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

仪器信息网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专题为您整合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相关的耗材

  • 用于电化学研究的先进软件 NOVA
    用于电化学研究的先进软件 订货号: NOVANOVA 是设计为通过 USB 接口控制所有 Autolab 仪器的软件包。由电化学家针对电化学而设计,集成了超过二十余年的用户体验和最新的 .NET 软件技术,NOVA 使您的 Autolab 恒电位仪/恒电流仪拥有更强性能和灵活性。NOVA 提供了以下的独特功能:功能强大且灵活的程序编辑器重要实时数据一目了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绘图工具集成化控制外围仪器,诸如万通 LQH 液体处理设备
  • 日本ALS SEC-3F 光谱电化学流动池
    SEC-3F 光谱电化学流动池 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安装在SEC2020光谱仪测量系统上,无需另购其它配件。 光谱电化学流动池的光路长度可以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来设定。我们提供厚度为500 μm (微米) 的硅胶垫片和厚度为100, 250, 500 μm (微米) 的特氟隆垫片作为可选购品项。
  • 电化学基础课程
    课程描述:电化学技术应用在我们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各种电池的应用,金属的腐蚀,就连部分生物技术例如血糖的监测都应用到了电化学技术。为了让本科生对电化学测试技术有一个更加成熟全貌的认识,我们Gamry公司专门设计了这套课程,课程所需所有的设备和用品(不包括化学试剂)都可从我们公司得到。这个电化学的实验课程设计为20个学生的一个学期的长期班。课程中包含的实验方法:l 循环伏安l 计时电流/计时电量l 脉冲伏安l 溶出伏安l 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l DigiElch数字模拟l 微电极l 葡萄糖测定l 电化学聚合l 交流阻抗l 腐蚀课程中的具体实验设置l 循环伏安法l 电极活性面积测定l 比较脉冲技术l 通过溶出伏安法进行离子的定量测定l 检测对乙酰氨基酚l 循环伏安法数据模拟l 微电极l 碳酸饮料中葡萄糖的检测l 单体的电化学聚合l 电化学阻抗谱l 不同PH下的低碳钢腐蚀课程设备与配件配置:表一基础包(为20个学生准备)——990-00441配件数量产品编号配件数量产品编号电化学工作站Interface 1000T1992-00115DigiElch学生版6个月许可1987-00099低碳钢样品30820-00005学生版手册20988-00049Ag/AgCl参比电极1930-00015教师版手册1988-00050铂工作电极1932-00003Dr. Bob反应池1990-00193铂微电极1932-00009电极打磨工具1990-00195微搅拌棒1935-00065Euro反应池1990-00196碳丝网印刷电极36935-00120EIS模拟电池1990-00419铂丝网印刷电极60935-00122用于丝网印刷电极脱落研究的电路板1990-004204 mm透明容器1972-00065电路板与透明容器的适配器1990-00421 表二继续教学更新包(为20个学生准备)——990-00440配件数量产品编号配件数量产品编号低碳钢样品30820-00005铂丝网印刷电极60935-00122Ag/AgCl参比电极1930-00015DigiElch学生版6个月许可1987-00099碳丝网印刷电极36935-00120学生版手册20988-00049 *更多详细资料请联系我们

