关闭“瞳孔”。“当用光照射时,人工虹膜会改变形状,这种自我调节能力还是首次出现,我们为此非常兴奋。”普瑞玛基说。 /p p   研究人员表示,现有治疗眼疾的人工虹膜都不能改变瞳孔的大小,只能帮助患者在白天看清物体,但在晚上或其他黑暗环境下仍然无法看清东西,新人工虹膜向攻克这些难题迈出了第一步。未来一旦实现对花瓣尺寸的更精确控制,就可植入人眼,还患者一个光明的世界。 /p p    strong 总编辑圈点 /strong /p p   人眼真是一台精密至极的光学仪器。人类试图模拟它,但即使科技发展到今天,还是难以将它的功能完全实现。人工耳蜗,人工虹膜,人工心脏瓣膜……科研人员研发各种新材料,尝试用技术为人体做修补,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成功。这次的人工虹膜,虽然还没有成熟到可以植入人眼的地步,但它首次拥有了自我调节能力,也给未来的眼疾患者带来希望。虽然它尚不具备人体虹膜的精巧,不过,若用于机器增加其视觉灵敏度,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p
  • 沃爱康发布一次性囊膜和虹膜切开镜片,直接成像更安全便捷
    2015年12月10日,英国豪迈的眼科玻璃透镜品牌沃爱康光学公司发布了Volk?1一次性直接成像囊膜和虹膜切开镜片,能在激光手术中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在Volk1镜片中,沃爱康生产的光学器件减少疾病传播,无需再次处理,兼具品质及一次性无菌镜片的安全与便捷。沃爱康最新研发的Volk1一次性直接成像囊膜和虹膜切开镜片。为了减少疾病传播,监管机构和医院组织正越来越多地要求使用一次性医疗设备(如果可用),而不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医疗设备。Volk1镜片消除了传染病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以及繁琐昂贵的再次处理程序。设备、劳动力以及妥善处置与处理可重复使用的医疗设备有关的有机溶剂消毒剂的费用超出了一次性医疗设备的费用。Volk1囊膜切开镜片的放大倍率为1.57x,激光光斑为0.63x,因此激光束可以精确地分布在囊袋中。对于激光虹膜切开手术,Volk1虹膜切开镜片可以在1.70x的放大倍率下通过周边虹膜激光光斑为0.58x的高放大倍率成像。Volk1囊膜和虹膜切开镜片以十对为一组,在盒子中进行预先消毒,然后单独密封在特维强袋中。沃爱康公司在有限时间内免费提供镜片样品包。Volk1一次性直接成像囊膜和虹膜切开镜片最先在美国的俄亥俄州曼托市投产,更多关于此镜片的信息,请索取免费样品包,或直接向沃爱康公司致电010-51261868,或发邮件至maggie.bai@halma.cn。关于沃爱康和英国豪迈:沃爱康光学公司(Volk Optical)是眼科诊断和治疗用非球面眼科镜片以及便携式诊断成像设备领域的业界领军企业。公司凭借玻璃镜头结构以及双面非球面的专利技术实现了最高分辨率成像,并为精确诊断、治疗和外科手术提供最佳立体影像。沃爱康公司的便携式电子数码显像设备为眼科、验光以及一般医学的未来奠定了基础。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曼托市,其代表办事处和经销商遍布全球。沃爱康是英国豪迈(Halma)的子公司,隶属于豪迈的医疗设备事业部。1894年创立的英国豪迈如今是安全、医疗、环保产业的投资集团,伦敦证交所中唯一在过去30多年股息年增长5%的上市公司。集团在全球拥有5000多名员工,近50家子公司,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和沈阳设有区域代表处,且在上海、北京、保定、深圳等地建立了多家工厂。
  • 谭铁牛院士——人工智能:天使还是魔鬼?
    p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谭铁牛院士于2018年6月13日在第十九次中科院院士大会上发表了 《人工智能:天使还是魔鬼》的主题报告,深度解读了60多年来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人工智能的七大现状,发展趋势、展望和现有人工智能的局限性等,谭院士认为:“人工智能的春天刚刚到来”。   /p p   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同仁,会场的各位同学以及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我本人关于人工智能的一些粗浅想法。我报告的题目是《人工智能:天使还是魔鬼?》。 /p p   我想既不是耸人听闻也不是哗众取宠,因为人工智能在普遍被看好的同时,确实富有争议。对于人工智能提出争议的都不是等闲之辈,都是重量级人物。近些年不断上映的关于人工智能、机器智能的科幻大片,的确留给我们很多悬念和问题:人工智能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因为这些科幻大片里面,有些把人工智能塑造为暖男的大白,也有一些塑造成给我们带来恐慌的机器人。 /p p   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搞清楚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以及人工智能目前能够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还有未来发展走向。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strong /p p   人工智能的概念和这个词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暑期研讨班上,一个叫约翰。麦卡锡的年轻人提出的,当时研讨班的主题就是怎么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当然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并不是从1956年才开始,之前就有,只是人工智能的概念是那时候提出来的。 /p p   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寻智能本质,研究出具有类人智能的智能机器,比如让机器或者计算机会听、会看、会说、会想、会决策,跟人一样。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到今天62年过去了,62年发展历程风风雨雨、曲曲折折,从起步时大家的兴奋、到后来提出了一些让人期待但不可实现的目标、接下来的反思,一直到互联网出现以后大数据的涌现,使得人工智能走上一个新的高潮。 /p p   62年的发展历程,我觉得留给我们很多的启示。特别是在今天,人工智能如日中天,火遍全球的当下,实事求是地设定科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1956年的研讨会有十个年轻人参加,其中一个很乐观,认为到2000年,也就是上世纪末的时候,人工智能有可能达到人的智能,这显然太乐观了。62年确实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但是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在理论层面、关键技术还是具体应用。