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

仪器信息网全球气候变化专题为您整合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全球气候变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全球气候变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全球气候变化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资讯

  •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日益迫切 甲烷管控成关键焦点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中国专家提出,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日益迫切,甲烷管控成为关键焦点。美国环保协会(EDF)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24甲烷论坛上发布《2023—2024甲烷控排全球进展报告》显示,甲烷造成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约30%的全球变暖。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在20年尺度下,化石燃料来源的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GWP)是二氧化碳的82.5倍;在100年尺度下,化石燃料来源的甲烷的GWP是二氧化碳的29.8倍。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说,有数据估算,甲烷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约占20%至30%。如果不大幅度削减甲烷排放,《巴黎协定》温控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正因为如此,有关国家、国际组织和能源行业采取积极行动减少甲烷排放。美国环保协会主席柯瑞华(Fred Krupp)表示,解决甲烷污染的问题对于缓解气候变化至关重要。过去一年中,在全球范围看到了巨大的甲烷控排行动势头,中、美、欧、日、韩等以及多家大型油气公司采取了积极行动。甲烷减排需要全球采取行动,今年3月,EDF发射了Methane SAT卫星,这也是迄今为止最为先进的甲烷排放监测系统,EDF将与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利用数据支持“甲烷控排工作”的实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说,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日益迫切,甲烷管控成为关键焦点。中国在甲烷控排方面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积极的努力,通过发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重新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并与美国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等,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合作的决心和行动。王金南认为,推动政策措施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构建一套健全的甲烷监测、报告和核查(MRV)体系,精准掌握甲烷排放动态及演变趋势,明确甲烷排放路径。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4年全球甲烷追踪》,2023年全球能源部门的甲烷排放量接近1.3亿吨,占人为源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仅次于农业部门。化石能源行业在各个行业中,具有最大最快最经济的甲烷减排潜力。IEA首席能源经济学家蒂姆古尔德(Tim Gould)认为,从全球甲烷控排行动进展来看,2024年将成为透明度、政策行动以及减少排放的重要分水岭。《2023—2024甲烷控排全球进展报告》称,在今后十年内采取果断行动快速减少能源、农业和废弃物部门的甲烷排放,可以减缓短期内气候变化,这被认为是实现1.5℃温升控制目标的最有效策略,同时还具有改善公共卫生和农业生产力等协同效益。为更好推动甲烷控排工作,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朱庆锋建议,要加强政策约束、引导和支持,以充分调动甲烷控排的积极性,加强甲烷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工作,建立对重点排放源全覆盖的监测和统计核算网络,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甲烷协同治理与合作发展模式。“甲烷控排必须从源头进行管控,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表示,技术创新是推动甲烷控排工作的关键驱动力(2.840, 0.00, 0.00%),要加大甲烷控排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广泛应用,提高甲烷控排效率与效果。
  • 国际视点:以更强有力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从高温热浪、暴雨洪灾到飓风山火、极端寒流,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持续增加。气象专家指出,气候变化是导致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的主要原因。国际社会应继续携手努力,完善极端天气预警机制,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新年伊始,多个国家气象部门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是这些国家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世界气象组织不久前发布的《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指出,2022年,高温、干旱和洪水等极端天气灾害对全球数百万人造成影响,带来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造成严重损失国际自然灾害常设观测网站2022年共记录全球891起极端天气灾害事件。这些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略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慕尼黑再保险集团表示,2022年是自然灾害损失赔付额最高的年份之一,气候变化正使极端天气变得更加频繁。法国气象局本月初发布公告指出,2022年法国平均气温达14.5摄氏度,是法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去年法国大部分月份平均气温都比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明显偏少,导致严重干旱。异常的高温和干旱让该国西南部吉伦特省等多地发生森林火灾,6.2万公顷森林被烧毁,是过去10年平均水平的6倍。欧盟下属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年初发布报告说,2022年是欧洲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年份。去年夏天异常高温天气波及众多欧洲国家。西班牙国家气象局表示,2022年是西班牙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年平均气温接近15.5摄氏度。英国气象局证实,2022年英国平均气温首次突破10摄氏度,成为该国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去年夏天最高气温首次突破40摄氏度,一些地方甚至出现铁轨变形、机场跑道被晒化的情况。一些国家还遭遇暴雨洪灾等极端天气。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去年8月巴基斯坦由于季风降雨导致严重洪灾和山体滑坡。同一时间,乍得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洪灾,超过34万人受到影响。南非东部去年4月遭遇近60年来最强降水,人员伤亡惨重,超4万人无家可归。在北美地区,冬季风暴给美国、加拿大多地交通、供电等造成严重影响。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2022年美国共发生龙卷风、高温、飓风、洪水等灾害18次。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报告指出,2022年极端天气在美国累计造成至少1650亿美元经济损失及大量人员伤亡。采取更多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表示,气候变化增加了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去年发布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造成了更频繁、更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将进一步增加。