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相关的仪器

  • 光谱电化学拉曼仪将一个光源、一个双恒电位仪/恒电流仪和一个光谱仪(UV/VIS 波长范围:350-1050 nm)组合在一个箱子中,并配有软件,可同步进行光学和电化学实验。强大的电化学拉曼光谱分析SPELEC RAMAN可实现电化学测量与拉曼光谱采集同步完成,因此获得原位反应物与产物信息。时间分辨的拉曼光谱随时采集谱图,中间过程一目了然。利用SERS(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可以检测不同氧化态的分子反应行为,使得光电化学分析成为不同应用领域的强大技术。SPELEC RAMAN是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完美解决方案。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拉曼谱图 主要特点:◆ 高度集成,结构紧凑,外形小巧◆ 拉曼谱图与电化学数据同步测量与采集◆ 功能强大的DROPVIEW SPELEC软件◆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实现高灵敏度与高重现性◆ 可单独作为拉曼光谱仪或双恒电位/恒电流仪使用 典型应用:◆ 新材料开发◆ 腐蚀分析与研究◆ 电池测试
    留言咨询
  • 主要功能及特点 Bsae-SECM 是一套致力于研究的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技术源于德国波鸿鲁尔大学Schuhmann 教授课题组。Base-SECM 标准配置的功能已然十分强大,能满足绝大多数研究的需要。在这基础上,用户还可以购置不同的功能模块,以满足特殊的研究需要。 主要技术参数定位系统:XYZ 步进控制系统动态范围:25x25x25 mm(其他范围可选)最大线扫速率:10mm/s分辨率:20nm扫描模式Feedback Mode 反馈模式GC Mode 产生收集模式Direct Mode 直接模式AC-SECM 微区阻抗模式4D 模式Shearforce剪切力模式探针扫描:2D 扫描3D 扫描等间距扫描快速等间距扫描预设扫描自编辑电化学程序扫描 应用领域电化学动力学研究吸附/脱附现象和溶解过程的研究液/液界面,液/气界面,液/固界面以及重要的生物过程局部腐蚀过程观测催化剂活性评价传感器表面活性成像局部阻抗分析生物膜酶活性研究微纳米尺度的金属颗粒沉积(恒电流或无电沉积)在水或有机溶液中材料表面上导电聚合物局部沉积电化学刻蚀
    留言咨询
  • 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持续升温,利用太阳光生产绿色清洁能源的技术在不断发展。对太阳光利用的效率是评价材料优劣的重要参数之一,尤其是对全光谱不同波长光的利用效率需要通过单色光光电转化效率来评价。泊菲莱科技推出的IPCE 1000光电化学测试系统是一套可精准测定材料单色光光电转换效率的系统,搭配高灵敏度、强抗干扰能力的锁相放大系统以及斩光系统,可对单色光光强以及光电流进行精准、稳定测量。应用领域 ▲特别适用●较为适用 ○可以使用▲ 光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光电转化效率测量▲ 电化学反应的I-V、I-t和V-t测试▲ 光对电极材料电化学行为影响的研究▲ 光电协同催化反应研究TiO2样品IPCE测试曲线样品:TiO2(二氧化钛) 工作电极:TiO2对电极:Pt电极参比电极:Ag/AgCl电极电解液:0.1 M Na2SO4溶液偏压:0.3 V产品特点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IPCE 1000光电化学测试系统采用美国Standford SR830锁相放大器,对弱电流进行放大,可测量1 pA~1 mA范围内光电流;采用Standford SR540斩波器,在4~3.7 kHz宽频率范围可调,利用光电流信号与光信号的时间相关性,结合锁相放大器的滤波功能,可过滤环境光以及电流扰动的干扰,进一步提高电流检测的灵敏度。双光栅结构设计,极优的单色光准确性IPCE 1000光电化学测试系统的单色仪采用双光栅结构设计,前后狭缝0.01~3 mm可调,可确保输出单色光准确度为±0.2 nm,单色光半波带宽≤10 nm,输出光单色性显著优于光源+滤光片组合方式。波长连续可调,可测量全光谱光电转换效率IPCE 1000光电化学测试系统的单色仪波长200~1000 nm(双光栅:1200 L/mm & 600 L/mm)连续可调,最小调节波长为1 nm。与光源+滤光片组合方式相比,可以测量氙灯光源光谱范围内任意波长下的光电转换效率,尤其适用于通过改性拓宽光谱吸收范围的催化材料IPCE的测量。紫外增强设计,确保紫外响应催化剂测量的准确性IPCE 1000光电化学测试系统的光源进行紫外光增强处理,输出光强提升近20倍,可显著提高紫外区输出光谱;同时光强检测器也进行升级,将紫外区光谱响应度提升近两个数量级,确保紫外响应型催化剂测量的准确性,尤其适用于光电转换效率较低的紫外响应催化剂的测量。多种测量模式,满足不同测试需求IPCE 1000光电化学测试系统样品测试通过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测试,测量模式多样化,可测定不同波长的I-V曲线,确定催化剂的光电响应偏压区间,也可测试不同偏压下的光电转换效率,还可直接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定样品的LSV,I-t曲线等。开放式测试平台,适应多种实验条件IPCE 1000光电化学测试系统检测平台采用开放式模块化设计,有以下几种测试场景: 1. 可以选用标配三电极反应器进行测试光电化学IPCE测试; 2. 可选用Labsolar-6A微量气体检测系统搭配三电极反应器或双室反应器,实现IPCE和产物检测等数据的同步测量;3. 可根据自身实验需求,设计定制反应器以适配外加磁场或热场等能量场,实现多场协同下催化剂IPCE的原位测量;4. 设计定制反应器与在线红外和质谱等分析检测设备联用,实现微量产物的快速检测。本文素材来源
    留言咨询