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6eebfb71-c64f-4c6d-9fc1-6a40cf9990b0.jpg" title=" 01.jpg" alt=" 0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p p strong 专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strong /p p br/ /p p   谈到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我首先要说的是专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专用人工智能就是让人工智能系统专门做一件事儿,比如下围棋,是面向特定领域或者单一任务的人工智能。它确实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而且比人做的更好。我可以举很多这样的例子。 /p p   下围棋的AlphaGo大家很熟悉,Boston Dynamics的人形机器人可以跨过障碍物,还有四足机器人像狗一样跑得非常快,可以爬楼梯,一般老百姓看了这些确实会感到一种不安。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46d54e26-2228-4f44-9c16-afca30e84c80.jpg" title=" 0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cc1eb3b0-ea8e-4aee-8a9b-4f59b33be6f8.jpg" title=" 0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Boston Dynamics的人形机器人和狗形机器人 /strong br/ /p p   还有自动化所唐明研究员他们做的机器鱼,谷歌最新的语音人机对话,还有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把维语和普通话的互译做的非常好。这几年“刷脸”也就是各种人脸识别非常火爆,我们国家可以说也是走在世界前列。我并不是说人脸识别不好,但确实有局限,比如双胞胎肯定不行。有的时候儿子跟老子也分不出来,比如非常相像的老布什和小布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837fac73-ff32-4c97-99ab-853273630fb8.jpg" title=" 04.jpg" alt=" 04.jpg" / /p p   过去二十年我一直在研究虹膜识别,这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特定领域。瞳孔和眼白之间的中间区域叫做虹膜区域,1936年眼科医生发现每个人虹膜上的花纹都不一样,一岁半以后定形终身不变。目前我们国家很多煤矿的矿工考勤就在大量使用这个技术。黑龙江的一个煤矿,最早他们找到我说能不能用指纹识别,后来发现指纹会脱皮,如果刷脸,上班没有问题,下班煤矿工人就不行了 而虹膜识别没有问题。现在国内很多煤矿都在用这个技术。特别让我高兴的是,两周以前中央电视台报道,虹膜识别可以用于寻找丢失儿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d100f8c2-0aee-40de-bfa4-2776f204ee34.jpg" title=" 05.jpg" alt=" 05.jpg" / /p p   这也是一个人工智能能解决的问题:确定你看到的互联网照片有没有被篡改或者被修改。下图从左到右四组照片,相信各位无论是坐第一排还是后面都看不出来差别。我只告诉大家有一排是修改过的,相信大家用肉眼看不出来。这个特定问题人没有办法完成,而人工智能根据图像内容分析可以自动实现篡改检测。人工智能看到篡改部分是绿颜色的,那么第二排图像是修改过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97eebbe0-e709-433b-8da8-684b5cc65c58.jpg" title=" 06.jpg" alt=" 06.jpg" / /p p   这有什么用途?讲一个我几年前的亲身经历。2015年有一天我收到一封信,里面有一张糟糕的照片,把别的男人的头换成我的头,要我一周之内给他寄二十万。我想这个人显然寄错人了,所以各位如果你们有一天也收到这样照片,我可以马上给你验证一下,如果假的我第一时间告诉你,真的我们好好商量怎么处理。特定领域人工智能的成功应用可以举很多例子,这只是挂一漏万。 br/ /p p   可以说,专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很大程度(特别是这几年)取决于统计学习或者机器学习的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现在火爆的深度学习,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深度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其实一点都不神秘,只是借鉴了人的大脑在处理信息过程当中的层次化过程。因为深度学习的涌现,大家可以从曲线看到,用于图像分类的标识人工智能或者深度学习识别力已经低于人的错误率,也就是说识别力高于人。包括跟环境的交互,找出最好策略,这就是所谓强化学习。以及我们经常讲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博弈中学习,使得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这就是生成对抗学习。这是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专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和人工智能特别火的重要原因就是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7003474f-e841-4bd2-a942-e51bb2f388b4.jpg" title=" 07.jpg" alt=" 0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如火如荼  /strong   /p p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现状是,技术生态或者创新生态备受关注。科技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开源系统、技术软件平台和硬件平台,原因是什么?他们没有忘记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带给他们的启示。所以从传统的IT操作系统硬件,到现在移动互联网再到新时代的人工智能、IT,无论是谷歌也好、微软也好、百度也好、IBM也好,都要全面转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如火如荼。 /p p   去年一年全球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就有一千多家,人工智能领域获得的投资达15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140%以上,确实是如火如荼。在应用方面,可以说“智能+”已经成为一种创新的范式,将各行各业渗透。当然有的是炒作,把传统的数据分析,贴上人工智能的标签。但是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是一个客观现状。 /p p   人工智能已经加速成为国家战略,我可以举很多这样的例子。过去几年,最早被大家熟悉的“德国工业4.0”,核心就是人工智能 到2018年5月10日,美国白宫组织AI研讨会,成立AI专门委员会,确保人工智能领域美国第一。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29ad0fb4-634e-47d8-9441-0ea481a62792.jpg" title=" 08.jpg" alt=" 0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 /strong /p p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得到了广泛关注。在美国,一些同仁一起签署了有关人工智能发展的阿西洛马23条原则,关注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以及怎么规范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但是我认为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另外一个客观现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误解和炒作普遍存在,有的是有意的,有的是无意的。 /p p   比如时不时听到有人讲,人工智能系统将超越人的智能水平,我认为这是炒作。还有人工智能达到几岁小孩的水平,这也是炒作。某一个特定任务人工智能达到五岁小孩水平这可信,笼统讲人工智能或者人工智能达到三岁或者五岁小孩我认为是炒作。这些炒作有的是有意的,有的则是概念误解混淆造成的。比如经常有人把机器学习看成人工智能,但这只是人工智能其中一个研究方向 又把深度学习看成机器学习,但深度学习只是机器学习一种方法 或者把图像识别看成人工智能,这只是人工智能一个方向 或者把大数据看成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看成人工智能、机器人看成人工智能& #8230 & #8230 特别是把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或者机器人与人类看成零和博弈,你死我活,这些误解我认为是不存在,人和人工智能是可以互补的。 br/ /p p    strong 人工智能仍处于起步阶段 /strong /p p   我前面跟各位的汇报是很多专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经常有人误解,专用人工智能等于通用人工智能,如果有这样的误解很容易说现在人工智能不得了。什么是通用人工智能或者什么是通用智能系统?我们人的大脑就是一个通用智能系统。同样一个大脑,我学习以后可以下围棋也可以下象棋,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思考学习、规划决策,可以说一脑百用。目前的人工智能还有很多不能做的事,而有的事对人来说非常简单。 /p p   所以说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美国的DARPA对人工智能现状也是这个观念。2015年我曾经用“四有四无”概括人工智能总体状况,三年以后我觉得还可以这样说。现在人工智能是有智能没有智慧,智慧是高级智能,有意识,有悟性,可以决策。人工智能有智商没有情商,科幻电影中跟人类谈情说爱的人工智能还差得很远。另外,人工智能会计算不会算计,一个词倒一个顺序,这个概念完全不一样。人工智能有专才没有通才,下围棋的阿尔法狗不一定会下象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1992be09-a808-4ee1-a19d-6ba1f06d21c2.jpg" title=" 09.jpg" alt=" 09.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 / /p p   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现在即使最先进的图象识别算法都无法识别出图像里那只斑点狗。语音翻译现在已经很好了,但大家看这简单的三句话:他吃食堂,他吃面条,他吃大碗。昨天晚上我特意上网用谷歌翻译这几句,翻译不出来,机器翻译把大碗、食堂“吃掉”了。我也试了一下,“那辆白车是黑车”和“能穿多少穿多少”,谷歌翻译也翻译不出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460e70fd-91f7-4e4f-aae6-59cb348e0584.jpg" title=" 10.jpg" alt=" 10.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 / /p p   看到“欢迎新老师生前来就餐”的横标,相信人类理解起来没有歧义,但是人工智能算法就会有。人类看到这个横标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知道可能是新学期开始或者新食堂开张,但人工智能还做不到。对这个特定问题,它“知其然”都做不到或者至少有歧义。这些局限是因为人工智能还有很多瓶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81ae610b-85ac-43b9-ac94-d51ef9f4dc9b.jpg" title=" 11.jpg" alt=" 11.jpg" / /p p    深度学习很火,但是很大程度上它是黑箱状况。我们还不能完全从数据上论证为什么那么有效,不能完全确保这个多层深层神经网络训练是收敛的,所以有数据瓶颈,深度学习要提供大量已经标注数据,还需要大量的人工 还有它不能举一反三、不能解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与人类存在很大差距。正因为这些差距,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还有巨大创新空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95751365-341c-4fce-90c8-115ac26aeca5.jpg" title=" 12.jpg" alt=" 1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人工智能的春天刚刚开始 /strong /p p   可以说人工智能春天刚刚开始,我提出这一个观点是因为人类社会经历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的时代以后,正在向智能化社会迈进。