世界气象组织在《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中指出,2022年海平面高度再创新高,自2020年1月以来已上升近10毫米。美国《科学》期刊本月初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按照目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推算,到本世纪末全球近七成陆地冰川将完全消融。冰川加速融化对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带来负面影响。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克里斯托夫卡苏指出,极端天气频发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越多,灾害发生的频率就越高。塔拉斯表示,2022年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再次警示人们应对气候变化、提升抗风险能力的紧迫性,必须采取更多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对气候进行更好监测。为应对气候变化,迄今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或净零排放目标,部分国家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或国家战略。其中,中国已宣布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超额完成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法国也承诺到2030年减排40%,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本国能源转型。加强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支持世界气象组织强调,构建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体系是更好预测极端天气事件的关键之一。然而研究显示,全球尚有一半国家没有预警系统,拥有监管框架并将预警与应急计划联动实施的国家更少,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仍然无法获得早期预警系统提供的预警信息。塔拉斯表示,2023年世界气象组织将聚焦早期预警系统的构建,增加对全球气候基础观测系统的投资和建设,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去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期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宣布一项全民预警行动计划,将在2023年至2027年间投入31亿美元专项资金,实现地球上每个人都能得到预警系统的保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2022年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只减少了0.5千兆吨的二氧化碳当量。报告指出,要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到2030年的排放量必须比现行政策下的排放量减少45%。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表示,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绕不开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问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上,各方同意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向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基金形式、出资国家、分配方式、援助对象等关键问题则留到2023年继续谈判。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的《2023年全球风险报告》将气候变化视为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长期风险。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萨迪娅扎希迪表示,各国需要共同努力,以正确、有效的方式应对风险,“合作和团结至关重要”。卡苏表示:“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来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平等,对发达国家来说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国际社会团结的表现。”
  • 时评: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大国博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减缓碳排放。鉴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外部性及全球性,气候治理不局限于一国自身减排等行动,更多的是全球协同治理。这不可避免地引起大国之间关于气候治理的矛盾与博弈。气候变化问题也不再仅仅是有关环境和人类发展的问题,在很多场合已经演变成政治话语权的争夺。基于此,本文将从内涵、逻辑成因以及演进方向三个层面对大国气候博弈进行全面探讨。1、大国气候博弈的本质内涵气候博弈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组织均采取相应的行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为了使各国在气候治理上达成一致,《京都议定书》等文件出台。但是,鉴于无法达成统一且各方都满意的减排方案,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成为政治问题,引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诸多矛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气候变化的治理需要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现如今大部分国家还处于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方式,新型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减缓技术难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减排与经济发展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难以兼得,承担减排责任会抑制经济发展速度,这成为大部分国家不愿意履行减排承诺的主要原因。第二,气候变化治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发达的技术与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望而却步,很多发展中国家只能选择“搭便车”。发达国家并不愿意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这个公共产品来买单,这使得他们对现有气候治理机制存有不满。第三,气候变化治理不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治理目标。发展中国家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治理贫困和工业发展等方面。碳排放等问题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博弈问题或将始终存在。谁在这场博弈中取得胜利,谁就有机会以更为有利于自己形态的发展模式发展经济、治理气候变化。因此,气候博弈实质上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发展权的争夺。气候治理体制很大程度上决定各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国际秩序。首先,气候变化现如今成为各国制定经济与环境政策时考虑的重点问题。对气候变化的治理程度和态度,决定各国未来的经济形态与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其次,气候变化治理是各国的必然选择。全球气候治理的最核心问题是减少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一国的排放与产业和能源结构密切相关,与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消费相互制约。在这场“低碳革命”中占据先机,就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全球的领导者,掌握国际格局变化的权力。另外,气候治理的公共品属性决定了其具有树立形象的作用。积极应对并治理全球气候变化,本质上讲,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全球低碳化转型的时代潮流,提升和增强自己的实力与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的公共品属性,治理的成果受益于全球各国,这在客观上为治理气候变化的国家提供有利于树立正面形象、提升国际地位、获得国际威望的机会。大国间的气候博弈在此背景下迅速展开。