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相关的方案

  • 天津兰力科:纳米二氧化锰在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
    将纳米MnO2 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纳米MnO2 在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1实验结果表明:固载纳米MnO2 的玻碳电极在pH为9.48的NH3-NH4Cl的缓冲溶液中于0.0~0.8V (vs SCE)的电位范围内出现一对峰形较好的不可逆氧化还原峰,其氧化过程在较低扫速时属吸附2扩散混合控制,此时阴极传递系数α=0.5477,阳极传递系数β=0.4523,在较高扫速时属吸附控制1同时在pH = 8.0~10.5范围内其氧化峰电位与pH值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1
  • 天津兰力科:盐酸阿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及分析应用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盐酸阿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极反应机理, 优化了测定盐酸阿霉素的各实验参数。结果表明, 在0.01 mol/L的HCl溶液中, 盐酸阿霉素在-0.40V处出现(vs.SCE) 一灵敏的还原峰, 峰电流与其溶液浓度在0.00000005~0.000001 mol/L ( r = 0.999) 和0.000001~0.00001mol/L ( r = 0.998)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0.00000001mol/L。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盐酸阿霉素的峰电流性质, 发现电极反应属于准可逆过程, 出现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 体系属准可逆吸附波。利用盐酸阿霉素在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建立的分析方法可用于盐酸阿霉素的质量监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 天津兰力科:对乙酰氨基酚在碳原子线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碳原子线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在裸玻碳电极上表现为不可逆的电极过程,而在碳原子线修饰电极上氧化峰和还原峰的电位差为0. 048V,为准可逆过程. 另外,对乙酰氨基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检出限为1 ×10 - 5mol/L.

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相关的论坛

  • 【分享】生物电化学简介

    简单介绍了生物电化学研究领域的概况。包括:生物膜与生物界面模拟研究(SAM膜模拟生物膜的电化学、液/液界面模拟生物膜的电化学),用于生命科学的电化学技术(电脉冲基因直接导入、电场加速作物生长、癌症的电化学疗法、电化学控制药物释放、在体研究的电化学方法、生物分子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酶电极传感器、微生物电极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组织电极与细胞器电极传感器、电化学DNA传感器) 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创立了各门自然科学。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深层次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对许多基本问题必须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逐渐分化出许多分支学科。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分化的速度愈来愈快。各门一级学科已分化出众多的二级、三级、甚至四级、五级学科等等。但是,由于实际要解决的许多问题非常复杂,所涉及的知识又是高度综合性的,如神经细胞跨膜释放神经传递物质的研究,就涉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样,便出现了高度分化的相对狭窄的学科难以解决高度复杂的实际问题的矛盾。从学科自身的发展来看,相对狭窄的研究领域,如不借鉴、利用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则很难有大的突破,并可能最终致使学科发展无路可走。因此,无论是从学科自身的发展,还是从实际需要来看,都迫切需要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深层次交叉的结果是在多学科的界面上通过学科间的“碰撞”而生长出新型的“交叉学科”,或称“边缘学科”。生物电化学便是本世纪70年代由电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以及电化学等多门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电化学与生物电现象   电化学是研究电子导体(或半导体材料)/离子导体(一般为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导体/离子导体的界面结构、界面现象及其变化过程与机理的科学。   生命现象最基本的过程是电荷运动。生物电的起因可归结为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势差。人和动物的代谢作用以及各种生理现象,处处都有电流和电势的变化产生。人或其它动物的肌肉运动、大脑的信息传递以及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机制等无不涉及电化学过程的作用。显然,电化学是生命科学的最基础的相关学科。细胞的代谢作用可以借用电化学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和还原过程来模拟 生物电池是利用电化学方法模拟细胞功能 人造器官植入人体导致血栓与血液和植入器官之间的界面电势差这一基本电化学问题密切相关 心电图、脑电图等则是利用电化学方法模拟生物体内器官的生理规律及其变化过程的实际应用。由以上几个基本例子可见,交叉学科生物电化学的创立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和极强的应用背景。