人类进入智能化社会以后当然需要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支撑和引领。人工智能有望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世界著名科学家格特纳说人工智能是未来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具体讲有八个宏观发展趋势我认为值得关注: /p p   第一个是专用走向通用,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因此有人认为,通用智能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皇冠上面的明珠,大家都很关心这个竞争焦点。 /p p   我注意到,美国军方也开始规划通用智能的研究。他们认为通用人工智能和自主武器,是显然优于现有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发展方向。它只是朝通用人工智能迈了一小步。 /p p   第二个,为什么不认同机器人和人类或者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是零和博弈,因为人工智能另外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机器智能到人机混合智能。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各有所长,可以互补。所以人工智能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是From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AI (Augmented Intelligence),两个AI含义不一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d2a5dd2d-9179-4064-8c7f-3ac7bbb5da14.jpg" title=" 13.jpg" alt=" 13.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 / /p p   第三个趋势叫做从“人工+智能”到自主智能系统。为了让深度学习提高性能,需要大量已经标注好的数据。比如给人工智能一幅图像,告诉它图像中哪一块是人、哪一块是草地、哪一块是天空,都要人工标注好,非常费时费力。有人说目前的人工智能有多少智能,取决于辐射多少人工,这话不太精确但大体有这个含义。下一步发展趋势是怎样以极少人工来获得最大程度的智能,人类看书可以学习到知识,机器还做不到。人工采集和标注大样本训练数据,是这些年来深度学习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或者重要人工基础。所以有人开始试图创建自动机器学习算法,来降低AI的人工成本。 /p p   第四个是学科交叉将成为人工智能创新源泉。前面我提到深度学习现在很火爆,它只是借鉴了大脑的原理:信息分层,层次化处理。所以,跟脑科学交叉融合非常重要。实际上无论是《Nature》和《Science》都有这方面成果报道。比如《Nature》 发表了一个研究团队开发的一种能自主学习的人工突触,它能提高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速度。但大脑到底怎么处理外部视觉信息或者听觉信息的,很大程度还是一个黑箱,这就是脑科学面临的挑战。这两个学科的交叉有巨大创新空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6bd155e7-eada-4fc9-9342-5e73a4067460.jpg" title=" 14.jpg" alt=" 14.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 / /p p   第五个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人工智能产业将蓬勃发展,国际上一个比较有名的咨询公司预测,2016到2025年人工智能的产业规模几乎直线上升 我们国家发展规划提出,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这个产业是蓬勃发展的,前景显然是非常大的。 /p p   第六个大家很关注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相关伦理问题,因此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一定会更加健全。联合国还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这样的监察机构。前不久,欧盟25个国家签署人工智能合作宣言,共同面对人工智能在伦理法律方面挑战。我们学部也列了这方面的一个题目。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3e579b74-5541-4724-a28a-fbab0e826844.jpg" title=" 15.jpg" alt=" 15.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 / /p p   欧洲25个国家签署《人工智能合作宣言》,共同面对人工智能在伦理、法律等方面的挑战 /p p   第七个,人工智能将成为更多国家的战略选择。一些国家已经把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国家一定会做出同样举措。包括智利,加拿大,韩国等等。 br/ /p p   最后一条就是人工智能的教育会全面普及。教育部专门发布了高校人工智能的行动计划。国务院新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指出,要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美国科技委员会也有这样的内容。所以这是大家值得关注的另外一个方面。 /p p   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只是挂一漏万,以我个人粗浅认识觉得这八个方面值得关注。这里面既有科学研究层面,也有产业应用层面,也有国家战略和政策法规层面。所以在科学研究层面我觉得特别值得关注是:从专用到通用,从人工智能到人机融合、混合。然后是借鉴脑科学。 /p p   总结一下我今天的报告: /p p   第一,人工智能经过六十多年发展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 /p p   第二,人工智能既具有巨大理论与技术创新空间,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相信你们也许在琢磨我没有明确回答题目中提出的问题,人工智能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p p   下面就是我的答案:高科技本身没有天使和魔鬼之分,人工智能也是如此,这一把双刃剑是天使还是魔鬼取决于人类自身。人工智能在天使手里是天使,在魔鬼手里就是魔鬼。因此我们有必要未雨绸缪形成合力,确保人工智能正面效应,确保人工智能造福于人类。谢谢大家。 /p