2、大国气候博弈的逻辑成因随着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深入,全球主导力可能越来越倾向于实现低碳化转型的国家。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正成为撬动当前国际秩序转型的重要杠杆,走向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各国组织经济活动的必然选择。中国在减排承诺上,始终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中国将提高国际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美国的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减弱,阻碍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正在逐渐走向气候治理“舞台中心”。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东道主欧盟企图放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且在自身没有做出合适的减排承诺下,不断要求中国和美国制定更高的减排标准。欧盟认为,中国应当承担更大、更为明确的减排义务。欧盟还明确表示不会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的资金援助。但是欧盟在减排承诺上始终沿用着最低的减排标准与减排要求。欧盟在气候治理中奉行单边主义政策,采取碳关税等碳排放交易体系达到减排目的。2021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迈向与WTO兼容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计划在不晚于2023年1月1日启动碳关税机制。碳边境调整机制,直观来讲,便是欧盟提出的一种在境外推动降低碳排放的举措,对某些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欧盟制造商允许的排放量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一政策限制了发展中国家通过转移碳排放生产方式来达到局部减排的效果。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对众多发展中国家形成绿色壁垒,增加其减排压力。欧美气候博弈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治理的前期。在《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欧盟与美国既是潜在的对手关系,也是盟友关系,在治理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较为温和友好的减排策略,旨在促进全球一体化减排行动。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及其后的《巴黎协议》谈判进程中,新兴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欧盟和美国产生共同的诉求,两大发达经济体重新靠拢,通过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的许诺,将矛盾焦点转移到中国等排放规模较大、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身上。换言之,发达国家借着保护地球的名义,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但随着2017年6月,特朗普悍然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全球气候变化遭遇严重冲击,标志着美欧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出现分歧。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国际影响力来看,美国和欧盟均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有能力也有希望成为领导全球气候治理与合作的国家。相对于美国,欧洲的优势在于其新能源发展处于前沿,因而更希望积极推动气候谈判。欧盟和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治理规则有明显差异,欧盟气候治理资金援助力度远超美国。在气候政策的执行上,美国几乎从未落实自己宣传的气候目标,欧盟则一直在积极履行自己的减排承诺,并做出了示范效应,通过发展援助、伙伴关系、自贸安排等政策与气候外交等措施,推动全球其他国家共同减排。3、大国气候博弈的演进方向大国气候博弈成为现如今国际社会气候谈判的主旋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未来气候博弈可能有以下三个方向。“碳中和”的牵制使气候博弈更为激烈。截止到2021年底,全球已经有136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承诺。2020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美国在2021年4月牵头举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将较2005年减少50%—52%,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2019年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欧洲绿色协议》明确指出,2050年将建成全球首个碳中和的大洲;2020年3月《欧洲气候法》明确,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目标成为牵制美国、欧盟和中国的力量。碳边境调节机制成为美欧制约中国的重要手段。美国和欧盟都相继放出信号,表明将征收碳关税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他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碳关税的实行符合全球共同减排的愿景,可以使全球主要商品出口国将自身的出口商品碳强度降低,减少碳泄漏,帮助这些国家达到低碳发展目的。另外,碳关税政策实行还可以保护本国企业在贸易保护政策下,持续推动低碳发展策略,使之达到低碳减排的效果。2009年6月,美国发布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指出仅对“具有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目标并且这一目标不低于美国的国家、最不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份额低于0.5%的国家,或者占美国该行业进口份额不超过5%的国家”免收碳关税。中国显然不在美国免除碳关税国家的列表之中,这个措施很明显会对中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作为美国和欧盟的主要商品出口国,若碳关税加以实施,对中国社会、经济、外贸等将产生巨大影响。未来,气候博弈的演变方向更多的是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采用贸易制裁、增加关税、提高门槛等经济措施,以气候治理的声音,来制约中国的发展。中国则会采取相应的反制约措施。数字经济有可能成为中国在未来气候博弈中的破局点。数字经济广义上是指利用数字化的信息与知识作为主要生产要素,以信息网络为载体,提升效率以及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经济活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协同作用。发展数字经济可以打破现有的气候博弈僵局,主要考虑到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数字经济被认为是绿色发展模式。发展数字经济不仅可以快速提高国家经济,并且可以降低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成为国家气候博弈中有力的战略武器。尤其是对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矛头指向便是降低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污染,若能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以及相关产业,便能有力回击发达国家的指责。二是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产业布局。数字经济可以渗透至其他传统产业,改变企业行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推动能源优化与减排,从而降低碳排放,减少出口商品的碳足迹,在国际社会争取有利的声音。三是数字经济不仅局限在产业内部降低排放,提高效率,还应用于产业外部。例如,碳市场建立过程中应用数字经济,可大幅提升市场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发展中国家利用数字经济协助减排。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对华能源合作的战略考量与政策取向研究”(批准号:20VGQ003)阶段性成果作者:董秀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康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王建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