  • [资料] 电化学方法检测非电活性气体二氧化碳的若干问题研究

    【篇名】 电化学方法检测非电活性气体二氧化碳的若干问题研究【作者】 周仲柏. 柳文军. 钱芳. 章金谋. 【刊名】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06期【机构】 武汉大学化学系. 中国科学院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非电活性气体. 二氧化碳. 微电流法. 耗尽电解除氧. 调制电位脉冲-电流/库仑法. 【摘要】 就非电活性气体CO2检测所遇到的若干电化学问题,诸如CO2电还原和直接电流法测定、O2的干扰以及CO2和O2气体的同时检测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先后提出并建立了微电流法、耗尽电解除氧法、调制电位脉冲-电流/库仑法等电化学测量方法,最终实现了常温下CO2和O2气体的快速电化学方法联合检测,既消除了O2的干扰,又无需CO2在电极上直接还原.

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相关的资料

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相关的资讯

  • 宁波材料所在二硫化钼电化学行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二硫化钼(MoS2)在固体润滑、光电子器件、电化学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镧系元素(Ln)掺杂可以对其各类物理化学性质起到不同的调控作用。Ln-MoS2基功能材料、涂层和器件在实际使役环境中的性能和寿命在很多时候与其表面的氧还原反应(ORR)密切相关。比如,表面ORR会增加Ln-MoS2基纳米器件和涂层周围金属部件的电偶腐蚀风险,而与此同时,Ln-MoS2基催化剂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潜力极大依赖于其阴极反应(即ORR)的活性。系统预测Ln-MoS2表面ORR活性规律并清晰揭示其背后的微观量子化学机理,可以给各类Ln-MoS2体系的实际应用设计、精准性能调控和有效防护提供重要指导。   近期,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前沿交叉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探索了所有15种Ln-MoS2(Ln = La~Lu)体系的ORR活性,不仅发现了Ln杂质对MoS2表面ORR活性的极大促进作用,还观察到ORR活性与Ln杂质原子序数存在一种双周期的依赖关系。本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员也通过热力学统计的方法精确模拟了疏松固/液界面上的水环境效应,然后通过构建动力学反应方程组,成功发展了一种电流-电势极化曲线的模拟方法,所得到的极化电流曲线不仅可定量揭示ORR活性,也可以直接对比/指导实验测量。深入的机理分析表明,Ln-MoS2表面ORR活性的增强来源于一种特殊的缺陷电子态配对机制,它会选择性地增强两种ORR中间产物吸附(OH和OOH吸附基团),从而显著减小ORR能垒;而双周期规律则来源于Ln元素中4f-5d6s轨道杂化程度和Ln—S原子成键能力上类似的双周期规律。在此分析基础上,研究人员也为Ln-MoS2体系提出了一种普适的轨道化学机理,对各类电子结构、杂质稳定性、吸附物稳定性和电化学活性中同时出现的双周期规律进行了统一阐述。   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 Commun. 2023, 14, 3256)。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学科发展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镧系元素掺杂二硫化钼对氧还原反应的增强效应(图中显示了模拟所得的电流电势极化曲线以及半波电势所表现出的双周期趋势)
  • 锂电池界面电化学过程原位研究获进展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 "   由于化学电源的电化学性能与电极/电解质的界面过程密切相关,涉及电荷转移、离子输运、相的生成和转化等步骤,在纳米尺度上深入理解界面过程对于器件设计和材料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能源体系的运行环境非常复杂,涉及无水无氧环境、有机/离子液体电解质体系、多相界面、多电子反应过程等,因此,针对性发展复杂体系下电化学界面高分辨原位成像方法,从而实现电化学反应过程的实时追踪和原位分析,也是电分析化学的挑战和难点之一。 br/ /span /p p b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文锐课题组致力于锂电池界面电化学过程的原位研究并取得系列进展。在前期工作中,他们利用氩气环境下的原位原子力显微镜(AFM),在以[BMP] sup + /sup [FSI] sup - /sup 为代表的离子液体中,捕获纳米尺度上锂离子电池中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表面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的初始成核、逐步生长及成膜的系列演化过程,并揭示了不同离子液体中SEI膜的界面性质及与电池性能相关性。相关成果发表在& nbsp ACS Applied Materials & amp Interfaces& nbsp 上。 