人工虹膜相关的方案

  • 人工膜肺的研制
    采用laVision公司的DaVis6.2图像采集和处理软件平台,FlowMaster-S相机,以及Solo III型 15Hz Nd-YAG PIV 激光器。构成了一套粒子成像测速系统,并利用该系统测量了新研制的人工膜肺内的空气流场。
  • 行业应用丨食物中人工合成色素的含量检测
    本文中挑选了SN/T1743-2006中的4种常见人工合成色素(日落黄、诱惑红、亮蓝、酸性红),从当地的超市中随机购买了3种饮料进行检测。
  • 肉制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检测
    人工合成着色剂主要以苯、甲苯等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磺化、硝化、卤化、偶氮化等一系列有机反应而制得的人工色素。合成着色剂能有效改善食品色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列入的合成色素主要有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等等。肉制品生产中,着色剂虽然可以改变肉制品的色泽,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和食欲,然而它也可以掩盖肉制品中不新鲜原料肉,成为不法销售者获取非法利益的手段。合成着色剂少量食用可经肝肾代谢排出体外,但是若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因而各国都严格控制合成着色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肉制品中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着色剂被列为禁用,而诱惑红限用于西式火腿类、肉灌肠类和可食用动物肠衣类食品。本实验参考GB/T 9695.6-2008《肉制品 胭脂红着色剂测定》以及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采用大连依利特公司生产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着色剂标准品,线性以及加标回收率等进行检测方法验证,并且检测实际肉制品中柠檬黄、胭脂红、日落黄、苋菜红、诱惑红的添加情况。