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方案

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论坛

  • 【讨论】全球气候变化脆弱指数中国排名49 史上最低

    英国全球风险顾问公司Maplecroft对全球171个国家进行分析后,公布了本年度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CCVI)。中国今年的气候变化脆弱程度排第49位,成为该指数中国获得的最高排名,这意味着中国抗气候变化能力达到了史上最低。  据英国路透社10月19日消息,CCVI指数的评估主要考虑国家的经济、人口、基础设施、生态等6组因素,Maplecroft公司根据这些指标分析各国管理、控制和降低温室效应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力,最终得出排名。该指数的排名越靠前风险越大,反之则越低。今年排名最高的国家是孟加拉和印度,它们拥有最差的抗气候变化能力;排名最后一位、抵抗力最强的国家则是挪威。此外,芬兰、冰岛、丹麦等国也拥有较强的抗气候变化能力。  报道称,中国今年排名第49位,属于“高风险”国家。Maplecroft公司早前资料显示,中国在2008和09年分别排名第80位和第109位,今年首次上升到了前50位的高风险国家行列,气候变化抵抗能力达史上最低。一度排名靠后的日本,在今年也上升到了第78位,被打上“高风险”的标签

  • 气候变化威胁全球安全------只喊不做是没用的

    本版版主(翠版)观点:气候变化威胁全球安全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如果发达国家不做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是没用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极端气候现象对全球安全构成威胁,呼吁各国采取一致行动。他也呼吁发达国家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上负起领导责任,并鼓励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尽自己的一份力。联合国安理会20日就气候变化对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影响展开讨论。这次会议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共有65个国家的代表发言。

  • 全球极端天气频现与气候变化有关

    北京时间7月6日消息,科学家表示气候变化一定与过去10年来导致世界上很多地区遭受浩劫的极端天气有关。20多年来,科学家在指责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暴雨、洪水和干旱时显得有些勉强,现在,他们已经确信二者之间存在联系。目前,温室气体排放和极端天气频现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焦点。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20Data/Tencent/Users/185857195/QQ/WinTemp/RichOle/(OUT8TDOE%60)8%7DHV%60A(B%7BO%7B4.jpg