br/ br/   进一步,研究人员开展了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kg)锂硫电池中界面电化学反应的系列研究。利用电化学 AFM 及谱学分析表征,实现了在锂硫充放电过程中还原产物硫化锂和过硫化锂在界面形貌演变及生长/溶解过程的原位监测(图1),并提出过硫化锂在循环过程中不可逆反应产生的界面聚集是导致电极钝化及电池性能衰减的原因之一。恒电流控制下的原位成像研究表明,电流密度大小影响界面形貌及沉积物种类,直观揭示了结构-性能关联性。相关成果发表在& nbsp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nbsp 上。 br/ br/   近日,科研人员利用电化学 AFM 进一步探究了在高温条件下锂硫电池在LiFSI基电解液中的界面行为与反应机制(图2)。研究发现,在高温60℃时,阴极/电解质界面在放电过程中会原位形成一层由LiF纳米颗粒构成的功能性界面膜,并通过物理尺寸效应及化学吸附作用捕获电解液中的长链多硫化锂。此过程有利于抑制多硫化物穿梭效应及副反应的发生,并增强界面电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该研究通过原位表征与分析为高温电化学行为在纳米尺度提供了直接的界面机理解释,也为锂硫电池的电解液设计及性能提升提供了思路和指导。相关成果发表在& nbsp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nbsp 上。 br/ br/   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的支持。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0a9eee39-49a2-4c61-9964-34c61b6891a0.jpg" title=" 1.jpg"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 " strong 图1.原位AFM电化学池示意图(左)及放电中锂硫界面反应过程的原位AFM图像(右)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f9c7499b-e1eb-4d46-8f9d-0cdc07b1cc1b.jpg" title=" 2.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52px " width=" 50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252" border=" 0"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 " strong 图2.高温60℃下锂硫电池中阴极/电解质界面过程示意图 /strong /span /p
  • 智能所饮用水重金属离子去除和电化学检测机理研究获进展
    饮用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与检测,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重金属离子以多种形态存在于饮用水中,只要微量浓度即产生毒性效应,且具有持续性和放大作用。因而,发展高效去除和检测饮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技术至关重要。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所仿生功能材料与传感器件研究中心973首席科学家刘锦淮研究员和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黄行九研究员率领的课题组首次制备了具有蛋形水母状的γ-AlOOH(勃姆石)@SiO2/Fe3O4空心磁性微球,该磁性微球能够高效地去除水中的Pb2+,Cu2+,Hg2+,Cd2+,Zn2+等二价重金属离子,且能够通过磁性分离解决常规吸附剂难以回收利用的难题。同时,课题组科研人员采用蛋形水母状的γ-AlOOH(勃姆石)@SiO2/Fe3O4空心磁性微球修饰电化学电极,能实现对痕量Pb2+,Cu2+,Hg2+,Cd2+,Zn2+五种重金属离子实现高灵敏同时的电化学检测,且具有非常好的选择性和检测下限。课题组科研人员经过一系列论证表明,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和修饰材料的优异吸附性能之间具有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吸附-电化学还原-溶出的重金属离子检测模型,模型对于揭示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应用纳米技术去除饮用水中微污染物的基础研究”、“面向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痕量检测与治理的纳米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等项目的支持。相关研究结果已分别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材料化学期刊》(J. Mater. Chem., 2011, 21, 16550-16557)和《化学通讯》(Chem. Commun., 2011, 47, 11062-11064)上。    蛋形水母状的γ-AlOOH(勃姆石)@SiO2Fe3O4空心磁性微球去除水中Pb2+的吸附容量曲线    蛋形水母状的γ-AlOOH(勃姆石)@SiO2Fe3O4空心磁性微球修饰电极实现对水中Pb2+,Cu2+,Hg2+,Cd2+,Zn2+五种重金属离子实现高灵敏同时检测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