人工虹膜相关的论坛

  • 揭示身體亞健康 遠離甲減從虹膜檢測開始

    現代生活中,人們體內毒素的沉積不但包括環境及食物污染導致的外源性因素,也包括壓力、緊張造成的身體“內污染”。不斷沉積的毒素,將最終導致人體功能及運轉的失調,甚至甲亢疾病。通過風靡歐美150年的虹膜學理論與專業的虹膜檢測,我們能夠觀察人體器官遭受“毒素”損害的程度,從而防患于未然。  自2010年始,全國近300家全方位全面引入“虹膜檢測”服務,為消費者科學檢測人體實際健康狀況,瞭解身體內循環,追溯自身健康本源,從而量身定製個人專屬健康美麗方案,深度細養,幫助人們遠離亞健康與甲減。  什麼是虹膜檢測:  所謂“虹膜”就是我們人眼中黑眼珠的部分。由於虹膜上有人體臟器的各種反射區,因此可以通過虹膜檢測,觀察虹膜各反射區的性狀變化,瞭解身體的健康及狀態改變。

  • 【原创】请教大家做人工色素时候新红和笕菜红能分开吗?

    【原创】请教大家做人工色素时候新红和笕菜红能分开吗?

    我将柠檬黄 新红 和笕菜红 三个标样进去,流动相是甲醇-0.02mol/L乙酸铵(15:85),柠檬黄前面出来,后面2个保留时间一直,就叠加在一起了用二极管阵列查看吸收曲线,2者也一致,国标上好象能轻易分开,新红并且也在柠檬黄前面就出来了,请教大家如何分离这2个物质,还有大家做人工色素的流动相梯度是什么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1/201101251354_275835_173348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1/201101251355_275836_1733487_3.jpg个看上面2个光谱图,似乎差不多,我原先以为我标样弄混了, 但是看了,一个是固体配的,一个是液体标样直接购买的,没有弄错。。。

  • 人工合成着色剂检测:让我来(Diamonsil Plus C18)

    人工合成着色剂检测:让我来(Diamonsil Plus C18)

    人工合成色素用于食品着色有很多优点,例如色彩鲜艳、着色力强、性质较稳定、结合牢固等,这些都是天然色素所不及的。但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国对此均有严格的限制,因此生产中实际使用的品种正在减少。人工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等。 人工合成色素全球有一百多种,我国允许使用的有近十种:胭脂红、苋菜红、赤藓红、新红、柠檬黄、El落黄、靛蓝和亮蓝等。并对其最大使用量及使用范围做了严格的规定。详见GB2760。较多国家允许使用的还有玉红、牢固绿、绿色S、专利蓝等。个别国家允许使用的有红色FB、监牢红E、猩红GN、橙色GGN、巧克力棕HT、黑色BN等。 鉴于食用合成色素的不安全性,国家也加强了对合成色素的监管,制订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另外对合成色素的检测也非常重要,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标准(GB/T 5009.35-2003)中规定了对新红、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赤藓红、亮蓝、靛蓝这8中合成色素的3种检测方法,分别为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示波极谱法。 我们应用实验室之前用Diamonsil C18(2)、Inspire C18 进行过人工合成色素的检测,最近有客户要求我们在Diamonsil PLUS上也进行一下色素的分析,于是,应用实验室的实验员开始了Diamonsil Plus分离色素的工作,工作成果如下:分析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 PLUS C18 250*4.6 mm,5μm(Cat#:99403)流动相:A: 0.02M乙酸铵 B:乙腈流速:1 mL/min 柱温:35 ℃检测器:UV254nm 进样量:20 μL 梯度设置时间(min) A(%) B(%) 0 95 5 15 70 25 20 63 37 21 95 5 30 95 5 色谱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251627_547438_1610895_3.jpg 峰号 保留时间 min 峰面积 μV*s 峰高 μV 理论塔板数NUSP拖尾因子 分离度 1 5.314 480159 68831 11221.811 1.178 -- 2 8.197 409967 85918 50073.326 1.212 16.611 3 12.967 30178 68031 144663.919 1.189 33.717 4 13.810 313641 70766 164374.849 1.200 6.187 5 15.887 347022 77282[/c