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资料

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仪器

  • 太阳光度计 400-877-2799
    产品简介  全自动太阳光度计CE318为高精度野外太阳和天空辐射测量仪器,具有易携带安装,自动瞄准,太阳能供电,可自动传输数据等特点。主要用于用于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大气和环境监测,气溶胶光学厚度,大气浑浊度测量,粒子谱分布,气溶胶物理和光学特性研究,卫星定标和辐射校正,大气污染高峰预报。功能特点  仪器坚固、耐腐蚀,采用强化防雷击保护设计,极端气候条件下仍能连续稳定运行;  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可实现长期无人值守自动运行;  仪器附设湿度传感器在全自动测量状态能探测到降雨;  控制箱可置光度计于停机状态以保护仪器的光学系统;  步进马达系统具有方位和测量高度角两个自由度,由时间方程控制太阳初步跟踪,用四象限探测器系统作精密跟踪,精度不小于0.1度。
    留言咨询
  • 5012型黑碳监测仪(多角度吸收光度计) 主要特点:l 自动运行和连续监测l 多个检测器同时测量透射光和散射光l 两个串口提供控制和数据交换l 用户可选择采样平均时间l 温度和压力自动补偿l 内置的质量保证和数据储存记录 Thermo Scientific的5012型黑碳监测仪根据光传输特性准确测量被采集在玻璃纤维滤带上的颗粒物吸光特性得到空气中的黑碳浓度。 黑碳(BC)是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来自于工业污染、交通、火灾、煤和生物燃料的燃烧。与二氧化碳不同,二氧化碳排放是通过捕集大气中的热量加剧了全球变暖,煤烟排放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贡献方式是吸收阳光、加热空气并使大气更不稳定。 用光学法测黑碳的常规方法是当黑碳被采集在滤纸上时测量滤纸的透光度。这种测量受颗粒物的反射光和散射光的影响。 在气溶胶中黑碳的含量是由同时测量收集在滤纸上的颗粒物的吸光度和散射光强度来决定的。结合了这两种测量技术的5012型黑碳监测仪能提供黑碳含量的准确的测量结果。 技术规格: 方法多角度吸收光度计量程0-60,0-180, μg/m3 BC最低检出限2 分钟平均 100ng/m3 BC 0.66 M/m Babs10分钟平均 50ng/m3 BC 0.33 M/m Babs30分钟平均 20ng/m3 BC 0.13 M/m Babs实际测量时间98%采样流量测量0.5-1.4 m3/h,线性误差1% @ 16.7 L/min滤带玻璃纤维;约40米数据输出2个RS232串口模拟输出:0/4mA-20mA 或0V-10V数据存储18,560个浓度值;1,632个条目和385日平均的记录。工作温度-20 – 50 ℃电源要求仪器:100-240V,50/60 Hz,30W泵:220/240V,50/60 Hz,100W泵类型调速旋翼泵尺寸仪器:483mm(W) x 311mm(H) x 330mm(D) 泵: 210mm(W) x 222mm(H) x 108mm(D)重量仪器:22.5 kg泵: 6.1 kg
    留言咨询
  • 淄博海瑞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小气候观测系统专门为监测农业小气候气象因子量身定制,农业生态气象观测站对于研究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观测天气要素(温湿度、风速风向、压力、降水)、辐射(总辐射、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蒸发等。系统特点 ★ 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太阳净辐射、土壤平均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热通量等多种气象参数,气象观测要素的配置方式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灵和配置。★ 象数据采集仪具有气象数据采集、实时时钟、定时存储、参数设定、参数和气象历史数据掉电保 护等功能。★ 标准RS232/485/USB通讯功能,支持标准MODBUS通讯协议,可以通过有线连接、局域网连接、Modem 连接、GPRS 移动通讯、4G 通讯等多种通讯方式与气象站接收服务器组成气象监测系统。 ★ 电源供电系统有市电220V、直流 5V、12V 和太阳能供电系统多种方式进行选择。气象数据采集器配备有绿色节能电源管理模块系统,如使用太阳能系统方式供电,可保证连续阴雨天情况下十天无断电稳态工作。 ★ 采用轻金属支架和野外防护箱,外形美观、耐腐蚀、抗干扰,可长期运行于各种恶劣的室外环境。★ 完善的防雷击、抗干扰等保护措施。在电子线路方面采用了防雷、噪声抑止等多种抗干扰措施,在硬件和软件设计方面采用了降额设计、电磁兼容设计、野值剔除等多种可靠性设计技术,可靠运行于各种恶劣的野外环境,低功耗、高稳定性、高精度、可无人值守。
    留言咨询

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耗材

  • 中瑞祥紫外辐射传感器
    中瑞祥紫外辐射传感器 型号:ZRX-29656ZRX-29656紫外辐射传感器采用光电测探器,接收紫外光波电信号。该产品用来测量大气中的太阳紫外线辐射(UVAβ波长范围)的密仪器,与数据采集仪配合使用可提供公众所关心的信息:UV数、UV红斑测量,UV对人体的影响及UV特殊的生物学和化学效应,因此倍受气象、业、建筑、学方面的重视,广泛应用于暴晒引起的红斑剂量、综合环境生态效应、气候变化的研究及紫外线监测和预报。ZRX-29656术参数测量范围:0~200W/m2光谱范围:280~400nm余弦响应:≤4%(太阳度角为30°时)响应时间:≤1S(99%)供电方式: DC 5VDC 12V DC 24V 其他 输出形式:电压:0-2.5V 电压:0-5V 电流:4-20mA RS485 其他 作环境:温度-50℃~50℃额定电压:300V 温度等级:80℃
  • 紫外辐射传感器 HAD-ZW1
    紫外辐射传感器 型号:HAD-ZW1HAD-ZW1紫外辐射传感器采用光电测探器,接收紫外光波电信号。该产品用来测量大气中的太阳紫外线辐射(UVAβ波长范围)的密仪器,与数据采集仪配合使用可提供公众所关心的信息:UV数、UV红斑测量,UV对人体的影响及UV特殊的生物学和化学效应,因此倍受气象、业、建筑、学方面的重视,广泛应用于暴晒引起的红斑剂量、综合环境生态效应、气候变化的研究及紫外线监测和预报。HAD-ZW1术参数测量范围:0~200W/m2光谱范围:280~400nm余弦响应:≤4%(太阳度角为30°时)响应时间:≤1S(99%)供电方式: DC 5VDC 12V DC 24V 其他 输出形式:电压:0-2.5V 电压:0-5V 电流:4-20mA RS485 其他 作环境:温度-50℃~50℃额定电压:300V 温度等级:80℃
  • 中型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工业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
    中型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工业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AP-KS-80L   w40XH50XD40cmAP-KS-120L   w50XH60XD40cmAP-KS-150L   w50XH60XD50cmAP-KS-225L   w60XH75XD50cmAP-KS-408L   w60XH85XD80cmAP-KS-800L   w100XH100XD80cmAP-KS-1000L   w100XH100XD100cm1.温度范围 : -85 ~+150℃/-60~+150℃/-50~+150℃/-40~+150℃/-20~+150℃。 2.快速温变范围:-85℃机型:-75+85℃ -70℃机型: -65~+85℃ -60℃机型:-55~+85℃ -50℃机型:-45~+85℃ -40℃机型:-35~+85℃ -20℃机型:-15~+85℃3.升降温速率:2℃/分钟,3℃/分钟,5℃/分钟,8℃/分钟,10℃/分钟,15℃/分钟线性平均或非线性平均 4.控制稳定度 : ±0.5℃ 5.分布均匀度:±1.5℃ 6.温度偏差:≤±2℃ 7.正常升温时间:+20℃~+150℃小于45分钟。8.正常降温时间:+20~-85℃小于100分钟,+20~-60℃小于70分钟,+20~-50℃小于65分钟 +20~-40℃小于60分钟,+20~-50℃小于45分钟10.内箱材质:SUS 304# 镜面不锈钢板 11.外箱材质:SUS 304#不锈钢板/冷轧板烤漆(电脑白)12.保温层材质:PU硬质发泡+玻璃棉. 13.底座材质:国标角铁+槽钢. 冷冻系统:风冷或水冷式欧美原装进口半封闭或全封闭压缩机组,散热片式自动负载容量调整蒸发器加热系统:加热器不锈纲鳍片散热管型加热管加热空气循环方式。 安全保护装置:无熔丝过载探保护,压缩机过热,过流, 超压,加热干烧,箱内超温警报系统。标准配置: 观视窗(45×30cm),测试孔(¢50×1只),试料架(2组) 超温保护器, 视窗灯等。 电源 :AC3¢5W380V50HZ .