人工虹膜相关的资料

人工虹膜相关的仪器

  • 采用虹膜生物识毒技术,仅需5秒,快速筛查吸毒人员。作为禁毒工作日常监控手段,新型虹膜毒检一体仪对在册吸毒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娱乐场所从业人员、重点行业群体人员等“十类”重点人员,可全时空、全领域、全群体、全覆盖监测。 虹膜验毒检测时限为6分钟-48小时,搭配尿液毒物检测卡,更适用于查缉现场快速筛查。产品优势【秒速验毒】5秒即出结果,不限年龄、民族、性别,领先于国内同类产品; 【无需耗材】无需耗材,开机即扫; 【高检出率】能检测出市面上300余种毒物【超长待机】4000MA锂电池,待机长达12小时,支持快速充电; 【数据互通】支持4G/5G/WiFi/蓝牙全网通功能,可实现实时公安数据/毒检平台/安防数据等系统互联互通; 【人机交互】5.5寸高精度大屏,支持10点触控; 【面面俱到】支持GPS/北斗双定位、公安部认证二代身份证模块、声光电预警、支持视频语音录制、信息存储不少于10万人等实用性功能。
    留言咨询
  • 虹膜识别太阳光模拟器金属卤素灯太阳光模拟器光谱覆盖:200-3000nm 均匀性:90-95%匹配度:B级氙灯太阳光模拟器光谱覆盖:250-2500nm均匀性:90-95%匹配度:A级LED太阳光模拟器光谱覆盖:300-1200nm可扩展*1700nm均匀性:98%匹配度:A级如果您有其他技术需求,请联系我们,可以为您定制,提供满足您需求的解决方案。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掌纹、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确认。生物识别技术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目前比较成熟并大规模使用的方式主要为,指纹、虹膜、脸、耳、掌纹、手掌静脉等,此外近年,语音识别、脑电波识别、唾液提取DNA等研究也有突破,有望进入商用阶段。生物特征识识别技术通常按照,扫描、数字化处理、分析、特征提取、存储、匹配分类几个步骤处理。目前扫描数字化处理已经相对成熟,主要的研究集中在分析和特征提取方面。作为一门计算机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存储、匹配和检索的高速化处理近年也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研究论文发表。生物特征识识别技术的应用相当广泛,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居重要地位。在计算机安全学中,生物特征识别是认证(authentication)的重要手段,生物测定(Biostatistics)则被广泛地应用在安全防犯领域,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虹膜识别虹膜识别是与眼睛有关的生物识别中对人产生较少干扰的技术。它使用相当普通的照相机元件,而且不需要用户与机器发生接触。另外,它有能力实现更高的模板匹配性能。因此,它吸引了更多的关注。2010年,物联网产业被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获得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十二五"规划出台后,物联网成为*耀眼的产业明星。作为物联网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处在行业快速增长阶段。生物特征识别技术2001年起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全球生物识别市场根据不同的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电子门禁控制与考勤管理、计算机终端的进入控制、政府及司法部门(人脸识别系统或指纹识别系统)、消费者或商家用于买卖交易及其他多种应用。 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在很多领域:1、企业、住宅安全和管理。如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人脸识别防盗门等。2、电子护照及身份证。3、公安、司法和刑侦。4、自助服务。5、信息安全。如计算机登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
    留言咨询
  • 1概述欢迎您选用BIRMM-IRIS65M-RD便携式虹膜注册仪,我们相信它会给您提供优质的服务。BIRMM-IRIS65M-RD便携式虹膜注册仪可以小于2s的速度完成双眼虹膜信息采集。在使用时需要配合一台数据服务器来使用,数据服务器用来存储虹膜数据库,运行虹膜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软件,便携式虹膜注册仪作为虹膜采集装置,由虹膜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软件控制进行虹膜信息采集。BIRMM-IRIS65M-RD便携式虹膜注册仪的主要优点如下:?采集速度快,单次采集时间小于2S。?一次可以采集用户的双目虹膜信息,提升采集效率。2主要技术指标2.1关键技术指标?采集时间:XP、WIN7、WIN102.2环境要求?工作温度:-20℃~60℃;?储存温度:-40℃~+65℃;3使用方法便携式虹膜注册仪如图1所示。指示灯图1便携式虹膜注册仪图
    留言咨询

人工虹膜相关的耗材

人工虹膜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