中型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工业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执行标准:1. GB2423.1-89 试验 A 低温试验方法2. GB2423.2-89 试验 B 高温试验方法3. IEC68-2-1 试验 A4. IEC68-2-1 试验 B5. GJB1032-90 环境应力筛选方法中型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工业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满足标准:1. GB10589-89 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2. GB11158-89 高温试验箱技术条件3. GB10592-89 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4. GB2423.1 低温试验、试验A5. GB2423.2 高温试验、试验B6. GB2423.22 温度变化试验、试验N7. IEC68-2-1 试验A8. IEC68-2-2 试验B9. IEC68-2-14 试验N中型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工业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适用于国防工业,航空工业、自动化零组件、汽车部件、电子电器仪表零组件、电工产品、塑 胶、化工业、食品业、制药工业及相关产品等设备在周围大气温度急剧变化条件下的适应性试验(冲击),适应于仪器、仪表、电工、电子产品整机及零部件等作温度快速变化或渐变条件下的适应性试验及应力筛选试验以便对试品在拟定条件下的性能、行为作出分析及评价(快速变化)。中型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工业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特性1)全新完美的圆弧造型设计,外观质感高水准,美观大方,并采用平面无反作用把手,操作容易。2)进口型多功能, 扩展性强之专用温度控制器,操作简单,学习容易, 控制稳定可靠.可供低温及超低温双重 试验。3)可靠优良的均匀送风循环系统 长轴马达顶部垂直安装,防止因长期连续运转而导致的马达主轴偏心。4)进口离心风机结合水平及垂直角度可调双层百叶强制送风循环设计,可避免箱内的气流死角,保证箱内 每个角落温湿度 均匀度更加一致。5)宽敞明亮之大型电热观察视窗:由三层超大型真空镀膜(加热膜)视窗及高亮度荧光灯组合而成,可 清楚观察箱内试验样品,并有效防止因内外温差而引起的水雾形成,让使用者可随时观测试验箱内的 状况。6)全方位的安全保护,确保机器本身被测产品及使用者安全,独立于主控制器之电子式超温保护装置可 设定受测对象之温度上限保护。7)先进的安全,保护装置-漏电断路器、干烧保护器、缺相保护器、制冷机组超压、过载、油压等保护 装置8)先进可靠的冷冻系统原装进口欧美全密闭压缩机. 具有世界最知名品牌的冷冻器件及高效率冷热交换系 统. 采用全毛细管,自动负载容量调整系统技术,较以往膨胀伐系统更稳定可靠.温湿度控制更精确,升 降温速度快速、平稳、均匀,为使用者节约宝贵时间9)采用进口型对臭氧系数为零的绿色环保(HFC)美国联兴制冷剂R404A/R23.10)采用优质零部件及优化设计方案,使机器运行噪音较低,燥音值≤65Db. 11)纹路处理不锈钢表面,可使机器长时间保持崭新的外观 。中型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工业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控制器: 韩国“TEMI"880彩色型或日本“OYO"7756彩色型5.7寸或10.4寸原装进口微电脑液晶显示触控式屏幕直接按键型,中英文表示及320×40点的图形之广视角,高对比附可调背光功能之温湿度同时可程控器,具100组程序1000段次记忆,每段99Hour59Min,每段可循环999次,可任意分割设定,并附多组PID控制功能。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